-
韓戰初期,北朝鮮軍隊有多厲害?美軍參戰也被打得連連敗退
新中國成立1950年6月25日拂曉,韓戰爆發了!至於誰先開的第一槍,當時南北朝鮮相互指責,無明確的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韓戰是一場在蘇美冷戰的背景下,南北雙方都想要的戰爭。北朝鮮方面,金日成希望統一朝鮮,建立完整的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蘇聯也想借韓戰拖美國下水,使美國深陷戰爭的泥潭,從而在冷戰中獲取先機;南朝鮮方面,李承晚自然也想拉美國下水,幫助自己奪回在政壇上失去的權力。
-
韓戰:加拿大軍隊兵出得多仗打得少
如此愚蠢的部署被志願軍打得狼狽不堪。直到6月2 日,「種子山」戰鬥還毫無進展,最後美軍只好前來支援,收拾加拿大在戰場上的「夾生飯」。在韓戰美軍最不願意配合加拿大軍作戰,他們認為加軍戰鬥力低下,在戰場上只會拖累美軍。以下是一位加拿大出租司機士兵參加韓戰的回憶,從一個側面顯示了加拿大軍隊的戰鬥力。韓戰爆發後,加拿大決定派出一個旅的地面部隊參加聯軍,苦於無力派出一個常規建制旅,加軍方著手組建一支新部隊,並開始招收志願人員。
-
韓戰:菲律賓軍蚍蜉撼樹 以卵擊石
1950年10月,菲律賓派遣1個由1143人組成的步兵第10營參加「聯合國軍」,1953年7月補充兵員到1496人,而菲律賓總兵力僅有3.4萬多人,其出兵人數佔總兵力的4.4%,菲律賓先後參加韓戰的輪換兵力達7420多人。
-
韓戰:哥倫比亞為虎作倀敗有應得
在歷史上中國和朝鮮都與哥倫比亞無冤無仇,然而,當時的哥倫比亞政府卻是非不分,派兵參加了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與中朝人民為敵。1948年,哥倫比亞以自由黨總統候選人遭保守黨政府暗殺為導火索,爆發了大規模內戰。這場戰亂曠日持久,直至韓戰爆發時,仍沒有結束的跡象。
-
韓戰中,志願軍喊話美軍就投降,僅僅因為美軍是富貴兵嗎?
美國號稱強國,美軍號稱打不贏的軍隊,可是在韓戰中,這一神話屢屢被打破。讓人覺得奇怪的是,志願軍經常遇到主動投降的美軍,還沒開打就投降,如果採用喊話的方式,則投降的更多,不是一人二人投降,而是成建制,一個連一個連的投降。
-
越軍打敗美軍,解放軍又勝越軍;為何解放軍與美軍在朝鮮打平手?
準確的說,美軍在朝鮮先後打了兩場戰爭。一場是針對北朝鮮的戰爭,從仁川登陸之後一直打到鴨綠江邊,打的北朝鮮軍隊差點全軍覆沒,這是北朝鮮的失敗,美軍的勝利緊接著的一場戰爭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從1950年10月25日第一次戰役開始,到12月6日第二次戰役結束,短短40天的時間,就把美軍從鴨綠江邊一舉擊退到三八線附近,此後就開始了長達兩年半的拉鋸戰,雖然裝備後勤差距巨大的,依然依靠強大的戰役組織能力和無與倫比的巨大勇氣
-
美軍在朝鮮啞巴吃黃連
出境時對蘇聯物品進行了清除,甚至連士兵喜愛的蘇聯製造的手風琴也進行了收繳。作戰飛機和地勤車輛全部改塗了志願軍空軍標誌。蘇聯飛行人員的個人檔案都做了修改,每個人都要宣誓絕不洩露到過朝鮮戰場的秘密。蘇聯飛行員不準與中國人一起照相,不準互送私人照片。參戰的蘇軍飛行員每人發了一張卡片,上面印有俄語讀音的漢語和朝鮮語的飛行專用語,要求飛行員作戰時不能用俄語通話。
-
韓戰中:人民軍先期攻勢如潮,美軍登陸仁川後態勢立變
朝鮮半島北部領導人,要統一整個朝鮮半島,在獲得了蘇聯政治和軍事支援後,於1950年6月25日,率先發起了對朝鮮半島南部的軍事進攻,於是,就爆發了震驚全球的韓戰。在T-34坦克、1943型152mm榴彈炮、米格-15戰機等蘇制強大火力掩護下,開戰僅72小時,韓國首都漢城就在風雨縹緲的態勢最終失守。
-
美軍在韓戰期間公然發動細菌戰
不久,有昆蟲報告的地區,開始出現霍亂等在朝鮮早已絕跡的烈性傳染病,一些朝鮮民眾和志願軍戰士都有不同程度的感染。 此時,美軍布撒病菌的範圍已經逐步擴大到朝鮮北部的7個道44個郡。經過觀察、檢驗,防疫專家認為這些昆蟲帶有10多種病菌病毒,美軍可能在朝鮮北方投放了細菌武器,對中朝部隊實施細菌戰。
-
日軍地圖精確詳細,讓國軍感嘆仗沒法打,韓戰美軍仍然在用
在日軍侵華戰爭期間,使用的軍事地圖標註比中國軍隊自己的地圖還詳細,日軍知道的山間小道,許多附近村民都未必知道。日韓合併以後,日軍曾在1918年進行過一次國土調查,繪製了朝鮮的五萬分之一大比例地圖,該圖在1945年被美軍翻印,直到韓戰中美軍仍然在用。抗戰以前,中國經歷了長期的軍閥混戰,大家的地盤不斷變化,似乎對地圖繪製工作並不在意。
-
朝鮮人民軍為何強悍?差點把美軍上將趕下大海,打敗德軍沒問題
30日,朝軍發起水原戰役,儘管美軍在航空兵的支援下拼死阻擊朝軍進攻,但朝軍在坦克的配合下繼續突破美軍第24師和韓軍的防線,佔領水原。水原戰役之後,朝軍又在大田戰役中殲滅美軍第24師1700多人,美軍少將,第24師師長迪安被朝軍俘虜,「全球第一軍事強國」美國被朝軍打得潰不成軍,朝軍先頭部隊直逼韓國南部城市釜山,韓戰初期最關鍵的一場戰役——洛東江戰役正式打響。
-
各國的教科書是如何描述、回憶韓戰的?
不管怎樣,韓戰的爆發對中國來說尤其不幸。在朝鮮入侵韓國後,杜魯門總統立即下令美軍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以防止中國(大陸)進攻臺灣。更為不幸的是,戰爭強化了西方對新中國政府的立場,導致中國有20年的時間被主要資本主義大國孤立。美國繼續支持臺灣的國民黨政權作為中國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並支持其佔據聯合國的席位。結果,中國無法獲得各種形式的經濟和技術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賴於蘇聯。
-
歷史教科書中的韓戰之中國篇
「烽火連綿的局部戰爭」的第一課「韓戰」 韓戰的爆發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國軍隊進入原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接受日軍投降。在美國扶植下,1948年5月朝鮮南部成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9月,在蘇聯支持下,朝鮮北部成立以金日成為國家元首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半島出現了兩個對立政權。 20世紀50年代初,美國把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視為自己稱霸全球的最大障礙。在美國看來,朝鮮半島的衝突不僅僅威脅到美國在朝鮮半島的利益,更是「蘇聯發動全球性戰爭的第一階段」。
-
韓戰的米格走廊
韓戰的米格走廊 1945年8月9日,盟軍第一次提出了三八線的規定,指的是將朝鮮半島上北緯38°線作為美國跟蘇聯對日本軍事行動和受降範圍的暫時分界線。而後日本投降,隨之這條三八線成了韓國跟朝鮮的分界線。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
本來美軍選擇的是我軍的兩個連級陣地,因為這兩個陣地相對好打。為此,他們美軍參謀部還言辭鑿鑿地說,不會超過200人的傷亡,就能拿下。可結果卻很打臉。美七師於10月14日投入戰鬥,一開始準備都用2個步兵營,可是完全不夠用,之後又動用了8個步兵營參戰,可是付出的傷亡有多少嗎?2000+,遠遠超過了美軍之前的估計。
-
美軍史上沒有上甘嶺戰役?為什麼?因為這場戰役美軍打得太丟人了
本來美軍選擇的是我軍的兩個連級陣地,因為這兩個陣地相對好打。為此,他們美軍參謀部還言辭鑿鑿地說,不會超過200人的傷亡,就能拿下。可結果卻很打臉。美七師於10月14日投入戰鬥,一開始準備都用2個步兵營,可是完全不夠用,之後又動用了8個步兵營參戰,可是付出的傷亡有多少嗎?2000+,遠遠超過了美軍之前的估計。
-
勇猛善戰還是不堪一擊,韓戰中,北朝鮮軍隊的戰鬥力到底如何
傷心嶺戰役發生在1951年9月13日,一直打到10月15日才完全結束。在傷心嶺之前,還有個血嶺戰役。傷心嶺之戰被美軍稱為「觸線行動」,它打了超過一個月,從9月13日打到10月15日,僅美軍就傷亡了3700餘人,其中美2師損失1670人,近半數來自其23團。人民軍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其第5軍團的3個師團被打殘,只得由志願軍第24軍進行替換。
-
韓戰:中、美、蘇出動航空兵力量相比
——韓戰中、美、蘇三國「王牌」飛行員空戰回顧(二)陳 輝細說中、美、蘇航空兵在韓戰中飛機數量、飛機質量、飛行經驗、戰場規則志願軍飛行員合影1951年6月,其空中作戰兵力增加到19個聯(大)隊,共有作戰飛機1500餘架,約佔其全部空軍的五分之一,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先後有1700多名戰鬥機飛行員參戰。
-
韓戰的拐點:慘烈程度堪比上甘嶺,志願軍與美軍雙方損失慘重
上個世紀的韓戰中,我國為了支援朝鮮成立了志願軍,當時的中華青年和將士們都熱血沸騰,想要投身於解放人類的偉大事業中。在志願軍參戰的多場戰役中,其中有一場戰役尤為重要,這場戰役甚至成為整個抗美援朝戰爭的轉折點——長津湖戰役。
-
韓戰因何而起?我國派出240萬志願軍,美國呢?
1950年10月,我國正沉浸在新中國成立一周年的喜悅當中,卻突然收到了來自北朝鮮的求助信,原來北朝鮮和大韓民國打起來了,要知道他們本是同根生,自家人怎麼會打起來了呢?要說朝鮮半島的自家人會打起來都是因為蘇聯和美國兩個大國強權爭霸,而朝鮮內戰的爆發就是爭霸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