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隆股權出售乏人問津 董明珠造車夢風雨飄搖

2020-12-27 網易汽車

(原標題:銀隆股權出售乏人問津 董明珠造車夢風雨飄搖)

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隆」)坐落於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科技工業園內的總部,目前看起來並無異常。

上周,第一財經記者在實地調查時看到,在銀隆新能源園區內的辦公大樓旁邊,停著數十輛銀隆新能源的大巴車,部分還貼上格力的品牌標識。而大巴車旁邊的廠房,部分大門緊閉或半掩著。下午一點多左右,中午外出的員工,陸續回到車間開工。

然而,看似平靜的銀隆,背後卻暗流湧動。

10月25日,銀隆在阿里拍賣網有一筆750萬股的股權被拍賣,起始價為2.025億元,次日上午10點顯示的結果是競價失敗,圍觀人數近千人,但最終未成交。在此之前,銀隆在阿里拍賣網上已結束了7次股權拍賣,累計股份為3155萬股,起始價總額為9.0023億元,但成交情況並不盡如人意,前7次拍賣中僅有3次成交,賣出7萬股,總成交額為210萬元。

接下來,銀隆於10月29日在阿里拍賣網上還有一筆900萬股的股權被拍賣,起始價為2.43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7月的兩起拍賣(7月10日、7月16日)之外,銀隆其餘股權拍賣,阿里拍賣網皆在競買須知的第十六條特別提示:該股票已被凍結查封,現根據《執行筆錄》(2020年8月25日)內容由被執行人委託拍賣。

因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入股而備受關注的銀隆,成立於2009年,是一家集銀隆鈦核心材料、電池、電機電控、充電設備、智能儲能系統、純電動整車等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新能源企業,一度擠入新能源客車銷量前三,僅次於宇通客車和比亞迪。不過,銀隆在最近兩三年經營狀況急轉直下,頻頻捲入拖欠貨款、騙補、停工、裁員等負面消息中。

冷門路線的悲涼

「上一波訂單已經做完了,準備做下一個訂單,所以又要開始忙了。」黃振(化名)是銀隆的一名車間員工,他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運作正常,沒有聽到裁員的消息。

黃振於去年成為銀隆的正式員工,目前與妻子李霞(化名)在珠海居住。李霞透露,丈夫剛進去時還是很忙的,但幾個月後明顯感覺到他的工作量減少。此前,銀隆每年的旺季從5、6月開始,一直延續到11、12月,這期間常常需要加班。而最近一兩年,銀隆訂單量大不如前,一年可能只有2~3個月是旺季。

第一財經記者從銀隆員工口中了解到,珠海銀隆基本薪資待遇沒有變,但因為加班減少,所以比以前少了一筆加班費。普工的基本薪資較低,沒轉正前的底薪大約是1700元,轉正後3000元左右,但如果像以前那樣經常加班,收入就有可能翻倍,達到5000~6000元的水平。一些應屆畢業生進入銀隆後,由於薪資低,熬不到轉正就離開了。

在今年9月1日前後,銀隆在招聘方面有了新動作,開啟校園招聘以及社會招聘,崗位多是工程師,每個崗位的招聘人數基本為1~2人。

一位接近銀隆的業內人士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銀隆陷入低谷,與新能源商用車大環境以及銀隆內部經營管理都有關係。由於新能源商用車周期性等因素,銀隆在年底的生產訂單會放量增加。例如,銀隆旗下的廣通汽車2017年全年銷量為6473輛,其中2017年11、12月兩月銷量加起來超過4000輛。上述人士認為,年底銀隆產銷量會有所反彈,不過,他對銀隆的未來不予置評。

此外,他還告訴記者,由於近年負面新聞太多,銀隆高層不太願意接受媒體採訪。

第一財經記者從中國客車統計信息網查到,2018年,銀隆新能源客車累計銷量7278輛; 2019年,銀隆新能源客車銷量為2708輛,同比下滑高達62.79%;2020年1~8月,銀隆新能源客車銷量為596輛,同比下滑56.65%。

從整體行業來看,今年上半年國內行業大中型客車需求總量同比下降37.23%,主要由於前幾年新能源客車提前消費、高鐵及私家車等替代品的影響,疊加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在國內市場,公交需求已新能源化,受2015~2017年新能源公交的提前消費影響,自2018年以來,公交需求出現連續下滑。今年,雖然新能源購車補貼不退坡,但新能源商用車市場悲觀情緒瀰漫,不少新能源商用車企銷量下滑超過三成。

走鈦酸鋰冷門技術路線的銀隆則難上加難。第一財經記者查閱EVTank的數據發現,2020年1~8月,動力電池總裝機量為27.85Gwh,其中,三元鋰電池NCM(鎳、鈷和錳)的裝機量是19.2 Gwh,磷酸鐵鋰電池的裝機量為8.2 Gwh,而鈦酸鋰電池裝機量僅為0.05 Gwh,在該市場佔有率僅有0.18%。鈦酸鋰電池裝機量明顯一年不如一年,2019年鈦酸鋰電池裝機量為0.38 Gwh,同比下滑23.6%。日益邊緣化,這意味著鈦酸鋰電池難以形成規模效應,成本居高不下。

鈦酸鋰材料價格比磷酸鐵鋰和三元材料貴兩三倍以上。最致命的是鈦酸鋰能量密度低、體積大,在新能源乘用車上採用不現實。伊維經濟研究院研究部總經理吳輝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談到,鈦酸鋰電池優缺點分明,缺點是能量密度太低且價格貴,優點是能快充且循環壽命長。

當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逐漸形成商用車以磷酸鐵鋰電池為主、乘用車以三元鋰電池為主的局面,而鈦酸鋰電池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在動力電池領域依然屬於小眾路線。以鈦酸鋰電池為主的銀隆,假如不調整戰略,未來發展機會渺茫。連風頭最勁的特斯拉,在電動乘用車熱銷的情況下依然調整電池戰略,從採用松下的圓柱三元鋰電池擴充到LG化學的方形三元鋰電池及寧德時代磷酸鐵鋰電池,緊跟主流降低成本。

心向造車夢,董明珠入局

鈦酸鋰電池技術,恰是魏銀倉忽悠「造車門外漢」董明珠入局銀隆的「誘餌」之一。

2010年,銀隆與美國奧鈦納米技術有限公司(下稱「奧鈦」)籤訂收購協議,2011年7月22日戰略控股奧鈦,之後在國內大力發展鈦酸鋰電池,對外宣傳打造一款具備6分鐘充滿電、擁有2.5萬次至3萬次的循環壽命、可使用壽命長達30年的電池產品。

業內傳,魏銀倉當初主動接觸董明珠,向董明珠鼓吹鈦酸鋰電池6分鐘快充技術,這讓董明珠非常動心。

董明珠曾在多個場合對鈦酸鋰電池6分鐘快充技術大加讚賞,一度力推格力電器定向增發融資來收購銀隆,並在2016年宣布格力電器準備以130億元收購珠海銀隆100%的股權,此計劃受挫後,她依然一意孤行,同年以個人身份投資珠海銀隆,斥資約10億元入股銀隆17.46%,成為銀隆第二大股東,試圖進一步實現她的造車夢。

董明珠入主銀隆之後便開始不斷擴張,並且謀劃上市,在珠海、邯鄲、洛陽、成都等地均建立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公開資料顯示,銀隆快速籤下石家莊、洛陽等多個新能源項目產業園,總投資超800億元。

與此同時,董明珠的勢力也逐漸深入銀隆,2017年7月,銀隆進行大範圍的組織架構調整,賴信華等四名董明珠的親信佔了銀隆4個副總裁的位置。隨之,董明珠與魏銀倉的矛盾不斷升級。2017年11月,魏銀倉辭去董事長職務。2018年3月,銀隆臨時股東會議選舉盧春泉為董事長,賴信華為總裁,魏銀倉的重要夥伴孫國華在這次調整過程中出局。

2018年11月,銀隆一紙聲明將董明珠跟魏銀倉的內訌公之於眾,此聲明中稱,公司新一任董事會、監事會及公司管理層在履職過程中,發現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佔公司利益金額超過10億元。銀隆已正式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並對珠海市公安局進行報案。

隨後,銀隆在2019年4月25日對外披露追訴大股東相關案件的最新進度,指出該公司提起的刑事控告和民事訴訟穩步推進,控告對魏銀倉及孫國華等人的相關刑事案件已於2018年11月8日正式立案偵查,三起民事案件已召開庭前會議。前述案件涉及侵佔公司利益總計超過14億元。銀隆在這次公告說明中一一列舉魏銀倉的罪狀,其中包括魏銀倉等涉嫌騙取政府財政補貼資金1.1億元,並以還借款的名義將上述1.1億元財政補貼資金支付給銀隆集團。

孫國華及魏銀倉的部分親屬等人先後在2019年3月被刑事拘留,魏銀倉遠避美國,無法接受調查。2018年11月13日,面對侵佔銀隆利益的指控,魏銀倉通過手機簡訊回復第一財經記者,已交律師處理,相信法律公正。上周二,第一財經記者打通魏銀倉曾用過的手機號碼,但對方稱自己不是魏銀倉。

魏銀倉是否不斷將公司掏空並設局誘騙董明珠上鉤入股銀隆,這有待相關部門進一步調查。不過,魏銀倉與董明珠交惡,管理層大換血,這讓處於新能源客車大環境驟變下的銀隆危機重重。2018年,銀隆終止IPO輔導。

能否走出陰影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曾談到,客車是小眾產品,總的供給量有限。銀隆過去兩年瘋狂擴張有問題。擴張是建立在整個體系完整之上,跟規模、零部件採購供應、生產線、物流、服務售後等都息息相關。某一環節一旦出問題,就會致命。

真鋰研究總裁墨柯也談到,鈦酸鋰電池是個小眾路線,用在一些特定市場是可以的,比如在山城重慶電動公交市場、部分電網儲能市場等,但並不能消化大規模的產品生產。銀隆的快速擴張不符合鈦酸鋰電池本身的發展規律,結局可想而知。

由於鈦酸鋰能量密度低的致命弱點、生產基地快速擴張、無休止的股東內鬥以及第一大股東捲入刑事案件等原因,銀隆經營陷入困境,被曝出拖欠多家供應商貨款、南京產業園一度被法院查封等負面消息,並多次列為被執行人,其中包括去年底因「財務顧問費」問題被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

此外,銀隆多個生產基地被曝大批量停產,廠區範圍內出現大量庫存積壓,天津銀隆便是其中之一。第一財經記者查閱銀隆的上遊供應商、上市公司科恆股份在2019年4月發布的2018年年度報告發現,天津銀隆產線投產計劃一度停滯並非空穴來風。該報告明確指出,科恆股份子公司浩能科技陸續將合同設備運送到珠海格力智能裝備有限公司指定的場所(天津銀隆和成都銀隆),並於2018年完成了安裝調試工作,但設備使用方(天津銀隆和成都銀隆)經營情況不及預期,產線投產計劃停滯,生產處於不正常狀態,應收帳期拉長。

不過,天津銀隆當前情況有所好轉。董明珠和銀隆總裁賴信華在2020年10月9日拜訪天津市政府。據天津日報報導,董明珠在與天津市主要領導會談中表示,將全力推動銀隆系列產品產業在津發展,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新技術品牌。

在空調行業呼風喚雨的「鐵娘子」董明珠,正通過自身的影響力為銀隆擋風遮雨,將其帶向晴天。與此同時,銀隆也在不斷調整電池路線。上述接近銀隆的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銀隆正弱化「鈦酸鋰」的標籤,開始三元鋰及磷酸鐵鋰等多條路線走路,成都基地已在推出磷酸鐵鋰的技術和車型。

不過,面對宇通、比亞迪、寧德時代等新能源客車以及動力電池勁敵,銀隆的電池技術被認為不算有競爭力,加上銀隆內訌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業內對銀隆的前景並不看好,銀隆股權在阿里拍賣網上已結束的8次被拍賣中,甚少人願意接盤,股份成交率僅有0.18%,由此可見一斑。

隔行如隔山,董明珠是否能扛住銀隆風雨圓她的造車夢?

本文來源: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鄭菁_NA1415

相關焦點

  • 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都在造車!
    因此,跨界造車絕非易事。恆大夢想成真 寶能入主觀致已滿一年除了五糧液造車,房地產造車聽上去也像天方夜譚。但恆大和寶能雙雙入局,把這種空想變為了現實。早在去年6月恆大健康以67.46億港元收購了香港時穎公司100%股份,間接獲得SmartKing公司45%的股權入主法拉第未來(FF)起,恆大就正式開啟了造車之路。
  • 董明珠耗光一生積蓄入局造車,到底贏了嗎?
    後來,連賈躍亭也投了幾千萬美元進去,Lucid曾一度被外界解讀繼樂視汽車、FF汽車後賈躍亭造車的第三個板塊。 如此被大佬看好的車企,怎麼能放過好機會呢?但經過一汽夏利的「教訓」,魏銀倉知道自己把收購案提交上去,未必能通過。
  • 9次拍賣僅3次成功,慘到無人「接盤」,66歲董明珠夢斷新能源?
    自從魏銀倉沒了消息之後,董小姐的「造車夢」也徹底被雪藏。繼賈躍亭之後,又一位商界大佬「夢碎」新能源,不僅如此,最近的銀隆集團,更是「叫苦不迭」……10月27日,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被珠海市法院列為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過300萬元,也就是說,銀隆新能源的負債,超過300萬。
  • 造車一時爽,虧損火葬場 家電造整車不若造部件
    「慘」字當頭,無改家電企業繼續他們的「造車夢」!家電企業造車史:「一齣悲劇」1997年,中國空調行業的「霸主」春蘭,首度嘗試跨界造車,他們收購了南京一家汽車廠,殺入中重型卡車領域;11年後,春蘭被汽車業務拖垮,在出售了汽車廠60%的股權後,春蘭試圖再戰空調業,未有起色。
  • 「中國鍋王」要花3億造車?他賣掉蘇泊爾「虧」了500億
    來源:市界作者丨市界徐明輝編輯丨朗明 11月22日晚間,鈞達股份(002865.SZ)發公告稱,控股股東的一致行動人楊氏投資擬通過協議轉讓方式,向嘉興起航股權投資合夥企業圖片來源:鈞達股份公告據了解,此次股權轉讓價格為15.99元/股,股份轉讓款合計約為3億元。按今日(11月23日)收盤價17.14元/股計算,折價率為6.71%。 天眼查顯示,嘉興起航成立於2020年11月18日,控股股東為蘇泊爾集團。
  • 沒想到,原子筆的筆芯這麼難造!連董明珠最後也都認栽
    董明珠給人一向是說一不二的「鐵娘子」形象。即使格力手機每月只賣幾千部,董明珠也從不鬆口要做世界最好用的手機;即使收購珠海銀隆被股東大會否決,仍然抵上全部家當完成收購。然而,這次董明珠卻在一件小小的事情上認栽了——原子筆芯。
  • 華為用單反照冒充P9拍攝照片;馬雲挖角最高人民法院;董明珠要造車...
    華為用單反照冒充P9拍攝照片;馬雲挖角最高人民法院;董明珠要造車?7.董小姐要造車了?格力公布收購新能源車企新進展昨日,格力電器公布了收購銀隆新能源進展。格力電器擬向銀隆新能源的全體股東發行股份收購其持有的銀隆新能源合計100%股權,並計劃向含員工持股計劃在內的不超過10名特定投資者發行股份配套募集資金。
  • 各大佬「手機夢」破碎後 董明珠拿什麼來圓「造機夢」?
    原標題:各大佬「手機夢」破碎後,董明珠拿什麼來圓「造機夢」?   時隔多年,董明珠的「手機夢」依舊不滅。
  • 月餅市場:禮盒裝價格摻「水分」「裸裝」月餅乏人問津
    月餅市場:禮盒裝價格摻「水分」,「裸裝」月餅乏人問津 2020-09-30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董明珠新動作 拉來五強援搞光伏!
    這不,在入股銀隆新能源,鬥「殺」魏銀倉之後,董明珠又有了新動作,且決心很大,動靜不小。五強援實力雄厚入股銀隆新能源,董明珠沒含糊,成立國創能源進軍光伏,董小姐還是有備而來,志在必得。資料顯示,格力電器的5位「合伙人」分別是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株洲中車」)、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新能源」)、東莞中睿智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睿智能」)、浙江三花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花智控」)、南京國臣直流配電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京國臣」)。其中,株洲中車具有央企背景,是中國中車集團下屬子公司之一。
  • 銀隆要求供應商封口 格力系管理層被批不懂汽車行業
    事實上,身兼格力電器董事長、總裁職位的董明珠,同時又是珠海銀隆第二大股東,加之格力電器此前與珠海銀隆籤署了200億元關聯交易協議,使得三者不可避免糾纏在了一起。  值得一提的是,多家供應商都表示,在2016年3月份格力提出收購銀隆至2016年11月收購中止期間,銀隆基本不存在貨款拖欠;而2016年年底格力退出收購之後,銀隆開始出現回款不及時的情況。  儘管如此,在董明珠「製造業女皇」光環的感召下,供應商們對於銀隆仍然是信任有加甚至加大供貨力度。然而隨著積壓欠款的不斷增加,銀隆拖欠巨額款項事件最終爆發。
  • 許家印打造的首款汽車,英文車標純電驅動,網友:別讓董明珠看到
    繼董明珠和王健林之後,許家印也開始打造自己的汽車品牌了!據悉,和賈躍亭的合作擱淺後,許老闆可謂是大手筆不斷,不僅收購了NEVS、泰特機電等多家汽車產業鏈相關企業,還和廣匯集團展開合作,而經過不到一年時間的醞釀之後,近日,恆大打造的首款汽車終於揭開了神秘的面紗。
  • 新能源汽車競爭進入下半場 跨界造車還有機會嗎
    一方面,以特斯拉、理想、蔚來、小鵬為代表的具有網際網路背景和思維的造車新勢力,不斷刷新著市值新高;另一方面,以戴森、多氟多為代表的傳統企業跨界造車項目卻在面臨中止、停滯不前甚至「流產」,傳統企業跨界造車為何鮮見成功者,這是一個值得各方思考的問題。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已經步入下半場,跨界造車是否還有機會,怎樣才能更好分享汽車工業成果,將是跨界造車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 格力電器18名高管成立合夥公司,董明珠領銜,新老團隊形成利益共同體
    一位接近格力的業內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說,由于格力集團公開轉讓所持格力電器15%股權已公布了兩個分別具有厚樸投資和高瓴資本背景的競標意向受讓方,因此格力電器管理層設立的新公司成為格力電器控制方的可能性不大。「董明珠把中高層捆綁在她身上,這是未來與格力電器新的大股東博弈的一張牌。」
  • 董明珠為什麼做不好手機?
    「核心提示」「好空調,格力造」,但好手機,就難說了。這些年,格力造出一代又一代的手機,銷量都慘不忍睹,董明珠卻執意要造手機。董明珠也沒有很擔心,在她看來,做手機並非難事。她數次公開表示,「格力做手機,分分鐘的事情。」2015年1月,董明珠透露要進軍手機行業,2個月後,董明珠在一次會上展示了格力1代。從格力1代開始,格力開始了屢戰屢敗的造手機之路。在格力手機的介紹中,董明珠頻繁提及「智慧管家,一鍵完成5個設備配網」。
  • 十一旅遊黃金周臺灣乏人問津 臺旅遊業者憂斷炊
    原標題:十一旅遊黃金周臺灣乏人問津 臺旅遊業者憂斷炊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10月2日訊 大陸進入一年一度的十一長假旅遊黃金周,周遭國家和地區無不摩拳擦掌迎接遊客,但同一時間,臺灣彷佛置身事外,據臺灣《旺報》報導,飛往臺灣的班機還有空位,下殺到淡季價仍乏人問津,日前在長三角辦的旅遊推介會,八天七夜價格下殺到萬元(新臺幣,下同)有找,仍有攤位「零訂單」的景象。
  • 財經頭條丨傳董明珠百億投資蘭州宇通;Airbnb短租被大型房產公司...
    近日,有媒體稱從蘭州市相關部門獲悉,「蘭州宇通客車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資產重組及產業升級合同籤約儀式」在蘭州舉行,重組後由董明珠持股的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及其關聯方將佔新公司股份的80%。此後按照約定,在未來3-5年內,珠海銀隆在蘭州新區投資100億打造新能源客車產業基地。
  • 難題:董明珠的汽車「5個圈」是什麼意思?這篇文章來給你答案!
    董明珠銀隆汽車車標象徵著梅花,似乎是以梅花的花語解釋董小姐的人生,但設計感很一般且釋義多少有些牽強。梅花花語:堅強、高壓、不趨榮譽利益,且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也詮釋了董明珠的人生經歷,傳春報喜的寓意也說明了銀隆汽車想要讓新能源汽車走向繁榮的決心。
  • 銀隆新能源公布魏銀倉等涉嫌侵佔財產案細節 稱魏已前往美國
    圖片來源:銀隆新能源官方微信公眾號截圖今日(1月9日)下午,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隆新能源)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再發布《關於董明珠等股東不實報導及追訴大股東案件進展的說明》(以下簡稱《說明》)。在這份《說明》中,銀隆新能源對公司追訴大股東相關案件進展做出了詳細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