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榮懷:彈性教學和主動學習將是未來教育的基本特徵

2020-07-22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7月20日電(孫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育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選擇。為了探討當前在線教育的發展態勢、發展瓶頸以及解決之道,助推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融合應用,人民網教育頻道於7月17日通過在線通系統舉辦線上「教育思享匯·在線教育發展對策研討會」,以「疫情下在線教育行業如何『進化』與『突圍』」為主題,邀請行業學會會長、重量級專家、在線教育企業代表「雲」端相聚,為在線教育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榮懷教授表示,疫情期間,中國教育「停課不停學」的舉措,在國際上來說是一個成功經驗,也是一個可學習的榜樣。流暢的通信平臺、適切的數字資源、便利的學習工具、多樣的學習方式、靈活的教學組織、有效的支持服務、密切的政企校協同等多個重要因素,支撐起了這場規模宏大的在線教育實驗。

「我認為我們從兩方面受益:一是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奠定的基礎,特別是近十年來教育信息化做的貢獻;二是2015年國家『網際網路+』行動計劃的實施,讓我們的社會信息化在全球處於領先地位。這些都為『停課不停學』奠定了基礎。」

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疫情發生以來,2.65億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對於學生來說,居家到底怎麼主動學習?黃榮懷開出了一串「處方」:勞逸結合,自我計劃;家校互動,按需學習;在線溝通,小組合作;家人陪伴,自我監控;善用工具,自我評價;勤於反思,樂於分享;適當鍛鍊,身心健康。

「我在雄安和一位老師談話,問他們教材怎麼發給學生。那個老師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快遞把教材送到家裡;另一種是特別想看看這個學生,就自己開車或者騎車到家裡見上一面。這就是特別好的家校互動。」黃榮懷說。

黃榮懷認為,教育變革的歷史步伐已經邁出。我們正在從傳統的側重教育內容和培訓的程序,轉移到關注所需知識的再認識、評價和確認,學習成為一個連續體。彈性教學和主動學習將成為未來教育的基本特徵。彈性教學為學習者從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的轉變創造條件,而主動學習的倡導有助於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是邁向未來教育的基本動力。。

「但是,我們傳統的課堂,從幼兒園開始,一直到大學,基本上沒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因為很多東西由學校和老師給我們選擇好了。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已經成為很重要的問題。」黃榮懷提醒。

在總結經驗的同時,黃榮懷也提出了目前在線教育面臨的四個典型問題:一是網絡資源不足和不均衡導致的網絡卡頓;二是教師的信息技術技能不足導致的方法單一;三是因缺乏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導致的部分學生自律性不足;四是優質學習資源不足和適應性服務欠缺。

「尤其值得我們關注的是,一些教師相對保守的行為習慣,導致方法單一,我們還是課堂搬家,用之前熟悉的方式去做。但是很多方法,老師們沒有經歷過,是很難做到的,在一些農村地區,這個問題尤為突出,因此對於教師的教學技術培訓還應該更加深入。怎麼借勢在線教育、錨定教學改革,將會是很重要的命題。」黃榮懷表示。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人民網教育頻道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前沿】黃榮懷:彈性教學和主動學習將是未來教育的基本特徵
    【前沿】黃榮懷:彈性教學和主動學習將是未來教育的基本特徵 2020-07-23 15: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教育思享匯·在線教育發展對策研討會發言摘編黃榮懷:彈性教學和...
    原標題:教育思享匯·在線教育發展對策研討會發言摘編黃榮懷:彈性教學和主動學習將是未來教育的基本特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在線教育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選擇。為了探討當前在線教育的發展態勢、發展瓶頸以及解決之道,助推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融合應用,人民網教育頻道於7月17日通過在線通系統舉辦線上「教育思享匯·在線教育發展對策研討會」,以「疫情下在線教育行業如何『進化』與『突圍』」為主題,邀請行業學會會長、重量級專家、在線教育企業代表「雲」端相聚,為在線教育未來發展建言獻策。
  • 網龍攜手北師大智慧學習研究院發布「彈性教學手冊」 將中國經驗...
    據了解,該手冊是由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黃榮懷、劉德建帶領學術團隊共同完成,圍繞通信平臺、學習工具、數字資源、教學組織、學習方式、支持服務及政企校協同等主題,呈現了"彈性教學"概念以及疫情期間中國採取的多種彈性教學策略,以幫助各國教育人員開展類似的研究和實踐。
  • 網龍參與編撰官方學研成果 將加碼AI探索未來教育
    這也是繼網龍參與發布《彈性教學手冊:中國「停課不停學」的經驗》之後,又一次同權威教研機構、國際組織合作發布研究成果,以幫助海內外眾多學生提升學習規劃和自我監督的能力,做自覺主動的積極學習者,同時也展示了網龍加速未來教育創新的具體實踐。
  • 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發布科技賦能智能時代教育「十大趨勢」
    中國網科技12月7日訊 2020中國未來教育高峰論壇「創新與變革: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昨日在北京師範大學成功舉辦。本次高峰論壇從科技賦能教育、人力資本提升與教育變革、教育新業態新模式、未來學校等多個維度,探討並分享了教育發展的前沿理念與實踐經驗。
  • 網龍參與編撰「開放教育實踐指南」探索未來教育新形態
    網龍網絡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席院長劉德建在發言中指出,除涉及開放資源以外,OER和OEP還包含開放教材、開放教學方法等多項內容,這不僅有助於教育工作者深入理解OER的內涵,還能對未來的教師培訓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AI等新興技術的融入,將成為強有力的教學助手,這也是未來OER和OEP的發展趨勢之一。
  • 移動網際網路進課堂將怎樣改變我們的教育教學?
    「移動網際網路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的教育教學規律,我們還未找到。」在日前舉行的「基於移動網際網路的教育教學創新應用研究」課題開題會上,課題指導委員會成員、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教授說。據悉,該課題由教育部教育信息管理中心立項開展。
  • 北師大教授為你詳解:網課和課堂上課有啥不同?開學後「全民網課...
    但在線教育完全不同,它是通過網絡開展的、師生在時空上分離的、以數字資源作為典型載體的一種新興的教育形式。 在線教育主要有兩個特點,一個是彈性教學,一個是自主學習。 彈性教學是指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彈性的,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 網龍創始人兼董事長劉德建:以「創新設計」助力未來教育發展
    疫情期間,研究院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和其他國際機構,共同發布了「彈性學習」「居家主動學習」「高校教學設計」「開放教育資源」「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等主題手冊。《設計方法論》在這些活動中充分發揮了理論指導作用,幫助設計師們不斷改變思維,通過系統方法論去解決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助力創新設計教育的發展。
  • 為了讓虛擬教師加盟真人教學 這所大學成立全國首個AI教育學部
    近日,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的「後疫情時代高等教育教學方式變革」高端學術論壇上,華中師範大學黨委書記趙凌雲說,後疫情時代,學校將面臨教育理念、教學平臺、教學方式、教學關係的全面變革。學校整合相關學院與科研資源,組建了人工智慧教育學部,以提升學校推動教育變革、創新教育技術的能力。
  • 黃榮懷:如何開展在線的小組學習,並提升到合作學習?
    北京師範大學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組織學校教育技術領域、在線教學領域的知名研究專家和學者,開展基礎教育教師在線教育教學能力提升培訓公益項目,推出系列直播課程和精品微課,助力教師實現線上無憂教學!
  •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召開 聚焦未來教育主要趨勢
    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表示,該計劃旨在研究未來教育的主要問題和趨勢,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融合的解決方案,以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為所有人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據介紹,該項目將持續五年或更長時間,秘書處設在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
  •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閉幕
    疫情期間,研究院攜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信息技術研究所和其他國際機構,共同發布了「彈性學習」「居家主動學習」「高校教學設計」「開放教育資源」「個人數據和隱私安全」等主題手冊。《設計方法論》在這些活動中充分發揮了理論指導作用,幫助設計師們不斷改變思維,通過系統方法論去解決教學和學習過程中的難題,助力創新設計教育的發展。
  • 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創新與變革
    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網際網路教育智能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黃榮懷教授發表題為「面向智能時代的教育變革——關於科技與教育雙向賦能的命題」的演講,對成果進行了解讀。在分析了智能時代與教育發展遠景的基礎上,提出了信息化引領教育變革的6項未來研究議題。
  • 未來新型教學模式將依託線上優勢
    未來新型教學模式將依託線上優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好轉,線上教學將回歸線下課堂教學。疫情過後,線上教學將成為傳統線下教學的有益補充。這就需要我們積極挖掘線上教學的優勢,充分應用到今後的線下教學實踐中,進而建立線上線下有機融合的新型教學模式。
  • 論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
    通過討論國內外學者對課堂教學特性的認識,我們可以從以下八個方面探討英語課堂教學的基本特徵:1.課堂上語言的輸入、吸收和輸出;2.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的關係;3.課堂教學動態和生態系統;4.教師的角色與職責;5.學生的角色與職責;6.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合作關係;7.課堂教學的環境因素;8.課堂教學的目的性、計劃性和靈活性。
  • 翼鷗教育將聯合未來學校生態大會舉辦「OMO教育的機遇與挑戰」論壇
    國務院、教育部等相關部門近些年也出臺多項政策,大力推進「教育+網際網路」,鼓勵教育行業參與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推進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變革,並探索線上線下教育相融合的機制。教育行業的全面「觸網」,AI、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讓兼具線上、線下教育優點,提升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的OMO模式步入發展的快車道。OMO趨勢已然來臨,教育從業者該如何面對挑戰抓住機遇?
  • 2020全球智慧教育大會在京召開 聚焦人工智慧與未來教育
    他指出,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在重新定義人類的知識和能力價值。未來的教育將以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為支撐,開啟智慧教育的新階段。北京師範大學正在開展「教育教學大討論」,著力探索「網際網路+教育」的發展路徑,打造教師教育新模式,建設智能時代教師隊伍,推動教育系統性變革。
  • 翼鷗教育將聯合未來學校生態大會舉辦 「OMO教育的機遇與挑戰」論壇
    國務院、教育部等相關部門近些年也出臺多項政策,大力推進「教育+網際網路」,鼓勵教育行業參與融合現代信息技術,積極推進基於教學改革、融合信息技術的新型教與學模式變革,並探索線上線下教育相融合的機制。   教育行業的全面「觸網」,AI、大數據、雲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讓兼具線上、線下教育優點,提升教學效果與教學效率的OMO模式步入發展的快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