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英雄家庭!這位母親送3個兒子去參軍

2020-12-12 我是平陽朝聞

來源:溫州市婦女聯合會

內容整理 葉曼曼 董逸恬

李香蓮,1926年生,現年94歲。她是一位樸實而又不平凡的母親。

在動蕩年代,她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陸續送去參軍,保家衛國、為國奉獻。

用行動書寫著一個軍人家庭的最美故事。

李香蓮,一位平凡的老人,雖沒念過書,但對後代的教育、教導從不放鬆。三個兒子獻身國防,為國奉獻的事跡,被鄰裡鄉親稱頌,傳為美談。

一家人以樂觀豁達的心態相互扶持,與人為善,服務基層,用行動書寫著「精忠報國」。

李香蓮育有三子四女,先後把三個兒子都送去參軍,他們分別是:

長子:邱紹瑞,1948年2月生,於1965.12-1969.3在平陽人武部應徵入伍,參加6793陸軍福州部隊。並於1968年被評為「五好戰士」。

次子:邱紹祥,1950年12月生,於1971.1-1975.5在平陽人武部隊應徵入伍,參加9463海軍北京部隊,任職班長,並於1973年嘉獎一次。

幼子:邱紹生, 1962年5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入黨。1985年1月16日在攻打116號陣地前無名3號高地的戰鬥中犧牲,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記二等功。

邱紹生是李香蓮最小的兒子,1981年,年僅20歲的邱紹生在家人鼓勵下應徵入伍,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四十一師甲一團三炮連任班長。

參軍期間,他不顧個人安危,多次帶頭作戰,憑藉著毅力和膽略出色完成任務。在調到通訊班後,為緊密配合部隊戰鬥,保障無線電通訊暢通,他更是一次次抱著電臺衝過炮火。

1986年16日上午,在中越邊界,邱紹生因遭越軍炮擊,光榮犧牲。

在得知邱紹生犧牲後,全家悲痛萬分,李香蓮卻含淚說不後悔送兒子去當兵,為國捐軀的紹生是她永遠的驕傲。邱紹生犧牲後,邱紹瑞和邱紹祥化悲痛為力量,繼續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多年的從軍生活培養了兄弟倆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軍人品質。

退伍後,兄弟倆退役不退色,在村中擔任了多屆村幹部,幫助村裡處理大小事務,兢兢業業地為鄉親們服務。

在那個年代,一家三兄弟都選擇為國從軍的並不多見,這跟他們父親的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

根據大兒子邱邵瑞的回憶:當時他們家裡非常困難的,還有四個妹妹要照顧,全家的生活就靠父親在生產隊來維持。

當他剛到能幫他父親的時候,父親就讓他出去當兵了,他父親說:只要國家需要你們,你們就去,家裡困難我會跟你們的母親來承擔。

也是因為父親,母親良好的教育,才有三個兒子接力參軍,相繼把青春年華獻給國防事業的美談。

相關焦點

  • 戰爭期間:兒子偷偷去參軍,一走就是71年,母親106歲含淚等待!
    戰爭期間:兒子偷偷去參軍,一走就是71年,母親106歲含淚等待!眾所周知,中國在近代史中可謂是傷痕累累,中國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戰爭牽扯到了很多的家庭,一些家庭中的年輕的壯士都奔赴了戰場,只留下家庭中的孤兒老小。
  • 抗日戰爭,兒子偷偷去參軍走了71年,106歲母親仍在含淚等待
    謝春生一家就是千萬人中的一個普通家庭,離開家鄉流落他鄉,居無定所,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雖然辛苦,但是有父母和妹妹的陪伴,謝春生並沒有覺得艱苦。但是隨著日軍侵華戰爭的全面爆發,日軍大舉進攻中國,逃亡的日子也越來越難捱,謝家在戰爭中變得支離破碎,最後謝春生的的父親還是被日軍給殺害了。
  • 老兵謝春生:15歲瞞母參軍,多年後回來,106歲的母親仍在等他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了數千萬人,湧現了不少抗日戰爭英雄,他們為了民族存亡而獻出了一切,其中就有一個叫謝春生的抗戰老兵,他15歲瞞母參軍,多年後回來尋母,106歲的母親仍在等他
  • 母親簡訊要求兒子領導:抗震救災第 讓我兒子去
    「抗震救災第一線,讓我兒子去!」——紹興縣消防大隊的兩則「抗震簡訊」 一邊是母親的鼓勵,兒子在時刻準備著隨時奔赴抗震救災第一線;另一邊是母親已赴災區救死扶傷,時刻待命中的女兒為自己有這樣的英雄母親而驕傲……5月14日,在紹興縣消防大隊,兩個與抗震救災緊密相聯的「母子情深」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時刻準備著的廣大消防官兵的心。母親對兒子的囑咐:「時刻準備著,做祖國的好兒子!」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母親送別準備參軍的兒子,圖5日本鬼子「幫...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母親送別準備參軍的兒子,圖5日本鬼子「幫」俘虜包傷 圖3:1943年6月30日,中國某處美軍機場,一名美國兵和一名中國戰士並肩作戰,將仇恨的子彈射向來襲的日本轟炸機
  • 兒子偷偷參軍抗戰,一走就是71年,106歲母親仍在家中等待
    天會荒地會老,母愛卻永遠不會枯竭,然而在抗戰時期發生了那麼一件關於母親偉大的事情,一位在兒子參加抗日戰爭71年後回來,發現自己的母親還在等自己回家,母親已經106歲的高齡了。這份偉大的愛我們一會來慢慢感受下它炙熱的光芒。106歲的母親依舊在等那偷偷參與抗日戰爭的兒子,一走便是71年。
  • 鄧芳芝:英雄黃繼光的母親,三次被接見,為何始終沒流下一滴淚?
    她是英雄黃繼光的母親。主席對她說:黃媽媽,你好哦!多虧你把黃繼光教育的好,教育他為人民服務。此時的鄧芳芝精神矍鑠、滿面紅光,看不出一絲一毫喪子的悲痛。與那種"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楚,不再願意接觸社會,選擇自我封閉。"的精神狀態大相逕庭。
  • 送兒參軍是我們無悔的選擇
    送兒參軍是我們無悔的選擇來源:解放軍報作者:黃建東 王喆 楊維平責任編輯:高麗萍2016-08-23 03:27作為父母,我們心痛兒子沒了音信,但同樣,我們也心疼和景泰同齡的你們頂烈日、冒酷暑、沒日沒夜的搜尋。劉景泰是家族裡他這一輩孩子中唯一的男孩,但懂事的景泰(乳名栓栓)從小對長輩都非常有禮貌,長輩親戚們也非常「稀罕」他。以至於後來景泰想參軍入伍時,大家都不是很支持,可是景泰堅持要到部隊鍛鍊。
  • 組圖:培育出四位中央委員的英雄母親葛健豪
    葛健豪前排左二在法國中右一為蔡暢  在湖南雙峰縣有這樣一位特殊的母親,年逾50衝突重重阻力,傾家蕩產,率兒女遠渡重洋,赴法國勤工儉學。歸國後,母親繼續辦學,將兒女一個個培養成革命志士。兒女犧牲後,她又將孫子孫女送上革命的道路。
  • 這位母親給兒子送了一棵樹
    母親給兒子的生日禮物東陽市民杜超今天專程從東陽過來,在活動現場認養了一棵果樹。她這幾天一直在為兒子生日禮物的事情發愁。昨天她在朋友圈裡看到這個認養活動,覺得很有意義。「小的時候只有過年,才能吃到一個蘋果,總是捨不得吃,咬兩口就放口袋裡,饞了再拿出來吃兩口。」
  • 這位福建英雄逝世近兩年,父母仍不知情……
    姐姐楊麗回憶稱:「2017年7、8月份,弟弟說他時常胸口悶、手發麻、頸椎不舒服,我們建議他去做個檢查,差不多10月的時候,他檢查完回來,輕描淡寫地說頸椎有點小問題,醫生建議做一個心臟造影」。 於是,姐姐楊麗曾3次催弟弟去做心臟造影,對此,楊春的回覆是:「老姐你放心,我心裡有數,忙完這一陣子我一定去!」
  • 中越戰爭傳奇烈士:兒子打仗犧牲,母親20年後才掃墓,原因催淚!
    中國軍隊先後攻克越南諒山、高平、老街3個省會和17個縣市,在完成預期目的之後,中國邊防部隊於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國境內。但越南並未因此醒悟,繼續侵犯我邊境,於是,後續戰爭又進行了數年。而這場戰爭我們打的異常艱難,首先我們基本全部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裝備和戰法,打了一場現代化戰爭,越軍使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弱點。
  • 習近平講抗戰故事:英雄母親將丈夫孩子送上前線
    中國人民沒有忘記這位英雄,一對普通的中國母子已為他守陵半個多世紀。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在俄羅斯莫科斯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  英雄事跡: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蘇聯飛行大隊長格裡戈裡·庫裡申科(1903年-1939年10月14日)與中國人民並肩作戰的故事,因習近平的演講,拂去歷史的塵埃,再次引起兩國人民的矚目。
  • 朝陽英雄蘭超殉職,母親寫信:你的兒女以你為傲!
    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又是多年熱衷公益,曾拯救數十人於危難之中的民間英雄,卻如此倉促的離開了人世。自古英雄有天妒!蒼天何其不公!蘭超隊長的殉職,不但是其家庭的巨大悲劇,也是朝陽公益界的一大損失。二三裡資訊有幸曾與蘭超隊長共事,朋友圈裡也常常看到蘭超隊長為一個又一個陷於苦難中的家庭奔走呼號。而如今,他的朋友圈永遠定格在了7月15日。而在他殉職的幾天前,他還在為身患癌症的母親祈禱!
  • 革命英雄王鳳閣:虎父無犬子,5歲兒子「小金子」亦不屈服於敵人
    其實,除了小蘿蔔頭同樣在孩提之時便被敵人殺害的還有一位更小的小英雄。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他僅不愧是抗戰英雄王鳳閣的兒子,最終不幸被敵人殺害。他便是革命英雄王鳳閣的兒子,抗戰期間因不願屈於日寇而被殘忍殺害。世人甚至都不知道他的大名,只知曉他喚做"小金子"。
  • 看完《烈火英雄》,是時候談談這位女演員的演技了
    但同時,《烈火英雄》中還有一群人同樣值得被注意,他們是英雄背後的英雄。這部作品致敬了消防員,也致敬了消防員的家屬。電影中,這位女演員的演技再次引起了我的注意——譚卓。面對兒子的失蹤,她束手無策,也無法為自己發聲。她服從了命運的安排、無力抗爭,只有哭。她的每場戲都叫人印象深刻,而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抱著一隻羊嚎啕著,悲慟而又無力。《西小河的夏天》裡的楊慧芳,一位身處典型的「中國式家庭」裡的越劇名角。
  • 為救兒子,她3年跑了13萬公裡:超人算什麼英雄?媽媽才是
    當得知送外賣很賺錢,她毫不猶豫:「我有力氣,為了兒子,我幹得下去!」。 鄒小榮成了團隊裡唯一的女騎手,也是最拼命的騎手,路程遠的單子照接,颳風下雨天照接,節假日照接,所以她也是跑單最多,回家最晚的騎手。 5年間,鄒小容只有一個願望,拼命掙錢。
  • 致敬,英雄的戈壁母親(報告文學)
    有的連隊沒有婚房,只好指派年輕夫婦去睡草垛。  荒原上燃起鮮活而真實的人間煙火。嬰兒清脆的啼哭聲,成為戈壁荒原上最動聽、最令人振奮和激動的樂曲!  屯墾戍邊的解放軍成了家,誕生了第一代「軍墾母親」,有了孩子、留下血脈真的紮下了根,結束了屯疆戍邊一代而終的歷史。
  • 英雄·母親_荔枝網新聞
    劉淑珍剛學會《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古詩的4歲女兒問到。  「它啊,就在媽媽此刻奮戰的城市啊,距離媽媽支援的醫院才10公裡遠,但媽媽也還沒有去看過它。」  劉淑珍和孩子約定好了,下次再來武漢,一定帶上她,一起去看黃鶴樓。在她給孩子的家書的結尾,劉淑珍動情地寫到:「寶貝,夜已經深了,之後會是一個很燦爛的黎明。
  • 母親提醒兒子:這三種家庭的女兒,多半會敗夫,不能娶
    每個母親,都會操心兒子的婚姻大事,都會為兒子嚴格把關,生怕自己的兒子,因為貪圖哪個女人的美色,而娶錯了媳婦。我認識一位母親,今年50多歲了,雖然她也很想抱孫子,著急兒子的婚姻大事,但又覺得婚姻馬虎不得,所以從不會催兒子結婚,不想讓兒子為了結婚而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