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溫州市婦女聯合會
內容整理 葉曼曼 董逸恬
李香蓮,1926年生,現年94歲。她是一位樸實而又不平凡的母親。
在動蕩年代,她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陸續送去參軍,保家衛國、為國奉獻。
用行動書寫著一個軍人家庭的最美故事。
李香蓮,一位平凡的老人,雖沒念過書,但對後代的教育、教導從不放鬆。三個兒子獻身國防,為國奉獻的事跡,被鄰裡鄉親稱頌,傳為美談。
一家人以樂觀豁達的心態相互扶持,與人為善,服務基層,用行動書寫著「精忠報國」。
李香蓮育有三子四女,先後把三個兒子都送去參軍,他們分別是:
長子:邱紹瑞,1948年2月生,於1965.12-1969.3在平陽人武部應徵入伍,參加6793陸軍福州部隊。並於1968年被評為「五好戰士」。
次子:邱紹祥,1950年12月生,於1971.1-1975.5在平陽人武部隊應徵入伍,參加9463海軍北京部隊,任職班長,並於1973年嘉獎一次。
幼子:邱紹生, 1962年5月生,1981年1月入伍,1984年12月入黨。1985年1月16日在攻打116號陣地前無名3號高地的戰鬥中犧牲,被追認為中國共產黨黨員,追記二等功。
邱紹生是李香蓮最小的兒子,1981年,年僅20歲的邱紹生在家人鼓勵下應徵入伍,編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任四十一師甲一團三炮連任班長。
參軍期間,他不顧個人安危,多次帶頭作戰,憑藉著毅力和膽略出色完成任務。在調到通訊班後,為緊密配合部隊戰鬥,保障無線電通訊暢通,他更是一次次抱著電臺衝過炮火。
1986年16日上午,在中越邊界,邱紹生因遭越軍炮擊,光榮犧牲。
在得知邱紹生犧牲後,全家悲痛萬分,李香蓮卻含淚說不後悔送兒子去當兵,為國捐軀的紹生是她永遠的驕傲。邱紹生犧牲後,邱紹瑞和邱紹祥化悲痛為力量,繼續貫徹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多年的從軍生活培養了兄弟倆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軍人品質。
退伍後,兄弟倆退役不退色,在村中擔任了多屆村幹部,幫助村裡處理大小事務,兢兢業業地為鄉親們服務。
在那個年代,一家三兄弟都選擇為國從軍的並不多見,這跟他們父親的教育有著莫大的關係。
根據大兒子邱邵瑞的回憶:當時他們家裡非常困難的,還有四個妹妹要照顧,全家的生活就靠父親在生產隊來維持。
當他剛到能幫他父親的時候,父親就讓他出去當兵了,他父親說:只要國家需要你們,你們就去,家裡困難我會跟你們的母親來承擔。
也是因為父親,母親良好的教育,才有三個兒子接力參軍,相繼把青春年華獻給國防事業的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