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濃於水的親情割捨不開,無法用其他的物資去衡量。母親更是偉大,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很少能真正理解一個為人母的心情,那種不舍又期盼著你能多經歷風雨獨自成長的深深母愛,或許身為母親的人才會感同身受。天會荒地會老,母愛卻永遠不會枯竭,然而在抗戰時期發生了那麼一件關於母親偉大的事情,一位在兒子參加抗日戰爭71年後回來,發現自己的母親還在等自己回家,母親已經106歲的高齡了。這份偉大的愛我們一會來慢慢感受下它炙熱的光芒。
106歲的母親依舊在等那偷偷參與抗日戰爭的兒子,一走便是71年。
抗日戰爭開始打響,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打響後,國家危難時刻,面臨著隨時崩盤的可能。在這樣緊急而又危難的時刻,中華的兒女們奮不顧身的參與戰爭中去,謝春生便是那好男兒中的一員。
謝春生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小山村中,正逢軍閥奮戰當中。家庭條件雖然清貧,但一家人卻十分融洽,亂世中的一絲安寧難能可貴。就當謝春生準備這樣安穩平凡度過一生的時候,日軍大面積的侵華行動擾亂了人心,國家危難之際身為好男兒不能只圖自己安穩他便奮不顧身投奔戰爭中去了
日軍的侵華行動導致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遠走他鄉,謝春生一家也是逃難到不知道叫什麼的地方,輾轉反側去過很多地方,不管走到哪兒都有日軍的幹擾和侵略行為存在,謝春生的父親就這樣死在了日軍的槍下,就留下了孤兒寡母獨自漂泊。
父親死的那年,謝春生才十五歲,小小年輕卻深知要想徹底結束這場戰爭就得加入到國家戰鬥隊伍中去,為國出一份力。雖然自己的母親心疼擔心自己的兒子,可是卻攔不住兒子的赤子之心。謝春生便沒有與自己的母親告別,偷偷的去參加了抗日戰爭,他心想只有趕走日軍才能擁有安穩的生活。
背井離鄉的苦衷,希望早日趕走日軍能夠與家人母親團圓,安穩生活。可是謝春生加入的國軍在解放戰爭戰敗後就全部留在了臺灣。謝春生跟著蔣介石留在了臺灣,至此與母親兩岸相隔,71年都未曾見面。
兩岸相隔難見面
去了臺灣後的謝春生怎麼樣了呢?他做起了生意,娶妻生子日子過的也算是風生水起,然而遠在祖國的母親他們還好嗎?自己不得而知,也無處打聽母親的近況,謝春生也託人打聽了自己的母親的情況可是相隔太遠,終究是杳無音訊。
後來海峽兩岸終於實現了三通,謝春生才有機會回家去尋找自己的母親。剛開始謝春生找了許久都沒有母親的消息,可是始終是沒有什麼結果,身為人子的謝春生,依舊堅信著母親還在人世,尋找自己母親的音訊,後來在各界社會人士的幫助下,終於讓他找到了自己的老母親
這個時候的母親已經106歲高齡了,重病在臥生活也無法自理,就差一口氣等著他未歸的兒子,時間一晃眼過去了71年,謝春生終於與自己的母親團聚了,謝春生在母親的床前痛哭流涕,就在那晚謝春生的母親在夢中去世了。含笑而終,也算圓滿。
母親真是無私有偉大,謝春生的母親王秀英作為一名母親苦苦等待了自己的兒子71年之久,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最終母子二人可以團聚,沒有讓這位偉大的母親遺憾終生。這位母親對待兒子的愛足以流芳百世,這其中的母親值得我們慢慢回味
母親對待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沒有絲毫怨言,期望天下所有身為兒女的人們都不辜負自己父母親的疼愛,好好照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