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偷偷參軍抗戰,一走就是71年,106歲母親仍在家中等待

2020-12-25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血濃於水的親情割捨不開,無法用其他的物資去衡量。母親更是偉大,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很少能真正理解一個為人母的心情,那種不舍又期盼著你能多經歷風雨獨自成長的深深母愛,或許身為母親的人才會感同身受。天會荒地會老,母愛卻永遠不會枯竭,然而在抗戰時期發生了那麼一件關於母親偉大的事情,一位在兒子參加抗日戰爭71年後回來,發現自己的母親還在等自己回家,母親已經106歲的高齡了。這份偉大的愛我們一會來慢慢感受下它炙熱的光芒。

106歲的母親依舊在等那偷偷參與抗日戰爭的兒子,一走便是71年。

抗日戰爭開始打響,英雄出少年

抗日戰爭打響後,國家危難時刻,面臨著隨時崩盤的可能。在這樣緊急而又危難的時刻,中華的兒女們奮不顧身的參與戰爭中去,謝春生便是那好男兒中的一員。

謝春生出生在一個破落的小山村中,正逢軍閥奮戰當中。家庭條件雖然清貧,但一家人卻十分融洽,亂世中的一絲安寧難能可貴。就當謝春生準備這樣安穩平凡度過一生的時候,日軍大面積的侵華行動擾亂了人心,國家危難之際身為好男兒不能只圖自己安穩他便奮不顧身投奔戰爭中去了

日軍的侵華行動導致許多百姓流離失所,遠走他鄉,謝春生一家也是逃難到不知道叫什麼的地方,輾轉反側去過很多地方,不管走到哪兒都有日軍的幹擾和侵略行為存在,謝春生的父親就這樣死在了日軍的槍下,就留下了孤兒寡母獨自漂泊。

父親死的那年,謝春生才十五歲,小小年輕卻深知要想徹底結束這場戰爭就得加入到國家戰鬥隊伍中去,為國出一份力。雖然自己的母親心疼擔心自己的兒子,可是卻攔不住兒子的赤子之心。謝春生便沒有與自己的母親告別,偷偷的去參加了抗日戰爭,他心想只有趕走日軍才能擁有安穩的生活。

背井離鄉的苦衷,希望早日趕走日軍能夠與家人母親團圓,安穩生活。可是謝春生加入的國軍在解放戰爭戰敗後就全部留在了臺灣。謝春生跟著蔣介石留在了臺灣,至此與母親兩岸相隔,71年都未曾見面。

兩岸相隔難見面

去了臺灣後的謝春生怎麼樣了呢?他做起了生意,娶妻生子日子過的也算是風生水起,然而遠在祖國的母親他們還好嗎?自己不得而知,也無處打聽母親的近況,謝春生也託人打聽了自己的母親的情況可是相隔太遠,終究是杳無音訊。

後來海峽兩岸終於實現了三通,謝春生才有機會回家去尋找自己的母親。剛開始謝春生找了許久都沒有母親的消息,可是始終是沒有什麼結果,身為人子的謝春生,依舊堅信著母親還在人世,尋找自己母親的音訊,後來在各界社會人士的幫助下,終於讓他找到了自己的老母親

這個時候的母親已經106歲高齡了,重病在臥生活也無法自理,就差一口氣等著他未歸的兒子,時間一晃眼過去了71年,謝春生終於與自己的母親團聚了,謝春生在母親的床前痛哭流涕,就在那晚謝春生的母親在夢中去世了。含笑而終,也算圓滿。

母親真是無私有偉大,謝春生的母親王秀英作為一名母親苦苦等待了自己的兒子71年之久,讓人感到欣慰的是最終母子二人可以團聚,沒有讓這位偉大的母親遺憾終生。這位母親對待兒子的愛足以流芳百世,這其中的母親值得我們慢慢回味

母親對待孩子的愛是不求回報,沒有絲毫怨言,期望天下所有身為兒女的人們都不辜負自己父母親的疼愛,好好照顧他們。

相關焦點

  • 戰爭期間:兒子偷偷去參軍,一走就是71年,母親106歲含淚等待!
    戰爭期間:兒子偷偷去參軍,一走就是71年,母親106歲含淚等待!眾所周知,中國在近代史中可謂是傷痕累累,中國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戰爭。戰爭牽扯到了很多的家庭,一些家庭中的年輕的壯士都奔赴了戰場,只留下家庭中的孤兒老小。
  • 抗日戰爭,兒子偷偷去參軍走了71年,106歲母親仍在含淚等待
    1937年,日本發動了侵華戰爭,不但侵佔我們的領土,掠奪我們的資源,還大肆屠殺我們的人民,其中南京大屠殺震驚世界。從那時起,只要聽說日本人要打過來了,百姓們無不聞風喪膽,舉家逃亡。
  • 老兵謝春生:15歲瞞母參軍,多年後回來,106歲的母親仍在等他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死傷了數千萬人,湧現了不少抗日戰爭英雄,他們為了民族存亡而獻出了一切,其中就有一個叫謝春生的抗戰老兵,他15歲瞞母參軍,多年後回來尋母,106歲的母親仍在等他
  • 有些人舍根忘本,而有些人舍孝為忠,老人為見兒子一面等了71年
    有些人舍根忘本,而有些人舍孝為忠,老人為見兒子一面等了71年中國有句老話叫自古忠孝難兩全,但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或者理解這句話本身所背負的責任跟使命的,只是可以理解的是,我們身處一個和平美好的年代,能夠親身領悟這句話的機會並不多,但是小編覺得身為一個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即便沒有實踐的機會
  • 老兵謝春生尋母:母子一別多年相見,他86歲母親106歲!
    顛沛歲月,於戰火中尋生機1942年國民政府的招兵辦,迎來了一個面目清秀略顯瘦弱的少年,少年的名字叫謝春生,他參軍的目的只有一個,不是為了保家衛國,不是為了趕走侵略者,只是單純地想要結束戰爭。於是他向母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沒想到這讓母親勃然大怒,謝春生能夠理解母親的心情,母親只不過不想讓他再冒險,母親只不過是不想失去她。然而自古忠孝難兩全,謝春生在一個夜裡還是偷偷跑了出去,隱隱約約他似乎察覺到母親看到了自己,但卻並沒有多加阻攔,也許母親也理解他,只是不捨得自己的兒子而已。就這樣謝春生進入了軍隊。
  •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母親送別準備參軍的兒子,圖5日本鬼子「幫...
    歷史上過目難忘瞬間:母親送別準備參軍的兒子,圖5日本鬼子「幫」俘虜包傷 圖2【這就是敢死隊】1942年,河北,活動在阜平一帶的八路軍遊擊隊戰士。
  • 這位母親送3個兒子去參軍
    來源:溫州市婦女聯合會內容整理 葉曼曼 董逸恬李香蓮,1926年生,現年94歲。她是一位樸實而又不平凡的母親。在動蕩年代,她把自己的三個兒子陸續送去參軍,保家衛國、為國奉獻。用行動書寫著一個軍人家庭的最美故事。李香蓮,一位平凡的老人,雖沒念過書,但對後代的教育、教導從不放鬆。三個兒子獻身國防,為國奉獻的事跡,被鄰裡鄉親稱頌,傳為美談。
  • 男子參軍5年未歸,每月寄2千給母親,母親寫信給他,看到來人愣了
    導讀:男子參軍5年未歸,每月寄2千給母親,母親寫信給他,看到來人愣了為了讓兒子回來看看母親,張大娘真是煞費苦心了。02張大娘一輩子吃了不少苦,丈夫在她四十歲的時候就過世了,兒子又出生的晚,導致張大娘自己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只希望兒子好好努力讀書,走出這個落後的農村,去外面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 渡江戰役後,20年後回家探親的開國少將,老母親:同志打哪來?
    在開國將軍當中就有一位將軍,年少時便參加了革命,當他再次回到家鄉時,就連自己的母親都不認得自己了!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偷偷跑去參軍的「紅小鬼」鄭國仲1913年生於革命氣息濃鬱的湖北黃安,他的父母是農民,所以生活條件很是艱辛。為了改善生活條件,他從小就被父母送到裁縫店當學徒,。
  • 71歲母親起訴兒子付贍養費,結局拍下了第一張全家福
    71歲的老母親到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法院澥浦人民法庭起訴兒子,要求支付贍養費。誰也想不到,這個案子最後的結局是:親人從互訴委屈到抱頭痛哭,再到冰釋前嫌,拍下有史以來第一張全家福。「我和在場的庭長都感動得熱淚盈眶,最後案子撤訴,以達成一致調解意見而完美了結!」調解員劉紅莉說。
  • 漳州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目睹日寇侵略
    原標題:漳州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目睹日寇侵略   「抗戰老兵」殷海峰15歲當通信兵為新四軍傳遞情報   8 月15 日, 是抗日戰爭勝利 70 周年紀念日, 家住市區防疫中心宿舍的抗戰老兵殷海峰又翻出了綠色的舊軍裝,將一枚枚勳章仔仔細細地別於衣服上
  • 92歲抗戰老兵張秉鈞:母親逝世前3天催我上戰場
    今年92歲的抗戰老兵張秉鈞回想起母親,一臉愧疚,抗戰期間得知母親病重,他特地請假返鄉看望母親,不料母親一番話將他趕回部隊,歸隊後第三天,母親便去世了。祖籍福州連江的張秉鈞,在抗戰時期是一名通訊兵,在敵方的強大電波幹擾和不時的雷電天氣中準確識別電文,屢遭敵機低空掃射轟炸,沉著堅定,頑強無畏,用生命保障了信息暢通。
  • 他腰纏40公斤炸藥炸碉堡,功成後回家種地,106歲高齡仍健步如飛
    他叫孫庭江,1914年出生於山東省沂水縣一普通家庭,由於孫庭江從小就勤勞肯幹,最是吃得苦、耐得勞,大家都非常欣賞這個小夥子,於是後來他被推選為沂水縣某村的村長,在他的帶領下,村裡的日子也是越過越紅火。然而1941年的炮響徹底打破了村民們寧靜的生活,當年日軍屢屢遭受重創後,決定封鎖抗戰根據地,接著便進行了喪心病狂的大掃蕩,孫庭江所在的村子便慘遭毒手,無數老百姓家破人亡、背井離鄉,還有一部分則被敵軍抓走,送去東北開採煤礦或修建道路,而孫庭江作為村長,卻無能為力,他的心中充滿了愧疚,對敵人的恨意也漸漸深入骨髓,於是他決定,參軍!
  • 18歲參軍,因一「信」字照顧長官妻兒66年,堅持一輩子未婚
    韓信小時候因父母早逝跟著哥嫂生活,家中貧窮嫂子總是刻薄他吃食,鄰居家的奶奶總偷偷給小韓信食物支持他。韓信立志報答老奶奶,功成名就後第一件事就是回鄉找老人;春秋戰國時為了商鞅主持變法,為了樹立微信,商鞅在城門前立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並許諾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者可得十金。
  • 63歲的兒子拄拐為88歲母親買糖吃,母親說「我就是兒子的腿,走到哪...
    今年63歲的他無論走到哪裡都要騎車載著他那88歲的老母親。他說他離不開母親,而母親也不放心他一個人外出。坐著車子後面的這位老人便是劉運合的母親,老人家告訴我們說運合腿不好,他們今天是去朱仙鎮上買藥去的。記者看到老人家的身旁放了一幅拐杖,劉運合說拐杖是他的,他的腿患上了一種比較罕見的疾病叫做「脊椎神經急性出血」。圖中藥店的工作人員見他腿腳不便把藥物給他拿了出來。
  • 71歲老母親起訴兒子未盡贍養義務,背後故事令人意想不到
    71歲的老母親到鎮海法院澥浦法庭起訴兒子,要求支付贍養費。誰也想不到,這個案子最後的結局是:親人從互訴委屈到抱頭痛哭,再到冰釋前嫌,拍下有史以來第一張全家福。「我和在場的庭長都感動得熱淚盈眶,最後案子撤訴,以達成一致調解意見而完美了結!」調解員劉紅莉說。
  • 母親剖腹產感染愛滋病,兒子記恨了22年
    艾琳覺得,李博的路走偏了。此後,她不再給兒子早餐錢,要求兒子必須在家裡吃自己買的牛奶和蛋糕。這才能讓她放心。 直接的對峙發生在幾天後的一個夜晚,李博打開艾琳臥室的房門,直接掀開艾琳的被子,把棉被抱在懷裡。
  • 老兵楊良平去世:經歷抗戰全程,松山戰役加入敢死隊攻克主峰
    攝影:高宇 澎湃新聞記者4月16日從楊良平先生親友處及保山市旅遊局方面獲悉,抗戰老兵楊良平4月11日在雲南保山家中去世,享年100歲。楊良平追悼會已於4月15日在保山舉行。據團結網介紹,楊良平出生於1919年8月,參加主要戰役有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保山戰役、滇緬戰役、怒江戰鬥、松山戰鬥、密支那戰役、臺兒莊戰役。
  • 他19歲騙母親去參軍,20年後成司令回鄉探親,卻被母親打了一巴掌
    1929年,賀健時年19歲,他想要為國家貢獻出一份力量的心情更加強烈,他覺得自己應該加入進去,他認為自己有責任。 但賀健的父親已在戰亂中喪生了,賀健則是母親在這個世上的寄託,母親只想讓兒子平安的度過一生,那些偉大的事情就交由別人去做吧。
  • 71歲老母親起訴兒子要撫養費,結局是拍下了史上第一張全家福
    71歲的老母親到寧波市鎮海區法院澥浦法庭起訴兒子,要求支付贍養費。誰也想不到,這個案子最後的結局是:親人從互訴委屈到抱頭痛哭,再到冰釋前嫌,拍下有史以來第一張全家福。兒子說,支付贍養費可以,法院怎麼判我就怎麼付,只要不見面;母親也說,只要把贍養費給了就行,不需要見面。「第一步,就是要說服這對母子見面。」為此,劉紅莉先是勸說做兒子的:「母親雖然沒有養你,但總歸是她給了你生命,血濃於水,你不能一點親情都不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