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肖舒妍
9月17日,上海莫奈《日出·印象》展於上海Bund One Art Museum正式開幕。這是印象派畫家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油畫原作150年來首次登陸中國。
此次展覽除《日出·印象》之外,還匯聚了莫奈多幅重要作品的原作,包括《特魯維爾海濱》、《倫敦查靈十字橋,霧中煙雲印象》、《海灘上的卡米耶》、《亞蒙岬口,清晨印象》、《翁費勒爾港的船隻》等經典油畫作品。
克勞德·莫奈,《翁費勒爾港的船隻》,1917年,50×61cm,布面油畫,Marmottan Monet Museum, Paris。
這些展出作品來自法國巴黎馬摩丹莫奈博物館的收藏。馬摩丹莫奈博物館是全世界收藏莫奈作品最多的博物館,其莫奈藏品絕大部分來自於莫奈兒子米歇爾的捐贈,他向該博物館捐贈了超過100幅作品。
此前莫奈作品的海外展出中,《日出·印象》只能以「特邀嘉賓」的形式短暫展出,在日本東京展出時長也僅為一個月,但此次上海莫奈展,《日出·印象》將會展出至展覽結束。
克勞德·莫奈,《日出·印象》,1872年,50×65cm,布面油畫Marmottan Monet Museum, Paris。
《日出·印象》創作於1872年。當時莫奈隨經商的父親生活在法國的港口城市勒阿弗爾。畫作展現的就是莫奈在港口等待黎明破曉之時見到的場景。這幅作品的筆觸隨性,並前所未有地記錄了冒著濃煙的現代工廠和發亮的橙色太陽。莫奈將其隨口命名為「印象」。
1874年,莫奈和其朋友共同舉辦了一場名為「無名畫家展覽協會」的民間展覽,這也是《日出·印象》首次出現在眾人眼前,並引發了巨大反響。當時一位觀念保守的藝術評論家路易·勒魯瓦嘲諷莫奈的《日出·印象》筆觸凌亂,猶如草圖,還用略帶貶義的「印象」一詞揶揄莫奈畫風的離經叛道。
但莫奈卻順勢借用「印象派」命名自己的創作風格,《日出·印象》一作也就成了印象派的開山鼻祖。除莫奈之外,馬奈、雷諾瓦、畢沙羅、塞尚等人都是印象派的代表畫家。
本次上海莫奈《日出·印象》展將持續到明年1月3日結束。
撰文 | 肖舒妍
編輯 | 王青
校對 |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