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二維碼
關注√中金在線微信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為深入分析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健康保險業的發展情況及轉型舉措,及時反映行業發展訴求,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發布《2020年「後疫情」時期商業健康保險發展情況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報告通過數據分析和書面調研報告的形式,對商業健康險經營情況、發展形勢預判、面臨的問題及挑戰進行系統分析,並在政策、監管、行業三個層面提出發展建議。
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商業健康保險行業經歷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衝擊,在產品、渠道、運營等多個方面積極應對,專業健康險公司迅速調整經營策略,壽險和養老險公司穩步前進,財產險公司增長勢頭強勁,行業整體取得了良好成長,並在市場集中度、險種及渠道增長結構方面得到了改善。具體來看,健康險業務特點主要包括:
一是從增長情況來看,專業健康險公司保費收入同比增速高於壽險公司,中小公司高於大型公司,個人業務高於團體業務,醫療保險高於疾病保險,護理保險也獲得較快正增長,特別是新單保費同比增加了一倍以上。但佔市場主導地位的疾病保險在續期保費穩步增長的同時,新單保費出現顯著下降,其源頭是壽險公司疾病保險新單業務的負增長。二是從各公司保費收入最高的產品情況來看,行業產品集中度較高。有超過四分之一人身險公司的三款主打產品實現了本公司70%的健康險收入,且絕大部分主打產品都是疾病類保險。在財產險公司方面,保費收入前三的產品中醫療保險共計137款,佔比達80%,財產險公司健康險業務以醫療險為主。三是在個人健康險業務中,專業健康險公司和非健康險公司在險種結構、保單年度結構、渠道結構等方面形成鮮明反差。專業健康險公司經營的主要險種是醫療保險,以新單業務為主,銷售渠道分布也較為分散,最主要的兩類渠道是網際網路中介和銀郵渠道。非健康險公司則以疾病保險、續期保費為主,且高度依賴個人代理渠道。四是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網際網路中介和網際網路直銷渠道兩大網絡平臺在個人健康險業務中的重要性凸顯,而個人代理渠道經疫情衝擊後仍然取得了較高的增長。專業健康險公司在銀郵和網際網路中介兩個支持非面對面展業模式的渠道增長尤為迅速,而傳統中介業務則大幅萎縮。分險種來看,網際網路中介渠道成為醫療和疾病保險的重要推動力,銀郵渠道則在護理保險方面獲得爆發性增長。五是在個人業務增長驅動模式方面,與非健康險公司相比,專業健康險公司呈現十分鮮明的高彈性增長、業務量驅動增長的特點。結合以上關於渠道結構的分析,報告認為這與專業健康險公司銷售模式線上化、投保人群年輕化、產品責任簡化、保費水平下降等業務變化趨勢有關。六是在團體業務中,不同業務類型、不同業務規模的人身險公司在團體健康保險的業務結構、增長模式和渠道分布等方面呈現出高度的相似性,這點與個人業務形成鮮明對比。具體來看,醫療保險是所有公司的主要險種,各險種、特別是護理保險保費均實現正增長。此外,大部分公司都在團體長期業務方面出現了萎縮。七是從賠付情況來看,不論專業健康險還是非健康險公司,不論短期還是長期業務,個人醫療保險的人均賠付金額都大於團體醫療保險,而疾病保險的賠付情況則相反,個人業務的人均賠付水平遠低於團體業務。該結果顯示對醫療和疾病保險來說,個人和團體業務在人群、產品、理賠政策等方面發展策略可能出現較大分化,是值得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針對行業面臨的發展問題和挑戰,報告建議:一是在國家政策層面,加大商業健康險稅收優惠政策力度。由監管部門協調國家有關部委,共同推進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中「用足用好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的要求。二是在監管層面,進一步完善《健康保險業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並統一人身險公司和財產險公司的監管口徑。隨著新版重疾定義和重疾表的發布,確保穩妥推進重疾險產品的迭代升級。加大推動稅優健康險發展,研究擴大保險產品範圍。在堅持回歸保障本源的前提下,適當放寬監管要求,鼓勵產品創新。儘快正式出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支持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發展。三是在行業層面,推進健康保險信息化基礎建設,建立行業數據歸集和使用的自律體系,加強健康保險誠信體系建設,積極探索推進全行業醫療健康記錄數據共享,推動基本醫保和商保之間的數據共享,促進行業風險防控和經營能力不斷提升。在健康管理和長期護理領域,探索建立保險業自身的等級評定、機構評級、服務質量評價標準,建立服務價格、資質、質量等方面的資料庫,規範市場行為,提升服務能力。
展望未來,健康保險市場在政策、監管、經濟發展、科技進步、人口結構等宏觀層面所處的利好環境並未發生改變,健康保險的經營管理也將更趨專業化。如果行業能夠在數據平臺建設、保險科技運用、健康管理服務質量等方面取得突破,未來商業健康保險有望成為巨大的藍海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