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兒童詩與兒歌的區別∕兒童文學專題13

2020-10-19 陳振桂


陳振桂教授出版《新兒童文學教程》《當代兒童文學》《幼兒文學閱讀與指導》等98本著作,其中大學教材10本。

兒童詩與兒歌同屬於詩歌類,它們雖然都具有詩歌的共性特徵,但又各自具有自己的個性特徵,二者之間有著明顯的區別。
  1.從讀者對象的角度看,兒歌是以學齡前期和學齡初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兒童詩則是以學齡中後期的兒童為主要對象。
  2.從主題思想的表現看,兒童詩的主題思想常常以間接方式表現出來,比較深刻、含蓄;兒歌則往往是比較單純淺易地表現它的主題思想。如兒童詩《小弟和小貓》與兒歌《洗手》都是以要講究衛生為主題的作品,但表現方式卻明顯不同。柯巖的《小弟和小貓》

我家有個小弟弟,

聰明又淘氣,

每天爬高又爬低,

滿頭滿臉都是泥。

媽媽叫他來洗臉,

裝沒聽見他就跑;

爸爸拿鏡子把他照,

他閉上眼睛格格地笑。

姐姐抱來個小花貓,

拍拍爪子舔舔毛,

兩眼一眯「妙,妙,妙,

「誰跟我玩,誰把我抱?」

弟弟伸出小黑手,

小貓連忙往後跳,

鬍子一撅頭一搖,

「不妙不妙!太髒太髒我不要!」

姐姐聽見哈哈笑,

爸爸媽媽皺眉毛,

小弟聽了真害臊:

「媽!媽!快給我洗個澡!」



  這首詩通過對小弟弟不講衛生,不僅大人不喜歡,甚至連小貓都不和他玩的情節的描述,形象生動地把主題表現出來了。《洗手》:

譁譁流水清又清,

洗洗小手講衛生,

大家伸手比一比,

看看誰的最乾淨。

在這首兒歌中,以「洗洗小手講衛生」、「最乾淨」等詞句,把所要表現的主題,說得清清楚楚,兒童一聽就會明白,不需做更多的思考。

3.從體裁形式看,兒童詩的形式較兒歌自由。兒童詩是自由體詩,「詩無定句,句無定言」,不受句式、押韻、長短的限制,甚至短短兩三行也可以成詩;兒歌則有基本的格式,句式工整、押韻上有較嚴格的規定。例如謝採筏的《蘑菇》:

媽媽,我打著小傘穿過森林,

會不會變成蘑菇呢?

全詩僅有兩行19個字,卻是一首有情趣、有意境的兒童詩。



4.從語言表現形式上看,兒童詩與兒歌的語言均要求凝練、簡潔、有概括性。由於表現深度的不同,兒童詩的語言比兒歌的語言更含蓄、更集中、更細膩,更講究用精練、雅致,更富有想像的張力。在韻律方面,兒童詩不像兒歌那樣講究音韻的和諧和節奏的整齊。

5.從意境上看,兒童詩追求充滿兒童情趣的意境,感情的內涵更豐富,主要讓兒童在聽賞中得到審美愉悅和情感的陶冶,恰如著名兒童詩人金波所說:「詩是兒童感情上的營養品」;兒歌追求琅琅上口的節奏、韻律,給孩子更多遊戲的快樂,讓幼兒在誦讀中增添生活的樂趣。例如臺灣作家林煥彰的《小貓曬太陽》:

小貓在陽臺上

曬太陽

它喜歡把自己捲成一個

小小的毛線球

收集冬天的陽光

作品開始僅以淺顯易懂的語言描寫了一個司空見慣的鏡頭,但結尾卻意境深邃,別有趣味。


我將學生的兒童文學習作反覆修改,編輯成四本書,交接力出版社正式出版。


6.從篇幅長短看,兒童詩有長有短,不受限制,其中敘事詩、童話詩的篇幅都比較長;而兒歌因為有口頭創作、供幼兒吟唱的特徵,一般都較為短小。
7.從歷史的長短看,兒童詩的歷史較兒歌短。從五四時期產生兒童詩到現在,還不到百年的歷史。正如茅盾所說:「在百花園中,兒童詩是個嫩芽。」而兒歌的歷史據文獻記載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

當然,兒童詩與兒歌的區別是相對的,在劃分時不能過於刻板。比如劉饒民的《春雨》,可視之為兒歌,也可以視之為兒童詩。但兒童詩與兒歌在總體上的區別是明顯的。

由於兒童詩與兒歌有以上不同,因此,兒童詩對培養兒童美好的品質、發展幼兒的想像力、提升幼兒的審美趣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兒童文學評論家樊發稼所說,兒童詩「能在更深的一個層次上,以詩的感情、詩的形象、詩的意境、詩的語言來啟迪孩子的心智,開闊他們情感的領域,拓展他們的思維空間」。作為未來的兒童教育工作者,應該提高鑑賞兒童詩、創作兒童詩的能力,繼承我國「詩教」的優良傳統,從而把幼兒領進詩美的天地,使他們的感情更細膩、豐富。


我結合教學組織學生創作出一萬多篇兒童文學作品,交學校並由中文系編印成三本。


下篇更精彩 敬請您期待

2020年10月17日

相關焦點

  • 「原創」兒歌的傳統藝術形式∕兒童文學專題12
    陳振桂教授出版《新兒童文學教程》《當代兒童文學》《幼兒文學閱讀與指導》等98本著作二、遊戲歌遊戲歌是指配合兒童進行遊戲活動的兒歌。與一般兒歌不同的是,它具有指揮遊戲動作或統一節奏快慢的特殊作用,相當於遊戲活動中的一個口令,而且具有約定俗成的動作要求,動作促使兒童熟記兒歌,兒歌反過來又提示兒童按照內容和節拍做出動作,二者相得益彰,帶給孩子極大的愉悅。正如高爾基所說:「遊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
  • 「原創」兒童文學結構的特點 ∕ 兒童文學專題14
    在過去的兒童文學理論中,談到兒童文學作品結構的特點時,往往強調了單純、連貫、嚴謹、完整的一面,而忽視了複雜、曲折、開放、創新的一面。只有正確、全面地認識兒童文學作品結構的特點,我們才能找到恰切的結構形式,反映變化,發展著的社會生活和人們複雜的思想感情。
  • 「原創」怎樣才能寫好兒歌/兒童文學專題11
    陳振桂教授出版《新兒童文學教程》《當代兒童文學》《幼兒文學閱讀與指導》等98本著作我結合教學組織學生創作出一萬多篇兒童文學作品,交學校並由中文系編印成三本。這首兒歌中的長頸鹿,在孩子們看來就是寫他們的小夥伴,用了擬人化的手法,就會引起小讀者無限的樂趣。列寧說:「如果你給兒童講童話時,其中的雞兒、貓兒不會說人話,那兒童便不會對它發生興趣的。」(列寧:《關於戰爭與和平問題的報告》)3.誇張。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2020-12-21 18:26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兒童文學作家尹世霖 60年專注創作兒童詩
    「從我發表第一首兒童詩到現在,整整60年了!」兒童文學作家尹世霖近日在家中接受《北京晚報》記者採訪時感慨。今年79歲的尹世霖,19歲時發表了第一首兒童詩《夜空飛遊記》,此後創作的兒童詩有幾千首。  兒童詩譜成兒歌傳播廣  尹世霖發現,幼兒需要有屬於自己的作品,而不是總看成年人的內容,「現在孩子們一唱就是《最炫民族風》這樣的歌曲,我非常反感,孩子們沒有兒歌是不好的。」自己給孩子寫了60年的兒童文學作品,孩子們還要去複製成人的節目,他不由感到有些失落。
  • 兒歌、童謠、兒童詩
    簡介:兒歌、童謠、兒童詩    年齡段的不同造就審美趣味的不同    主持人:剛才金波老師您也給我們學校和家長提了一個建議,一方面是要給孩子們創造這樣一個氛圍,包括利用課餘的時間來給他們一些讀詩的機會,再有是您也給小讀者們提出了一些建議
  • 「全國原創兒童詩、現代兒歌」火熱徵集中,10月底截稿
    結合目前全國原創兒童詩和現代兒歌創作的現狀,為了有效促進大中小學的詩歌教育以及校園文化教育建設,進一步拓展兒童詩和現代兒歌的創作隊伍,中國作家協會《詩刊》社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原創兒童詩和現代兒歌的徵集活動。
  • 兒童文學專題8:關於兒童文學概念的論爭
    由於十六、七歲的人生正向成人過渡,仍未成熟,所以在談到兒童的特點時,便也伸延到十八歲以前的人生。文學,就其本質而言,是一種語言藝術,是運用語言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兒童文學是文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因此它也是一種語言藝術。它之所以成為文學的一個獨立門類,是因為它的對象是區別於成人的兒童。對於兒童文學的概念,至今仍有爭議。
  • 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聯手國學大師講活古詩詞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嬰兒香聯合「口袋故事」內容平臺 用50000種音頻為智能嬰兒床賦能
    嬰兒香致力於「智能母嬰+ 用科技傳遞愛」,結合5G和AI深度融合的發展趨勢,自主研發智能嬰兒床,並根據業內母嬰專家和500多位年輕父母的建議與需求,增加「幼兒早教」功能。其中,幼兒早教功能內置「口袋故事」平臺,涵蓋海量優質早教內容:匯集50000種正版、原創資源,內容涵蓋兒童故事、兒歌、英語、國學、廣播劇等多個類別。嬰兒香創始人劉瑋表示:「能夠與口袋故事這樣優秀的內容平臺合作,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 鳳凰衛視《公益中國》「為你讀詩」專題節目將播(明晚七點)
  • 《小說月報》原創兒童文學出版研究
    事實上,《小說月報》作為文學研究會倡導新文學運動的陣地,在重視兒童文學譯介作品同時,也刊載了一定數量的原創兒童文學作品。除了童話、寓言故事等傳統兒童讀物外,像小說、散文、詩歌、舞臺劇等看似成年人的文學體裁,由一批兒童文學作家引入兒童文學領域,豐富了兒童文學體裁形式,擴大了兒童讀物範圍。以兒童為目標讀者的小說、詩歌和散文原創作品,在《小說月報》上陸續發表。
  • 師生及家長:你知道兒童詩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兒童文學作家雪野告訴...
    在同學們和老師們的熱切期盼中 兒童文學作家雪野 帶著一身和煦的微風 懷著一顆浪漫的童心 走進了許昌市新東街學校!
  • 把國學唱成兒歌: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
    當天,大力教育旗下Pre-K產品——瓜瓜龍語文,正式推出第二季「唱詩班」系列短片——把國學唱成兒歌。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 2019年兒童文學:延續「熱點」氣象 呈現多面景觀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的「共和國70年兒童文學短篇精選集」呈現了短篇創作中各類文體的經典之作。上述圖書選編工程,集中回顧、梳理、展示了70年來書寫中國記憶、傳遞中國精神的兒童文學經典,匯聚了五代兒童文學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展示了新中國兒童文學原創成果,有力地推動了當代兒童文學的經典化。
  • 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逝世,曾創作翻譯兩百餘冊作品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著名作家、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於今日凌晨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5歲,信誼圖畫書等多家童書出版機構、兒童教育機構確認了這一消息,並發布了悼念文章。林良為兒童寫作長達六十年,直接參與了影響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眾多重大歷史事件,被臺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大家長」「常青樹」「一代宗師」「淺語大師」「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太陽》《爸爸的16封信》《我是一隻狐狸狗》《淺語的藝術》等。林良(1924-2019),臺灣兒童文學作家。
  • 兒童文學:文學性與市場性統一(文學聚焦·兒童文學系列之三)
    因此,兒童文學的黃金十年又被認為是兒童文學出版的黃金十年。2015年以來,從出版界到文學界,都在指出兒童文學原創存在的問題,並且紛紛提出改進的思路。在上一個黃金十年打開了兒童文學的閱讀市場後,中國兒童文學界正在努力提升服務質量,推出文學性與市場性俱佳的精品。
  • (世界兒歌日)今天的孩子唱什麼兒歌?貼近兒童算成功
    兒歌創作「青黃不接」  說起兒歌,人們自然會想到《小燕子》《春天在哪裡》等,這些優秀兒童歌曲,曾陪伴著幾代青少年健康成長。  北京市作協兒童文學創作委員會副主任馬光復多年來一直堅持創作童謠,年逾七旬的他多次參與全國優秀童謠徵文。
  • 2019年4月自考《兒童文學概論》考點四_備考指導自考_自考報名...
    點擊查看:2019年4月自考《兒童文學概論》考點一 點擊查看:2019年4月自考《兒童文學概論》考點二 點擊查看:2019年4月自考《兒童文學概論》考點三 一、兒歌:以低幼兒為接受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