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逝世,曾創作翻譯兩百餘冊作品

2020-12-23 新京報

撰文丨新京報記者 何安安

著名作家、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於今日凌晨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5歲,信誼圖畫書等多家童書出版機構、兒童教育機構確認了這一消息,並發布了悼念文章。

信誼圖畫書在公眾號上發布了林良先生去世的消息。

林良為兒童寫作長達六十年,直接參與了影響臺灣兒童文學發展的眾多重大歷史事件,被臺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大家長」「常青樹」「一代宗師」「淺語大師」「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他的代表作品有《小太陽》《爸爸的16封信》《我是一隻狐狸狗》《淺語的藝術》等。

林良(1924-2019),臺灣兒童文學作家。林良的主要作品有散文集《小太陽》、《和諧人生》、《陌生的引力》、《小方舟》、《現代爸爸》等,兒童詩集《動物和我》、《林良的詩》,兒歌集《小動物兒歌集》、《我會讀》,廣播劇《一顆紅寶石》,傳記文學《國父的童年》,圖畫故事《大年夜飯》、《綠色的花》,遊記散文《哪裡最好玩》等,另著有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達二百多冊。林良曾獲「中山文藝獎」、「文藝特殊貢獻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讀物金書獎」等殊榮,被臺灣兒童文學界尊稱為「常青樹」。

林良1924年出生於廈門,祖籍福建同安,1946年,林良前往臺灣,先後就讀於臺灣師大國文系、淡江大學英語系。他一生中從事過多種職業,歷任小學教師、新聞記者、副刊編輯、雜誌主編、廣播節目主持人、出版經理等職,曾任《國語日報》董事長兼發行人、中華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

林良著譯的部分作品封面。

來自信誼的資料顯示,臺灣信誼基金會和林良有著頗多聯繫。1978年4月,信誼基金會在臺灣成立了第一家專業為幼兒出版圖畫書的出版機構。經由信誼出版的第一本書《媽媽》的文字作者,就是林良。十年後,在林良和鄭明的努力下,最終促成了信誼「幼兒文學獎」的誕生。

林良一生作品頗多,包括有散文集、兒童詩集、兒歌集、傳記文學、圖畫故事、廣播劇、兒童文學論文集等。他創作的兒歌充滿詩和歌的情趣,也被譽為臺灣最早「吹起了寫作兒童詩的號角」的人,與此同時,他還大力提倡為兒童寫散文。

林良著譯的部分作品封面。

作者丨何安安

編輯丨李永博

校對丨翟永軍

相關焦點

  • 臺灣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辭世:只有童年才是貫穿一生的
    ——林良(1924年10月10 - 2019年12月23)96歲的臺灣地區兒童文學領航者林良先生在睡夢中辭世。林良先生被譽為「臺灣現代兒童文學之父」,是臺灣地區兒童文學界公認的「常青樹」、「大家長」。他以臺灣地區國語日報「看圖說話」專欄與小讀者結緣,結集出版圖畫書《樹葉船》《青蛙歌團》《月球火車》,散文集《爸爸的十六封信》《會走路的人》《早安豆漿店》《林良的散文》,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純真的境界》等兩百多冊。曾獲「中山文藝獎」、「文藝特殊貢獻獎」、「金鼎獎終身成就獎」、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讀物金書獎」、信誼「兒童文學特別貢獻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特別獎」等殊榮。
  • 「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林良
    林良從小生長在一個「書香」之家,受到家庭薰染,他把讀書與寫作當成一輩子的事情。1946年,22歲的林良背起行囊來到臺灣,先後就讀於臺灣師範大學中文系、淡江大學英文系;歷任小學教師、新聞記者、副刊編輯、雜誌主編、廣播節目主持人、出版經理等職。此後,林良又擔任臺灣《國語日報》董事長、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
  • 林良先生一路走好
    林良,1924 年生於廈門,祖籍福建同安。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國語科、淡江文理學院英文系畢業。歷任小學教師、新聞記者、副刊編輯、雜誌主編、廣播節目主持人、出版經理等職,曾任《國語日報》社長、臺灣兒童文學學會第一任理事長。
  • 大陸童書界告別臺灣兒童文學泰鬥林良:詩飛機送小太陽
    福州市中山小學語文教師陳崢25日對中新社記者回憶「臺灣現當代兒童文學之父」林良時,如是說。23日清晨,96歲的林良在睡夢中安然離世,消息如蝴蝶振翅,悄然越過海峽,以他特有的「淺語」向好友們告別。林良女兒林瑋告訴中新社記者,父親林良出生於廈門,一生輾轉日本、中國香港、越南、廈門、漳州等地,最後落腳臺灣,但始終難忘故鄉。
  • 林良,淺語藝術的倡導者
    林良先生,他是「淺語藝術」的倡導者;他使用日常淺顯的生活語言,作為寫作的表達工具,為成人寫作,也為小孩寫作。他寫作的文類,大致包括散文、小說、童話、兒童詩歌、論述等;他寫給大人看的散文或隨筆,大都用筆名──子敏發表;寫給兒童看的所有兒童文學作品,用的名字──林良,就是本名;這個原則,他一直沒有改變。
  • 兒童文學的翻譯的特點與現狀
    兒童文學具有娛樂和教育雙重功能,在文學多元系統內部處於邊緣地位。由於譯本目標是小讀者,他們對譯本接受具有特殊性,因此譯本傾向於「融入」目標語言現有的文化系統。兒童文學作品被賦予教化功能,使得「忠實」原則在兒童文學翻譯中往往「屈居次席」。兒童文化及兒童文學可視為狂歡化的一種表現形式,透過與文本及周遭世界的情景式「對話」,譯者應學會尊重原文、兒童的狂歡世界以及自身。
  • 兒童文學的創作及翻譯之路
    我也喜歡看完原著後再挑選翻譯成中文書。兒童文學方面,我喜歡看任溶溶先生的翻譯作品,名著這一塊我喜歡看楊憲益和戴乃迭的翻譯作品,經典這一塊喜歡看傅雷先生的翻譯作品,現當代這一塊喜歡看黑馬先生的翻譯。在寫作方面,我一直在兒童文學創作的邊界徘徊。有一次跟吳冠中先生聊天時,他對我說:「懷存的詩和文字是不需要解釋的,每一句都有聲音和味道,很真誠。」先生還抑揚頓挫地朗讀我的詩。
  • 蕪湖「張海迪」四歲時高位截癱 創作翻譯童書300多冊
    她通過自學,熟練使用英、日、法等多國語言,創作及翻譯童書作品300多冊,創辦中國唯一一家兒童文學公益網站,其讀書志願者已遍布美國、英國及國內北京、上海等20多個大中城市。她,就是漪然——童話世界裡的「忘憂公主」。「像我這樣的人,活著是為了什麼?」
  • 臺灣作家管家琪傳授創作技巧:用童話的思維寫作文
    臺灣作家管家琪傳授創作技巧:  用童話的思維寫作文  南國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許欣)想不出來該寫什麼——這是很多小朋友寫作時的最大苦惱。4月7日-10日,被稱為臺灣「童書皇后」的作家管家琪來到海口市第十一小學等校,與小朋友們分享閱讀與寫作的經驗。在一系列的巡迴講座中,管家琪從自身寫作經驗出發,教小朋友們如何用童話的思維思考問題,學會想像和聯想,從而把作文寫好。  除了與小朋友們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之外,管家琪還向海南的小朋友們分享了眾多的臺灣優秀兒童文學作品。
  • 他是臺灣兒童文學泰鬥,太喜歡他的作品了,不捨得私藏
    林良,當代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詩人,有「臺灣兒童文學泰鬥」、「臺灣現代兒童文學之父」之美譽。關於林良的童詩,我曾經寫過一篇評賞文章。林良的這十首童詩是我選出來的,當然,也都是我特別喜歡的。是的,特別特別喜歡。
  • 清末民初兒童文學翻譯探究
    清末民初,文學翻譯十分盛行。阿英曾在《晚清小說史》中提到,「翻譯書的數量,總有全數量的三分之二」。而這些「翻譯書」中包含大量優秀的兒童文學譯作。由於兒童觀的轉變,兒童從「縮小的成人」成為「未來國民」,人們在關注成人文學的同時也將目光投向「未來國民」,開始有目的地譯介外國兒童文學作品。因此,清末民初的兒童文學翻譯極具現實性。結合當時的歷史背景,從民族文化心理視角出發進行探究,既能釐清當時兒童文學翻譯存在的問題,還原歷史文化語境,又能對早期文學翻譯的一些特殊現象進行合理解釋。
  • 兒童文學創作要有大情懷、大智慧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中國出版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日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田島伸二,著名作家、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梁曉聲,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董宏猷,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資深出版人劉海棲,天津外國語大學副教授、《田島伸二作品》翻譯常曉宏圍繞
  • 《兒童文學》經典作品誦讀會在鄂成功舉辦
    此次誦讀會上,作家誦讀、編輯誦讀和小讀者誦讀三個環節依次亮相,其中作家誦讀環節特別邀請到了董宏猷、黃春華、新月姐姐、玉米風鈴、周羽、賈為等知名作家親臨現場,深情誦讀他們曾在《兒童文學》雜誌上發表過的作品;《兒童文學》雜誌的編輯們則選擇誦讀自己責編的各種佳作,到場的小讀者選擇誦讀自己喜愛的名篇作品。
  • 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樊發稼逝世,享年83歲
    樊發稼 中國作家網 圖澎湃新聞從知情人處獲悉,著名詩人、兒童文學作家、文學評論家,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原會長、顧問、名譽會長樊發稼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歲。樊發稼還曾任中國作協第六屆全委會委員、第七屆名譽委員、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理事長等。澎湃新聞注意到,12月6日,中國作家網發布了樊發稼逝世的消息。
  • 張天翼作品精選,《張天翼兒童文學全集(全四冊)》評分高達9.1
    《張天翼兒童文學全集(全四冊)》豆瓣評分:9.1作品簡介:為了讓廣大讀者集中閱讀、欣賞張天翼的兒童文學作品,我們編輯出版了《張天翼兒童文學全集》。全集分為四卷,收集作者創作的小說、童話、戲劇、寓言共53篇。
  • 「文二代」對談兒童文學創作
    秦文君:我1982年發表作品,處女作《閃亮的螢火蟲》,寫出來後,才知道是兒童文學,從那時候起,進入了兒童文學圈。我感覺幸福的,是自己從事兒童文學創作,寫了70多部作品,而且也有了有趣的傳承,我的女兒戴縈嫋也走上了這條有意思的道路。    戴縈嫋:母親是兒童文學作家,家裡藏書多,品種也豐富。我的父母對我讀書一事,非常開明,認為博覽群書,可以建立好的批判性思維。
  • 臺灣閱讀推廣名家林文寶福州開講兒童文學開源
    這位被暱稱為「阿寶老師」的臺灣兒童閱讀推廣人,幾乎是近年來往返兩岸最密切的人。林文寶1943年出生於臺灣雲林縣,曾任臺東師範學院語教系主任、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臺東大學人文學院院長。他著作等身,《歷代啟蒙教材初探》《兒童詩歌論集》《兒童文學論集》為兩岸兒童文學教育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