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駐軍」?美國是有多焦慮!?

2020-12-11 騰訊網

臺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為重要和最為敏感的核心議題,也是事關中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核心利益。隨著中美戰略博弈的加劇,利用臺灣問題對華施壓,成為川普政府的一個重要抓手。

據臺媒9月24日報導,美國陸軍最新一期《軍事評論》雙月刊中的文章竟鼓吹「美軍應重返臺灣,在臺灣『駐軍』」。兩岸網友紛紛反對美軍期刊的惡意炒作,島內網友直言,美國來臺「駐軍」,這是要把臺灣當戰場?!

美國頻打「臺灣牌」,它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美國強化對華打「臺灣牌」

美國持續對華打「臺灣牌」,可謂步步緊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不斷提升美臺互動的官方層級。

繼8月9日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率團訪問臺灣後,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又於9月17日至19日公開和高調赴臺,開展所謂的「美臺經濟與商業對話」活動。克拉奇由此成為美國與臺灣當局「斷交」以來美國訪問臺灣的最高級別官員。未來,不排除美國會派出更高級別的官員竄訪臺灣。

第二,加大對臺軍售的力度。

美軍核潛艇裝填MK-48 MOD-6先進魚雷 圖源:Navy.mil

2019年8月,美國批准向臺灣出售66架最新型的F-16V戰機。2020年5月,臺灣又向美採購了18枚MK48魚雷,7月美國批准售臺有關「愛國者-3」飛彈重新認證的設備與技術。

根據路透社、CNN等媒體報導,目前川普政府正在謀劃對臺的新一輪軍售方案,包括地雷、巡航飛彈和無人機等7種主要武器系統,總額達70億美元。

路透社報導截圖

在此之前,川普政府批准向臺灣出售的武器金額已經達到了約150億美元,超過前任歐巴馬政府的140億美元。如果新的對臺軍售方案得以通過,將意味著川普政府任內的對臺軍售不僅武器先進、種類多,並且創造新的軍售金額記錄。

第三,對接美臺產業鏈合作。

從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的訪臺行程來看,包括科技在內的產業供應鏈合作,以及就投資審查修法方向進行交流等,都是美臺雙方對話的重要內容。期間,美方還宴請了臺美雙方的重要供應鏈業者,主要為半導體、網通、科技行業以及工商團體的代表。可見,在對華經濟圍剿布局下,美國開始更加重視臺灣的半導體、通信等高科技產業鏈條。

美國臺海政策發生明顯轉向

近期美臺關係的密集互動已經表明,在中美關係急劇惡化的背景下,美國的臺海政策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轉向。

其一,由以往的表面維持臺海現狀轉變為破壞兩岸關係現狀。

過去,美國雖然反對中國大陸武力統一臺灣,但是也明確反對臺灣當局走向獨立的危險舉動。保持兩岸分裂分治的現狀更符合美國的現實利益。

然而,隨著美國對華的持續打壓,美國不僅對蔡英文當局的柔性「臺獨」行為視而不見,還通過官方互動、大規模軍售等方式為「臺獨」分子撐腰打氣,儼然將臺灣視為一個準獨立的「國家」和準軍事盟友,公然改變臺海現狀。

美國向臺灣出售的F-16V戰機

其二,由過去的發展非官方關係轉變為推進官方關係。

根據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美國歷屆政府的承諾,美國只與臺灣地區發展經貿、文化及其它非官方關係。然而,近年美國的對臺政策已經明顯偏離此前的對華承諾。

美國打著衛生防疫交流和經濟商業的幌子,開展同臺灣的實質性官方關係,嚴重破壞了「一個中國」政策。

其三,由過去的大致保持「陸臺平衡」轉向「以臺制陸」為主。

一般認為,維持海峽兩岸的分裂分治,保持兩岸力量的大致平衡,美國才能從中漁翁得利。為此,過去美國的臺海政策基本上框定為「陸臺平衡」模式,既要防止兩岸統一,又要防止激進「臺獨」。

然而,為了遏制中國的崛起以及改變兩岸力量對比嚴重失衡的狀況,川普政府有意轉向「以臺制陸」的模式,頻頻對華打臺灣牌,對中國大陸進行極限施壓。

美國副國務卿克拉奇率代表團於9月17日傍晚抵達臺北。其四,美國的涉臺決策依據由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及「與臺灣關係法」,轉向更多的單邊立法法案。眾所周知,美國過去的臺海政策依據基本上是圍繞著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以及「與臺灣關係法」而展開的。不過,隨著近年美國國會密集通過的「與臺灣交往法」、「臺灣邦交國國際保護暨強化倡議法」等多項涉臺法案,美國臺海政策的決策依據已經出現偏向此類單邊法案的苗頭。

目前,美國國會還在醞釀更多的激進涉臺法案。可以預見,這類單邊法案將會逐漸成為左右美國涉臺決策的主要依據。

臺灣為何成為美國的「棋子」?

應當說,美國利用臺灣問題來牽制中國,並非什麼新鮮事。就連一部分臺灣島內的有識之士也承認,臺灣只不過是被美國用於遏制中國的一個棋子。在當前美國已經確立了全方位的對華對抗戰略以及由此導致的中美關係急劇惡化的大背景下,臺灣問題自然會成為美國打壓中國的一個著力點。因此,川普政府在短期內如此密集地對華施展「臺灣牌」,是美國在戰略上遏制中國崛起的一種反映,也折射出美國圍堵中國的迫切性和焦慮感。就美臺高級別官員互動而言——在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的背景下,如果說美國衛生部長訪臺還可以以交流衛生防疫信息和經驗為理由,那麼像副國務卿這種高級政治官員如此公開、高調地率團訪問臺灣,並且與臺灣當局的負責人以及政治、經濟部門的幾乎所有部門相應官員都進行會晤,則明顯表明美國正在加碼利用臺灣問題這一中國的「軟肋」,將之作為政治上常態化敲打中國的一個手段。

再以對臺軍售為例。可以說,這次美國主動售臺武器的計劃,打破了多年來的慣例,十分罕見,因為在以往的美國對臺軍售中,更多的是臺灣當局的需求。川普政府此次主動謀劃對臺軍售,當然會有為美國獲取商業利益的意圖,但更為重要的是,華盛頓可以藉此向北京發出更為強有力的軍事壓力信號。

考慮到目前正值美國大選之際,川普政府此時推出對臺軍售計劃,也有利於轉移選民的注意力,塑造自己對華強硬形象,拉抬自身的選情。

此外,在美國推動對華經濟脫鉤的背景下,通過強化美臺產業鏈合作,推動臺灣高科技產業與大陸切割,進而絞殺中國大陸的高科技產業成長,也是美國對華圍堵戰略的一部分。

可以預見,在中美關係長期進入「寒冬期」,以及兩岸沒有實現真正統一之前,美國的上述涉臺行為,不僅不會是最後一次,反而會成為一種常態。對此,中國大陸應當確立長期的思想鬥爭,並做好隨時應對臺海局勢激變的準備。

- END -撰文 / 馬建英

(山東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山東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海洋戰略與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編輯 / 張晶

圖片 / 網絡

美編 / 曦嘉

相關焦點

  • 「美國如果讓駐軍重返臺灣地區,可能會導致中美斷交」
    對此,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卜睿哲就曾明確指出,若美國真的要「讓駐軍重返臺灣地區」,那麼中國大陸在感受到巨大壓力後,很有可能會直接與美國「斷交」。因為當年雙方建立外交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美國從臺灣撤軍被破壞了。
  • 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美國若駐軍臺灣,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據臺媒22日報導,美國在臺協會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今天表示,如果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可能會讓中國大陸感到壓力,要求中止或取消與美外交關係,因為中美當年關係正常化的條件之一就是美軍撤臺。
  • 美國前「駐臺」高官示警:美國若在臺灣駐軍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卜睿哲22日指出,如果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北京可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要求與美國斷交,因為當年雙方建立外交關係的基本原則之一--美國從臺灣撤軍被破壞了。他被問到美國重新在臺灣駐軍的可能性與可行性問題時做上述表示。最近美國國內有人鼓吹要重新在臺駐軍,以威懾中國大陸。據中評網報導,曾任「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的卜睿哲指出,這種想法有幾個問題。首先,很重要的是,臺灣軍隊要能夠堅持幾周甚至幾個月,美軍才能全面抵達,讓臺軍那樣埋頭苦幹是不容易的。
  • 美國在臺協會:美國若重新駐軍臺灣 將破壞中美關係...
    美國在臺協會:美國若重新駐軍臺灣 將破壞中美關係正常化條件 文/editor2020-10-23 07:30:14來源:FX168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美國在臺協會(AIT)理事主席Richard Bush表態稱,重新在臺灣駐軍將破壞中美1970年代關係正常化所設定的條件。
  • 如果美國在臺灣駐軍會有什麼影響?美專家: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文/木才 10月22日,曾在美國駐臺協會擔任過理事主席的卜睿哲表示,美國如果再一次向臺灣地區派遣軍隊,中國很有可能會與美國斷絕外交關係,因為當初中美建交的原則之一就是美國從臺灣撤軍,而現在這個規則被破壞了。
  • 美方炒作「重返臺灣、在臺駐軍」 臺南市長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據臺灣中時新聞網9月24日報導,美國陸軍最新一期《軍事評論》雙月刊中的文章日前聲稱,「美軍應重返臺灣、在臺灣駐軍」。對此,有國民黨「立委」分析稱,進駐的可能性不大。島內網友也議論紛紛,有人直言「反對美國來臺駐軍,把臺灣當戰場。」
  • 臺軍在澎湖有駐軍6萬、解放軍不易攻取?美「軍事專家」給臺灣支招...
    島內多家媒體昨天轉載「美國軍事專家」艾克斯在《福布斯》雜誌的文章,認為解放軍若想拿下臺灣,澎湖將是重要關鍵點。不過,文章鬧出大笑話。據聯合新聞網13日報導,艾克斯在文中聲稱,澎湖防衛堅固不易攻取,其堅持的每一小時都有助臺灣動員總數200萬後備軍人以及美軍馳援,「在任何入侵的劇本中,時間並不站在中國這邊」。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直言,「不要看到洋和尚,就昏到完全相信他念的經」,該報導提到澎湖常駐6萬人的部隊,「光是這點就完全偏離事實」。至於澎湖有多少駐軍?
  • 臺軍在澎湖駐軍6萬?美「軍事專家」給臺灣支招鬧笑話
    島內多家媒體昨天轉載「美國軍事專家」艾克斯在《福布斯》雜誌的文章,認為解放軍若想拿下臺灣,澎湖將是重要關鍵點
  • 美學者:如果美國重新在臺駐軍 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美國國內近期有人鼓吹要重新在臺灣駐軍,以威懾中國大陸。據香港中評社10月23日報導,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22日表示,如果美國重新在臺駐軍,大陸可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要求與美國斷交。
  • 與那國島民稱日駐軍增加面對大陸臺灣時安全感
    美國《紐約時報》2月11日報導關注了此事的進展,並採訪了該島島民對駐軍一事的看法。許多島民擔心駐軍會破壞該島與臺灣地區的經濟聯繫,也有人稱,此舉會增加日本在面對中國大陸及臺灣時的「安全感」。《紐約時報》2月11日報導說,與那國島位於日本領海最西端,距臺灣近110公裡。島上共1600位居民,也是離釣魚島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島嶼。
  • 美國海外駐軍與駐在國間關係
    這種現象在冷戰時期仍然普遍存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延續至今,50-70年代的中國臺灣、60-70年代的南越、1992年11月24日前的菲律賓、海灣戰爭和伊拉克戰爭後的卡達……都或明或暗、或多或少地產生了一些對美國駐軍的依賴之情,和規模、影響都較為可觀的「美國駐軍生存鏈」。
  • 美學者卜睿哲:如果美國重新在臺駐軍,可能導致中美斷交
    【環球網報導 記者尹豔輝】美國國內近期有人鼓吹要重新在臺灣駐軍,以威懾中國大陸。據香港中評社10月23日報導,美國知名臺海問題專家、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卜睿哲(Richard Bush)22日表示,如果美國重新在臺駐軍,大陸可能會感到巨大的壓力,要求與美國斷交。
  • ...攻擊臺灣的可靠常規威懾,就需要考慮在臺灣駐軍。」-FX168財經網
    2020-09-23 22:43:39來源:FX168 【美國陸軍專業期刊建議在臺灣部署地面部隊】美國海軍陸戰隊上尉Walker Mills在美國陸軍專業期刊《軍事評論》(Military Review)中建議,美國軍方不應只是準備在中國大陸襲擊臺灣時向臺灣增派地面部隊,還應在臺灣保留一支小分隊,作為「警備線」。
  • 美國智庫學者鼓吹在臺灣駐軍,前臺防務部門負責人:不可能
    美國在南海積極投入軍事力量,強調有自由航行權力,這是持續性以及不斷強化的動作,也是向「盟友」釋放強烈訊息,突顯美國會保護這個地區的穩定。中美都會維持鬥而不破、貼近對峙,會不會誤判很難講,但雙方都在刻意避免軍事上摩擦。
  • 美國在英德都有駐軍,為何法國沒有?知道真正原因的人不多
    美軍之所以能這樣做一方面是因為當年美國放棄了向日本索要戰爭賠償,另外一方面是因為二戰之後的日本也確實是需要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來防止它軍國主義再一次崛起給其他的國家帶來傷害。礙於二戰後美國對歐洲國家經濟上的援助並且歐洲的很多國家都是北約的成員國,因此美國在英國以及德國這些主要的老牌的歐洲強國都是有駐軍的。但是唯獨一個國家例外,它就是法國。那麼美軍為什麼沒有在法國境內駐軍呢?知道這其中真正原因的人不多。
  • 日本與那國島駐軍成臺灣安全隱憂 島民更親臺灣
    「今日新聞網」報導,針對日本自衛隊即將在靠近臺灣島的與那國島駐軍,臺灣軍方9月將在東部海空域進行極為敏感的飛彈射擊演訓,以驗證臺海軍部隊能否擊退來犯之敵的軍艦、戰機。  駐軍成臺安全隱憂  與那國島這個面積只有28平方公裡的彈丸之地,為何能夠牽動臺灣軍方的神經?該島距臺灣島僅110公裡,與中國釣魚島相距約150公裡,因為在地理上的特殊性,一旦實現軍事化,就會成為西太平洋地區一枚舉足輕重的戰略棋子。  有專家表示,日本增強與那國島駐軍將成臺安全隱憂。
  • 法國和以色列都是美國的盟友,美國為何不在兩國駐軍?
    直到目前美國還在全球140多個國家有駐軍,海外軍事基地374個,海外駐軍人數達到27萬,成為世界上擁有海外駐軍人數最多的國家。雖然美國幾乎在所有盟友國家進行駐軍,比如像日本、韓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都有美國駐軍。但是也有例外,在美國盟友中有兩個國家美國沒有駐軍,那就是法國和以色列。那麼美國為何不在這兩個盟友國家中駐軍呢?
  • 林毅夫原是臺灣金門駐軍 當年抱兩籃球遊到大陸
    原是金門駐軍本名林正誼     現年55歲的林毅夫,30年前是國民黨金門馬山駐軍的一名連長,本名林正誼。在1979年的5月16日夜,他做了一個驚人的抉擇,隻身抱著兩個籃球從金門島跳海遊到了距離2000米外的廈門。
  • 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國家和地區不允許美國駐軍嗎?
    美國作為世界上的超級大國,一直在充當「世界警察」這個角色,所以,截止目前,在世界上200個國家和地區中,美國在其中15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駐軍。或許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被美國駐軍不是一種屈辱嗎?為何這些國家不反抗?
  • 臺灣寫真:臺TVBS電視臺直播香港駐軍八一閱兵
    臺灣寫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