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檢索到「學術創新」文獻164篇,檢索到「創新」文獻80697篇

2021-02-18 不發表就出局


什麼是學術,我想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理解吧?

 

也許有人會說:學術大概就是做研究吧,做科研吧?

也許有人會說:學術離我有點遠,我就是寫寫畢業論文。

也許有人會說:學術需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也許有人會說:學術是大牛們的事情,我們就是一份工作而已,還談不上學術。

也許有人會說:啥是學術,這個問題真不好回答?

 

那麼,究竟什麼是學術?我們一直自詡為學術人,我們也一直倡導要以學術為志業,我們做的是學術嗎?我們能做好學術嗎?我想,我們最開始需要知道究竟什麼是學術?其實,同其他詞彙一樣,「學術」的內涵也因時代、地域、主體的背景和個性不同而有所差異,具有強時空特性。

 

在西方的話語體系中,「學術」有兩種表達:

 

第一種是academy,這個表達來源於公元前387年柏拉圖在雅典創辦學園,在學園裡學者們因對真理的嚮往而聚集。

 

第二種表達是scholarship,scholar最早出現於11世紀,意思是在特定的導師指引下開始學習。到了16世紀,scholar開始指向哪些受過良好訓練並且博學的學者。「scholarship」是「scholar」的名詞形式。在後再的發展中,「academy」更側重於集體、側重於從事學術活動的機構,而「scholarship」更側重於個體、側重於從事學術活動的人。

 

在中國對學術的理解中:

最早見於《說文解字》釋「學」曰「覺悟也」、釋「術」曰「邑中道也」。「覺悟也」更多的是在「學習」的意義上釋「學」,「邑中道也」講的是「路徑」或者「手段」。在古代,對於「學」和「術」的理解是分開的。

 

最早將「學」與「術」聯繫起來理解的是近代學者梁啓超。他認為:「學者術之體,術者學之用。二者如輔車相依而不可離,學而不足以應用於術者,無益之學也;術而不以科學上之真理為基礎者,欺世誤人之術也。」

 

根據以上,學術一直就是和大學相關、和老師相關、和真理相關、和探究相關。學術史也可以看做是大學的發展史,學術史也可以看做是真理的發展史。

 

於是,我在知網搜集了2019年以C刊為檢索範圍,篇名為「學術」檢索得到1675篇文獻,導出其中的500篇文獻,共計得到關鍵詞2069,用excel做關鍵詞的詞頻排序,用詞雲圖展現,得到得到了一下的圖片(如圖1所示)。

也就是當我們在說學術時候,我們在說:學術研討會、學術期刊、學術年會、學術出版、學術思想、學術評價、學術共同體、學術交流、學術體系和學術規範。當然,學術創新也提到了,3次。即在我下載的500關於學術的文獻中,只有3篇提到了學術創新。


那如果直接檢索「學術創新」呢?在中國知網還是以篇名「學術創新」為關鍵詞檢索,範圍是C刊資料庫,共得到222篇文獻,其中除去會議通知、發刊詞等等之後,剩下的關於「學術創新」的文獻為:164篇。(註:知網可以分析200篇以下的文獻,因此以下採用的是知網分析結果)

我們可以看出,學術創新和學術研究、學術自由、學術共同體、大學老師、學術創新力等等密切相關。在這剩下的164篇文獻中,大致可以做一下的分類:倡導做學術創新、學術創新的相關作品分析、學術創新的實證研究、學術創新的相關筆談。


圖2:「學術創新」知網期刊數據趨勢圖

當我們可以跳出學術界看創新的時候,似乎在其他領域的創新進行的如火如荼,技術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區域創新、產品創新、知識創新、協同創新、創新主體、創新效率等等。但學術界還很謹慎,我們要「慎談學術創新」。因為一不小心學術創新很可能就是生產「學術泡沫」。其實,我們要知道「學術創新」不是「造詞」,不是「接著講」。

學術創新是認知的創新

學術創新是理論的創新

學術創新是方法的創新

學術創新是閱讀的創新

學術創新是寫作的創新

學術創新是應用的創新

學術前沿助力學術創新


彼時,我們知道學術創新的重要性。

我們也知道學術創新對於我們個人的學術職業生涯的重要性!

我們也知道學術創新對於學科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性!

 

但僅僅知道重要,有一種現實的無力感!就像我們都知道理論的重要性,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如何生成理論的路徑。那麼,有沒有這樣一種可能?  有一套教你如何做「學術創新」的課程?

 

真的有!

 

學術志團隊在過去的5年裡,都在研究如何推動學術創新。一路走得很艱難,創新坎坷,但不創新,學術就沒有發展。終於在2020年,我們經過了7論討論,請教了國內的數位專家,確定了最終的課程大綱!

在這套課程體體系下,我們請了全國人文社科各個領域的50餘位專家、打造了7大創新模塊、50節創新大課,並且每個月有直播課互動,爭取為學術人打造一個創新的學術平臺,讓所有的智慧在這裡萌生,讓所有的困惑在這裡得到解答。

 

認知創新模塊中,我們重新認識認識論、方法論、本體論和價值觀,刷新既有的思維結構,重塑你的思想框架,最終的目的是形成屬於你的學術底層能力。

 

理論創新模塊,我們重新認識概念和理論的關係,我們從歷史轉向、語言轉向、空間轉向3個新的轉向帶來認識社會科學研究的新方向,帶你重新形成自己的理論地圖。

 

方法創新模塊,我們重新認識社科學研究方法體系,建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框架,帶你做好研究設計,並且從新認識既有的量化研究、質化研究和混合研究方法。給你帶來研究方法的創新使用,讓方法突破學科界限,讓方法突破時空界限。

 

閱讀創新模塊,我們帶你快速找到合適的文獻、並且高效閱讀文獻,讓經典和前沿為你的學術學術研究添磚加瓦,從記錄到整合,形成你自己的文獻檢索和閱讀最優路徑。

 

寫作創新模塊,我們教你「套路」和「規律」,我們也教你突破「套路」和「規律」,讓你的學術寫作從無到有,從有到優。我們也會教你如何申報國社科基金申報、學位論文寫作。讓你愛上學術寫作,也讓學術寫作成為你的思考方式。

 

學術應用模塊,我們聚焦行動、對策建議、項目評估、幹預改變、證據為本等最近的學術領域應用。讓你看到別人的研究如何「活」起來,也和您分享如何讓您的研究「活」起來。

 

學術前沿模塊,我們聚焦大數據、人工智慧、數字人文、學術本土化等等話題,

當學術帶領我們更好的前進。完成學術創新的使命,開啟新一輪的學術創新之旅。

認知、理論、方法、閱讀、寫作、應用、前沿都是我們學術創新路上的一小步,走好每一小步,我們就向著學術創新的頂峰更進一步。

 

無限風光在險峰,作為學術人,其實就和攀登者一樣,儘管路上的坎坷、曲折、挫折都在勸說著放棄吧,但我們都知道在學術領域中發現新知識的那種幸福是無法言說的,也就像攀登者只有在頂峰才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

 

做學術不孤獨,我們可以一起攀登學術這座高峰。向上每一步,都是新高度。


2020年,學術創新學院等你加入。

 

那麼,如何加入學術創新學院?成為攀登者,享受學術創新之旅?

 

請掃碼加入

點亮「在看」👇

相關焦點

  • 乾貨→→如何使用知網的高級檢索準確檢索文獻?
    知網的檢索方式很多,一框式檢索是小夥伴們常用的方式。但需要匹配多個檢索詞時,小夥伴肯定會用到CNKI高級檢索啦。高級檢索可以幫助小夥伴們匹配多個檢索詞及檢索條件,更好地縮小檢索範圍、精確檢索內容。本文將介紹如何使用和理解知網(CNKI)的高級檢索功能。
  • 法學文獻檢索課,你學到了什麼?
    1、我校資料庫資源(1)外文:Westlaw、HeinOnline、LexisNexis資料庫(2)案例、法條:北大法寶、法意(3) 綜合:CNKI、讀秀學術搜索(4)博碩士論文:中國知網、萬方、CALIS學位論文資料庫、ProQuest博碩士論文全文資料庫檢索
  • 論文選題前必做的文獻檢索
    (三)通過國家級社科項目申報,尋找熱點選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官網:http://www.nopss.gov.cn/(四)知網大數據研究平臺熱點檢索進入知網主頁,點擊大數據研究平臺下方的「學術熱點」情形一:已確定熱點主題,需要細化研究知識點確定文章關鍵詞:可點擊熱點主題搜索
  • 檢索中英文文獻
    我渣:師兄,為什麼非得檢索文獻?◎ 我們為什麼需要檢索文獻呢? 首先,電子資料庫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便利的途徑。我們不怎麼常用的就是中國知網裡的兩大功能,第一大功能是高級檢索;另一大功能是出版物檢索。首先我們看高級檢索,主要是要運用好邏輯關係和精確度。
  • 精準文獻檢索新技能-框式檢索、以圖搜文,快來一起學!
    要知道文獻的質量好不好,首先小夥伴們得自己知道判斷一篇文獻的質量,先給大家介紹一下三種比較基礎的看文獻質量的方式1.通過文獻來源看出版物水平知網檢索結果中的文獻都跟有作者、來源、發表時間、資料庫、被引、下載這些重要數據資源,小夥伴們可千萬不要只看到題目不關注後面的信息。
  • 文獻信息檢索與利用爾雅答案
    答案:知識點對象的集合A、網頁列表B、知識點對象的集合C、知識目錄D、網頁集合22【單選題】微軟學術搜尋引擎中檢索到的文獻是否都可以免費獲取?A、中國知網學術不端文獻檢測系統B、維普論文檢測系統C、萬方檢測D、以上全部17【多選題】相似性檢測報告提供哪些信息?
  • 畢業季寫論文,收藏一下這些文獻檢索網站,不能像翟博士不識知網
    收藏一些常用的、權威的文獻檢索網站,不至於到用時找不到頭緒,更不會不知道知網是什麼。1.http://www.cnki.net/ 中國知網CNKI學術一般的學術文獻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包括各類學術文獻,如期刊、學術論文、會議論文、報紙、專利、標準、圖書等。
  • 法學文獻檢索及引用心得
    文獻是寫好論文的材料,也是研究的基礎。在寫作法學論文時需要看大量的文獻,這是必不可少的。當你選好論文題目去檢索文獻時,打開知網、萬方等資料庫就會發現文獻數不勝數,在錯綜複雜的文獻中你不知道應該選擇哪些文獻進行閱讀,以及從哪些文獻開始讀起。
  • 沒想到吧,原來文獻檢索這麼簡單
    想要寫出一篇能過關或是比較優秀的論文,對前人的文獻資料的閱讀不是不可缺少的,無論是學位論文還期刊論文,總是要包括國內外文獻綜述這一部分的。那麼怎樣獲取自己專業相關的論文吶?第一,中文文獻,對於本科生來說,從知網(對的,就是那個博士不知道的知網。)
  • 【文獻檢索】42種網絡學術搜尋引擎大全
    http://xueshu.baidu.com/ 【不服的可以比較比較谷歌的】2011年6月初,「百度學術搜索」上線,後來沉淪過貌似,前幾天改頭換面重新出世,重大變革。收錄國內外學術站點超過70萬家,如中文學術站點知網、萬方、維普,外文學術站點acm、IEEE、springer等,共計收錄中外文學術資源總量逾2億,中文超1.5億,外文超1億,讓學術搜索「一鍵直達」。
  • 如何進行文獻檢索(方法與技巧)
    有了明確目標和具體任務,這樣進行文獻檢索才會更有效。2、檢索文獻之前是否找過相關資料你開始檢索之前,想一下是否尋到過有關資料,如果已經有些資料,可通過它使你得到什麼。與你周圍的人交談,看看他們中是否有人有資料或線索對你有幫助。
  • 文獻檢索的4個小技巧,助力你科研路上起飛!
    面對浩如煙海的文獻庫和各種資料,如何能夠在茫茫文海中,查找到你非常心儀的那篇參考文獻呢?今天,榮格格就帶著大家,從幾個小問題出發,介紹幾種十分簡單且有效的文獻檢索小技巧。第一,找準檢索詞是文獻檢索的基礎。所以我們需要十分明確,我們所掌握的搜索詞合適嗎?專業詞彙的中英文翻譯如何準確轉換?
  • 法學外文文獻檢索
    — 谷歌學術 —    在谷歌學術裡輸入需要檢索的文獻關鍵詞,會出來文獻的標題連結,包括需要付費或者IP才可以進入的專業資料庫裡的文獻。    可能由於沒有進入資料庫的權利,打開連結後不會顯示整篇文章,或者有付費的提示。
  • 教育文獻的檢索的過程
    這些文獻載體中既包括正式發表的出版物(如學術著作和專業期刊)也包括沒有正式出版但其目的是想在較廣受眾中傳播的出版物(如專業會議上交流的論文和由學校系統撰寫的專業報告)。[1]0次文獻為它所提及的出版物提供了一個引用文獻(Citation)。引用文獻包含作者、題目、出版年份、出版者,可能還有摘要,即出版物所包含信息的簡要總結。
  • 快告訴你的小夥伴~知網「KNS6.6檢索系統」上線啦!
    小夥伴,來來,體驗不一樣的學術檢索!CNKI知識發現網絡服務平臺即KNS6.6總庫檢索平臺現已上線。KNS6.6總庫檢索平臺通過檢索智能化、資源國際化、知識可視化、設計規範化以及交互式手段,將各種孤立、異構的信息資源整合集成成為相互關聯的知識網絡,形成統一、開放的資源體系,能為科研學習機構及個人提供個性化、增值性的知識創新服務。
  • 史上最全的中外文獻檢索網站!
    >(各類網盤,外鏈網站檢索)2.讀秀:http://www.duxiu.com/ (唯一檢索到書的內容的強大引擎!)用49元購買永久vip,可以永久登錄知網、萬方、維普、獨秀等網站。)mode=basic (碩博論文必用,與華藝臺灣學術文獻資料庫互補)3.臺灣學術期刊在線資料庫:http://www.twscholar.com/Home/Index (論文必用,與華藝臺灣學術文獻資料庫互補)
  • 論文檢索途徑只知道知網嗎?
    論文檢索網站除了耳熟能詳大名鼎鼎的知網之外,還有哪些呢?尤其是英文文獻,又應該去哪裡查找呢?
  • 一文初步學會Meta文獻檢索 | Meta簡明教程
    本篇對文獻檢索的過程和檢索策略進行介紹,相信諸位學完之後,就能初步掌握Meta分析的文獻檢索過程。我們將以研究主題「臨床試驗評價他汀類藥物治療房顫療效」為例,按部就班、簡明扼要地教大家如何進行文獻的檢索。一般而言,要解決提出的臨床問題,我們優先選最為相關的資料庫進行文獻檢索,如果找不到足夠的文獻,那再找其它資料庫進行二次檢索。
  • 常用的文獻檢索方法有哪些?做好畢業論文第一步:查文獻
    他們擁有大量的文獻搜集和實驗方案設計經驗。跟著他們學習一下,可以讓你少走很多彎路,搜集資料、構建論文框架都會順利很多。應該如何文獻檢索呢?一個是學校的圖書館(這裡說的是網站):大學本身是重要的科研機構,每個學校都會買很多重量級的學術資料庫,通過學校的圖書館,你可以瀏覽到很多的資料庫,找到你需要的研究資料。
  • Meta課程更新——新版萬方、知網資料庫文獻檢索詳細操作來啦!
    為回饋廣大Fans的支持,讓大家更熟練的掌握Meta分析,我們結合新版本資料庫、新版本軟體、新科研案例,在原有課程的基礎上,歷時一年多,分別更新了:第21講(疾病影響因素Meta分析案例——共16節);第22講(診斷性Meta分析完整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