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中百超市金鼎店內的蔥姜蒜價格均比較高,其中生薑每斤售價到了13.9元。
這幾種作料近期價格齊漲,其中生薑售價為2013年以來最高
近日,不少市民發現,蔥姜蒜這三種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作料身價齊漲。9月7日,記者走訪發現,生薑身價漲幅最大,每斤零售價已超過10元,兩個月翻了一番,為7年來的最高價。大蒜價格比其上市時價格翻了一番。大蔥身價也不「低調」,近期上漲明顯,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姜
每斤零售價超10元,攤販不願賣怕砸手裡
9月7日,記者走訪城區多家農貿市場和超市發現,目前銷售的生薑基本都是去年的存貨,價格卻讓眾多消費者瞠目結舌,農貿市場上零售價超過了10元一斤,超市裡更是賣到了13元一斤。
記者來到孫家大集上,各類蔬菜應有盡有,然而生薑的身影卻不多見,只有四五個蔬菜攤位上有售,每斤售價都超過了10元。「之前,不少蔬菜商販都會捎帶著賣點生薑,隨著價格持續升高,多數人不願意再賣了,因為買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商販馬德明說,自己的生薑還是一個月前批發的,好在容易保存,否則早爛在手裡了。
當日,記者從昌邑市宏大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近期生薑交易異常忙碌。姜農付先生說,當天上午生薑交易價在每斤7元左右,是近兩個月來的最高價,兩個月前單價還在4元左右。農貿市場上的零售價也從5元一斤漲到了超過10元一斤。
記者採訪了解到,近年來,生薑價格就像是坐在過山車上,變化不斷。2013年6月,生薑收購價每斤突破3元;2014年冬姜價開始下跌;2015年7月,收購價每斤在4元左右;2016年5月至當年底,每斤只賣到1.5元;2017年和2018年新姜上市時每斤售價近2元;2019年,每斤漲到三四元;今年是7年來的最高價。
多名生薑收購商表示,目前市場上的生薑基本都是去年的存貨,而去年生薑產地受氣候影響,產量普遍較低。經過近一年的市場消化,生薑逐漸減少,一些大收購商不斷增加收購量,減少出貨量,拉高了生薑價格。
蒜
今年提前漲價,目前是上市時的兩倍多
近期生薑身價倍增,大蒜也不甘落後,零售價持續上漲,已經超過了5元一斤。蔬菜商販表示,往年大蒜漲價都是在冬季,而今年秋季大蒜就開始漲價了。
記者走訪農貿市場發現,大蒜的身影同樣不多,個頭大點的每斤5.5元,個頭小點的每斤4.5元。在城區開包子店的市民趙紹坤表示,他每月都會買上50斤大蒜,隨著蒜價上漲,他的經營成本也增加了。「現在普通農貿市場銷售大蒜的商販比較少,我都是去南下河市場買。」
在南下河市場從事蔬菜批發的劉先生告訴記者,本地大蒜一般在每年5月下旬上市,如果上市時價格好,蒜農就會直接賣掉,如果價格不好,就會晾乾等秋冬季再賣。今年大蒜上市時,市場零售價在每斤2元左右,相比往年同期並不高。不過,不到4個月,大蒜價格翻了一番多,而且還有上漲趨勢。
劉先生表示,蒜價上漲主要受採購需求的回暖影響,一方面大蒜儲存入庫量逐步增多,採購商採購積極;另一方面是大蒜加工廠採購需求較前期有所增加。蒜價上漲了,收購商的收購熱情隨之提高,加快了散戶家裡的存貨進入流通環節。
蔥
近期漲價明顯,市民買了5根花了5元錢
相比生薑,大蔥身價稍顯「低調」,不過近段時間價格上漲得也很明顯。9月7日,記者走訪多家農貿市場發現,帶葉大蔥每斤售價在2.5元左右,去掉葉子的大蔥每斤在3元左右。
在孫家大集上,市民張先生購買了5根大蔥,總共花了5元,平均下來正好每根一元錢。「前段時間大蔥每斤也就是一元多錢,而現在竟賣到了3元。家裡天天炒菜,這5根大蔥很快就會用完。」張先生說。
蔬菜商販劉師傅坦言,大蔥一年可以種植好幾茬,價格也會不斷浮動,近期總體趨勢為上漲,而且漲得有點「猛」。「往年冬季,幹蔥也就賣到三四元一斤,而現在的鮮蔥一斤竟然也賣到了3元。」劉師傅說,去年同期大蔥零售價每斤在1.5元左右。即使在去年冬季和今年春天,大蔥價格也不高。
對此,壽光農產品物流園的工作人員介紹,近期很多蔬菜都在漲價,大蔥漲價也很明顯,主要原因是本地大蔥青黃不接,省外運來的大蔥成本較高,最終體現在零售價上。今年夏季,各地雨水較大,大蔥生長受到了一定影響,價格隨之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