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總動員》系列電影,幫助了我們重溫童年的田園風光,比如一場比薩星球的探險之旅。即使是劇中一個普通的玩具盒,也能勾起我們最大程度的懷舊之情。
但是,這些電影的核心可並不只是讓你回憶起你童年的那些玩具夥伴們。如果你仔細地觀看《玩具總動員》所有的電影,你會發現所有電影都有著一個共同的主題——怕被遺棄。胡迪和他的玩具朋友們生活在一個不穩定的環境,他們害怕每一個聖誕生日聚會和庭院銷售,因為這在些節日中,他們隨時有被丟棄的危險。
他們遇見過那些曾被拋棄過的玩具,比如《玩具總董3》中的抱抱熊。他們知道自己的時間緊迫,因為安迪最終會長大,不再需要他們。《玩具總動員》系列使我們意識到,在某種程度上,被遺棄是我們在生活中,一直普遍存在的恐懼。
在《玩具總動員4》中,胡迪就像一個被放空了的角色。這次的他終於可以獨自面對外面的世界,並不斷反覆問自己:除了一直定義他與主人的關係之外,生活是否還有其它的意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討論下,《玩具總動員》系列電影,使如何迫使我們直面隱藏在我們生存本質之下,對恐懼和壓抑的看法。
害怕被遺棄的我們。
在《玩具總動員》的許多場景中,胡迪和他的夥伴們把自己的主人安迪和邦妮,當成是自己的父母,依靠著他們。他們像是些沒有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們,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他們在這個世界上是多麼脆弱,他們多麼害怕被別有用心的人抓住。
雖然《玩具總動員》中的玩具們,有一個慈愛的父親形象——安迪。他是真心地關心著他們,但這些脆弱的玩具們,他們在日常的生活中,還是依舊受到了許許多多的創傷。他們的許多朋友,在他們的面前被遺棄。隨著時間的流逝,安迪的玩具都知道,自己會被缺乏情感的安全感所困擾,因為他們知道他們總是可以被替換的。
就如同《玩具總動員1》中,胡迪和巴斯光年,安迪的喜好成了他們兩人競爭的因素,就如同孩子們一般,有的時候會通過打鬥來博得父母們的重視。由於過度競爭和不全的環境,對主人的過度依賴,導致了玩具們長期處於危機的緊張意識中。
因為這樣的不安感,導致他們相信只有讓自己保持完美,才能深受主人們的喜愛。在《玩具總動員2》中,伍迪認為安迪不會帶他去野營,只是因為他的帽子不見了。雖然到最後,胡迪找到了自己的帽子,但由於不小心被撤壞了胳膊,安迪最終還是決定不帶胡迪一起。胡迪的恐懼感就如同我們當今社會上的孩子一樣,總認為自己要做得最好,才能得到父母的重視和喜愛。
克服恐懼,不要害怕被拋棄。
《玩具總動員》遺棄的恐懼告訴我們,對我們所有人來說,被遺棄是不可避免的。所以電影向我們提了這樣的一個問題:如果我們心目中那個最重要的人,哪天不需要我們了該怎麼辦?
《玩具總動員2》和《玩具總動員3》中的兩個反派角色(抱抱熊和邋遢礦工)告訴我們什麼是不該做的。這兩個角色因被遺棄而感到痛苦,並成為殘暴的惡棍作為回應。在他們的回憶中,礦工從來沒有被一個孩子擁抱和喜愛,抱抱熊則因為遺忘而被遺棄。他們的不幸經歷使得他們害怕被愛。他們不斷通過自己的經歷來告訴其它的玩具們,他們接下來會迎接的結局。
電影迫使著我們面對這些被遺棄的現實,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用在最極端的方式來看待這種經歷。從本質上講,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即使被愛是短暫的經歷,它仍然是值得的。在《玩具總動員3》中,安迪很痛苦地放棄了他的玩具,但奇怪的是,這讓人感到安慰,因為這表明你可以愛一樣東西,但仍然需要放手。
《玩具總動員》中的許多玩具都經歷了一場生存危機,關於什麼是玩具,如何與自己的主人們相處。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玩具角色逐漸明白了他們無法逃避的人生目標,一旦他們接受了這個目標,對被拋棄的恐懼似乎就不再那麼可怕了,因為迎來告的那些日子裡,他們知道,他們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