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行,算是一場意外。卻也因為這場意外,體味到難得的寂寥而深沉的趣味,以及「山色空濛雨亦奇」的境界。
在路上,晴日暖風,綠陰幽草,見人度己。
回看在怒江的每一天,都是自在而生動的。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於雲南省西北部,處於怒江中遊。因怒江由北向南縱貫全境而得名,被譽為「邊境之州」。「天境怒江—心靈呼吸的地方」,是怒江對於自身的定位。這裡有世界上最長、最神秘、最美麗奇的怒江大峽谷;這裡是世界自然遺產「三江併流」的核心腹地。
DAY 1
小長假第一天早早地出發。怒江算是冷門去處,所以一路車流量並不大,下午四點抵達怒江州府六庫。
因為邊境城市+疫情管控雙重因素,進怒江州要核驗身份證、開啟後備箱檢查。提醒自駕遊的朋友們,提前備好證件,主動配合武警檢查。
酒店簡單休整,換上短褲短袖出門覓食。
希爾頓樓下的手抓飯餐廳,算是當地特色,引得眾多食客慕名前來饕餮。三個人,點了最便宜的199元套餐,如圖所示,份量非常足。茶香烤雞、怒江香腸、老窩火腿、鹹鴨蛋、香甜水果玉米等等,一大簸箕的風味美食非常誘人。
不過,正宗的手抓飯是在當地的傈僳族人家才可以吃到的傳統食物,圍著簸箕坐成一圈,左手當碗,右手當筷,相談甚歡,一家人吃得風生水起、唇齒流涎、言笑晏晏。
吃飯間隙,餐廳安排了服務員上臺表演節目。聽不懂的傈僳語咿咿呀呀的唱著簡單的調子,歌聲卻是清澈洪亮。
一曲終了,有食客捧場的鼓著掌大聲叫好。臺上的倆小姑娘對視一眼,羞澀的抿著嘴,笑容靦腆。
灰撲撲的河谷小城,顯得有些過分悠然和慢吞。
江風溫存,雲濤兜轉,將夜拉得無限漫長。
有時,一盞燈,就是落入人間的月亮。
DAY 2
早餐後,離開六庫,沿著最美公路前往貢山。
怒江美麗公路(沒錯,就是這麼直觀且有底氣的路名)去年底正式通車,依山傍水。兩岸多危崖,沿途風光旖旎動人,又有「水無不怒古,山有欲飛峰」之稱。
從六庫鎮出發,經怒江西岸的美麗公路行駛50公裡左右,正對著怒江水面看過去,有一座山峰被稱為「偉人峰」。
不知是誰發現了這個天然之作,仔細品味還真像靜臥在群山之上、仰望藍天的一個偉岸身影。
石月亮
站在觀景臺,眺望怒江對面的高黎貢山的峰巔,有一巨大的透著白雲藍天的巖石穿洞,恰似一輪明月高懸於山峰林海之中,與蒼天連成一體,傈僳語叫「亞哈吧」。
駐足此地,讓人不禁感慨大自然造物主的鬼斧神工和匠心獨運。
傈僳族稱這裡是「三江聖地,傈僳之糧」。
的確,在這裡你可以看到相對集中的一壠壠梯田,一片片村寨,農人辛勞耕耘,一派豐收景象。
怒江第一嘯
車行至貢山縣西月谷,老遠就聽到嘯聲不絕於耳,近觀水流,無論漲落,總是捲起千層浪花,謂之「怒江第一嘯」。
這裡是整個怒江落差最大、峽谷最窄、江面最窄的地方,上遊百來米寬的江面到這裡縮減成一半。
想像豐水時節,大江奔騰咆哮,巨浪以排山倒海之勢直面撲來,形成連綿不絕的驚濤駭浪奇觀,氣勢磅礴,震魂攝魄,正是怒江之「怒」所在吧。
當地人逐水而居, 方方正正的兩層吊腳樓落地生根、與世無爭的隱匿在蔥鬱山林中,和奔騰的江流一靜一動,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路過福貢縣城,遇到幾個撿廢品的孩子,在分享彼此的收穫,咧著嘴巴,牙齒和陽光一樣明朗。
一路走走停停,順著怒江岸邊蜿蜒的山路,經怒江大峽谷、福貢老城、石月亮、怒江第一嘯、牛郎當…一路上綿延不絕的雪山,趕在日落前,抵達貢山縣城。
貢山縣是2014年才實現全年通車的地方,至今仍有很多原始的景色尚未開發,也是我們此行的目的地。
當地人說冬天的怒江才叫漂亮,江水會像翡翠一樣橫亙全州。
遠處山巒逶迤、綿亙起伏,雪峰環抱,雄奇壯觀。
隨處可見的草果植株,根部簇簇的開花、結果,靜待成熟,慷慨的予人採擷,讓菜餚更加鮮美濃鬱。
晚飯是酒店老闆推薦的當地館子,門面毫不起眼,進去卻別有洞天,食客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招牌的漆油雞+三種時令野菜(奶窩菜、野蒜、竹葉菜),和友人在油煙繚繞中吃的意猶未盡,奈何肚皮已經脹了。
漆油雞是傈僳族的傳統美食。漆油是用當地特產的漆樹籽提煉而來的天然可食用植物油,具有滋補和消炎功效。將當地野外放養的雞宰好洗淨切塊,以漆油燜炒五六分鐘,灑入適量燒酒,配以八角、草果、食鹽,水,燉二三小時就成了漆油雞,味道極為濃香。
不過漆油是容易致敏的食材,過敏體質的人慎食。
美食愛好者們總愛辯論,在哪裡可以尋找到真正的當地味道?竊以為,不在於鱗次櫛比的時尚高樓之中—那是包裝好的味道;也並非來自於那些冷漠囂張的待客之道中—那是被誤解的味道。
當地味道就在於那一個個低矮的街坊小檔之中,是街坊口口相傳的小店。沒有精巧花哨、譁眾取寵,接地氣、具人情。
生活本來就是一個吃飯的的過程。人人都希望有口好吃的,如港劇中說的吃頓安樂茶飯,平淡味道中有你有我。
DAY 3
這樣的清晨,繼續向著雲霧繚繞的未知遠方出發。
世界和旅人都將醒未醒,一切都是懸而未決的。如詩人雷蒙德·卡佛說的「一切都很可愛,一切都沐浴在純淨的清冷的光裡」。
綠樹山水從車窗外掠過,凝望這模糊的天色,如何被陽光像雨一樣,一寸寸浸透,浸亮。
想像著溫柔的日光正爬上睡懶覺的人的額頭,撫平他們昨夜留下的焦愁。或者,流竄在屋內,點亮昏黑的家什、牆壁。
橋,是怒江最實用的交通設施,隨處可見。
怒江第一灣
在丙中洛,遇到一位藏族老奶奶,和兒孫從迪慶來,不會講漢語,衝我微笑點頭算是打招呼。
幫她和家人拍了幾張照片,給了她孫子。一家人對我拍的照片很是滿意,再三致謝,笑容真誠淳樸,像是相處了多年的隔壁鄰居。
相較配合拍照擠出的笑容,我更喜歡她認真看著鏡頭,略顯侷促的表情。
重丁天主教堂
教堂大門緊閉,本想遺憾的穿過小巷回去停車場。路過一戶大門敞開的人家,意外發現他家二樓陽臺可以俯瞰整座教堂。
友人難掩興奮,唐突的敲門,弱弱的問能否去二樓拍張照片。年輕的女主人正坐在院子中曬著太陽摘著菜,抬頭衝我們笑笑,說你們進來嘛!
一行三人,冒昧的爬到人家二樓,得以拍下重丁教堂的全貌,完滿!告別時候,真心誠意的感謝,稱讚她的院子打理的整潔漂亮,女主人還是爽朗的笑笑,說閒著沒事就收拾一下嘛。
石門關
霧裡村
旅行指南上說,這裡是人與神共居的地方。
置身其中,真正觸動我的卻是雲霧中的小小村落在怒江大峽谷中若隱若現,炊煙嫋嫋升起,阡陌交錯,雞犬相聞,詩情畫意中帶著塵世間的煙火氣。
房前屋後的青稞已然成熟,等著農人收割。
背簍裡是柴火還是果蔬並不重要,只要走在回家的路上就好。
在霧裡村,頭頂蔚藍的天空,悠然走在蜿蜒的小路上,可以想一些心事,舒舒服服地嘆息,盡情做讓自己愉快的事。即使獨自一人,也不會覺得失落,反而有種莫名的感動和真切的歸屬感。
瑣碎而平凡的日子,能夠見想見的人,說想說的話,吃想吃的食物。這樣才算是真實的活著吧!
站在村中的古榕樹下,羨慕世居此地的人們,生活或許貧瘠但是踏實。
清晨微涼,去河邊散步或者寫生,都甚為美妙。午間,如得工夫小睡,那便是福氣,可枕微風送鳥鳴。到了傍晚,餘暉溫柔,落在樹上,屋頂上,天上,儘是朱色。入夜,蛙鳴又起,更靜,能見遠處的星星和近處的燈火。
晴日暖風生麥氣,綠陰幽草勝花時。
離開霧裡村,經過重重邊檢核查,抵達有著中國最美怒族特色村寨的秋那桶。
「桶」在怒族語言中意思是「和平」。秋那桶是怒江大峽谷北端最後一個村子,森林茂密,仿若仙境,號稱整個大峽谷中最精華的地方。
午飯是在提前預定的阿白客棧。蔥鬱高大的核桃樹下擺張桌子,老闆阿白端上燉好的漆油雞,蓋子掀開,濃鬱的香氣熱乎乎的氤氳開來。
趁熱舀上一碗,落胃舒服,通體舒泰。
吃飽喝足,村子裡走走。
溪水潺潺順流而來,遠處峭壁瀑布飛濺。沿途有鴨子戲水,河谷微風拂過青稞田沁人心脾,小豬崽哼哼唧唧嬉鬧…...
恬靜安寧,自然清新,莫非這就是詩人說的「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離開的時候,有兩個本地的小姑娘輕敲車窗,問我們能否捎帶她們一程。
上車後,小姑娘落落大方地和我們聊起天來,說自己是本地的藏族,來霧裡村打籃球比賽,來了三天喝了三天酒了......
在當地,怒江人自己釀酒,自己製作酒具,自己創新喝酒的方式。無論是在高山村寨,還是江邊村落,還是在縣城,酒都是必備的東西。在怒江的一些地方,還有喝「早點酒」的習慣,就是早上吃早餐(通常是米線)時,都要喝點酒。
能夠大口喝酒、認真嘆息、且喜無拘無礙。這樣活著,真好!
一山四季,草木青翠豐茂,抑或積雪皚皚。
陽光裹著旅人,翻山越嶺、跋山涉水。
此刻,天空蔚藍,內心明淨。
普化寺
在東風村,沿著小道穿過村中民居,看到的藏式風格的簡陋寺院就是了,是唯一一座藏傳佛教噶舉派的寺院。
雪山腳下的普化寺和天主教堂咫尺相望,和諧共存在這個邊境的小村落裡,庇佑著這一方水土。
「開車師傅們,小心一點開,今天我的雞軋死了一隻」。
路邊豎著的牌子,言簡意賅,連錯別字變得生動有趣。而杆子上掛著的那隻早已風乾的死雞,則讓人於心不忍。
晚餐是酒店老闆推薦的另一家當地餐館,清真館子,價廉味美。
酒店老闆是戴個眼鏡的中年男人,說話很是風趣,辦入住的時候,遇到沒有預定的客人,老闆說:「不好意思,今晚連半張床都沒有了!」聽得幾個客人面面相覷,無言以對。
酒店房間乾淨,熱水流量充足,一次性棉拖鞋厚實舒適,提供免費早餐,雖然味道一般,種類不多,但是管飽,尤其推薦蔥油餅。
嗯,對得起老闆的那句自信「我們是這方圓百裡最好的酒店!」
DAY 4
返程,按計劃到大理永平住宿一晚再回昆明。
返程路上下起了雨,遠山近水,雲霧瀰漫。
車子開著開著,烏雲散去了,太陽撥開層層雲霧靜謐灑下,天空重新變得潔淨,葉子滴淌著綠意,微風清爽,萬物澄明。
吐槽一下怒江的交通,雙向六車道因為修路堵得水洩不通,而出城車輛則見縫插針,硬生生地把雙向車道擠成了單行道,對面來車無法前行,徹底堵死。更無語的是堵了近兩個小時,居然沒有一個警察捨得出現疏導交通。
傍晚時分,到達大理永平曲硐村。
曲硐村是滇西最大的回族聚居地和西南絲綢之路上的重要驛站(博南古道穿境而過),不大的鎮子因為一道黃燜雞聲名遠播。
鱗次櫛比的黃燜雞館子,店家大姐把一大盤醇香油亮的雞端上桌,說趁熱吃!
在這裡,美食與生活銜接在一起,生生不息。
曲硐古村依山腳而建,以傳統民居建築為主。
村落內小巷縱橫交錯,如入迷宮一般,至今仍有許多建於清末及民國時期的老房子。
一個朋友讓推薦去怒江遊玩的最佳線路。回復他:最佳無法定義。可能我覺得此地是桃花源,於你而言山山水水不過爾爾。
路途遙遠是一定的,從昆明到怒江州府六庫要一天,從六庫到貢山又要一天,至於堵不堵車完全靠運氣。從貢山縣城到丙中洛大概兩個小時,傍山而建的路好走不到哪裡,雨季滑坡泥石流,冬季霜雪冰凍。
可是途中風景,只有自己去走一遭,才知道值不值得。
【來源:都市條形碼】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