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執政民心盡失 中性選民達歷史高點 贊成「祖國統一」人數增加

2020-12-11 中國臺灣網

臺灣藍綠陣營時常上演「全武行」。(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21日訊 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昨日(20日)公布了島內最新一波民調。在這份民調中,民進黨方面一片慘澹:「蔡英文聲望低檔盤旋,停滯不前」「賴清德執政近一年首度出現不滿意度超越滿意」「民進黨認同度史上最低」,國民黨認同度雖有增長但也不甚理想。在藍綠存在感越來越弱的同時,一股力量卻在悄悄壯大。民調顯示,島內中性選民力量已接近半數,逼近藍綠勢力之和。

據臺灣《中國時報》早前報導,臺灣朝野政黨黨員人數加起來僅約佔選民總數6%,其餘94%都是無黨籍。這意味著94%的大多數被6%的少數綁架。長期以來,臺灣一直都處在藍綠兩黨惡鬥的環境,久而久之,大家也養成非藍即綠的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時刻,無色覺醒於焉而生。「無色」代表沒有特定色彩的這群人,「覺醒」代表不被藍綠牽著走。

蔡英文持續在抵擋徘徊。(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2016年,民進黨以超高支持度上臺,兩年執政下來民心盡失。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昨日的民調顯示,49.9%不贊成蔡英文施政,贊成僅三成,顯示蔡聲望停滯不前,依然在低檔盤旋。臺當局「行政院長」賴清德去年9月上任迄今11個月,42%基本滿意其表現,45%不滿意,這是他上任以來首度出現不滿意度高於滿意。

再來看政黨滿意度。4.8%強烈支持民進黨,19.7%溫和支持民進黨。20.2%溫和支持國民黨,4.3%強烈支持國民黨。46.9%為中性選民。換言之,目前臺灣藍綠勢力的分布,大體上是24.5%綠、24.5%藍、46.9%是中性或獨立選民,藍綠力量不相上下,是「近2年來藍綠勢力最接近的時候」。

臺灣民眾的政黨認同民調

據《中國時報》報導,「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這項數據反映出,臺灣有為數可觀的人對兩大政黨失望與不滿。中性和獨立選民在過去2年中呈現了相當大的高低起伏,最低是在2016年6月的27%,最高點在今年7月49.6%,目前的46.9%仍是歷史高點。遊表示,臺灣正在出現一個空前的「政黨選民解組」現象,顯示兩黨正遭遇來自選民的空前威脅與挑戰。《中國時報》認為,中性選民接近半數,意味無色力量的快速覺醒,預計將反映在年底縣市長選戰的投票行為上。

這種現象並非第一次出現,今年以來,就有多份民調顯示,島內有一股強大的聲音,期待「超越藍綠、真為臺灣著想的第三力量」出現。

臺灣朝野政黨黨員人數加起來約佔選民總數6%,其餘94%都是無黨籍。

今年5月,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民調發現,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都有近6成民眾對其表現不滿,自認政黨中立者已達56.6%。逾6成希望臺灣能形成超越藍綠、真為臺灣著想的第三力量出現。

據「中時電子報」7月報導,「臺灣民意基金會」民調顯示,49.6%的人自認中性或獨立選民,達到空前最高的49.6%。另有57%的人覺得臺灣需要強大的第三勢力出現。遊盈隆稱,這證實臺灣社會渴望一個可取代兩大黨的強大的第三勢力。

贊不贊成兩岸三黨比賽愛臺灣民調。(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旺旺中時7月民調顯示,高達52.3%的民眾贊成讓國民黨、民進黨、共產黨三黨一起來比賽愛臺灣,反對的只有24.3%。分析顯示,不分泛藍或泛綠,贊成比例都超一半,達67.9%和57.5%。《中國時報》指出,面對臺灣內部長期陷入藍綠惡鬥和對立內耗的局面,輿論傳出「無色覺醒」的呼聲,並反思是否該有第三種選擇,讓國民黨、民進黨和共產黨一起比賽,由老百姓做評審,看誰最愛臺灣。而愛臺灣就是要讓臺灣人日子過得更好!

到底誰更愛臺灣?臺灣民眾已經在「用腳投票」。

臺灣學子掀起出走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大陸今年2月份出臺對臺31項措施,各省市迅速跟進,密集發布多項利好,許多對臺灣發展失去信心的島內青年紛紛來大陸尋找機會。《中國時報》指出,相較於低薪、發展空間狹小的臺灣,大陸給予臺青更大發展空間,展現巨大磁吸效應。

旺旺中時7月民調顯示,島內認同「九二共識」的比例達37.4%,超過不認同的35.2%,反映出民眾已逐漸感受到「九二共識」的重要性。值得一提的是,被認為「天然獨」的20至29歲區間的民眾認同度高達38.1%。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港澳臺居民居住證申領發放辦法》,並將於9月1日正式實施。居住證採用了居民身份證製作技術標準,採納了臺灣同胞提出的使用18位身份證號碼的建議。消息一出便獲臺青點讚、叫好。

到大陸就學的臺灣學生數量爆增。(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打通任督二脈!」在大陸長期居住的臺青非常興奮,紛紛表示總算突破技術瓶頸,邁入「新的裡程碑」。在大陸工作的臺灣教師認為,未來臺師在大陸學校任職的福利待遇將逐漸一致,並有可能享「國民待遇」,將強化臺高教人才西進浪潮。有人表示,這是兩岸一家親的最佳寫照,相信能提高不少臺灣人的認同。

認同確實在提高。「臺灣民意基金會」昨日民調顯示,兩年間,贊成「兩岸同屬一中」的比例增加了11.3%,不贊成者下滑了14.2%。贊成「祖國統一」的人增加了6.7%,不贊成的人減少了4.4%,「這是一種不尋常的突變」,遊盈隆說。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中國臺灣網資料圖)

自詡「愛臺灣」的民進黨上臺後抗議四起,蔡英文自誇「臺灣經濟20年來最好」,最新民調卻發現,61.1%的臺民眾擔心家庭經濟狀況。到底誰是真正愛臺灣,誰可以讓臺灣人日子過得更好?

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曾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實際上,一個制度、一個政黨,究竟有沒有吸引力,關鍵在於能不能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當做自己的奮鬥目標,能夠讓老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能夠給老百姓提供更好的發展機會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也能夠給人民帶來更加美好的希望和願景。如果離開了這些,空喊什麼「愛臺灣」,或者標榜所謂的「普世價值」,實際上都於事無補,是騙不過老百姓的眼睛的。(木木)

相關焦點

  • 大S用實際行動控訴,蔡英文早已民心盡失!
    但是,即使是病毒也阻隔不了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的深厚情誼,有關數據顯示,臺灣到大陸來探親的人數依舊沒有減少。不過蔡英文當局卻頒布了一項口罩進出口的政策限制,要求在最近的一個月內,臺灣的所有口罩禁止出口給大陸。這聽上去就像是在為武漢抗擊肺炎增添了一個挫折和麻煩,因為現在大陸最為緊缺的就是物資,而口罩的供應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打臉來得太快!
  • 臺名嘴「肯定」蔡英文執政:她鬧得越歡越有助統一
    海外網7月5日電 4日,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活動時稱,只要堅持進行改革,總有一天會得到臺灣民眾的肯定。對此,臺名嘴黃創夏諷刺稱,民進黨和蔡當局的執政成績確實值得「肯定」,他們現在鬧得越歡,就越有助於兩岸實現統一。
  • 臺灣民眾心聲,一場直播足以證明,蔡英文民心早失!
    蔡英文已經民心盡失據臺媒報導,12月1日臺灣醫生黃一林在直播平臺直播時講到,自蔡英文執政4年以來臺灣民眾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在這4年裡,臺灣的生態環境極具惡化。那是因為蔡英文政府所實行的經濟發展政策是高汙染低回報的不健康的經濟發展政策。這種政策嚴重威脅到臺灣人民的生命安全。
  • 蔡英文執政一年失去中間選民支持,資深媒體人:她只剩兩條路
    蔡英文執政一年失去中間選民支持,資深媒體人:她只剩兩條路 李寧/中國臺灣網 2017-06-23 11:08
  • 雖以800萬票數獲勝,蔡英文卻早已民心盡失,這個人道出真實原因
    雖以800萬票數獲勝,蔡英文卻早已民心盡失,這個人道出真實原因2020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已經出爐,蔡英文以800萬的票數獲勝,但是卻並不是所有的民眾都能接受這個結果。有媒體報導稱,一位名叫黃一林的民眾甚至竟然公開對蔡英文進行斥責,甚至說她根本就不配成為領導人。而更重要的不只是這位民眾的公開指責,而當時觀看直播的將近一百萬人,也幾乎全都認同這位先生的話,也就是說,蔡英文的當選也讓廣大民眾產生了嚴重的反感。所以說,雖以800萬票數獲勝,蔡英文卻早已民心盡失。
  • 一嚴重跡象顯示臺灣選民民心已大變 蔡英文執政遭挫敗
    內容提示:蔡英文政府過度關注選舉,忽略民生經濟,被民眾拋棄,國民黨重新執政。鳳凰衛視2016年8月29日《新聞今日談》,以下為文字實錄:李亞蒨:確實這一起事件讓人看到說,是不是民進黨輸不起,這一部分我們進一步跟鄭先生來探討分析,您怎麼看蔡英文是不是應該負起責任?尤其18年的時候,我們接下來就要進行臺灣的縣市長選舉了,是不是執政上面她應該好好反省一下?
  • 蔡英文上臺650天 臺灣支持「統一」民意創10年新高
    據臺媒報導,農曆春節前夕,臺灣《遠見雜誌》發表最新「2018臺灣民心動向大調查」,在蔡英文執政即將屆滿650天前夕,「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率攀上10年新高。此外,有將近一半、高達47.5%的受訪者贊成「九二共識」。
  • 臺民眾喊話蔡英文:統一統一快統一 現在很沒尊嚴
    海外網11月21日電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臺灣競爭力論壇日前發布「臺灣民眾國族認同下半年調查」,調查顯示,85%的臺灣民眾自認是中華民族,不贊成是中華民族的比例下降。過半臺灣民眾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兩岸如果無法維持現狀的狀況下,62%民眾認為和平統一對臺較有利,仍堅持維持現狀者僅1.2%。  而臺灣《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島內挺「獨」的人數明顯減少,主張「急獨」和「緩獨」的人數總比例降為24%,此項數據為歷年來最低。有40%民眾表示願意赴大陸就業,有38%的家長願意讓孩子來大陸讀書,創8年來新高點。
  • 蔡英文執政蜜月期結束 抗議人群將走上街頭"倒蔡"
    海外網8月31日電 執政百日民調暴跌的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緊接下來的日子會很難過。軍公教大遊行、觀光旅遊業者大遊行9月將相繼上場,這也印證了親綠機構臺灣民意基金會日前所公布的民調結果——蔡英文的蜜月期即將結束。
  • 剛愎自用劃錯重點 蔡英文盡失民心
    蔡英文的這個任期還有3年整,如果她不想臺灣在她執政之下繼續沉淪,就應反躬自省;倘若依舊執迷不悟,她將在歷史上留下惡名。臺灣島內近日出爐的民調,民眾對蔡英文的不滿意度普遍高於滿意度,如「臺灣守護民主」平臺於16日公布的民調,民眾對蔡英文滿意度僅18.4%、不滿意度卻高達76.4%。即便如民進黨公布的民調,也顯示民眾對蔡當局的不滿意度高出滿意度12個百分點。
  • 蔡英文上臺650天 臺灣支持「大陸統一」創10年新高
    蔡英文。(資料圖)海外網2月13日電 蔡英文上臺近650天前夕,臺灣一民調顯示,支持「大陸統一」的比率創10年新高。據臺媒報導,農曆春節前夕,臺灣《遠見雜誌》發表最新「2018臺灣民心動向大調查」,在蔡英文執政即將屆滿650天前夕,「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率攀上10年新高。此外,有將近一半、高達47.5%的受訪者贊成「九二共識」。
  • 議題爭議"綠委"屁股擦不完 蔡英文重蹈馬"執政"失誤
    馬英九「執政」八年,急於追求歷史定位,乃至改革躁進,不懂體察民心,更將改革大刀砍向國民黨的鐵桿部隊軍公教,終致失去政權。今日的蔡當局也陷入同樣的困境,也難怪外界對蔡英文會有「女版馬英九」的稱號,恐步上馬英九的後塵。 圖/報系資料照片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華夏經緯網10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上任迄今僅140多天,包括年金改革、一例一休、美豬進口議題、兆豐案與臺「司法院」人事等議題,均在黨內外引發不小爭議,最後卻要「綠委」硬著頭皮收拾、背書。
  • 蔡英文首次公開談統一,竟揚言「統一不是唯一選項」
    海外網5月26日電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最近明顯有些氣急敗壞,不斷放出驚人之語挑戰兩岸底線。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日前罕見明確表態稱「最終目的是國家統一為原則」,蔡英文26日對此說法首次作出回應,竟公然聲稱「統一不能是臺灣年輕人對未來的唯一選項」。
  • 臺民眾喊話蔡英文:兩岸越早統一 對臺灣越有利
    他表示,陳水扁任內,紅衫軍直逼其辦公室,陳在驚嚇之餘,蓋起最高的圍牆,而「蔡英文上任500多天,自己反而說成500多年」,其內心深處是「度日如年」。 據臺灣《美麗島電子報》最新發布的民調顯示,對於蔡英文今年1月的表現,有64.4%民眾表示不滿,較上月增加了4.2個百分點。有臺網友直呼,「兩岸越早統一,對臺灣民眾越有利,我們希望快點統一。」
  • 蔡英文這樣的表現是想加速「被統一」?臺學者直戳「臺獨」脊梁
    編輯:星辰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投票結果揭曉,蔡英文依靠對韓國瑜的抹黑和對選民們開出的空頭支票而順利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當天晚上,大陸網友知道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果出爐後,許多人在網上進行了留言,許多大陸網友認為解決祖國和平統一的問題必須要靠武統。雖然國臺辦發言人一再表示大陸的對臺政策沒用變化,依然堅持和平發展的路線,但是也提到民進黨和蔡英文當局也需要好好思考一下為什麼蔡英文上臺後大陸支持武統的網友會越來越多。
  • 蔡英文挑戰大陸,是想加速「被統一」嗎?
    民進黨治下的臺灣已經傷痕累累,再給蔡英文4年不僅會深刻影響未來臺海地區穩定,影響臺灣與外部的關係,更會嚴重損害臺灣民眾福祉。蔡英文在選舉中強打「主權牌」,肆意挑動兩岸民意對立。而島內選民並未意識到選舉結果對自身生活、特別是對未來發展前景的深刻影響,沒意識到危害要比他們所預見的大得多。
  • 蔡英文兩岸政策滿意率創新高 全面辯證看待臺灣民意
    兩組數據值得關注:一是,儘管主張永遠維持現狀的人仍保持在一半左右,但主張急獨和緩獨的比率合計上升了7%,達到35%,主張統一的只剩下10%。二是,48%的臺灣民眾滿意蔡英文在兩岸關係上的處理表現,這個數據是五年來最高的,而且好評首度超過差評。  《聯合報》政治傾向比較中性,此項調查具有一定的參考性。
  • 失了民心,蔡英文還能蹦躂到幾時?
    編輯:格桑 自從民進黨上臺執政以後,臺灣就一直不太平,總是發生很多島內群眾抗議的事件。不得不說,這和蔡英文及民進黨的政策有很大關係。 蔡英文失去民心 蔡英文和民進黨屬於親美派,一直以來都有「臺獨」思想,不想回歸祖國,因此她一直想利用美國來打擊大陸,進而實現「臺灣獨立」的妄想。 可自古以來就有句話,叫做「水能覆舟,亦能覆舟」。
  • 蔡英文執政成績怎一個「差」字可以形容 抗議聲浪如影隨形
    蔡英文執政成績怎一個「差」字可以形容 抗議聲浪如影隨形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蔡英文當局自去年5月20日上臺以來,在島內爭議不斷。
  • 臺灣學子王裕慶:盼望2020能趕走蔡英文 邁向祖國完全統一!
    當然,2020年選舉可以預見的是,藍綠因彼此都有了共主,並同時把這場選舉當成各自取得與防守政權的關鍵一戰,而兩方選民組織結構更加團結。因此,作為白色力量的柯文哲,可能無法如同以往有得到藍綠兩方游離票的機會,而也在猶豫是否應參選2020,來呼應島內一股勸進他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