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武林中如馬保國之類的「大師」不少,這讓封塵在的武林中的前輩們情何以堪?從沒聽說過哪位前輩是天下第一,關於神槍李叔文的傳言「神槍真殺人」也難辨偽真。
01
神槍李書文,河北滄州鹽山縣王南良村人,個頭不到一米六,但雙手過膝,機警過人。
自古武術界有個奇怪的現象,徒弟想拜個好師傅很難,同樣師傅想收個好徒弟也很難。李書文自小痴迷武術,但因身形瘦小,尋常武師不願收他為徒,識貨的必是高人。
為李書文授過藝的有四人,分別是羅疃八極拳五世傳人張景星,以大槍聞名於世的黃士海以及黃士海的兩位師父李大中、張克明。
02
要想知道李書文的武功為什麼好,首先要明白什麼叫功夫?功夫就是時間和汗水。李書文習武肯下功夫,又有練武天賦,再加上有高人傳授技藝,他的武功想不好都難。
據坊間傳聞,李書文去羅疃張景星家學拳要走16裡路,每天他都是闖步或抖大杆子往返。李書文家附近的碗口粗的棗樹、槐樹,大多被他練拳腳震死,最後成了他練功的靠樁。
最特別的是李書文練大槍,他白天扎銅錢眼,夜裡扎香火頭,如果最後不過癮,他就扎蒼蠅。李書文的弟子劉雲樵在著文中說過,他師傅平日練槍方法奇特,如把蜂蜜塗在窗紙上招引蒼蠅,然後用大槍把蒼蠅一隻只扎死,而窗編仍然完好。
李書文的徒孫,清末宣統皇帝御前侍衛霍慶雲回憶,李書文臂力驚人,他經常用大槍挑起八十斤左右的大車軲轆搖,風車似的呼呼轉,卻毫不費力。
武林中都說,李書文是集師祖李大中、李克明,師父黃士海、張景星四人拳技、槍藝之大成,終成自家一派。
03
1895年,袁世凱小站練兵時,廣招天下豪傑。李書文的師父黃士海也接到袁世凱聘書,但因年事已高,特舉薦李書文前去任教。
李書文在演武廳見到袁世凱時,因身材又瘦又小,卻扛著一桿大槍,形象有點滑稽,引來了哄堂大笑。
袁世凱的衛隊裡有一位東洋人教官自持技高,當場羞辱李書文,李書文大槍一抖,東洋人即被李書文的大槍刺穿咽喉,慘死之身隨之被一槍挑甩出演武廳。
另三名東洋教官見同伴李書文被一槍刺死,隨即揮刀向李書文撲殺報仇,但沒三個回合,這三個東洋人便慘死在了演武廳外。
袁世凱看傻了眼,直呼:「神槍!神槍!」
李書文一戰成名,從此「神槍李書文」名揚天下。
04
宣統二年,俄國拳王馬洛託夫來華,在京設擂臺,口出狂言,肆意羞辱我中華男兒。李書文奉師命登臺打擂,他一拳將馬洛託夫打下擂臺。事後才知,馬洛託夫的肋骨被打裂。
此舉震驚朝野,溥儀欲封李書文為五品頂戴,近侍衛隊武術總教習,李書文以恩師需要他盡孝為由謝辭。
05
北洋時期的軍閥尊武尚武,李書文跟軍閥們打過一些交道,並因此留下了又一些武林軼事。他一生桀驁不馴,堅持藝不叩門,他跟軍閥的交道,都是別人將他請進門去。
黑龍江的少將旅長許蘭洲,因仰慕李書文武林威名,恭請他入府,教授自己的兩個兒子。
許蘭洲有一結拜兄弟,因不服李書文,前來比試。小比一下敗陣之後,還要再比,許蘭洲趕緊將他攔下,說是李老師已經給他們面子,不然那位結拜兄弟早就沒命。
但凡功夫高手都有「留情不出手,出手不留情」之說,陳福貴如夢初醒,趕緊給李書文道歉,李書文坐在堂中太師椅上哈哈大笑,身體一晃,坐下太師椅竟散架。
06
黑龍江被張作霖控制後,許蘭洲投靠張作霖。張作霖久聞「神槍李書文」大名,敬聘其為奉軍三軍武術總教師。
李書文走馬上任第一天,奉軍中的東洋武術教官見張大帥給他們請來的總教師竟然是一個乾癟瘦小的小老頭,很是不服。結果,李書文只出一掌,即擊碎了日本人岡本的肩胛骨。如不是張作霖見狀急忙阻止,日本人必死無疑。
07
武林中有個現象,一個人的名氣有多大,不在於他武功練得多好,而在於他和哪位高人動過手,戰勝過哪位高人。
當時以李書文名聲極高,許多想出人頭地的習武人自然以他為目標,想和他交交手,並想戰勝他。
劉雲樵說他師傅平日生活起居有個規矩,任何人不準靠近三步之內,既使家人、學生也一樣,只要一靠近,沒有不被他摔出去。
關於李書文之死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在告老還鄉的途中,被仇家下毒,另一種說法是李書文身挎寶劍,帶領孫輩習武,坐在武場椅子上仙逝。他享年七十歲。
現在許多人對中國傳統武術多有詬病,如果李書文泉下有知,不知又該做何感想,想必他也很無奈,或許曾經的那個武林,已隨著那些前輩們一起逝去,只留下一段真真假假的傳說。
大家怎麼看?請在評論區留言。
每次遇見,都是再次相識!如果您喜歡閱讀類似相關文章,請點擊關注,以後相關文章會即時發送給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