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影視類上市公司長城影視(002071.SZ)在同行中找到了一位新合作夥伴,試圖以此來增強自己日益下滑的影視劇業務競爭力。
這家公司最近與拉風傳媒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拉風傳媒)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協議約定,雙方將在股權投資、合作基金、業務開展以及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建立面向未來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工商資料顯示,拉風傳媒成立於2007年,實際控股人為陳美麟,持股比例為67.67%。拉風傳媒的主營業務有電視劇、電影、廣播劇、藝人經紀,旗下有影視投資公司、電視電影製作發行公司、演出經紀公司等。據公開資料,拉風傳媒每年製作超過250集電視劇,出品過《樓外樓》、《新濟公活佛》、《最後的格格》等知名電視劇。
長城影視也是一家製作電視劇為主的老牌影視公司,其與拉風傳媒在業務上存在競爭,長城影視為何要選擇拉風傳媒作為合作對象?
長城影視之所以與拉風傳媒選擇合作而不是併購,可能與政策相關。當前資本市場愈加嚴格的監管政策,影視類上市公司的併購重組遭遇重重困境,很難獲得證監會審核通過。行業人士解讀認為,長城影視於拉風傳媒的戰略合作,實際為長城影視「曲線併購」拉風傳媒,增強影視劇業務的競爭力的舉措。雙方的合作形式比較多樣,股權、基金、業務協同等方面都有涉及。
在影視基地的股權合作上,長城影視旗下有諸暨長城國際影視創意園有限公司、淄博新齊長城影視城有限公司,拉風傳媒下有湖州影視城有限公司、湖州江南影視城有限公司。目前長城影視與拉風傳媒仍然有多部需要投資的電視劇以及預備拍攝的網劇。基金合作上,兩家公司的合作方式為「雙方單獨一方,參與投資另一方擬設立的『影視文化類投資基金』,或者雙方共同發起設立『影視文化類投資基金』,聯合對外投資。」
在實景娛樂的投資風口上,長城影視近幾年也加大了投資,形成了「影視+廣告+實景娛樂」三大主營業務。
「實景娛樂的發展離不開影視業,影視公司將重點布局在重資產不去發展輕資產並不是健康的發展,」著名投資人曹海濤告訴記者。由於實景娛樂投資大,收益較為長遠等特點,長城影視短期內的高利潤很難實現。
在此次與拉風傳媒戰略合作前,長城影視曾試圖依靠併購影視公司的方式實現轉型,但是這條併購之路並不順利。2017年6月,長城影視發布公告作價10.59億元收購顧長衛家族首映時代的87.50%股權。這起收購案在今年年初被否,長城影視的股票價格遭遇滑鐵盧。
長城影視被業內人士稱為「併購狂人」。近期長城影視在深交所的問詢函的回覆中顯示,2014年至2017年,長城影視收購了18家公司,其中有6家廣告公司、9家旅行社、3家實景娛樂公司,收購成功的企業並無一家主營影視劇的公司。
儘管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繁,長城影視的主營業務影視業務卻在不斷下滑。2015至2017年,長城影視的影視業務收入為3.96億、3.74億、2.03億,佔營收比例分別為39.83%、27.58%、16.33%。影視業務收入,無論是絕對額還是佔比,都在逐年下降,其中2017年影視業務收入更是出現大幅下降。
2011年到2014年期間,長城影視曾經製作出品一些火熱的電視劇作品,如《武則天秘史》、《隋唐英雄》等,然而,2014年後,長城影視製作的電視劇鮮有爆款,從製作出品影視劇業務的能力上來說,長城影視越來越弱。
資本市場對於這家老牌電視劇製作公司冷眼看待,公司市值從2015年6月的高點跌去了超過80%。
從很多角度來看,長城影視都需要併購,或者協作提振投資者情緒。不過,由於雙方細節尚未公布,其對2018年業績的影響,也需要之後才能進行有效評估。
在長城影視宣布與拉風傳媒的戰略合作後,股價出現了微幅上漲,截至7月27日報收5.74元/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