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傑劉錚效力廣廈男籃
騰訊體育8月30日訊 今日,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男籃半決賽將展開激烈爭奪,中國臺北男籃將和中國男籃交鋒,雖然沒有美籍歸化球員昆西-戴維斯助陣,曾文鼎和楊敬敏等老將也已經退出,但是中國臺北男籃仍然時隔48年打進了亞運會半決賽,這其中4名在CBA效力的球員功不可沒。
林志傑劉錚
CBA四將撐起新臺北男籃
在此前進行的世預賽第三個窗口期,中國臺北男籃連續輸給菲律賓和日本,未能小組出線,之後主教練周俊三交出帥印,外教帕克成為球隊新任主教練,另外曾文鼎、楊敬敏等老將退出中華臺北男籃,昆西-戴維斯也因為背傷沒有前往雅加達,於是劉錚、陳盈駿、周儀翔和胡瓏貿4名CBA球員成為了球隊的中流砥柱。
亞運會開始前,陳盈駿被任命為本屆中國臺北男籃的隊長,這位去年的CBA狀元秀上個賽季一共為廣州男籃出戰23場,場均貢獻10.2分2.7個籃板和1.9次助攻,幫助廣州男籃歷史性地闖入CBA季後賽。陳盈駿曾在客場與廣東男籃的比賽中砍下20分和7個籃板,客戰戰勝天津男籃他也有CBA生涯新高的22分進帳,由此被譽為CBA歷史上的最強狀元秀。若不是因為手掌受傷缺陣過一段時間,陳盈駿的數據可能會更加漂亮。
前中國臺北男籃主教練、曾在山西男籃執教的名帥許晉哲指出,陳盈駿或許將成為中國臺北戰勝中國男籃的關鍵,他的突破能夠撕破中國男籃的防線。
28歲的劉錚自兩年前加盟廣廈男籃後,就一直被寄予厚望,甚至被視作林志傑的接班人。經過了兩個賽季的磨練,現在的劉錚已經從一名單一的防守球員,成長為了攻防兼備的選手,上賽季總決賽第二戰對遼寧,劉錚沒有受到之前一場踢襠郭艾倫的影響,飆下CBA生涯新高的32分,而且劉錚上賽季場均能夠送出2.1次搶斷,排在聯賽第7位。
胡瓏貿對位郭艾倫
胡瓏貿2016-17賽季登陸CBA,加盟福建男籃,他作風兇悍,打法硬朗,經常在防守端去限制對手的箭頭人物,在之前亞運會與卡達的小組賽中,胡瓏貿就在一次拼搶中與對手爆發衝突,最後雙雙被罰出場。上賽季胡瓏貿轉投廣州男籃,協同中國臺北隊的隊友陳盈駿幫助廣州打進了季後賽。在這支中國臺北男籃的鋒線上,胡瓏貿的作用很關鍵。
去年CBA的選秀大會上,除了陳盈駿外,同樣來自中國臺北的周儀翔被同曦男籃截胡,以榜眼秀的身份加盟球隊。不過這位被譽為「臺北勒布朗」的選手卻在同曦遲遲找不到感覺,場均僅有3.5分進帳,這樣的表現顯然沒有達到人們的預期。休賽期周儀翔已經轉投新疆男籃,他將在天山腳下開始新的徵程。
除了在CBA效力的4將外,這支中國臺北男籃陣中還有兩名球員值得關注,分別是簡浩和周柏臣,他們都參加了2013年的馬尼拉亞錦賽,在四分之一決賽中,中國臺北男籃逆轉了17分的分差將中國男籃淘汰出局,曝出一大冷門。
簡浩是一名混血球員,身高1.97米,司職前鋒,他的英文名為克萊頓-道格拉斯,曾在2013-14賽季短暫效力於江蘇肯帝亞男籃,但是僅僅打得4場比賽就離開,留下了場均0.5分0.8個籃板這樣一份聊勝於無的數據。周柏臣身高1.96米,司職大前鋒,他能裡能外,技術全面,曾被田壘視作自己的接班人。
此外蔣淯安身高1.74米,控球技術精湛,速度超快,被譽為「臺北艾弗森」;林郅為則是這支中國臺北男籃身高最高的球員,2.02米的他擔任中鋒的角色。
總的來說,這支中國臺北男籃雖然沒有5年前亞錦賽上那般強大,但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們仍然不容小覷。
許晉哲執教山西
「野獸」掀臺灣球員赴CBA高潮
臺灣球員來CBA打球最早應該追溯到1999年,當時被譽為「臺北喬丹」的鄭志龍加盟了上海男籃,他也是第一個出現在CBA賽場上的中國臺北選手。鄭志龍分別獲得過1986年和1988年亞青賽得分王。19歲時鄭志龍首度入選中國臺北男籃,創下當時隊中最年輕隊員的紀錄。而後,他多次參加亞洲男籃錦標賽、亞運會和東亞運動會等比賽,均率隊創下過當時中國臺北男籃史上最佳戰績。在島內的籃球聯賽中,鄭志龍曾率隊完成過三連冠的偉業,其中一個賽季場均拿下20.2分,並榮膺「三分王」稱號,而他本人也於1998年榮膺島內聯賽MVP。
加盟上海後,鄭志龍很快就佔據了上海男籃主力得分後衛的位置,該賽季他還入選了CBA全明星陣容。最近幾個賽季鄭志龍都一直在李秋平的手下擔任新疆男籃助教,上賽季他成為了上海女籃的主教練。
2001年,臺北新浪獅以整隊的形式加盟CBA,雖然並不太為中國球迷所熟知,但是新浪獅球員擁有豐富的國際大賽經驗,周俊三、羅興梁、黃春雄均有4屆以上亞錦賽經驗,劉義祥、徐湧譯也出戰過兩屆亞錦賽,幾人在臺灣已算老一代球星。新浪獅小快靈的打法在當時的中國籃壇颳起了一陣新風,並打入了2001-02賽季的季後賽,可惜因為種種原因新浪獅2003年退出了CBA聯賽。
曾文鼎
此後很多年,臺灣並無太有名氣的球員加入CBA,直到2009年林志傑加盟浙江廣廈男籃。首個賽季,林志傑場均就可以貢獻11.7分4個籃板2.9次助攻和2記搶斷,「野獸」的突出表現,再加上不算外援名額,讓CBA其他俱樂部將眼光紛紛投降對岸,於是曾文鼎、李學林、楊敬敏、田壘、洪志善、簡浩、吳岱豪、張宗憲等臺灣SBL的名將相繼來到CBA打球,一時間大部分CBA球隊都有臺灣球員加盟。其中李學林不但幫助北京男籃奪得過CBA聯賽冠軍,而且還榮膺總決賽MVP,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臺灣球員。
在臺灣「黃金一代」漸漸老去後,劉錚、陳盈駿、周儀翔和胡瓏貿等新一代臺灣球員開始挑戰CBA,雖然並無林志傑那樣過人的實力,但是他們仍然在各自球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由於臺灣SBL聯賽的水平和薪資太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臺灣的優秀球員仍會把赴CBA打球視作職業生涯的首選,加上像陳盈駿、周儀翔等都有旅外的經驗,在這一點上比出自CUBA的大學生要強出許多,所以只要有臺灣的好苗子冒頭,便可能在CBA選秀大會上被高順位摘走,CBA對於臺灣球員的青睞還會持續下去。
(白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