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17年,中國雙一流高校建設名單出爐。名單一出爐,就引起全國的眾多關注,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合肥工業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如願躋身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學科為管理科學與工程。那麼,合工大的管工學科能順利入選世界一流學科,有一個人居功至偉,他就是合工大楊善林教授。
成長經歷
楊善林,安徽懷寧縣人。恢復高考後,他考取了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專業,研究生畢業之後留校任教,從事計算機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在此期間,他先後兩次出國留學做訪問學者。歸國之後,他負責組建了新的管理學院,1994年擔任首任院長,之後被任命為合工大副校長。他長期從事決策理論與技術等領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在2013年當選為管理學部工程院士。
楊善林30歲如願考入合工大,帶領團隊創建中國第一個企業區域網。
楊善林,1948年出生於安徽省懷寧縣,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作為一個農村家庭的孩子,楊善林深知讀書機會難得,因此學習也異常刻苦。1966年,楊善林從桐城中學高中畢業。恰逢此時文革開始,高考也因此被取消。無書可讀的楊善林,只好回到家鄉幹農活,以減輕家庭負擔。1970年,他到冶金建設公司擔任電焊工。
1978年,國家正式恢復高考。消息傳來,楊善林欣喜不已。1978年,30歲的楊善林考取了合肥工業大學計算機應用專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合工大計算機當時國內頂尖,錄取率不到不到百分之七,錄取難度相當大。進入大學之後,楊善林克服了生活的重重困難,抓緊時間刻苦學習,在37歲時碩士畢業並留校。
1992年,一張「海報」出現在合肥工大校園的很多地方。這張海報的發布者就是楊善林,發布的目的是想組建一支團隊,來競選中石化安慶分公司的企業區域網建設項目。不久後,一支年輕的科研團隊便成立了。楊善林憑藉拼命三郎的勁頭和摸著石頭過河的勇氣,帶領他的團隊順利拿下這個項目,創建了國內首個企業區域網,安慶石化公司也實現了網絡化管理。
破格提拔為管院院長,帶領管院躋身國內頂尖集團,並獲評工程院院士!
1994年,楊善林被任命為管理學院院長。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他沒有擔任過任何領導職務。那麼為什麼學校會破格提拔他呢?原來合肥工大的管理學科創建於1978年,是國內最早的管理學科之一。但是學院一直以來以教學為主,科研能力十分薄弱。學校領導經過嚴謹論證,認為具有信息學科背景的楊善林,很適合實現計算機與管理的學科交叉融合,其成長經歷和綜合素質也十分適合管理學科的創新發展。就這樣,楊善林被破格提拔為管院院長。
當時的管理學院只有30多位教師,基本上以教學為主,科研幾乎為空白。上任之初,楊善林就提出要開展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科學研究。楊善林帶領團隊與企業密切聯繫,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比如他們研發的「金屬液綜合性能在線智能檢測系統」,有效地解決了鑄造企業廢品率居高不下的問題;而與奇瑞公司合作開發的轎車整車開發工程管理系統,則填補了轎車整車開發技術的空白。這兩項科研成果,也獲評國家科技二等獎。
在楊善林的帶領之下,合工大管理學科實力得到迅速提升。在第二輪學科評估,管工學科僅僅排名第27名,名次靠後;而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合工大管理學科已經躋身第六位,學科實力提升之快令人側目。楊善林教授憑藉自己出色的領導力,將管理學院打造成為國內頂尖的學院,並使管理科學實力躋身國內頂尖行列。2013年,楊善林教授也因此入選了中國工程院管理學部院士。
合工大學科建設工作乏善可陳,管工學科逆勢而起,楊善林居功至偉。
2017年,國家提出建設雙一流高校的發展戰略,這也是中國高等教育繼211,985之後的又一國家戰略。合肥工業大學辦學歷史悠久,早在1960年就成為全國重點大學。但是進入90年代後期,由於安徽財政支持不足,發展日趨緩慢,綜合辦學實力下將很快。值得一提的是,與合肥工大一起入選全國重點大學的14所工科院校,其餘13所全部入選了985工程。而合工大,由於各種原因在2005年才進入211工程,差距之大可見一斑。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合肥工大的學科建設工作乏善可稱。在2017年公布的第四輪全國學科評估中,合肥工業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結果均不樂觀。而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則逆勢而上,並列全國第四獲評A類學科,也是全校唯一的A類學科。有驚無險,合肥工業大學憑藉管工學科入選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避免了落選雙一流的尷尬。因此,說是楊善林帶領合工大進入雙一流一點也不為過。
結語
楊善林教授是我國知名的管理學家,為我國管理學科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作為一個30歲才走進合工大的大齡學生,楊善林逐漸成長為合工大管理學科的帶頭人。正是在他的帶領之下,合工大管理學科才得以躋身世界一流學科。對此,你怎麼看?祝願楊善林院士工作生活順利!
不拘一隅,唯才是舉。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