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動電機功率級的性能如何提高電動工具設計

2021-01-17 電子發燒友
驅動電機功率級的性能如何提高電動工具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18-07-25 09:51:31

使用電動工具、 園藝工具和吸塵器的家電使用低電壓(2至10節)鋰離子電池供電的電動機驅動。這些工具使用有刷直流(BDC)或三相無刷直流(BLDC)電機。BLDC電機效率更高、維護少、噪音小、使用壽命更長。

驅動電機功率級的最重要的性能要求是尺寸小、效率高、散熱性能好、保護可靠、峰值電流承載能力強。小尺寸可實現工具內的功率級的靈活安裝、更好的電路板布局性能和低成本設計。高效率可提供最長的電池壽命並減少冷卻工作。可靠的操作和保護可延長使用壽命,有助於提高產品聲譽。

為在兩個方向上驅動BDC電機,您需要使用兩個半橋(四個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電晶體(MOSFET))組成一個全橋。要驅動三相BLDC電機,需要使用三個半橋(六個MOSFET)組成一個三相逆變器。

使用TI的採用堆疊管芯架構的CSD88584Q5DC 和CSD88599Q5DC電源模塊(小型無引線(SON),5mm×6mm封裝),您可通過兩個電源模塊和只帶三個電源模塊的三相BLDC電機在兩個方向驅動電機,如圖1所示。每個電源模塊連接兩個MOSFET(高側和低側MOSFET),組成一個半橋。

1:不同電機驅動拓撲中的功率塊MOSFET

 

我們來看看這些功率塊可帶給無繩工具電機驅動子系統設計的優勢。

功率密度倍增

CSD885x功率塊中的雙重堆疊晶片技術使印刷電路板(PCB)面積達到了之前的兩倍,與分立MOSFET相比,PCB佔地面積減少了50%。

與相同性能級別的分立MOSFET(5mm×6mm)相比,在同一封裝中集成兩個FET的功率塊可讓用於逆變器拓撲的三相PCB面積減少90 mm2(3 x 5mm-6mm)。MOSFET互連軌道將與在帶分立MOSFET的PCB中運行,而更高的工作電流也要求更寬的PCB軌跡,因此PCB尺寸的節省值實際上遠超90 mm2。大多數無繩電動工具應用至少使用四層PCB,銅厚度大於2盎司。因此,通過電源模塊節省PCB尺寸可大大節省PCB成本。

具有低寄生效應的清潔MOSFET開關

圖2所示為功率級PCB設計中由元件引線和非優化布局引起的寄生電感和電容。這些PCB寄生效應會導致電壓振鈴,從而導致MOSFET上的電壓應力。

2:功率級半橋中的寄生電感和電容。

 

振鈴的原因之一是二極體反向恢復。由快速開關引起的高電流變化率可能導致高二極體反向恢復電流。反向恢復電流流經寄生布局電感。由FET電容和寄生電感形成的諧振網絡引起相位節點振鈴,減少了電壓裕度並增加了器件的應力。圖3所示為由於電路寄生效應引起的具有分立MOSFET的相位節點電壓振鈴。

使用電源模塊時,具有連接兩個MOSFET的開關節點夾將高側和低側MOSFET之間的寄生電感保持在絕對最小值。在同一封裝中使用低側和高側FET可最大限度地減少PCB寄生,並減少相節點電壓振鈴。使用這些電源模塊有助於確保平滑的驅動MOSFET開關,即使在電流高達50A時也不會出現電壓過衝,如圖4所示。

3:具有分立MOSFET的相節點電壓振鈴和電壓過衝

4:帶有電源模塊的清潔相位節點切換波形

 

PCB損耗,PCB寄生電阻降低

功率塊有助於減少PCB中高電流承載軌道的長度,從而減少軌道中的功率損耗。

讓我們了解分立FET的PCB軌道要求。頂部和底部分立MOSFET之間的PCB軌道連接導致PCB中的I2R損耗。圖5所示為將頂部和底部分立MOSFET並排連接時的銅軌道;這是可將電機繞組連輕鬆連接到PCB的常見布局之一。連接相位節點的銅面積的長度為寬度的兩倍(軌道寬度取決於電流,軌道寬度通常受電路板的外形尺寸限制)。或者,您可以上下排列頂側和底側分立MOSFET,保持在相位節點之間。但是由於需要提供將電機繞組連接到相位節點,您可能無法減少軌道長度,並且這種布置可能不適合所有應用。

若設計的PCB銅厚度為2oz(70μm),則連接圖5所示的相位節點的單層PCB軌道將具有約0.24mΩ的電阻。假設軌道存在於兩個PCB平面中,則等效PCB電阻為0.12mΩ。對於三相功率級,您有三個這樣的PCB軌道。您也可對直流電源輸入和返回軌道進行類似的分析。

電源模塊具有單個封裝中的頂側和底側MOSFET,以及通過封裝內的金屬夾連接的相位節點,可優化寄生電阻,並為布局提供靈活性,並可節省最小的0.5至1mΩ的總PCB電阻。

 

5:具有分立MOSFET的典型相位節點軌道長度

卓越的散熱性能,雙重冷卻

CSD885x電源模塊採用DualCool™封裝,可在封裝頂部實現散熱,從而將熱量從電路板上散開,提供出色的散熱性能,並提高在5mm×6mm封裝中的功率。根據數據手冊規範,功率塊具有1.1°C/W的結到底殼體熱阻,和2.1°C/W的結到頂殼體的熱阻。您可優化功率塊底殼的PCB或功率塊的頂蓋的散熱片的冷卻功能。圖6所示為在1kW,36V三相逆變器PCB(36mm×50mm)內使用三個CSD88599Q5DC雙冷60V電源模塊測試的頂側公共散熱器(27mm×27mm×23mm)的結果,不帶任何氣流。在測試期間,散熱器和功率塊頂殼之間使用具有低熱阻抗(Rθ<0.5°C / W)的電絕緣熱接口。

6:顯示有效頂側冷卻的電路板的熱像

在圖6中,您可看到頂側冷卻的有效性,其中PCB上觀察到的最大溫度(功率塊底殼之下)與散熱器溫度之間的差異小於11°C。熱量傳導良好,並通過電源模塊的頂部冷卻金屬焊盤分配到頂側散熱器。

頂側和底側FET之間的熱量共享

在單相或三相逆變器中,頂側和底側MOSFET的損耗可能不同。這些損耗通常取決於脈寬調製拓撲的類型和工作佔空比。不同的損耗導致頂側和底側MOSFET的加熱不同。在系統設計中使用分立MOSFET時,可以嘗試這些不同的方法來平衡頂側和底側FET之間的溫度:

當MOSFET變熱時,這些方法不會提供最佳冷卻,這取決於工作佔空比,導致PCB面積或MOSFET額定值利用不足。使用功率塊MOSFET,其中頂側和底側MOSFET處於同一封裝中,從而實現頂側和底側MOSFET之間的自動熱共享,並提供更好的熱性能和優化的系統性能。

系統成本低

可通過在設計中使用功率塊MOSFET來優化系統成本。如果此博文中所述的所有優勢均達成的話,即可降低成本:

MOSFET功率塊有助於實現更可靠、更小尺寸、高效率和具有成本競爭力的系統解決方案。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動汽車常用的四種驅動電機詳解
    因此,對於驅動電機的選擇就尤為重要。 在環保的大環境下,電動汽車也成為了近年來研究的熱點,電動汽車在城市交通中可以實現零排放或極低排放,在環保領域優勢巨大,各國都在努力發展電動汽車。電動汽車主要是由電機驅動系統、電池系統和整車控制系統三部分構成,其中的電機驅動系統是直接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的部分,決定了電動汽車的性能指標。因此,對於驅動電機的選擇就尤為重要。
  • 電動汽車驅動電機材料及測試
    引言:電動汽車是以電驅動為基礎的、安全、經濟、清潔的綠色交通工具,在能源、環境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越性和競爭力,而且能夠方便地採用現代控制技術實現其機電一體化,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電機驅動系統是電動汽車的動力源,是決定汽車運行各項性能指標的主體與內在根據。
  • 電動汽車的驅動原理是什麼?電機能夠直接驅動車輪嗎?
    新能源汽車現在是越來越火爆了,很多的消費者都開始選擇電動汽車作為家庭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作為普通的消費者,我們並不了解電動汽車的驅動方式是什麼?更不了解為什麼像特斯拉那樣的電動汽車巨頭也只是用電機取代了汽車引擎,依舊通過齒輪變速箱驅動汽車前行。
  • 使電機驅動設計簡單
    設計人員面臨不斷縮短的開發周期,同時也面臨著創新的挑戰,這使得選擇合適的電機控制系統至關重要。據Grand View Research 1,到2025年,全球電機市場將達到1,550億美元。有幾個領域正在推動這一擴張,包括製造業內的自動化。電機、執行器及其控制器是這些系統的關鍵器件。所有大車廠都專注於一個不斷擴大的電機市場領域,推進電動汽車(EV)的發展。
  • 電動汽車驅動電機有什麼作用?
    電機是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或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的裝置,電機具有能相對運動的部件,是一種依靠電磁感應而運行的裝置,其中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電動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在電動汽車中,為車輛行駛提供驅動力的電動機稱為驅動電動機,驅動車輛以外的電動機稱為輔助電動機。
  • 如何設計出更高能效的太陽能、工業驅動、電動汽車充電樁和伺服器...
    太陽能、電動汽車充電樁、儲能、不間斷電源(UPS)等能源基礎設施,工業控制、人機接口、機器視覺等自動化控制,工業伺服、變頻驅動、暖通空調(HVAC)等電機驅動,以及機器人和電動工具等工業細分領域是當前市場的熱門應用。
  • 大部分電動摩託車沒有傳動裝置,電機如何驅動輪子呢?
    兩輪電動車對於電動摩託車,細心的人可能會發現,基本上都是後輪驅動,但後輪兩旁什麼都沒有就只有車軸,輪子取下來沒有任何附帶,沒有傳動裝置。那麼,後輪是怎樣驅動的呢?兩輪電動車後輪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電動摩託車後輪是實心的,實心內部就是一臺電機,這個叫做輪轂電機,輪轂電機技術也叫車輪內裝電機技術,他最大的特點就是將動力裝置、傳動裝置和制動裝置整合在了一起,
  • 優能工程師教你認識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類型
    驅動電動機的作用是將電源的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通過傳動裝置或直接驅動車輪和工作裝置。電動汽車驅動電機類型:目前電動車電機主要採用以下兩類,交流異步電機和稀土永磁同步電動機,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下電動汽車驅動電機區別特點。
  • 新能源汽車四種常用電機驅動系統詳解
    電機驅動控制系統是新能源汽車車輛行使中的主要執行結構,驅動電機及其控制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電池、電機、電控)之一,其驅動特性決定了汽車行駛的主要性能指標,它是電動汽車的重要部件。 電動汽車中的燃料電池汽車FCV、混合動力汽車HEV和純電動汽車EV三大類都要用電動機來驅動車輪行駛,選擇合適的電動機是提高各類電動汽車性價比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發或完善能同時滿足車輛行駛過程中的各項性能要求,並具有堅固耐用、造價低、效能高等特點的電動機驅動方式顯得極其重要。 驅動電機系統是新能源車三大核心部件之一。
  • 一種BLDC電機驅動的洗衣機控制器設計方案
    編者按:  摘要:本文介紹了現階段洗衣機發展狀況以及基於BLDC電機驅動的洗衣機控制器設計方案。BLDC電機是一種無刷直流電機,有調速控制性能好且效率高、沒有勵磁損耗和低噪聲的特點。
  • 電動窗簾直流電機與交流電機如何選擇?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智能化電子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當中,如電子鎖、智能垃圾桶、智能馬桶蓋、智能窗簾等,這些智能設備都是依靠電機來驅動的,在電動窗簾中電機應用可分為直流電機與交流電機,其中直流電機應用非常廣泛。
  • 直流電機驅動電路設計
    直流電機的基本構成與直流電機驅動電路的設計圖解 直流電機的基本構成 直流電機由定子和轉子兩部分組成 (2)電樞繞組 電樞繞組的作用是產生電磁轉矩和感應電動勢,是直流電機進行能量變換的關鍵部件,所以叫電樞。
  • 基於STM32微控制器處理先進電機控制方法
    只要需要調速,人們無法迴避使用逆變器驅動一個性能不錯的3相電機,控制一個永磁同步電機(PMSM)運轉更離不開逆變器,這個複雜的功率電子系統的核心是一個直流轉交流的3相逆變器,其中微控制器起到管理作用,以全數字方式執行普通的三位一體的控制功能:檢測(電流、轉速、角度…)、處理(算法、內務管理…)、控制功率開關(最低的配置也至少有6個開關)。
  • 如何降低電機的EMI幹擾提高系統的EMC性能
    打開APP 如何降低電機的EMI幹擾提高系統的EMC性能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6 15:56:59 EMC性能涉及整個系統或最終產品,因此通常由OEM(原始設備製造商)負責,而不是提供組件的人員。以下是降低電機EMI的方法,以提高系統的EMC性能。
  • 利用A3972驅動晶片實現步進電機的驅動模塊的系統設計
    利用A3972驅動晶片實現步進電機的驅動模塊的系統設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9-11 07:52:00 步進電機作為執行器件,廣泛用於各種類型的自動控制系統
  • 電動窗簾百葉窗如何選擇微型直流電機?
    隨著科技的發展,各種智能化產品也走進了人們的生活當中,各種各樣的智能家居令人眼花繚亂,如智慧機器人、智能掃地機、智能垃圾桶、智能電動窗簾等等,這些智能化產品都是靠一個小小的電機來驅動的,實現各種智能化操作。那麼智能家居產品中的微型直流電機如何選擇呢?
  • 電動汽車雙電機驅動系統扭矩分配策略研究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調節整車動力性和經濟性對驅動系統性能需求的矛盾,研究人員們提出了單電機匹配雙級減速器、雙電機驅動系統等方法[8-10],其中雙電機驅動系統結合控制策略和算法具有更大的優勢。文獻[11-12]對單電機驅動系統匹配雙級減速器的動力性和經濟性進行了分析,在保證整車動力性的前提下,有效的提升了驅動系統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整車能耗;文獻[13]基於電機效率最優和電池效率最優設計了一種前後輪雙電機轉矩分配方法,提出了一種多目標粒子群優化算法同時兼顧電機和電池的效率,提高了電動汽車的系統效率和續航裡程;文獻[14]提出了一種基於正交試驗法的電動汽車雙驅動動力參數匹配與優化方法
  • iMOTION IMC100:高性能電機控制IC系列
    2018年2月27日,英飛凌科技股份公司推出IMC100系列,這是iMOTION電機控制IC的全新產品系列。IMC100系列為快速增長的高能效調速電機器市場帶來一款易於使用現成的解決方案。通過將所需硬體與控制算法集於一體,IMC100有助於大大加快電機系統向市場推出,同時降低系統和開發成本。此外,英飛凌新一代運動控制引擎(MCE)不僅進一步提升電機算法的性能,而且具備新增功能,比如可直接使用的PFC算法。該全新iMOTION系列的主要應用領域為家用電器、空調、風扇和水泵的電機。
  • 基於GD32 MCU的電機驅動方案
    兆易創新GD32 MCU 在電機驅動應用上,經過多年技術沉澱,在無刷電機和步進電機的應用中,形成自身完整可靠的解決方案,願能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服務。
  • 電動汽車為何不用電機直接驅動車輪?
    不管是燃料電池還是什麼其他的方式,最終轉換為電力來驅動是未來汽車的發展方向。可是,現在以特斯拉為代表的純電動汽車,都只是將引擎替換為電機,依然使用齒輪變速箱進行動力傳遞。把複雜的問題拆開來看,這個問題中有直接驅動車輪,用4個電機驅動車輪,用同步或者步進電機驅動三個關鍵點,我們一個一個分析,就明白為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