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遇到過使用U盤拷貝文件時提示「對於目標文件過大,不能完成拷貝」的情況嗎?
遇到這種情況的朋友就在想:明明我的U盤容量是64G的,為什麼拷個8G的單文件就是拷不上呢?帶著這樣的疑慮,今天小編就幫你解決這個問題並普及一下相關方面的知識,讓大家今後在這些問題上不再糾結和不知所措。
首先小編先幫你解決用U盤拷貝大文件無法拷貝的問題:
1先查看U盤是什麼文件系統類型,兩種方法如圖:
第一種:
第一步,將U盤插在電腦的USB插口上。
第二步,打開「我的電腦」,查看對話框左下角的U盤盤符,即可看到U盤容量、可用容量、格式信息等。
第二種:
第一步,將U盤插在電腦的USB插口上。
第二步,把滑鼠放在U盤盤符上,點擊右鍵,點擊「屬性」。
第三步,U盤屬性信息出現,其文件類型,就會顯現出來。
當我們看到文件系統類型為FAT32時,就找到問題原因了,那接下來就是要解決它,解決的方法也有兩種:
第一種方法:在你的U盤沒有內容或內容不重要的情況下,將U盤格式化處理,點擊右鍵格式化
然後格式化的時候可以選擇文件系統的類型,這裡必須選擇NTFS
選擇好了以後點擊開始就可以了
第二種方法:如果你U盤內容很多,有不想清除掉,那可以根據以下步驟操作,既保住現有的U盤內容,有完成了轉換的操作方法。
1、首先將需要把文件系統類型轉化ntfs格式的u盤插入usb,接著使用組合鍵(win鍵+r)打開運行窗口,並輸入「cmd」按回車鍵確認,如下圖所示:
2、在打開的cmd dos命令窗口中光標處輸入「convert g: /fs:ntfs」按回車鍵執行命令,等待完成轉化ntfs格式即可,這裡的g為當前電腦中u盤盤符,如下圖所示:
此時,u盤文件系統類型轉化為ntfs格式就完成了,完成以上操作後,你就可以去複製大文件了,問題解決了。
在這小編藉助上面的問題,給大家再延伸講述以下相關方面的知識,希望對大家有用。上面提到的知識就是叫「文件系統類型」,通過轉換文系統類型的方式就可以處理大文件不能複製的問題。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文件系統類型有哪些?不同的作業系統下文件系統類型不同,不同的存儲介質下文件系統類型不同。
windows 下
FAT16:MS—DOS和win95採用的磁碟分區格式,採用16位的文件分配表,只支持2GB的磁碟分區,最大單文件2GB,且磁碟利用率低
FAT32:(即Vfat)採用32位的文件分配表,支持最大分區128GB,最大文件4GB
exFAT:也可以叫做FAT64,從Windows CE6之後就出現了,它解決了FAT32不支持4G以上大容量文件的問題,直接最大支持16EB(目前256GB),而Windows與Mac均可適用,還有十分強的跨平臺能力。是微軟專為快閃記憶體(U盤、存儲卡)快閃記憶體設備設計的文件系統,兼容性非常好。建議U盤等行動裝置首選。
NTFS:支持最大分區2TB,最大文件2TB,安全性和穩定性非常好,不易出現文件碎片。NTFS目前是使用最為廣泛的分區類型,我們可以進行設置權限,並且比Fat32多出許多功能,並且在安全性和易用性、穩定性方面出色。它是由Win 2000之後開始普及,如今發展到現在NTFS最大支持256TB(MBR),GPT分區下更是最大支持128EB。目前大多數的電腦硬碟都是使用NTFS,我們在分區的時候建議首選NTFS分區類型!U盤不建議使用NTFS,會大幅度縮短壽命。由於NTFS分區類型是微軟公司的專利,因此對於Mac用戶或多或少有點小麻煩,MAC用戶需要藉助第三方軟體才可以寫入NTFS文件系統,所以如果考慮多平臺的用戶,我們更加推薦exFAT格式
Linux下
Linux:存在幾十個文件系統類型:ext2,ext3,ext4,xfs,brtfs,zfs
不同文件系統採用不同的方法來管理磁碟空間,各有優劣;文件系統是具體到分區的,所以格式化針對的是分區,分區格式化是指採用指定的文件系統類型對分區空間進行登記、索引並建立相應的管理表格的過程。
ext2具有極快的速度和極小的CPU佔用率,可用於硬碟和移動存儲設備
ext3增加日誌功能,可回溯追蹤
ext4日誌式文件系統,支持1EB(1024*1024TB),最大單文件16TB,支持連續寫入可減少文件碎片。rhel6默認文件系統
xfs可以管理500T的硬碟。rhel7默認文件系統
brtfs文件系統針對固態盤做優化,
其他
RAMFS:內存文件系統
ISO 9660:光碟
NFS:網絡文件系統
SMBAFS/CIFS:支持Samba協議的網絡文件系統
Linux swap:交換分區,用以提供虛擬內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