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阿婆收養外國小黑孩七年 擔心教育問題(圖)

2021-01-08 搜狐網
雖然引起不少路人側目,但朱阿婆只要牽著小軍龍的手就滿足。本版攝影 記者 郭亞佳


  來源:上海青年報

  上海阿婆七年收養外國小黑孩

  本報今起持續關注:沒有戶口的「小黑孩」及其中國家庭的命運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在上周舉行的「中外家庭才藝展示」的活動中,一個朗誦《春曉》的小黑孩獲得了優勝獎,人群中,一位年過六旬的上海老阿婆不斷說著:「阿拉囡囡真靈!」這個小黑孩名叫朱軍龍。小外國人緣何走進上海本地人家?沒有國籍,沒有戶口,「小黑孩」在成長中將遇到怎樣的艱難與困惑?本報從今天起,將持續關注小黑孩和他的中國家庭的命運。

王佳敏 實習生 謝源菁

  「我知道抱個不明來路的孩子回家很麻煩,但我沒考慮太多,即便是只小狗小貓我也要救下來,更何況這個孩子不救就沒命了。」

  「草叢中我撿到了『寶貝』」

  朱軍龍與他的浦東阿婆朱水寶住在浦東御橋路上的一套普通公房內,雖然是新房,可是這個家庭的「裝修」內容卻只是最簡單的牆麵粉刷,「日子是苦了點,不過有『寶寶』,我也滿足了。」朱阿婆口中的寶寶就是小黑孩朱軍龍,指著寶寶當時的照片,朱阿婆告訴記者,這場祖孫的緣分緣自7年前一個炎熱的夏天。

  2000年8月8日早晨,朱阿婆像往常一樣提著籃子去長徵西路滬南路買菜,不料卻在路邊的草叢裡聽到了「窸窸嗦嗦」的動靜,循著異常的聲響,朱阿婆撥開了濃密的草叢,並在草叢深處找到了一個破破爛爛的小竹簍。

  「當時,寶寶就睡在這個小竹簍裡,全身都是痱子,好多地方都已經開始爛得流膿了,連喘氣聲都微弱得很。」孩子是誰的?朱阿婆立刻抱起孩子來查找,可是小竹簍裡卻只有一張紙條,寫著「孩子生於7天前的8月1日」,別的線索一概沒有。

  「我知道抱個不明來路的孩子回家很麻煩,但我沒考慮太多,即便是只小狗小貓我也要救下來,更何況這個孩子不救就沒命了。」朱阿婆從小在浦東長大,可是這個目不識丁的老人卻有著自己堅持的道德觀。而她的家,朱軍龍一呆就是7年。

  「寶寶好像特別黑,而且看上去是天生的那種黑。」但看著朱阿婆的眼神卻十分的安定,「當時我真的心都快揪起來了,覺得他和我一定有緣分。」

  「醫生告訴我,寶寶是外國人」

  抱著這個撿來的孩子小跑步回家,朱阿婆顧不得滿身的大汗,立即打開寶寶的小衣服查看。「孩子很髒,面目、身體都看不大清楚,看不出跟一般的嬰兒有什麼分別。只記得當時看到孩子滿身已經爛得不成樣子的痱子,我真是心疼死了。」朱阿婆說,那個時候的寶寶還不諳世事,但看著朱阿婆的眼神卻十分的安定,任憑朱阿婆怎麼擺弄,寶寶都不哭不鬧。

  「當時我真的心都快揪起來了,覺得他和我一定有緣分。」朱阿婆和老伴、兒子、媳婦輪流上陣,用溫水幫寶寶浸泡,就這樣足足泡了一周,寶寶身上的痱子才蛻了下來。「那個時候我才發現,寶寶好像特別黑,而且看上去是天生的那種黑。後來到醫院去一查,醫生告訴我寶寶是黑人,是個外國人。」

  聽到這個檢查結果,朱阿婆無比驚詫。但,「我跟這個孩子已經有感情了,再加上當時小兒子和小兒媳沒有孩子,乾脆就留下他當我的孫子吧。」寶寶終於留在了朱阿婆的身邊,小外國人有了中國名字———朱軍龍。

  就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寶寶的「媽媽」、朱阿婆的小兒媳忽然被查出懷了身孕,原本朱阿婆一家就並不富裕,家裡大大小小的開銷基本都依靠朱阿婆和老伴的退休工資,如今,兩個孫子的降臨更使朱家慢慢陷入了窘境。

  說起最苦的一段日子,朱阿婆笑笑說,為了讓孩子長得好,他們全家人都只能把嘴「封起來」,所有東西都盡著寶寶吃,「寶寶又遠比同齡人健壯能吃,一頓飯起碼三大碗,香蕉吃起來都是五六根一次的,雖然養這個孩子費錢,可是我總覺小孩沒爹沒娘的,很可憐啊,能多疼愛他一點總是好的。」

  「為了寶寶的戶口問題,我找過許多機關。可是,寶寶的國籍無法確定,而我們家又不符合收養條件,寶寶的戶口根本沒辦法辦下來。我只能到處去請求,先讓寶寶讀書再說。」

  「我最擔心寶寶的受教育問題」

  日子一天天過去,小黑孩一天天長大,他終究要入託、上學,要進入這個社會。然而,他卻始終是個沒有戶口的「小黑孩」。對於別的孩子來說很自然的成長曆程,在寶寶這裡卻變得無比艱難。

  「為了寶寶的戶口問題,我找過許多機關。可是,寶寶的國籍無法確定,而我們家又不符合收養條件,寶寶的戶口根本沒辦法辦下來。我只能到處去請求,先讓寶寶讀書再說。」在朱阿婆的努力下,寶寶終於得以特事特辦,進入了浦東新區御橋小學讀書,可由於前七年家庭教育的缺失,這位特殊孩子入學第一周的表現就令校長和老師大跌眼鏡。

  「當時正在上音樂課,老師喊他回答問題,但他立馬趴到了地上哭鬧起來,不一會兒工夫,又從後門溜出了教室,躲藏起來。」寶寶的班主任朱老師告訴記者,在隨後的一段時間內,「突然逃跑」的戲不斷上演,「操場圍牆的夾縫裡、樓梯轉角的隱蔽處都是他愛躲的地方,有時甚至會爬到樹上去,我們都只能靠著感覺,到學校的每一個犄角旮旯裡去把他找出來。」

  老師把朱阿婆叫到學校去。沒等老師開口,朱阿婆也已經猜到了來意,「寶寶從小就特別好動,個性又強,他的個子和食量都比一般孩子大,跑起來一溜煙。我帶了他7年,嗓子就啞了7年,每天得關照他注意車輛、叮囑他不許跟小朋友打架……」

  朱阿婆說,自己帶寶寶的這些年裡,再苦再窮她都沒怕過,唯獨就是孩子的學習問題讓她心煩不已。「我自己小時候只讀了兩年書,幾乎是不識字。別的家長都能輔導孩子學習,可是我根本做不到,除了讓寶寶吃飽穿暖,別的我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一年多以來,老師們極具耐心地以鼓勵為主的教育方式,使原本片刻不能安寧的朱軍龍慢慢從一個野性的、無集體意識的孩子成為了一個有榮譽感的學生。去年,御橋小學授予了他「陽光少年」的榮譽稱號。

  「寶寶,你是我的驕傲!」

  看著年過六旬的老兩口含辛茹苦地帶著小黑孩,學校的老師都被感動了。為了儘快為寶寶補上缺失的學前教育,一年多來,老師們對寶寶進行了全天候的「貼身照顧」。

  「每次他偷溜出教室,或者又違反了班級紀律,我們都慢慢地跟他講。時間一長,這孩子終於不再排斥我們了,也開始願意聽聽我們的話了。而對於起初不能接受寶寶的班級同學,老師也挨個做思想工作,告訴每一個學生:雖然膚色不同,但寶寶跟我們是一樣的。」

  一年多以來,老師們極具耐心地以鼓勵為主的教育方式,使原本片刻不能安寧的朱軍龍慢慢從一個野性的、無集體意識的孩子成為了一個有榮譽感的學生,「他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正因如此,去年,御橋小學還授予了他「陽光少年」的榮譽稱號。

  而今年10月27日,在襄陽公園舉辦的「中外家庭才藝比拼」中,受邀參賽的寶寶第一次站上舞臺,用略帶朱阿婆本地口音的嗓音朗誦了課堂裡學過的《春曉》,並且拿到了「榮譽證書」。回到家後,朱阿婆興奮地將寶寶的證書放在了房間裡最顯眼的地方,「寶寶是我的驕傲,是我們全家人的驕傲!」

  「長大要做報答

  奶奶的工作」

  昨天,記者跟隨著老人一同去接正要放學的寶寶,而一到學校,朱阿婆就發現寶寶又闖了禍。直到看到奶奶的出現,這個倔強的小黑孩才終於低下了頭,在記者的耳邊說:「我沒打架,不過我不承認錯誤,奶奶要生氣了。」而拉著寶寶的手回家的路上,並不寬裕的朱阿婆還是為寶寶買了香腸、臭豆腐。「我長大要做可以報答奶奶的工作。」寶寶對記者說出了自己的心願。

  「我要給他最好的人生」

  夕陽下,這對膚色迥異的祖孫倆引起了許多路人的側目,可朱阿婆卻只在意自己最愛護的寶寶。握著寶寶的小手,朱阿婆也說出了自己的擔心,「不能一直讓寶寶當沒有戶口的小黑孩啊。其實我現在最希望的就是寶寶能進福利院,那裡的老師有文化,可以代替我好好管教寶寶,雖然我真是捨不得,但我想要給他最好的人生!」

  國籍不明,沒有戶口,未來小黑孩工作的願望如何實現?福利院會不會收他?誰能給他一個「最好的人生」?

  敬請關注本報後續報導。

相關焦點

  • 20年前,外國小黑孩被上海阿婆收養,如今生活怎麼樣了?
    俗話說: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這句話是教育我們要懂得感恩,在生活中很多時候也都會聽到別人議論關於報恩之事。從古到今世世代代的人都背負著太多的恩澤,除了來自父母的養育之恩,還有來自各界的幫助與支持舉手之勞恩情。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跨國界的恩情,一位黑人小孩和一位上海阿婆的故事。
  • 上海阿婆收留外國"小黑孩" 學業與辦戶口成兩大難
    「黑孩子」朱軍龍的學業問題和戶口問題,是朱奶奶最操心的兩件事。2007年11月,本報率先刊登報導,關注「小黑孩」的命運。   據《青年報》報導,朱軍龍蹭掉了41碼的運動鞋,闖進了客廳。14年前,一個黑皮膚嬰兒在草叢中哭鬧,被朱家抱回了家;2007年11月8日,本報刊登了《上海阿婆七年收養外國小黑孩——沒有戶口的『小黑孩』及其中國家庭的命運》的報導。一晃6年又過去了,「小黑孩」長成了「黑孩子」。老人擔心,孫子至今沒有戶口,前途堪憂……   「寶寶,不好好讀書,以後工作怎麼辦?」「奶奶你放心,以後我出國賺大錢、買別墅,推你出去曬太陽。」
  • 20年前,一黑人小孩出生就被遺棄,後被上海阿婆收養,如今怎樣?
    近代隨著各國文化交流,對於黑人這個種族已經不陌生了,而生活在廣州的人,看到黑人應該都習以為常了,不過「黑人問題」也是困擾著中國人,除了廣州之外,在上海還有一位「土生土長」的黑人。2000年,上海市民朱水寶阿婆從菜市場回家時,發現路邊草叢小竹簍有一個孩子,孩子光著身子,皮膚上長滿了痱子,竹簍當中還有一張紙條,是用中文寫的:孩子生於七天前的8月1日。
  • 阿婆18年前撿回的「外國小黑孩」上大學了!網友:這不就是曬黑了的...
    廣東共青團根植中國南方的青年價值敘事來源:環球時報英文版(這位阿婆與「小黑孩」的故事讓我們知道,愛是不分膚色的。2000年8月8日,上海一位阿婆朱水寶在去買菜的路上聽到了路邊的草叢裡有嬰兒的哭聲。▲小時候的朱軍龍為了將朱軍龍撫養成人,並且能夠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受教育,朱奶奶可沒少吃苦頭。因為沒有出生證,又是外國人,朱軍龍的戶口辦不下來。朱阿婆只能一遍遍跑民政局、公安局,想著好歹混個臉熟。轉眼到了入學年齡,一家人滿心歡喜地為他買了新書包。開學通知卻遲遲未到,一打聽,原來因為他沒有戶口,被校方拒之門外。
  • 上海「黑小囝」不做遊戲宅男 滬語順溜暑假惡補英文[圖]
    上海阿婆無私收養14年的小黑孩朱軍龍怎麼過暑假?他說自己喜歡宅在家打遊戲年近70歲的朱阿婆看著專注在屏幕前的「黑小囝」不無擔心地念叨著,但對正處於叛逆期的朱軍龍來說,這樣的「碎碎念」早已是老生常談,話雖然聽到了,人卻依舊紋絲不動地投入在虛擬的遊戲世界中,連吱都懶得吱一聲。  這個暑假,由於此前的媒體報導,上海阿婆無私收養14年的小黑孩朱軍龍受到了大量的外界關注,得到了不少組織與個人的幫助,還不時要去外地錄製節目。
  • 二十年前,曾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混血棄嬰,如今現狀如何?
    那麼,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那麼,經過多年的撫養教育後,現如今那個黑人混血棄嬰朱軍龍過得怎麼樣呢? 一開始,因朱軍龍膚色跟常人不同加上戶口難入的緣故,無論是在生活方面還是接受教育方面,都面臨了一些困難,但經過多年努力和教育培養之後,他已然徹底成為了地地道道的中國上海人。
  • 20年前,那個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混血棄嬰,後來怎麼樣了?
    在中國上海,有這麼一個姓朱的阿婆,2000年時她在一次路過草叢的時候聽見了一些奇怪的聲音。這些聲音一直在草叢裡沙沙作響,非常吸引人注意。朱婆婆被吸引了,她想要去看一下到底是什麼東西在弄出響聲。結果一伸頭,她就震驚了,這個一直發出響聲的居然是一個嬰兒。
  • 上海阿婆收養黑人棄嬰20年,卻被親生子女拋棄不養,這是為何?
    比如在20年前,一位上海阿婆收養了黑人混血棄嬰,到頭來卻被自己的親生子女所拋棄!人到中年,收養黑人這位上海阿婆名叫朱水寶,2000年時她已經即將步入中年。那是8月8日的清晨,按照慣例阿婆早早的出門去菜市場,買最水靈的鮮貨。
  • 當年上海阿婆省吃儉用,將收養的黑人小孩養大,結果怎樣了?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主人公是一位被上海阿婆收養的黑人,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故事的源頭發生在好多年前,這位上海阿婆在一次買菜的路上,經過路邊的草叢突然聽到了孩子哇哇的哭聲。阿婆就很好奇地走了過去,扒開草叢一看居然是個被丟棄的嬰兒。見此症狀,阿婆覺得十分可憐,便毫不猶豫地把孩子抱了回去。抱回去之後,她便給他洗了個澡。因為覺得渾身髒兮兮的,可阿婆並不知道,其實黑就是他本身的膚色。
  • 曾經是無人收留的黑人棄嬰,被上海好心阿婆收養20年,如今怎麼樣
    而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故事,主人公就曾經是無人收留的黑人棄嬰,被上海好心阿婆收養20年,現如今他是怎麼回報的呢?一、被阿婆收養這個黑人棄嬰名叫朱軍龍。當時他被阿婆撿到的情況是這樣的,那是在20年前,阿婆在像往常一樣起床去買菜。凌晨5:00的街道上非常空曠,而且人也很少,阿婆就像往常一樣去買菜。但是他走著走著突然聽到在旁邊的草叢裡傳來一陣聲音,就像小貓一樣的喊叫。
  • 18年,那個被上海阿婆撿回的「黑小囡」要上大學了!-朱軍龍,朱阿婆...
    原標題:18年,那個被上海阿婆撿回的「黑小囡」要上大學了!  這幾天,74歲的上海阿婆朱水寶正忙著給考上大學的大孫子準備住宿的行李,被褥、洗漱用品、換洗衣物。「寶寶以前沒經歷過住宿生活,我還是擔心吶!」儘管朱軍龍已經是個大小夥子了,可阿婆對他的愛稱還是沒變。「18年了,那個竹籃裡的小生命總算平安長大了。
  • 上海阿婆不顧家人反對,收養一個黑人小孩,長大後現在過得怎樣了
    在我們生活的社會中,有很多的嬰兒會被遺棄,他們可能是因為身體出了什麼問題就被遺棄了。隨著美國黑人的抗議事件持續發酵,就會讓人想到被父母拋棄的黑人嬰兒。 很多的父母,生而不養,真的不配為人父母,幸好這個黑人嬰兒被好心的上海阿婆所收養。現在已經十幾年過去了,被收養的黑人嬰兒也已經長大成人了,那麼現在的他過得怎麼樣了呢?
  • 20年前,上海阿婆好心收養黑人棄嬰,長大還分他房產,結果值嗎?
    這種觀點聽起來很理想化,但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人願為沒有血緣關係的人付出,比如上海一位70多歲的阿婆朱水寶,她當年便不經思索撿了黑人棄嬰回家撫養。 她每天都要洗三次,連續洗了一個星期,孩子還是很「髒」,朱阿婆有點急了,她擔心孩子生了病,抱去醫院請教大夫。大夫看完後,笑著告訴朱阿婆這孩子應該是個混血兒,有一半的黑人血統。 朱阿婆總算放下心來,雖然「中國小孩」變成了「外國小孩」,但朱阿婆對他的愛卻並沒有因此減少。
  • 20年前,上海老太收養一黑人棄嬰,為他在上海落戶,如今過得怎樣
    2000年8月8日,這天天氣很好,家住上海浦東新區長徵村的朱阿婆(朱水寶)起了個大早,拎著自己的菜籃子,去菜市場買菜。在路上,朱阿婆隱約聽到了什麼聲音,像小貓在叫,她好奇地循著聲音找了過去——草叢裡有一個嬰兒!
  • 還記得上海阿婆收養的那個黑小囡嗎?過去20年了,他們現在咋樣了
    在上海有一位善良的朱阿婆因為收養了一位黑人小孩曾上過新聞報導,這則正能量的報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點讚,人們對朱阿婆的善心和堅持表示感動,對朱阿婆二十年如一日的撫養予以欽佩,當然更多的是對這特殊家庭的好奇,收養的報導看過不少,但是中國人收養黑人小孩倒是頭一次聽說。距離朱阿婆收養黑人孫子已經過去了20年,那麼這些年他們一家經歷了什麼坎坷呢?
  • 黑人嬰兒因可愛被上海阿婆領養20年,送他一套上海房子,現狀如何
    2019年上海的朱阿婆再次上了熱搜,因為這次她被自己的兒女給騙了。而這次,她和老伴多虧了二十年前收養的孫子,才有個落腳點。 朱阿婆家老房子要拆遷了,分了八套房子,和自己的子女協商後,把分來的房子留給老兩口一套,給收養的孫子朱軍龍一套,其餘分給自己的子女,而他們的老房子現在到處漏水,阿婆把老房子賣了250
  • 上海阿婆養大外國棄嬰,歷盡艱難成為上海人,如今他們過得咋樣
    上海建橋學院計算機系的朱軍龍今年馬上就要上大三了,他不僅可以操著一口流利的上海話與同學們玩耍嬉戲,在舉手投足之間都能讓你確信這絕對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上海人。
  • 20年前上海老太收養一位黑人棄嬰,國家送他一套房子,如今怎樣了
    歷經14年,這位上海阿婆,終於為她撿來的黑人孫子朱龍軍辦下了收養證和上海戶口從此,這名黑人棄嬰,不再沒有身份,而是正式加入了中國國籍,是一名中國人。關於上海老太收養黑人棄嬰朱軍龍的故事,其實90年前出生的朋友基本都不陌生,大多看過當年的紀錄片。
  • 上海阿婆撿到一黑人棄嬰,將其撫養20年,如今生活得如何?
    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會有父母因為各種原因,不負責任地將自己的孩子拋棄,這些沒有選擇權利的可憐孩子如果碰到好心的人收養或許還能過上正常的生活,但是更多的情況是要送到社會福利院去生活。福利院長大的孩子都會因為自己被拋棄的經歷而有點自卑的傾向,這對於孩子未來的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影響。
  • 上海阿婆收養黑人棄嬰,20年過去了,他們過得怎樣了?
    為了決定要不要收養這個孩子,朱水寶全家開了一個家庭會議的,唯獨大兒子和女兒有些不同意,但最後還是一致決定收養這個孩子。奇怪的是,這個孩子很黑,不像其他孩子。在上海有一個說法,就是孩子只要洗洗就能白。但是不論怎麼洗,這個孩子還是洗不白,洗了一個禮拜還是這個樣子。朱水寶害怕極了,趕緊和老伴帶著孩子一起去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