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8年,那個被上海阿婆撿回的「黑小囡」要上大學了!
這幾天,74歲的上海阿婆朱水寶正忙著給考上大學的大孫子準備住宿的行李,被褥、洗漱用品、換洗衣物。「寶寶以前沒經歷過住宿生活,我還是擔心吶!」儘管朱軍龍已經是個大小夥子了,可阿婆對他的愛稱還是沒變。「18年了,那個竹籃裡的小生命總算平安長大了。
圖片說明:朱軍龍終於落實了戶口 來源/東方IC
緣起:混血寶寶有了親人
2000年8月8日,在朱阿婆的印象裡,是個比今年夏天都要熱的日子。清晨5點多,她就和幾個老阿姨去買菜。已經上了年紀的她漸漸落在了最後,就在這時,一陣若隱若現的哭聲引起了她的注意。循著那聲音,眼前的一幕讓朱阿婆大吃一驚。破破的竹籃裡,躺著個長滿了痱子的嬰兒,身下只有一條破毯子和一張字條「孩子生於7天前的8月1日」。
「當時哪想那麼多,好歹是一條生命!」朱阿婆抱著孩子,也沒和人商量,趕緊回了家,「孩子真的可憐,身上都是痱子,有些地方都化膿了。」阿婆每天給他用溫水洗三次澡,還給敷上了藥膏,抹上爽身粉。
「小傢伙頭髮長得特別快,一個禮拜就長了密密麻麻的捲髮。」回憶起大孫子的點滴,老人嘴角忍不住泛起微笑,「當時也沒太在意他皮膚是黑色,覺得或許再過段日子就好了。」
圖片說明:朱軍龍小時候 來源/受訪者供圖
一個月後,朱水寶帶著小傢伙去打預防針,醫生看了後說,這個孩子是混血的。阿婆心裡咯噔了一下,「那是不是血不好啊?」阿婆拉著醫生的手,緊張地問。「混血兒是指中國人和外國人生的孩子,您別多慮。」
也有周圍人的議論不時傳到朱水寶耳邊,雖然生活拮据,但阿婆認死理:我把他抱回來了就要對他負責。阿婆給小傢伙起名「朱軍龍」。「他是建軍節那天出生的,又是在龍年。」朱水寶如是說。
奔波:孩子一定要能讀書
朱軍龍小時候可沒少讓奶奶操心,「他可皮了,小時候還被狗咬過,花了600塊錢打疫苗。」小傢伙一天天長大,很快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於朱軍龍的國籍沒法確定,朱阿婆家又不符合收養條件,朱軍龍的戶口遲遲沒有著落。阿婆心裡急啊,她幾乎跑遍了周圍所有的幼兒園,可好幾位園長都說,孩子一沒出生證、二沒戶口,他們不能收。「孩子不能不接受教育!」朱阿婆心裡念叨著,繼續為朱軍龍入園而奔波。在朱阿婆的堅持和努力下,朱軍龍得以特事特辦,貝貝星幼兒園接納了他。
圖片說明:朱軍龍和奶奶 來源/東方IC
沒幾天,幼兒園的老師便「領教」了他的頑皮。一個不留神,黑小囡要麼上樹要麼鑽洞,有時甚至不知蹤影。「那時接到老師『求助』電話是家常便飯。」朱阿婆回憶,「我對他要求不高,不能做壞事。」朱軍龍胃口好,阿婆在家常備糕點水果,從不讓他餓著;每晚,只有看朱軍龍睡著了,奶奶才會放心去睡。
儘管對讀書不那麼上心,但中小學老師對朱軍龍評價都是「口才好,品德好」。2007年10月,朱軍龍第一次站上舞臺參加才藝比賽,他朗誦了課堂上學過的《春曉》,獲得了榮譽證書。朱阿婆高興極了,有好一陣將它擺在家裡最顯眼處。
今年4月的一天,朱軍龍緊張地打開電腦,輸入準考證號,等待春考結果。「奶奶,你快來看,這是不是我!」看到屏幕上顯示自己被上海建橋學院錄取,朱軍龍還有點不敢相信。「是你,是你,寶寶考上了!」朱阿婆也滿是驚喜。「要珍惜這機會啊!」她不忘叮囑孫子。朱軍龍也不負囑託,在前不久學院組織的集訓營裡拿回了「優秀營員」,又讓奶奶驕傲了好長一段時間。
圖片說明:奶奶陪著朱軍龍一天天成長 來源/東方IC
感恩:希望他學成回報社會
以前,也有大老闆找到朱水寶,讓她「說個數」,想收養這個混血寶寶,但阿婆撇了撇嘴,「這事我不能做。」
為了朱軍龍的戶口,阿婆早已不記得自己跑了多少次民政局、公安局,卻屢屢碰壁。但阿婆卻從沒放棄,她覺得多去幾次混個臉熟也好。「有次40多度的天喊了『差頭』,一個上午司機師傅陪我跑東跑西,我去辦事他還在門外等我,最後只收了我150塊。我想請他吃飯,他也不肯。拗不過我,才去了一家拉麵店。」阿婆對幫過自己的好心人都很感激,「有段日子戶口雖然沒落實,但政府把我們每季度補貼提高了,逢年過節也會來看我們。」2014年5月,民政局的一通電話讓這個家庭欣喜若狂——朱軍龍的上海戶口和收養關係辦下來了。
圖片說明:朱軍龍的錄取通知書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郜陽 攝
有一天,朱軍龍突然說出一句:「奶奶,我以後賺了錢,就買套別墅。我下班回來給你燒飯,吃完了推你出去逛。」「寶寶,為啥要買別墅?」「讓我們一大家子都住在一起嘛!」在朱阿婆看來,這18年經歷了酸甜苦辣,但最終她覺得還是開心的。
馬上就要開學了,奶奶對朱軍龍提出希望,好好學本領,畢業後回報社會。「別讓自己失望,別讓奶奶失望,也別讓社會失望。」望著奶奶期盼的眼神,朱軍龍鄭重地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