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要問做父母的最害怕孩子什麼樣的行為,那麼撒潑打滾一定是榜上有名。有的時候孩子想要吃某個零食或者想要買某個玩具,父母不同意的時候,孩子就會採用耍賴的方式來逼迫父母妥協。有些父母由於愛孩子就會同意滿足孩子,這樣的撒潑哭鬧,媽媽到底應該怎麼做才好?
案例:
最近網上的一段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視頻內容是:一個孩子在某玩具店面前撒潑打滾,哭的傷心欲絕,喉嚨都嘶啞了,嘴巴裡面還喊著:&34;!
但是他的媽媽站在一邊冷眼旁觀。關於這一幕,有的網友們就開始議論當&34;
有一個熱評這樣子說:我作為一個教育出北大的大學生的母親。根據我的經驗,當孩子由於想要買東西而耍賴的時候,媽媽最不能做的就是妥協,如果有了第一次妥協,那麼之後每次孩子想要買東西的時候都會採用這個方式,到時候父母如果滿足不了了怎麼辦?
這樣的惡習一定要扼殺在搖籃裡。必要的時候,媽媽甚至可以採取棍棒教育,讓孩子長記性。現實生活中,像這樣為了買東西了撒潑打滾的孩子不在少數。因為大部分這樣的孩子通過這樣耍賴的方式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然而,許多家長認為,媽媽採取冷處理或者暴力的方式對待會更加的好。
1、溫柔地開導
在孩子傷心哭泣的時候,最心疼的就是媽媽了。當孩子想要某個玩具或者想要吃某個零食而哭鬧的時候,父母更加會想:要不我就同意吧,那孩子開心最重要不是嗎?可是父母一方面也清楚的知道,如果有了這一次妥協,那麼日後只會有更多類似的事情發生。所以有一部分父母認為,碰到這樣的事情,應該要溫柔地開導孩子,用道理來勸說孩子學會懂事。
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著來,並不一定要採取強硬的方式,也不一定要順著孩子。比方說媽媽可以和孩子講:寶貝,媽媽知道你現在很想要這個玩具,但是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如果你實在是想要,這周末你每天都幫媽媽打掃衛生,那麼下個禮拜六媽媽再來買可以嗎?通過這樣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教育孩子,另一方面也可以打消孩子用哭鬧來解決問題的念頭。
2、讓他繼續撒潑,冷處理
而有的媽媽,當孩子撒潑打滾的時候,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冷處理。畢竟孩子就是孩子,哭累了,他自己總會起來,他不可能會在那裡一直哭喊。而且孩子也會有自尊心,如果哭久了他自然也會知道這樣的方式沒有用,媽媽不會買單,這樣下一次他就不會採取類似的方法了。
3、棍棒式教育
當然了,有些孩子屢教不改,不管怎麼說好話,他都不聽。這種類型的孩子溫柔地勸導沒有用,媽媽可以採取棍棒式教育,或許簡單粗暴的打一頓會更好。因為只有打了孩子之後他才會長記性,而且打在身上的疼痛感是非常直接的。下一次孩子再想採取同樣方式的時候,他就會想到,當時自己是如何被媽媽教育的,自然就會有後怕的心理產生。
3-6歲幼兒期是情商發展和培養的初始階段。這一時期孩子無法了解起因聯結的作用,缺乏邏輯思考能力。熱衷於模仿父母和身邊人,通過玩耍和探索來學習,但情緒喜怒無常,特別容易較勁。
小編給家長朋友推薦一套貼心的《寶寶情緒管理與情商管理繪本》10冊。生動有趣的畫面,朗朗上口的故事,不用講一百遍道理,一個故事就能讓孩子懂得很多。
這套繪本可以在孩子負面情緒來襲,如何當好情緒滅火員,引導孩子做情緒管理的小主人。擁有一個好性格相當於為孩子的成長鋪路,為孩子的成功奠定基礎。這套書原價159元,現在搞活動10冊書只要59元,平均下來一本書不到6元。幫助孩子告別任性,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點擊下方即可購買!
關於孩子賴在地上哭鬧,媽媽冷眼處理的這種事情,之所以能夠在網上引起熱議,自然是因為孩子的這種行為在大多數的家庭當中都有發生,媽媽們非常的有共鳴。當然了,不同的媽媽採取的方式都有可行性,但是必須要說的是,父母們採取的方式一定要適合自己的孩子,因材施教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