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鈳:孩子撒潑打滾怎麼辦?孩子「要挾」3個誤區你踩中哪一個

2020-11-15 吳一鈳

昨天在逛大型商場時,看到一孩子在跟媽媽鬧要買吹泡泡玩具。聽到這位媽媽說「家裡有了,家裡有了,我用肥皂給你做。」,孩子聽後就在地上打滾、撤潑,哭喊著說「家裡的不一樣,家裡的不一樣,不好玩的。」作為家長,你會怎麼做?這時很多家長面對孩子撒潑打滾束手無策。這位家長就直接說「不買,我回家去。」然後自個兒走了,這位媽媽採用的是冷漠的處理方式。


一、你知道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在地上打滾、撤潑、哭鬧嗎?——就只想讓你給他買嗎?

在此種情況下,很多父母會以為這只是孩子撒潑打滾的技巧,誤認為孩子是在「要挾」自己——不是的。不理他或者給他揍一頓,就能讓孩子知道撒潑打滾世界不會繞著他轉。

其實,當你告訴孩子「不買」時,孩子用他認為對的方式跟你在互動,試試看你的底線到底去到哪裡?他以哭鬧、鬧情緒的方式在試探你的底線。其實孩子不是一定要你買,但是他在試探你,試探你的底線到底有多少,到底最低能低到哪個界限。


二、很多時候我們孩子發脾氣撒潑打滾,家長你會有以下三個處理誤區:

一是誤用「冷漠」視為正確

我們的家長很多時候會誤用冷漠視為冷處理。冷處理的方法一般就是視而不見,不和孩子說話,不對孩子作出反應。

我之前看過一個新聞:一個孩子哭了一個多小時,媽媽站在幾米遠的地方盯著看了一個多小時。最後,孩子哭得累了跟媽媽回家了。很多家長都認同這位母親的做法,孩子一哭,先別理他,哭了一小會兒就會停止了。

然而,這種處理方式,是冷漠而非冷處理。事實上,這種冷漠會讓孩子覺得:我的感受根本無關緊要,我不被尊重!


二是採用「拋棄」當「威脅」

當孩子的某些行為讓我們家長忍無可忍時,就會衝口說一句「你給我出去,我不要你了。」用孩子最害怕的事情「威脅」孩子,這方法看似很見效。然而,這種方法恰恰讓孩子產生恐懼、絕望,孩子膽小、自卑的種子就在這時種下。

孩子學不到任何原則和規則,反而陷入焦慮和恐懼。隨著次數的增多,孩子的安全感被破壞了。他會更粘父母,上幼兒園,擔心父母不接。在外面玩了一會兒,他會回來看看媽媽在不在。

三是面對孩子的「要挾」採用「妥協」

很多家長面對孩子用打滾、撤潑、哭鬧的方式「要挾」你時,為了不讓孩子的這種行為讓自己在公眾地面出醜,都會採用最快的辦法——「妥協」。

撒潑打滾的孩子由於你的「妥協」,以後會如何?

一開始是試探,後邊變成了真要討價還價了,「要挾」的籌碼越來越大,開始是哭鬧、打滾、發脾氣,後邊可能會升級為絕食、離家出走、傷害自己,直到你滿足他。這些年來,經常發生孩子拿自己的生命來威脅父母的事件,已屢見不鮮。

一個12歲的男孩爬上了將近30米的高壓電塔,強迫父母給他買手機;

一個17歲的男孩因為沉迷遊戲和父母發生了爭執,他跳進河裡威脅他的父母。他得救的時候,沒有生命的跡象;


三、面對孩子撒潑打滾家長應該怎麼辦,家長你應該怎麼處理效果才能更好呢?

吳一鈳先說說當我兒子在地上撒潑、打滾、哭鬧時,我小孩撒潑打滾怎麼教育的。

當時吳一鈳兒子6歲,看到別的孩子開著一輛能載人的大大的電動玩具車,之前別人就已經給他玩了一會,玩著好玩,回到家就讓我也給他買一輛。車子能在小區路上開的那種,真的太大了,當時房子很小,根本放不下這個車子。所以當時就根本沒想過給他買,我當時的做法是:


孩子撒潑打滾大人該怎麼辦?

在這裡,吳一鈳給你提醒:你要記住「4個不」:不打、不罵、不說教,不走開。

具體的做法就是:

一陪伴,理解孩子感受

陪在孩子身邊,並且雙眼看著他的雙眼對他說「兒,不買這個玩具車,媽媽知道你很不開心,很難受。你想哭就哭,媽媽就在你身旁陪著你。」同時我用右手抱著他的臂膀,把孩子靠在我的臂膀上。

家長,吳一鈳告訴你:給孩子正面回應,就是讓孩子知道,媽媽(爸爸)明白你的不開心、委屈,當孩子感覺得到你的理解和接受,會更願意傾聽你的想法。


二冷靜,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孩子冷靜下來後,再與孩子交流與引導,針對孩子出現的錯誤行為,客觀地陳述事實。

當時吳一鈳兒子大概就哭了幾分鐘,之後就不哭了,等他不再哭鬧時,我就跟兒子說「你看看我們家,這邊就是沙發,這邊就是電視櫃,那邊就是書臺和爸爸的魚缸,陽臺放了洗衣機和晾曬衣服的地方,而你房間根本放不下,爸爸媽媽房間是爸爸媽媽私人空間,你不能佔用。我們家空間太小了,真的放不下。」

家長,吳一鈳告訴你:這是讓孩子知道媽媽很愛你,但是你的要求不合理,媽媽不能滿足你的要求。


三幫孩子認識情緒,協助孩正確地表達情緒

小孩子用哭鬧來達到目的,這基本上是兒童成長的一種本能,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當孩子長大後,他們需要更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意願。

家長需要正確理解情緒,發脾氣,是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是情緒發展到激烈狀態的自然反應,大人、小孩都會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情況。

無論是誰,都可以通過正常的方式來發洩情緒,但不能過度,也不能有破壞行為,因為這可能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巨大的傷害,並導致無法估計的後果。

比如上面吳一鈳兒子的例子,吳一鈳就是讓兒子哭和跟兒子說的話語,就是讓兒子發洩自己的情緒。兒子聽懂了,他自個兒去玩其他玩具了。後來我給他補上一句「媽媽相信你,你日後有能力買一個更大的房子,比我們現在住的還要大,有2、3層的,到時就能放這大大的玩具車了。」這句話是給孩子鼓勵的,給孩子種下希望的種子。



結 語:

如果孩子經常出現在地上撒潑、打滾、哭鬧,以此「要挾」家長,這說明孩子缺乏控制情緒的能力。如果他總是很急躁,家長是孩子的首任老師,家長自己首先能夠控制好孩子的情緒,就是對孩子情緒管理的最佳範例。

正確引導孩子「你想要什麼,你想做什麼,說什麼,你為什麼要這樣做...」這些東西需要家長來教導的。

以上內容是吳一鈳為家長分享的親子教育心得,吳一鈳15年育兒、親子溝通互動經驗,將帶著你一起看電影學育兒。如果你面臨跟孩子無法溝通,或怎麼說孩子才會聽之類的問題,你的問題我有解;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

相關焦點

  • 吳一鈳: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怎麼辦?給你10個改善建議
    一、孩子學習環境存在的5個問題分析: 1、由於到處都能閱讀、寫作業,造成沒有固定的學習場地;2、由於沒有固定的學習場地,不利於行為習慣的養成,更多的是「學習」這一行為的養成;3、當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家裡人的來回走動
  • 吳一鈳:孩子交友遇到問題怎麼辦?做對3點,孩子快速提升社交情商
    「媽媽,琛琛不讓我跟浩浩玩,怎麼辦呢?兩個都是我的好朋友。」這是吳一鈳兒子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跟我說了這一個問題。琛琛就住在我們對面家,從小就是我兒子最要好的朋友。同時浩浩也跟我們住在同一棟樓的二樓,也是非常要好的好朋友。 一、家長,假如你的孩子也碰上交友問題,你會怎麼辦?
  • 吳一鈳:小孩子皮膚過敏癢怎麼辦?孩子的衣服怎麼洗乾淨?
    一、吳一鈳在這裡先告訴你一些洗滌孩子衣物普遍存在的一些誤區,看你是否也踩到了:●新買回來的衣物都很乾淨,先穿上,穿過一次再洗;●泡沫越多,洗的越乾淨,要買泡沫越多的洗滌用品;●孩子的衣物先用手洗,洗過之後再用溫水燙一下衣物就能殺菌;●所有的洗滌用品都差不多的
  • 吳一鈳:孩子不愛學習該怎麼辦?影響孩子一生的4字3個技巧
    當你在孩子面前放一個巧克力,然後告訴他現在是3:15,你可以選擇現在吃掉,你也可以選擇15分鐘後(3:30)再吃掉。如果你選擇3:30以後再吃,那麼媽媽再給你獎勵兩個巧克力;如果你選擇現在吃掉,那麼後面就沒有獎勵了。如果是孩子選擇第2種方案,那麼這就叫做延遲滿足,那麼說明孩子的自控力很棒。
  • 孩子撒潑怎麼辦?這些下意識的行為不要有,否則娃越來越難管
    文|秘籍君小孩子動不動就撒潑在成年人看來,可真是太正常了。身邊的很多年輕爸媽都說,生孩子之前對寶寶簡直是無比渴望,想像中就是一個插著翅膀的小天使。可是等到真生了孩子,當了父母就會發現,孩子都是破壞力驚人的小惡魔。
  • 當孩子用哭鬧要挾你,你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5歲女孩撒潑打滾要玩具,父親原地看3個小時不制止,如果你是家長有什麼更好的教育方式?」這是前段時間知乎上一個熱門討論的話題。話題中的場景多麼熟悉,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幾乎每一位父母,都曾被孩子的哭鬧「要挾」過。
  • 孩子在商場打滾撒潑,要買玩具怎麼辦?高層次父母懂得3個技巧
    周末去逛商場地時候,看見一個3歲的小女孩想要芭比娃娃。小女孩:「媽媽,我想要這個芭比娃娃。」媽媽:「家裡已經有了,不買!」(講道理)小女孩不高興地說:「家裡才三個,我就想要這個!」媽媽生氣了:「我說不行就是不行,你看看周圍這些小朋友誰要了,就你不聽話。」
  • 孩子趴地大哭,爸媽抱手淡定旁觀。面對孩子當眾撒潑,一做三不做
    ,你沒同意,孩子就當眾撒潑哭鬧,此時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這樣做並不是狠心,而是在教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告訴TA有些事並不是「你小你有理」。一旦家長覺得孩子當眾撒潑太丟人而選擇妥協,孩子會抓住大人這個弱點,沒完沒了。
  • 吳一鈳: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家長怎麼辦?兒童心理和親子教育
    家長,吳一鈳給你的建議是:無論你的事業有多成功,在孩子0-3歲前,爸爸媽媽都要自己親自撫養,不要給其他人帶,包括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否則你就錯過了孩子跟你產生情感的超佳時機。比如如果孩子在1歲以前,就多給他抱抱、親親、說說話,說東說西什麼都說,不用管孩子是否聽得懂,這有助孩子語言能力的發育,是孩子情感的啟蒙。 當孩子1-3歲,多跟孩子玩遊戲,買一些有益有助智力發展的玩具跟孩子一起玩,一起讀繪本故事。花時間陪孩子一起玩,還能發掘孩子在哪一方面比較有天賦,從而高度培養,所謂的「天才」,都是這樣培養出來的。
  • 就愛撒潑打滾?摧毀孩子任性養成的土壤,收穫一個明辯是非的孩子
    殊不知,面對父母家人的無限寵愛與一再退讓,在一次次與家人的「較量」中,精靈般的孩子早已把家人拿捏得死死的,他知道,怎樣才能達到他想要的。久而久之,便養成了孩子任性妄為的壞毛病。面對孩子的任性妄為,父母一定要認真對待,孩子的一生很長,不可能永遠生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總歸是要進入社會中的。社會生活中,又怎麼能容得下孩子的任性行為呢?
  • 日本爸爸嫌玩具太貴,突然躺在地上「撒潑」打滾,這波操作真是「活...
    前不久網上火了一個視頻,一個熊孩子因為父母不給他買玩具在大街上撒潑打滾。家有熊孩子怎麼辦?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從小的品性很重要。因此,家長必須要有給孩子立規矩的意識!但是,這個規矩到底該怎麼立呢?
  • 面對孩子哭鬧要挾,家長要樹立權威,善於向孩子的任性說「不」
    有些孩子一哭鬧要挾,父母就滿足,孩子就知道這個方法對父母很管用,哭鬧要挾就會成為習慣;其實就如專家說的一樣:一個3、4歲的孩子哭鬧,家長說這個不行,孩子能怎麼鬧,大不了在地上打滾,也奈何不了大人啊,但是當孩子14歲了,他要去幹什麼,家長不讓去,這個時候孩子更會鬧,他會離家出走,還會服毒自殺,會跳樓,所以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一定要堅持底線,不受威脅,不然以後真的要不得。
  • 孩子撒潑打滾?90後父母卻不吃這套,這屆父母育兒經真是絕了!
    孩子撒潑打滾:孩子愛搶東西:孩子不想吃飯:孩子不想睡覺:孩子不想上學:孩子愛亂摸東西:孩子不想吃藥:孩子偷偷看電視:畢竟誰的不曾是少年孩子們現在玩的都是90後玩剩下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過,面對情緒崩潰的幼兒,選擇冷眼旁觀,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除了要應對孩子的情緒,更重要是找到情緒的源頭。崩潰大哭,有時是孩子唯一能想到的求助信號。若孩子是釋放情緒的大哭,家長不需要刻意關注。美國哈佛心理學者表示:讓孩子停止哭並迅速變得開心,會讓孩子的情緒敏感度變得非常低,未來的情商也會受影響。
  • 吳一鈳:孩子缺乏自信怎麼做才好?家庭教育孩子的妙招有哪些
    有一天我們小區跟孩子同班的一個同學來還他文具順便找他玩,在玩的過程中發現他一直沒有跟同學目光對視,玩得開心時也是低著頭笑的,說話時跟蚊子的聲音有得比,如果不是跟他緊緊挨著,根本就聽不到他在說啥。後來向同學了解,原來我兒子在班上也是這樣的。我開始苦惱,孩子平常跟我們在一起不是這樣的,怎麼在外面就這麼不自信呢?很讓我費解。」問吳一鈳「孩子缺乏自信膽小怎麼辦?」這是一家長向吳一鈳諮詢的情況。
  • 吳一鈳:孩子上學不專心怎麼辦?3-12歲兒童教育需求
    ,就是寫幾個字,就是坐不下來。比如,吳一鈳兒子一年級時做語文作業是需要1小時的,我跟他講「如果你能在50分鐘內做完語文作業,那我給你獎勵一根棒棒糖。」然後在書臺上放上一個計時器。問他準備開始沒有,如果他答準備好了,就開始計時,這個方法很管用。有時孩子會超額完成,我就給他獎勵更多好處。這就是專注力訓練,日復一日重複去做,就能把孩子做作業的時間縮短,縮短到30分鐘或20分鐘。
  • 吳一鈳:感覺孩子的心理有問題怎麼辦?親子關係和兒童心理健康教育
    因為孩子感覺到你安全,跟你在一起很愉悅,很舒服,從而對你產生信任,以後你講的什麼事,他都會信任你,聽你的。 家長,吳一鈳給你的建議是:無論你的事業有多成功,在孩子0-3歲前,爸爸媽媽都要自己親自撫養,不要給其他人帶,包括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否則你就錯過了孩子跟你產生情感的超佳時機。
  • 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別怕!這是教會孩子自控力的好時機
    導讀: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別怕!這是教會孩子自控力的好時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撒潑打滾哭鬧不止,別怕!這是教會孩子自控力的好時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吳一鈳:孩子不愛動腦筋思考家長怎麼辦?這3點就夠了
    為了找尋這個答案,我不斷學習一些關於教育孩子的一些知識,發現只要孩子不愛動腦筋思考的原因,一遇到難題就卡殼,主要就是2個原因:●第1個原因,就是被家長過於積極的行動,急於回答的態度給孩子培養出一個慣性思維。
  • 吳一鈳:4歲孩子被欺負了該怎麼辦?防欺凌有關家庭教育的方案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熱門的討論話題「五歲男孩子,跟小朋友在一起,被打了總是不敢還手,而且知道小朋友過來打他也不躲開,家長該怎麼引導?」,吳一鈳在這裡發表一個自己的看法: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需要對孩子不同個性給予不同的引導方式較為適合,而不是以一概而論的論調做出應對。
  • 如果你的孩子在商場裡因為想買一樣東西而滿地打滾,你要怎麼辦?
    即使他在地上打滾我也是處於不妥協的態度來對待。小孩在地上打滾,大人礙於面子妥協了,以後孩子就會用這種方法來對付你。這種情況就像男人出軌一樣,第一次沒被發現,就會有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同理可證。人性這個東西就是哪麼的奇妙。我遇到這種情況遇到過幾次,印象最3的就是孩子要買糖的哪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