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出生不久,為了不丟掉工作,上班前就立馬把兒子送給姥姥幫忙照顧,趕緊趕緊上班去了。春節假期比較長,所以在我老家待了半個月。看著我媽為我兒子盡心盡力的,照顧無微不至,總怕他餓了、渴了、累了、困了……等等,總在兒子自個兒專注玩耍,玩得高興時,時不時給他送上水,待會就是水果、再過一會就是零食,接著就是幫他擦汗,再再一會就問「困沒,睡覺嗎」之類的打擾,
剛開始時自己沒有注意到這是個嚴重問題,等到兒子7歲上小學時,老是坐不下來,讓他坐下來寫作業他總有理由(口渴、尿急、洗手、餓了……),然後就摸摸鼻頭,擦擦額頭,玩玩筆頭,玩玩橡皮擦,在書臺上劃劃,總有玩不完的東東,
一個語文作業,就是寫幾個字,就是坐不下來。其實小學作業也沒多少作業,就寫幾個字寫完就好了。但是坐下來30分鐘沒能寫完兩三行字已經不得了了。
針對孩子專注力的問題,我開始大量查閱書籍和講座,怎麼訓練孩子的專注力,每一本書或課程都講得很好,各有各的道理和依據,我把它綜合起來就下面的6點:
運動對身心有益,這不用多說,它對提升孩子專注力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它能有助腦細胞生長。這些運動可以是:跳繩、跳舞、遊泳、輪滑、踢足球、打桌球……等。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自的時間和空間不想被打擾,孩子也不例外。孩子的撫養人很多時候都會忽視了些點,但這點是孩子日後能否具備專注力的雛形。日後這就是孩子能否專注做一件事情的能力,包括自我學習力。
比如,吳一鈳兒子一年級時做語文作業是需要1小時的,我跟他講「如果你能在50分鐘內做完語文作業,那我給你獎勵一根棒棒糖。」然後在書臺上放上一個計時器。問他準備開始沒有,如果他答準備好了,就開始計時,這個方法很管用。有時孩子會超額完成,我就給他獎勵更多好處。這就是專注力訓練,日復一日重複去做,就能把孩子做作業的時間縮短,縮短到30分鐘或20分鐘。
當孩子獨自在玩耍時,只要是安全的地方,那家長你就不必擔心孩子的其他方面了,比如餓了、渴了、累了、困了、汗多了……等等,這些都是無關緊要的擔憂。如孩子一日三餐都有正常進食,假如他確實是餓了,他自己會去找好吃的。
睡前親子共讀,除了能提升親子關係外,還能提升孩子日後對語文的寫作和理解能力。在共讀時就是家長你跟孩子共享閱讀樂趣的時間,所以這個時間孩子就把注意力都集中在繪本的故事內容上,從而達到專注力的提升。
一說到玩遊戲,孩子都特別的喜愛,比如一些互動遊戲:蘿蘿蔔蹲、對拍手遊戲、開火車……等;還有一些靜態的遊戲,比如:拼圖、迷宮、認字……等等
家長,孩子的專注力是需要長時間訓練的,當你把孩子照顧到無微不至時,其實你是在善意侵佔了孩子的自我成長空間,孩子日後的專注力如何,就是從孩子幼兒時期你給他幹擾了多少。上面6點關於孩子專注力訓練方法,是吳一鈳經過大量查閱和學習獲得的總結,希望對各位家長有幫助!
以上內容是吳一鈳為家長分享的親子教育心得,吳一鈳15年育兒、親子溝通互動經驗,將帶著你一起看電影學育兒。如果你面臨跟孩子無法溝通,或怎麼說孩子才會聽之類的問題,你的問題我有解;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