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江軍(化名)在杭州工作多年,很想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為此,他特意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了一個靠譜、能幹的中介——毛凱(化名)。江軍聽說,毛凱曾在某房地產開發公司工作過多年,業務十分嫻熟,手頭資源也不少。
籤完合同等新房,3個月後中介卻被抓了
「江先生,我手上有一套地段極佳的房子,是內部人員留下的,價格便宜,但是需要40萬中介費,有沒有興趣?」 2018年10月初,毛凱給江軍看了套房子。
毛凱介紹的這套房子雖然是期房,但戶型、地段、配套都不錯,還與周邊小區存在近一萬元每平米的倒掛差價,對江軍來說,吸引力太大了。
「您也知道,我之前就是在這個開發商裡做的,有熟人才有這樣的資源,您放心吧。」看著毛凱信誓旦旦的樣子,江軍一點疑心都沒有了,當即給毛凱轉帳了15萬,並前往毛凱的中介公司籤訂了書面代買協議。
2019年4月,已落好戶的江軍開始催毛凱籤合同。3個月後,毛凱拿著一份空白的「浙江省商品房買賣合同」找到江軍,合同上蓋著某房產公司的公章,在毛凱的指點下,江軍填寫了這份合同。
此後的那段時間裡,江軍一心沉浸在即將有新房可住的喜悅當中,直到3個月後接到警方的電話,江軍才知道這一切都是毛凱的騙局,毛凱被抓了,自己近60萬首付款和中介費,也打了水漂。
7年老員工出來單幹,生意不好想賺「快錢」
毛凱今年30歲,浙江海鹽人。2011年,毛凱來到杭州,進入到杭州某房地產公司做房產銷售,這一幹就是7年。到2018年離職時,毛凱已在行業內積累了不少資源和人脈。
2018年7月,毛凱創立了自己的房產中介公司,從事房產買賣、居間介紹等房產業務,正式開始單幹。
但是,出來單幹並沒有想像的容易,生意來源很不穩定,創立不到半年,毛凱的公司就虧損了幾十萬,公司資金周轉、員工工資發放都出了問題,加上家裡每月要負擔的車貸、房貸,毛凱漸漸覺得力不從心,手頭需要來一筆「快錢」。
毛凱想到賺「快錢」的辦法是將已認購的房子拿來再賣,而江軍正是第一個上當的客戶。
其實,江軍看上的這套房子早在2017年12月就已經被認購掉了,毛凱根本不可能再幫江軍代購這套房子。
「既然房子不能再賣了?那蓋有公章的合同又是怎麼回事?」江軍無法理解。
一年詐騙700多萬,膽大中介私刻地產商公章
和江軍有著一樣遭遇的還有徐林(化名),毛凱曾給他介紹了一套黃金地段的房子,佣金30萬,徐林當天就把錢打了過去。
沒過幾天,徐林帶著老婆和妹夫一起趕到杭州看房,當天又打了15萬給毛凱買車位。8月5日,徐林又轉給毛凱20萬辦理網籤。
「售樓中心人太多了,我賣給你們的又是內部房子,不好在大廳籤的。」9月1日,毛凱和徐林在該小區售樓處的地下室籤訂了購房合同和貸款合同,徐林又支付了56萬首付款。
同樣的,這套房子早在2017年5月份就已經認購掉了,徐林手中的合同也是一份假合同。
2019年10月,公安機關接到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報案,稱有人冒用該公司的名義和公章,通過偽造合同等方式騙取被害人錢財。10月23日,毛凱被公安機關抓獲。
「公章是假的……」被抓後,毛凱說出了實情。原來,為博取客戶信任,毛凱從網上找人私刻了某房地產商的公章,並以此冒用房產公司的名義,與多名被害人籤訂房屋買賣合同。
後經查實,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間,毛凱明知自己無權銷售,卻仍謊稱可以拿到某房地產公司的低價房源,以偽造印章的形式多次冒用該公司名義與多名被害人籤訂房屋認購協議、商品買賣合同,同時以收取定金、服務費或房款為由,騙取10餘名被害人共計人民幣700萬餘元。
近日,毛凱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餘杭區檢察院依法提起公訴。
檢察官提醒
近年來,通過虛構房源進行詐騙的情況屢見不鮮,購房者不能輕信「內部房源、低價銷售、限時搶購」的宣傳;在交付定金、購房款前應向房產公司、官方機構查詢房屋產權情況,確認產權所有人等信息;在籤訂購房合同的同時應直接對接房屋的產權所有人,才能避免陷入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