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發布錄取名單,永嘉中學16歲少年鄭卓凡榜上有名,成為浙江省12名被錄取的學生之一。
鄭卓凡出生於2004年,是永嘉中學高二(1)班拏雲班的學生,比同年級的學生小了一歲。他長得高高瘦瘦的,說話時十分靦腆,但是邏輯清晰,言簡意賅,是典型的理科男生的模樣。
據悉,拏雲班的學生都是永嘉中學學科競賽的佼佼者,學校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制定教學計劃,讓學生分別主修物理、數學、化學競賽課程。鄭卓凡主修物理競賽,成績優異,並在高二一年利用課餘時間自學數學競賽,實現多學科均衡發展。也正是這一點,讓他在通過初審的幾千人中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成為全國錄取的48名學生中的一員。
一次宣講會的火花碰撞
去年的9月份,中科大少年班前任院長陳暘來到永嘉中學做招生宣傳,他向同學們介紹了中科大的報考條件、培養方式等。這次的宣講在鄭卓凡的心裡埋下了一顆小小的夢想種子。「我當時聽了這個之後,就對中科院非常嚮往,首先年齡正好符合要求,其次正好也有競賽的背景,最重要的是因為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科研方面。」鄭卓凡說。
面對這次機會,鄭卓凡調整了備考重心,合理地安排好高考與競賽的關係。「畢竟我是高二參加高考,有些方面的準備還不夠充實,沒有像高三那樣把每一點都複習到,在有限的時間裡如果想在高考上面提多少分是比較困難的。所以我在高考這方面花的時間少一點,主要把重心放在數學競賽和自主招生內容的學習上。在這一年時間裡,學校老師給了我很大的幫助,還有我的同桌,他是主修數學競賽的,少年班的考試主要是物理和數學,所以我也會跟他請教。」在考試的過程中,鄭卓凡與中科大之間還發生了一件趣事。他的父親鄭凌雲回憶:「考完試第二天他們參觀了中科大校園,他把雨傘落在了那裡的咖啡館,我就跟他說你怎麼把我新買的雨傘落在學校了,他說你別慌,我一個月以後到中科大的校園裡把它拿回來,那一天是他表現得最自信的一次,結果他的願望真的成真了。」
勤學善思的習慣養成
總結鄭卓凡的學習經驗,無非是三個詞:聰明、勤奮、心理素質好。「卓凡是一個心理素質特別好的孩子,在強大的壓力之下也能保持心態的平穩。這個孩子也比較聰明,做題目的時候能做到舉一反三,做錯的題目一般來說下一次是不會再錯的。還有最主要的一點是他比較勤奮,在考前我們給他的參考書他都刷遍了。」鄭卓凡的高中班主任趙子郡說,「應該是聰明加上勤奮,才會有這樣一個好的結果,但最重要的還是勤奮。」
鄭卓凡認為,每個人的學習方法不盡相同,但其中的內核都是相通的。他在學習的時候善於分析和歸納總結,從來不刷重複的題目,但他會認真分析做錯題目的原因,以核心知識點和解題技巧的「不變」應題目的「萬變」。「我覺得過度刷題是沒有必要的,勞逸結合之後大腦會得到放鬆,做題也會更加有激情。」
每次遇到考試,他也有自己的竅門去平復自己的緊張情緒,「比如說我在考試前十幾分鐘就會先坐在座位上,然後深呼吸讓自己平靜下來,這樣注意力就會更加集中在考試上面。平時備考的時候就按照學校的作息去安排學習計劃,並不會特別有壓力,這樣對考試也會有幫助。」
學校家庭的雙重加持
鄭卓凡的優異成績離不開學校老師的諄諄教誨和辛勤付出。在他通過中科大少年班初審後,結合少年班考試科目,學校就針對性地安排了相應的競賽輔導老師對他進行輔導,與此同時,為了避免高考成績「拖後腿」,語、數、英等基礎學科的老師也時刻關注著他的成績波動。「其實對於像卓凡這樣基礎比較好、思維比較好的孩子,學校在他們一入學的時候就會有針對性地組織他們參加一些競賽,包括這一年來各科老師也都一對一地對他有過輔導,加上自己的勤奮和努力,他才能順利地考取中科大少年班。」班主任趙子郡說。
父母的言傳身教和好的家庭氛圍則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鄭卓凡的學習興趣和習慣。他的母親是小學語文教師,父親是小學的校長。據鄭卓凡回憶,小時候,看到媽媽在教室上課,他也靜靜地站在門口聽,這讓他對學習有著莫名的嚮往,隨著年齡增長,他對知識也越發地渴望。在他們家的書柜上,擺放著各類書籍,他的父親鄭凌雲介紹,鄭卓凡在小學的時候就看完了金庸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等多套書籍,對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給孩子一些空間,但家長的陪伴也是少不了的,不僅僅是時間上面的陪伴,更多的我們應該給予他心靈上面的陪伴,陪同他一起進步。」鄭凌雲說,「他在學習的時候,我們家長在邊上,就是說我們做自己工作上面的事情,或者看看書,這樣孩子在那裡學習就比較安心,比較靜心。」
面對即將步入大學生活的鄭卓凡,他的父母也提出了對孩子的期待。他的父親鄭凌雲說:「大學生活我希望他能夠充實快樂地度過,同時也希望他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希望孩子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學有所成之後能夠報效我們的國家。」
對於鄭卓凡和他的家人來說,進入中科大少年班並不是終點,而是人生闖關之路的又一個起點。接下來鄭卓凡將開始準備中科大的新生入學考試,並且希望能夠通過大一一年的基礎課程的學習,了解自己的興趣和特長所在,選擇自己擅長的專業,翻開人生新的篇章。
來源:永嘉新聞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