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偉富:泰國防控新冠疫情,怎麼用了「宅彥彥」療法?

2020-12-15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曾偉富】

1月23日中國開啟了全面防新冠疫情封城措施,泰國各級政府依舊是 「宅彥彥」(泰文,慢慢來的英譯)的反應,既沒有限制中國遊客入境,哪怕是來自疫情最嚴重地區武漢的遊客,也沒有在媒體通告中國疫情發展情況。

最早讓泰國人有疫情危機意識的是當地華僑社團、在泰中國遊客、中國留學生等開始搶購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的行動。即便如此直到2月底,因為高治癒率和低確診感染案例,普通的泰國民眾還是對疫情防禦反應樂觀,泰國政府也只是對中國湖北和浙江等幾個疫情嚴重地區的航班停飛,最大的動作是泰航在武漢的撤僑。泰國各級政府機關的表現是典型的泰式「宅彥彥」。

通過收集到的泰國政府官員發表的言論來分析,在2月底之前,泰國對新冠疫情還是保持著比較樂觀的看法,期間也沒有採取更多預防性措施。情況急轉直下是到了3月初,超過五千名在韓國非法勞工返泰後帶來了確診病例激增,更關鍵的是,還發生了素萬那普機場需要強制檢疫的80多名韓國返泰勞工逃跑一事。在如何處理返泰非法勞工的隔離問題上,泰國各政府部門、執法機構和檢測機構做法存在較大差異,同一機構內部標準也不盡相同。

3月3號一天之內,衛生部和外交部部長各發表了一番意思相反的言論:衛生部要求對返泰勞工進行強制性隔離14天,外交部則以無法判別返泰人員是否是非法勞工為由反對隔離。一時機場檢疫部門不知道如何處理,只是採取自願檢測、自我隔離的手段應對返泰勞工。直到3月13號機場海關人員確診感染病毒,衛生部才要求泰國各大機場採取強制檢測和隔離手段處理韓國返泰人員,更弔詭的是同一天泰國總理巴育發表強制隔離取消,韓國返泰非法勞工可以回家自我隔離。

3月15號一天激增的32個感染案例讓泰國疫情局勢陡增,市場開始出現搶購食品和防疫用品的現象,但是部分泰國政府部門依舊反應遲鈍沒有出臺應急措施,大多數民眾出門也依舊不採取防範措施。直至24日,泰國才正式宣布全國將於26日正式進入緊急狀態。

3月26日,在泰國曼谷,一名檢查站工作人員檢測車內人員體溫。圖自新華社。

泰式防疫為何會出現這種「宅彥彥」的情況?從下面幾點或能管窺一二:

1、政治機制是限制泰國政策執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西方民主外衣下的印度式政治體制

泰國雖已學習西方引入民主政治體制已經一百多年,但是依然是流於形式,骨子裡依然是印度式的體制,形成了一種非東非西的政治體制混合體。

為什麼泰國民主制度會發展滯後呢?首先,依據美國民主體制發展的經驗來看,中產階級是民主的主力軍,政治的走向取決於中產階級的政治訴求,民主體制是保護和發展中產階級的政治制度保障。但是現在的泰國還處於由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的轉型期,這一轉型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一直持續至今依然沒有成功轉型,中產階級群體依舊沒有得到壯大。

從泰國近三十年的執政黨來看,97年金融風暴已經摧毀了泰國中產階級,以中產階級為代表的泰國民主黨已經是日薄西山了,泰國的階級也已經分化到權貴和低產階級兩個主流社會階級。

第二,法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石,但是泰國的法制受到王室、軍方、僧侶集團的影響,缺乏有效的監督。泰國民眾特別是經濟落後地區的人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下,缺乏法治意識,致使民眾不能自覺遵守民主的遊戲規則。民眾在表達利益訴求時更熱衷於街頭抗議,政變更是首選手段,而不是通過法律手段。

第三,「曼陀羅體系」政治文化流行於泰國,這種政治文化在曼谷以外根深蒂固,形成了在地方上絕對的影響力,猶如古時的「封建諸侯」。這種傳統的政治文化長久的存在於泰國,其核心是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並不完全是附屬關係而是合作關係。這是威權主義而非民主主義的生長土壤。

在泰國各屆政府中,包括軍政府,這種政治文化對中央政府有巨大的影響力。大選期間上層政客通過許予官位、金錢等手段拉攏地方諸侯,以求當地支持換取選票,民眾無法做出真正的內心選擇,泰國民主由此變質。

多黨執政利益難以平分

泰國國會實行兩院制,即參議院和眾議院,兩院共計750個席位,獲得半數的政黨即可以成為執政黨。本屆巴育政府是民選政府,他的執政核心條件即由軍方委任250人控制參議院。眾議院500個席位則由各政黨競選產生,2019年泰國大選先形成了兩大陣營——親巴育和反巴育陣營。

由於泰國憲法規定議會超過半數席位的政黨可以進行組閣,巴育領導的人民國家力量黨獲得116席,離獨立組閣還差10個席位,拉攏立場不明的中間派小政黨即是組閣唯一方法。如泰自豪黨、泰國家發展黨10個等獲得議會席位的小政黨都被拉攏入閣,泰自豪黨黨魁阿努廷更是出人副總理兼衛生部長。

各入閣小政黨往往與大黨存在著依附,或是與同時組閣的小黨存在競爭關係,因此在統一執行巴育政府的防疫政策時,會不時出現步驟不同步、相互掣肘的現象,以至於難以迅速實現防疫政策措施,如此也才會出現泰國政府在防疫時的「宅彥彥」。

加之在野的反巴育陣營更是抵制巴育的所有政策,利用議會拖延政策的通過,使防疫政策出臺緩慢。巴育政府頭號反對者泰未來前進黨黨魁塔納通,在被最高法院判處解散政黨和為期20年不能參政之後,在各大學爆發了「要民主」的學生示威浪潮,而且這個趨勢愈演愈烈,已經出現了街頭抗議,因此巴育政府在防疫的同時也需要解決反對派的威脅。

經濟考量下難以決斷

泰國約12%的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自外國遊客。作為第一客源國的中國2018年赴泰突破1000萬人次,為泰國創收約5800億泰銖(約合1350億元人民幣)。根據泰國旅遊局相關數據2月1日到10日,泰國旅遊協會記錄的訪客人數較去年下降71%,來自中國的遊客減少99%,預計1-4月中國遊客減少將導致收入損失950億泰銖(30.5億美元),加之西方國家在爆發疫情後已經要求國民避免出行,因此來自旅遊的損失可能還會擴大。

旅遊業是一個關聯度極高的綜合性產業,任何環節的短缺都會制約旅遊服務鏈的良性運行。因此泰國在制定防疫政策時也不得不考量這一經濟因素,尤其是在對中國等18個國家地區的落地籤的政策上出現了政策的反覆,各部門的表態也是不一樣。即便是在2月中國出現了大規模疫情爆發之後,泰國都是採取開放歡迎中國遊客的態度,對中國遊客入境也是要求自我隔離並沒有採取強制隔離措施。要知道,在中美貿易戰持續一年多以後,嚴重依賴國際市場的泰國,出現了出口衰退、GDP低增長。

現今居住在芭提雅、普吉等沿海城市的西方候鳥老人是現在泰國旅遊業最大的客源,一旦泰國政府宣布泰國進入緊急狀態,這些遊客很可能會轉移到價格更便宜的柬埔寨或者文化更接近的菲律賓,加之今年泰國預計會出現幾十年一遇的大旱,以農業立國的泰國在經濟上可能會雪上加霜。因此泰國政府在疫情上「宅彥彥」的目的,是展示泰國對防疫的自信,也是迫於對旅遊業的依賴,無法放棄旅遊業這根經濟救命稻草。現今泰國出臺了封城的政策很大程度是看到西方國家已經限制了公民外出,旅遊相關的收益已經無法獲得,才順勢為之。

3月8日,戴口罩的遊客行走在泰國曼谷大王宮外。 新華社 記者張可任/攝。

2、泰國特有的社會文化也是影響政府決策的因素之一

小乘佛教文化深入百姓日常生活

眾所周知, 泰國是個佛教盛行的國家。泰國人信奉小乘佛教, 95%以上的泰國人都是佛教徒。泰國社會文化是佛教文化,小乘佛教盛行預測已經800多年,宗教對泰國的影響巨大, 不論是高貴的皇室還是平常的百姓, 宗教總是形影不離, 其宗教觀念也融合在日常生活中。

泰國人在面對新冠疫情時「麥平來」(泰文,沒關係,不要緊的音譯)的態度就是佛教文化的影響:人生活在世上是一種假象是虛無縹緲的存在,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活在世上,死亡是一種解脫是,可以解脫人生的三大孽障「貪、嗔、痴」最後進入無上極樂世界,只有在自然的因素導致的死亡之後才可以避免再次進入世事輪迴,才能避免再次進入痛苦的人世,死亡是人世最後的幸福。因此面對泰國政府要求減少公眾集會、戴口罩、抹消毒液等防疫措施時,他們寧可戴個佛牌在胸前也不願意戴口罩,泰國普通民眾則不以為然依舊我行我素。

泰國普通百姓日常飲食習慣是比較簡單的,而且泰國一般的公寓都沒有廚房的設計,大多數民眾不會像中國人一樣習慣在家裡烹飪。泰國人習慣是在公寓樓附件的路邊攤或者去集市上購買食物來吃,這也是泰國飲食路邊攤發達的原因之一。即便是在曼谷、清邁等大城市,也不像中國那樣有著許多的鱗次櫛比的酒樓和飯店,小吃和路邊攤反而興盛得多。

而在泰國飲食方面也受到佛教教義影響,對食材沒有那麼講究,但是不能吃大塊的肉、不吃完整的雞或魚, 而是將其剁碎再加工。此外, 在泰國, 殺生由專門的人負責。由此可知如果按照中國式的全面封城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泰國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泰國政府在決定是否全面封城的態度上也是來回翻轉。

在泰國的小政府大宗教體制下,普通民眾在解決大問題時更多依靠信仰神的超自然的力量而不是政府的法制力量,由此導致了防疫政策難以全面、統一、高效執行。

高福利是雙刃劍

泰國現行的衛生醫療政策是全民免費醫療,根據相關規定,泰國的公立衛生機構其中包含了1002個醫院和9765個衛生站,每個公民每人一年只需要交700泰銖(142人民幣左右),看病住院都是免費的。在這700泰銖中,泰國公民只需要繳500泰銖(120人民幣),其餘的200泰銖由泰國王室承擔。對於只要是購買醫療保險的泰國公民,月薪低於15000泰銖的公民,還有2000泰銖的補助。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 近幾年泰國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佔GDP 的4.3%,人均醫療健康支出345.0美元。此次疫情爆發後泰國主要幾家大型醫院提供了免費檢測服務,但是需要滿足:1.體溫37.5度以上,並出現相應的呼吸症狀(咳嗽、流鼻涕、嗓子痛、呼吸急促或困難)。

2.有去過疫情高風險國家的記錄,或者居住在疫情確診爆發地區。

3.與來自新冠肺炎爆發國家的遊客有密切接觸。

4.與確診新冠肺炎患者有密切接觸。

5.與疑似新冠肺炎病人密切接觸的醫護人員。

只有滿足以上五種情況才能接受免費檢測。而因為檢測員工、待檢測人員比例嚴重失衡,同時又要滿足權貴的優先服務,往往需要等待好幾天的時間才能安排檢測,這導致公立醫院的檢測機構形同虛設。可以提供快速的各類大型醫院但是平均檢測費用超過6000泰銖(1400人民幣)這一已經相當於泰國普通工薪階級一個星期的收入,更關鍵是泰國普通百姓是典型的月光族,提前消費是一種潮流,泰國銀行業相關部門統計90%的泰國民眾銀行存款低於50000泰銖(12000人民幣)。由此普通百姓即便是接觸了感染者在症狀不明顯的情況下是不願意自己主動去醫院接受病毒檢測的。

泰國政府在2月份就表示政府會對新冠病毒感染者提供全部的治療費用,但是如果一旦提供檢測,勢必會增加確診者數量,也必將會給原本孱弱的政府財政增加負擔,泰國政府遲遲不出臺高效的管理預防政策也有這方面因素。

外勞、外府人員疏散

曼谷作為東南亞最大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泰國的首都,在曼谷謀生的外來勞動人員和外府勞工超過百萬。這些外來人口主要是從事建築業、餐飲業等低端產業,屬於「一日工,一日飯」的情況,一旦政府突然宣布執行全面封城,這些人員必將生活難於維繼,同時一旦沒有疏導好這些人員,也將給泰國社會的治安帶來巨大的挑戰。

曼谷市長於3月21日宣布執行「不完全封城」政策之後到3月24日巴育總理宣布「3月26號將進入國家緊急狀態」,也是政府在疏散外勞的表現。在這幾天時間內,曼谷大量外勞已經通過火車、汽車、自駕等形式從曼谷逃離。儘管這個疏散過程對病毒的擴散有著巨大的風險,但是泰國中央政府只是在各大交通站點提供簡單的防疫措施。但是根據泰國衛生部門的要求,每個從曼谷返回當地的人員,必須由當地各級政府跟蹤、登記並要求自我隔離。通過這樣外勞的疏散解決了曼谷面對疫情的壓力,同時也把外府各部門綁上了中央政府的戰車,為將來全面的防疫抗疫打下了堅實的統一戰略執行基礎。

3、總結

飆升的感染人數,大量在泰遊客陸續撤離,經濟增長進入停滯,塔納通一而再地要求政府解散……面對這些狀況,如何在跨越泰國傳統文化思維之餘,達到最快最優效的控制疫情是擺在巴育面前的最大難題,也是對軍政府執政能力與合法性的考驗。面對疫情的挑戰,巴育政府選擇了最適合泰國國情的戰略:防疫政策根據疫情不斷調整——以慢治疫,這種冬陰功思維也符合泰國人民做事的「宅彥彥」風格。

附件為以下是泰國政府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就疫情所做的表態節選(來源:https://www.thaiheadlines.com/2020/03/19):

1月26日,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部長阿努霆表示自武漢疫情爆發初期,機場方面則嚴格篩查來往旅客。每位入境的遊客都要填寫健康證明卡。

1月28日,泰國外交部長敦表示:沒必要禁止中國人入境,泰國沒有這樣的措施。

1月27日,巴育公開表示:現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只能是嚴格防控。

1月28日,泰國內閣會議上,副總理兼衛生部長阿努霆提議暫時取消中國人落地籤(VOA)申請。總理巴育上將對此表示,應該讓包括外交部在內等相關部門針對此事再詳細商討。

1月30日,泰國旅遊與體育部長皮帕表示,中國遊客免落地籤證費政策還是會按照原定政策一直持續至4月30日。

1月30日,泰國財政部長烏達瑪公開表示,針對外媒報導的除中國以外,泰國是第二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區事件,他一點都不擔心。希望國民與遊客都不要恐慌。

1月30日,泰國衛生部部長阿努霆表示,雖然沒有辦法阻止病情的爆發,但我們能做的就是當病情爆發時,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對抗。

1月31日,巴育總理表示:泰國政府並未坐以待斃,在得知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就採取了一系列預防和控制措施,而是按照國際疾控標準和程序。並且在這些方面,泰國被公認為世界第六,東協第一,也將會是亞洲第一的水平。

2月6日,總理府發言人表示:泰國總理兼國防部部長巴育出於擔憂民眾身體健康狀況,呼籲大家保護好自己並且下令所有相關部門向民眾分發口罩,尤其是在一些危險地區。

2月8日,泰政府宣布承擔新冠肺炎病人治療費,不分國籍。

2月20日,巴育上將在全國預防和解決新發傳染病委員會會議上表示,目前,全球大部分國家依舊處於第一階段,而泰國處於第二階段,仍舊能夠控制局勢。

2月24日,阿努霆表示儘管現在泰國的情況還不到第三階段,不過依舊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因為擔心會有像韓國那樣的問題出現,致使疾病快速傳播。不過好在目前疫情還可控。

3月2日,巴育表示,「政府已經準備了好應對新冠肺炎措施」。

3月3日,衛生部長阿努霆表示,如果能得到韓國的返泰允許,泰國外交部也會攜手共同照料好這些泰民。至於這些泰民返回泰國後的隔離措施,會依照此前從武漢撤僑的措施,以相同的。

3月3日,泰國內政部長阿努蓬提及準備從韓國返回的5000多名泰國非法勞工一事。他表示這件事情公共衛生部必須要採取措施,因為這些勞工都是從風險國家而來。應該採取更好的措施而不是放任他們自由生活,或者至少採取自我隔離措施,將病人與正常人隔離開來,讓居民社區幫助觀察情況。阿努蓬上將還承認現在口罩不夠用的事實。

3月3日,泰國外交部長敦表示,今日內閣會議正考慮這批泰民回國後的隔離方案,但目前問題是無法確定哪些返泰旅客是在韓的非法勞工,因為這些非法勞工將與普通旅客從尋常通道入境泰國,使得這項隔離工作需要多方機構共同合作。另外,如若要實施隔離工作,由於在韓的非法勞工人數過多,隔離場所也是個比較大的問題。

3月4日,巴育表示對從韓國回來的勞工,特別是從韓國大邱回國的勞工,每個人都必須隔離14天。至於隔離場所,現在還不能公開,不過已經全部準備就緒,不管是負責人員,還是隔離場所。

3月5日,巴逸談及為韓國返泰非法務工人員準備隔離地一事,他表示安全部門已經準備好了5處軍方用地作為隔離地點以防控新冠疫情。

3月5日,泰國衛生部長阿努霆緊急廢除曾於去年發布的「將人用、動物用及醫療器具用含酒精消毒產品歸為醫用品」規定,以緩解市場需求。

3月6日,巴育上將發表講話稱:關於媒體採訪和我個人的澄清聲明,政府發言人和各部門發言人應儘快有一個標準,因為會對公眾理解力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要格外小心自己的言論,想好再說。考慮斟酌好事情的輕重緩急,哪個該先說哪個該後說,要想好,否則會對政府造成負面影響和問題。方用地作為隔離地點以防控新冠疫情。

3月8日,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部長阿努霆強調,從四個高風險國家來泰國的人要隔離14天,關於衛生部發布的將韓國、中國內地和中國港澳地區、義大利和伊朗列為高危傳染病區的公告。

3月10日,衛生部長阿努霆在接受採訪時,談及有關醫務人員缺少口罩問題。他回應稱,就他所知,現在上述問題已經解決,還重申表示衛生部不負責口罩銷售,因為這是商務部的職責。關於政府各部門防控疫情協作,阿努霆稱各部門需要更加團結協作,現在疫情形勢依舊嚴峻,不過泰國的疫情總體還是可控的。

3月11日,有關暫取消含中國在內的18國落地籤申請措施,確認現在還未正式宣布實施,只是在新冠疫情管理中心會議上同意而已,還要在下周17日內閣會議上再做商討。特別是被取消免籤政策的風險國家,現在只是泰國單方面的措施,更何況國家之間還有協議存在。3月12日,在總理府,泰國內政部長阿努蓬上將公開宣布,關於取消含中國在內的18國落地籤申請措施於明日起正式實行,實行該措施時間期限為3月13日-9月30日。

3月13日,為泰黨秘書長阿努蒂接受採訪時談及政府關閉隔離中心,將風險人員送回家鄉自我隔離一事3月12日由內政部籤發的《關於暫時允許外國人入境泰國條件》命令已於3月13日生效實行。而來自傳染疾病國家及地區的外國人也可以入境泰國,但需要有醫生證明以及健康保險,才可以搭乘飛機入境泰國。

3月14日,泰國外交部新聞廳長透露,3月12日由內政部籤發的《關於允許部分外國人短暫入境泰王國的條件規定》已於3月13日生效實行。

3月15日,巴育召開會議,表示計劃開設專門的中心治療醫院,如果疫情達到第三階段,允許風險人群在72小時內享受「UCEP」特權(病症急危隨近救症權),在所有醫院接受緊急治療。

3月16日,衛生部長阿努霆接受記者採訪時談及關於應對新冠病毒傳播措施,表示許多人在看到新冠患者人數上升之後都很擔心,但這並不意味著泰國抗疫失敗。

3月16日,副總理威薩努公開表示,目前泰國的疫情依舊處於第二階段,尚未進入第三階段。

3月17日,內政部長阿努蓬指出封城要按照每個府的情況而定。

3月17日,巴育表示,今日內閣會議同意暫時關閉曼谷及周邊地區拳擊場、體育場、馬場,直至疫情有所好轉。至於學校、大學及補習機構、酒吧、夜店、娛樂場所、按摩服務場所及電影院等人群聚集場所,關閉時限為14天,關閉時間具體為3月18日至31日。

3月17日,外交部表示:泰國目前暫時還沒有必要閉國,因為目前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措施足夠日。

3月17日,巴育表示在昨日政府發布疫情第三等級應對措施以做好應對疫情進入第三階段的準備後,已經下令繼續制定第四等級應對措施。

3月18日,交通部長薩撒揚表示,在此前民航局發布的四個高危傳染病風險國家及地區乘客入境服務公告後,發現有部分來自上述國家及地區的乘客繞道別地曲線入泰,因此民航局下達「新增風險國」名單。

3月21日,泰國總理府發言人納勒蒙女士宣布,為了防控新冠疫情,泰國內政部部長阿努蓬上將下令關閉5處永久性邊境關口。

3月21日,曼谷市長阿薩雲警上將通過「阿薩雲市長」臉書帳號直播,確認將關閉商場等多類場所。

3月22日,泰國內政部副部長查拉猜先生向全國各府府尹下達緊急文件,鑑於目前新冠疫情蔓延局勢更盛,為了保障老年群眾易感人群的安全,希望各府能夠傳達至下級政府,尋找並監督縣內各高危風險場所。

3月24日,泰國總理巴育上將在總理府召開視頻新聞發布會,宣布在今天的內閣會議上已經達成決議,為了有效防控新冠疫情,將於3月26日公布開始實施《佛曆2548年緊急狀態官方管理法規》,且公布後將設立委員會來跟進負責。

參考文獻

[1] 張錫鎮.泰國民主政治的怪圈[J].東南亞研究,2009.

[2] 唐奇芳.泰國現代政治周期性動蕩及其成因[J].國際視野,2014.

[3] 周素枝.泰國政局動蕩的原因探析[J].華人時刊.2011.

[4] 張美君.試析泰國政治動蕩的周期性[J].東南亞研究.2010.

[5] 胡微微. 泰國民主政治運轉中的困境及其原因研究

[6] 開泰研究中心http://www.waigf.com/News/117943.html

[7] Anan chantara opakorn.泰國的民主化:從抗議示威到新憲法 二十一世紀評論 2000.

[8] 格林沙拉信.2018年泰國經濟展望及政策 2018年3月15日

[9] 陳美麗.聽徐頌鵬博士談佛教論生死觀,2009.

[10] 楊俊業.從天生一對了解泰人生死輪迴觀-由泰國九世王火葬亭設計概念談起泰文化2018

[11] 曼谷時報.總結4個泰國政黨的主要政策https://www.thebangkoktimes.com/news/186 2019

[12] 郭曉輝 泰華通信社 2020-3-18

[13] 郭曉輝 泰華通信社 2020-3-23

相關焦點

  • 坦尚尼亞抗擊新冠神奇療法,竟是中醫「汗蒸」療法,管用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非洲國家都在積極想辦法。在坦尚尼亞,疫情來了,無論總統還是老百姓都笑呵呵地說「不用怕?」,問當地的朋友為什麼,他們也絲毫不保密,顯得很佛系,直言分享這裡流傳著有悠久歷史的「汗蒸」療法,抗擊疫情很有效。自從4月非洲新冠確診破萬,大家都在談論非洲疫情傳播的各種擔憂,加上很多人,根本沒有去檢測,所以一時可謂人心惶惶,都在猜測各個非洲國家新冠傳播高峰期。
  • 【疫情防控】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為什麼說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在北京市新發地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和遼寧省大連市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過程中,因為採取了早期核酸檢測和篩查,成功減少了重症病例的產生。因此,根據要求科學合理地開展核酸檢測,既有利於精準防控,維護群眾健康,又有利於保障人員合理流動,推動社會經濟和生產生活秩序的全面恢復。7. 哪些人需要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 用赤膽忠心護佑人民健康——記「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貴州省衛生健康委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中心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表彰的貴州代表在人民大會堂合影2020年全民阻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爭,註定被刻進歷史。
  • 微信互動在新冠疫情防控中的社會治理作用
    因為抗擊疫情也需要以現實和網絡世界中的行動主體——人民為中心,只有這樣才能反映虛擬實境世界的民意民生。本文擬就微信互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發揮的心理疏導、信息引導和網絡情感治理作用,進行初步的網絡社會學的探討,為當下新冠疫情下的社會治理、尤其是網絡社群基層治理提供經驗積累、反思研判和理論支持。
  • 泰國《世界日報》:泰國實施新8項措施應對新冠疫情
    中國僑網1月4日電 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新年後最高級別會議3日在國務院辦事處召開,巴育總理主持,基本敲定實施8項措施遏制疫情蔓延,但沒有硬性規定餐館不許堂食,高風險與低風險府治之間也不禁止跨府旅行,只要求民眾儘量避免不必要的出行活動。
  • 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這些知識必須了解!
    》等文件,結合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的特點,中國健康教育中心組織編寫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健康教育手冊》。根據《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於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後,人們在恢復正常學習、工作、生活秩序的同時,還要對疫情時刻保持警惕,把疫情防控意識和措施融入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保持安全社交距離等良好衛生習慣,做好疫情反覆的心理準備。
  • 龍華醫院發布「現代冥想輔助國際新冠疫情防控」英文專輯
    近日,由上海市醫學會和上海市醫師協會會長、上海中醫藥大學校長徐建光擔任總顧問,國家一級作家、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雪漠擔任人文顧問,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賈立軍研究員領銜製作的「現代冥想輔助國際新冠疫情防控」英文專輯正式發布。
  • 中國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信息、推進疫情防控國際合作紀事
    ◆世界衛生組織在官網發表關於在泰國發現新冠病毒病例的聲明指出,中國共享了基因組測序結果,使更多國家能夠快速診斷患者。1月1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加強湖北省武漢市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全國疫情防範應對準備工作。
  • 壯溪鎮開展新冠疫情防控應急演練
    為有效應對今年秋冬季可能再次發生的疫情流行,切實提高我鎮應對疫情突發情況快速反應、規範處置、聯防聯控的能力,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結合實際,我鎮於2020年10月16日開展壯溪鎮新冠防控演練
  • 阿拉善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專題會議
    阿拉善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召開專題會議 2020-11-28 22: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與新冠病毒賽跑 美英澳加速研發疫苗
    面對疫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指出各國需要加強合作,攜手抗「疫」。目前,世衛組織正努力匯聚科學界力量,以加強各國合作共同研究針對新冠病毒防治的疫苗、療法和診斷技術。尋找爆發源頭在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的科學家們開始對病毒基因組進行深入研究,試圖了解其起源,以及它在蝙蝠及其他物種中發現的相關病毒系譜上的位置。
  • 泰國新一輪疫情已蔓延至38個府
    (抗擊新冠肺炎)泰國新一輪疫情已蔓延至38個府  中新社曼谷12月27日電 (記者 王國安)與龍仔厝府(沙沒沙空府)水產市場相關的新一輪疫情已蔓延至半個泰國。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27日發布的信息顯示,全泰包括曼谷共77府中已有38個府出現與該市場相關的確診病例。
  • 泰國一河蝦市場發生新冠病毒局部感染多人確診
    泰國新冠肺炎疫情管理中心19日通報,新增34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其中12例為本土病例,這是近7個月來泰國單日新增本土確診病例的最大增幅。這12例本土病例均來自鄰近首都曼谷的沙沒沙空府(也稱「龍仔厝府」),且大都與該府一大型河蝦市場相關。
  • 涉新冠疫情防控闢謠榜發布,「吃蒜喝酒治新冠」等謠言在列
    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在大會發布了「2020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闢謠榜」,以此倡導網絡文明,助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環境。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對疫情相關闢謠內容進行梳理盤點,根據社會關注度、信息傳播量、網民閱讀量等指標,選出影響力大、傳播範圍廣的十大闢謠內容,形成「2020年度涉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闢謠榜」。
  • 泰國海鮮市場暴發新冠疫情 感染人數已升至689人
    12月21日,防疫人員在泰國沙沒沙空府一個市場進行消殺工作。泰國中部沙沒沙空府一個大型海鮮市場暴發新冠疫情,截至20日已致689人感染。曼谷市政府20日宣布取消所有跨年慶祝活動,呼籲市民暫時儘量少外出。
  • 修神廟求偏方,莫迪的新冠防控術還剩幾招?
    即便是誇耀他為「印度政治之王」的《今日印度》,也強調印度民眾對他最為不滿的莫過於新冠防控。在8月13日,莫迪政府的傳統醫學(AYUSH)部部長納伊克(Shripad Naik)已確診感染新冠肺炎,目前正居家隔離。
  • 印度、泰國、厄瓜多,不怕熱的新冠病毒更可畏
    研究人員通過3月14日到3月27日的新冠肺炎病歷數量研究發現,季節性的溫度變化可能會影響全球不同地區新冠病毒的傳播軌跡,最高氣溫超過大約22.5攝氏度時,新冠肺炎的發病率會大大降低。 類似的說法我們並不陌生。早在國內疫情剛剛開始時就有人稱,當年的非典就是因為天氣轉熱而結束,所以新冠肺炎也可能會因夏天的到來而消失。
  • 新成果!這一療法給希臘新冠患者帶來新希望
    據雅通社報導,希臘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使用恢復期血漿治療新冠患者的實驗,目前已有10名患者在接受了此療法後病情有所改善。該實驗由希臘國家公共衛生組織批准,在雅典大學的主導下展開,共有6家公立醫院參和22名研究員參與其中。研究人員稱,該實驗開始於4月28日,內容包括將已經康復的新冠患者的血漿輸入重症患者體內進行治療。
  • 新冠疫情下發熱門診防控和救治經驗走向世界
    新冠疫情下發熱門診防控和救治經驗走向世界 2020-09-17 20: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英國發現新冠病毒新變種,傳染性高出70%;世衛證實多國確認...
    「人物同防」是當前疫情防控重點,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物傳人一般病毒量小,感染症狀輕,但容易出現聚集性疫情,而人傳人,病毒量大,傳播效率高,是疫情擴散的最主要方式。」全球疫情持續蔓延,20日共有12個國家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過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