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了五六個月以後,就可以慢慢添加輔食了,嬰幼兒的咀嚼能力差,脾胃功能不健全,消化能力比較弱,粥對寶寶來說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粥製作方法簡單,可以加入各種穀物、肉類和膳食纖維豐富的食材來增加營養,一鍋香糯可口的粥,即給寶寶補充所需的碳水化合物,B族維生素以及各種微量元素,還可以滋養脾胃,幫助消化。但是下面這些食材,最好不要給寶寶添加,對寶寶有害無益!
1、不要給孩子粥裡加白糖
寶寶都喜歡吃甜味的食品,有些家長為了增加寶寶的食慾就往粥裡加糖,認為這樣寶寶就可以多吃一些飯。這不,丫丫媽媽和奶奶又吵起來了,丫丫媽媽熬得紅薯粥,本來已經有些甜味了,但是奶奶卻認為,紅薯的甜味太淡,丫丫不會愛吃的,再放一些糖,丫丫會吃的更多,吃的好,才會長得壯,媽媽卻覺得,加糖容易讓孩子挑食,不是好習慣。育兒專家建議,給寶寶熬粥,不要加糖。第一,寶寶牙齒在發育階段,容易造成蛀牙;第二,食入太多的糖分,容易產生飽腹感,也會降低孩子的食慾;第三,給孩子吃太多的糖,容易造成肥胖。
2、不要給孩子粥裡加鹽
李女士抱著寶寶在樓下曬太陽,自己年輕沒有經驗,就向一些年齡大的奶奶討教經驗。聽說給孩子熬粥的時候要加點鹽,孩子吃鹽才能長力氣,李女士想著自己從來沒給寶寶吃過鹽,就怕寶寶長大了真的會比較嬌弱。於是後邊給寶寶熬粥的時候就加點鹽,怕不夠,就再加點鹽。結果過了幾天,寶寶就開始發燒了,送進醫院,才發現孩子患的是高血鈉導致的脫水。嬰幼兒的腎臟未發育完全,無法代謝出血液裡的氯化鈉成分,極容易造成腎臟和心臟的損傷,一周歲以內的寶貝飲食原味為主,不建議加鹽。
3、不要在粥裡加食用鹼
小孫子才七個月,兒媳婦就開始上班了,王奶奶特意從老家趕來給帶孫子了。都說湯湯水水最養人,王奶奶總是很短的時間就可以熬出一鍋粘稠可口的花樣粥來餵寶寶,兒媳看著寶寶吃的很香,從心眼裡高興,特意向婆婆討教是短時間怎麼熬出來這麼軟爛的。婆婆神秘的說,我有一個法寶,就是鹼,每次加一點就可以了。做醫生的媳婦聽了,趕緊制止婆婆,粥裡面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酚類物質,而這些成分只有在酸性環境才能穩定,加了鹼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婆婆聽了,表示再也不放鹼了,以後可以用高壓鍋,一樣可以做出軟爛可口的粥。
4、不要給給孩子吃皮蛋粥
皮蛋瘦肉粥味道鮮香,非常美味。王女士比較喜歡喝,又是寶寶看著饞,她看著不忍心也會讓寶寶喝一點。但是聽別人說皮蛋裡面含鉛,王女士擔心這樣吃會出現問題,在帶孩子去體檢時特意諮詢了醫生。專家建議,儘量不要給孩子吃皮蛋粥,皮蛋屬於鹼性,含鉛量高,容易因為鉛中毒導致智力發育障礙,生長減慢,可以給孩子做蔬菜瘦肉粥,既營養全面,味道也是很不錯的。
熬粥的時候,可以添加各種豆類,蔬菜和肉類,營養搭配均衡,但是也不宜添加過多,根據寶寶情況,選擇一兩種就可以,儘量保持食物的原味。熬製前可以先溫水浸泡,然後再進行熬製,會縮短熬製時間,也會使粥更加軟爛,易於消化。(內容原創,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