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校園文學,關注菁菁文苑
時光匆匆似白馬,恍然發現,我已經三年沒有再回母校。而到現在,我的三年大專生活也已經結束。立誠中學,是影響了我人生軌跡的地方,這裡有我四年的青春,有我可親可敬的老師們,也讓我擁有了最珍貴的回憶。
感謝老師諄諄教導
2013年八月份,我拿著第一志願錄取的立誠中學錄取通知書,來到立誠中學。那年,高一共分了14個班,一到六班在操場南邊,也是離宿舍和飯堂最遠的「小黃樓」。我被分到了4班,班主任是教生物的徐娟寧老師。徐老師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對待學生嚴慈相濟。
幾乎從高一開始,我的理科就一直在拖後腿,讓我驚喜的是,一次期末考試,理科一直不及格的我,生物考了七十幾。這讓我驚喜又意外,也讓我敬佩徐老師的教學方法。由於「小黃樓」教室是全校距離宿舍最遠的,徐老師為了讓我們早點去教室,制定了每天在她後面進教室的學生,就懲罰打掃衛生的制度。每天早上看到徐老師騎著自行車穿過操場的時候,我們就在後面跑,只為了不被懲罰。
在高一四班度過的一年時間,我收穫頗豐,總體感覺自己適合學文科,分科時也毫無意外的選擇了文科。
感謝老師從未放棄
在文理分科後的高二十三班,我遇見了逐漸影響了我的老師們。數學老師兼班主任任小輝老師,在我數學成績一直沒有進步,而且每次成績都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從未放棄我,反而是幾乎每節數學課都會提問我。在我上課打盹的時候,在我思想開小差的時候,在我狀態不好的時候,老師的傾心交談總能讓我擺正心態,重拾信心。記得我數學考得最好的一次是九十多分,也是這九十多分,讓我一躍進入全班前五名。值此,數學成績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我的總分和排名。感謝老師不曾放棄,讓我自己也沒有放棄自己。
也是在高二,我遇見了教語文的馬靜老師。在數學上受打擊的我總能在語文課找回自信心,上語文課的我總是精神百倍,一次次的好成績也讓我更加喜歡語文。感謝老師在我的心裡埋下了文學的種子。
升入高三後,面臨高考的我才想起來不能偏科。但是數學課落下的東西實在太多,即使熬夜也不能力挽狂瀾。記得高考前最後一次模擬考試,450分的成績是我離2015年的二本分數線最近的一次,但是我也深知,這個成績離上大學還有一大步。2016年夏天,在那個全國矚目的高考中,我毫無意外的落榜了。
大概是不甘心,也可能是老師的苦口婆心,在任老師的勸說下,我決定回立誠補習。
感謝老師關懷備至
這一年,我遇見了我的補習班班主任王蕊老師。記得開學第一天,王老師就說:「不要給自己的失敗找藉口,沒有什麼發揮失常,你的成績就是你的真實水平!」班主任的話如醍醐灌頂,讓我們沉下身心,為2017年的高考再拼一次!
補習班學生的壓力,是應屆班學生無法體會的。因為經歷過失敗,所以更懂得機會來之不易。還記得冬天漆黑的早晨,班主任穿著她的大白棉襖,站在實驗樓下的樹旁邊,但凡往教室跑的時候看見班主任,就說明你已經在遲到的邊緣。為了給我們解壓,班主任也會利用班會讓我們做一些小遊戲。高補的日子,我們痛並快樂著。
如果說馬靜老師在我的心裡埋下了文學的種子,那麼文補時帶語文的何九玲老師,則讓這個種子在我的心裡開始生根、發芽、結果。何老師的語文課生動有趣,伴隨著她的娃娃音,我的語文成績穩中有升。倍感榮幸的是,「菁菁文苑」公眾號開辦的時候,我們班的學生是第一批受益作者。何老師為鼓勵我們寫作,利用課餘時間把我們的模考作文反覆修改之後,刊發在「菁菁文苑」公眾號上。印象深刻的是《英雄老爸的豆腐》刊發後帶給我的激動和信心,這讓我覺得我的文章被更多的人看到了,我的故事,我的價值觀也許會影響到某一個人,也讓我對語文有了更多的興趣,對寫作充滿了熱情。
然而,經歷過補習班苦練的我,在2017年的高考中,並沒有「蟾宮折桂,金榜題名」。是的,我再一次落榜了。而這一次,我沒有上一次的悲傷,難過。而是像我最後一次回學校,文補班教歷史的李燕老師給我說的一樣「總結得失,在人生的路上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我的目光,有了前進的方向。
感恩母校辛勤栽培
升入大學的我,選擇了語文教育專業(本科叫「漢語言文學」)繼續我的文學夢。在大學期間,我參加公益組織,積極參加活動,鍛鍊自己,並在2019年9月實習時,選擇去新疆充實自己。這是挑戰,也是機會。當我站上講臺,面對講臺下五十多個高一學生的時候,我恍惚間回到六年前,在立誠求學的日子一次次浮現在我的腦海中。
拿到語文課本時,翻看嶄新的每一頁,我都在想,我的老師是怎樣給我上的每一課。母校的老師們兢兢業業,春風化雨般的教育方式影響著我,也影響著我,走上為人師表的道路。
在伊犁實習結束後,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一些進步,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可是在我的心裡,一直有一個坎。2017年從立誠中學畢業,我便再也沒有踏進學校的大門。在我心裡,總覺得當年沒有考上大學,是一種遺憾,同時也覺得自己不是母校值得驕傲的學生。總想著等自己有成績時,才能回學校看望那些影響著我人生的老師們。當我得知自己在文補班的習作入選了何老師主編的校本教材《筆尖上的夢》時,心裡的感動與感激無以言表,我依舊是母校的孩子!
當我寫下這篇回顧四年高中生活的文章時,我第一次覺得寫文章突然有了壓力。每次看到母校的公眾號上推送的校友文章,我敬佩之餘更多的覺得我和前輩們還有很大的距離,在讓母校為我驕傲的路上,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相信,在百年立誠的精神指引下,我一定會像老師們一樣,成為一名站上講臺,可以教書育人的優秀人民教師。
值此母校百年校慶來臨之際,我懷著感恩之心寫下這些文字,感謝我無私奉獻的老師們,感謝母校博大胸懷的包容。祝願老師們身體健康、事業順心,祝願母校教育事業再創輝煌。
作者劉敏,師範類在校大學生,2017年畢業於立誠中學。
劉敏:獨木橋上的前半生
劉敏:無關風月的愛你
劉敏:時光你別打敗她
劉敏:遙望那朵雲
劉敏:奔騰吧,石川河
劉敏:願每一個你,不負韶華
劉敏:軍歌嘹亮永難忘
劉敏《「英雄」老爸的豆腐》
劉敏:新疆實習,此行無悔
菁菁文苑為富平大型文學季刊《石川河》選稿基地
關注請長按上方二維碼
本期編輯 何九玲(文中圖片由作者提供)
文學顧問:厚夫, 延安大學文學院院長,著有《路遙傳》。
主編: 何九玲
副主編: 梁穎玲 劉燕
原創首發投稿郵箱13093948713@163.com,投稿時請附個人生活照和50左右的個人簡介,
請作者把文稿中錯別字消滅掉,標點符號用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