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寶媽都會擔心寶寶的牙齒問題,特別是吃奶瓶的寶寶,有一種齲-齒,專門坑害小寶寶,它就是——奶瓶-齲!
天天都在用的奶瓶,竟然會讓寶寶蛀牙?!要知道乳-牙-齲-壞後,會影響恆牙發育、影響寶寶吃飯造成營養不良,還會讓寶寶變醜!!
為你送上0~6歲護牙指南,讓寶寶牙齒更健康、笑容更閃亮!
奶瓶-齲,是嬰兒睡眠時不斷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齲-齒,由於寶寶乳牙的鈣化程度低(俗稱「牙齒軟」),患齲後病情進展迅速,破壞面積廣!
這些「日常」,很容易引起奶瓶-齲,快停止!
1、含著奶瓶入睡
當寶寶含著奶瓶睡著的時候,牙齒會被奶粉含糖物質徹底包圍,從而引起蛀牙。
2、夜奶不斷
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唇舌運動減少、唾液靜止,減少了對牙齒的衝刷作用,唾液中的粘性物質就附著於牙面。而且夜奶後不及時清潔牙齒,對於被糖包圍的乳牙,無疑是雪上加霜。
3、2歲後還在用奶瓶
有的寶寶習慣用奶瓶喝所有飲品,可能還會裝果汁等,長時間飲用又不及時清潔的話,齲-齒風險五級預警!
長時間吸允奶瓶,還會妨礙寶寶學習說話,影響口腔發育!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在1周歲時應逐漸停止使用奶瓶,18 個月之前戒斷奶瓶。
正所謂: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為了娃的健康,1歲以後就要逐漸戒除奶瓶了~
具體咋辦?接著往下看~
1、替代工具
寶寶6個月以後,就可以逐漸使用帶吸口或吸管的杯子,從奶瓶慢慢過渡到水杯。可以先給寶寶用杯子喝水,等習慣後,慢慢把奶也裝到杯子裡喝。
2、安撫物轉換
如果吃奶瓶對寶寶是一種必備安撫(比如習慣吃奶瓶睡覺)的話,就要先從轉換寶寶的「安撫物」開始。舉個例子:
對於喝著奶睡的寶寶,要把喝奶時間提前,用睡前儀式(比如洗澡、刷牙、換睡袋、讀繪本)替代喝奶,避免把睡眠和喝奶聯繫在一起。
當寶寶需要情緒安撫時,小嬰兒可以用咬咬膠或者其他安撫物,大寶寶更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愛和陪伴。
很多媽媽會說,道理都懂,但還是寶寶就是戒不掉,甚至還可能遭到「絕食抵抗」!這時候如果強行戒除,會對安全感弱的寶寶造成更大的心理陰影。寶媽可以試試這樣做:
① 讓寶寶自己挑選喜歡的杯子
② 家長用水杯誇張的喝奶,吸引寶寶注意
③ 和寶寶比賽,通過遊戲的方式用杯子替代奶瓶
④ 利用寶寶喜歡的動畫片、繪本來引導寶寶
在這裡還要告訴寶媽們一個小妙招:
某寶有一款吸管,是可以直接替換奶嘴,讓奶瓶秒變吸管杯的哦~
護牙基礎:好好刷牙
寶寶出牙前可以用指套牙刷或乾淨的紗布,蘸溫開水清潔牙齦和口腔。
只要第一顆乳牙開始萌出,就應該開始刷牙。(寶寶牙齒萌出的時間一般在六個月到一歲之間,三歲之前長齊,不要等全長出後再刷牙。)而且最開始就應該使用嬰幼兒專用的尼龍刷毛牙刷、兒童牙膏和牙線。
刷牙方法:最好能讓寶寶正面朝上枕在家長腿上,張開嘴就能清楚看到每一顆乳牙。
0-6歲寶寶刷牙:必須要由家長來完成
有的寶寶自己刷牙的意願很強,不妨給他一把牙刷用來練習,既能保證孩子的牙能刷乾淨,也不打擊孩子對刷牙的積極性。之後再由家長認真刷一次牙。
除了刷牙,儘快讓小朋友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朋友的牙齒縫隙之間也是發生蛀牙的重災區~
蛀牙剋星:含氟牙膏
如果寶寶已經學會吐牙膏的動作,就可以選擇兒童含氟牙膏了。
選水果味牙膏更好?錯!
不要為了提高寶寶對刷牙的興趣,選擇帶味道的牙膏。比如水果味,反而會讓寶寶因為牙膏「好吃」咽下牙膏。
牙齒鎧甲:塗氟
塗氟,就是用一種含氟的物質對每一顆牙齒表面進行氟化處理,就像日常生活中給手機、遙控器套上保護套一樣,氟就是保護寶寶牙齒的一層「保護衣」。
我國兒童口-腔-保-健指導技術規範建議:寶寶到了3-4歲就可以進行全口牙齒塗氟。每半年塗一次,一直到成年都可以進行。這樣可以降低50%-75%的齲-齒發生率。
塗氟安全嗎?
目前塗氟是世界各地牙醫普遍採取的防止寶寶齲齒的方法,早已普及,十分安全。而且氟化物的用量很少,並且能迅速硬化,不用擔心會發生寶寶吞服的情況。
終極武器:窩-溝-封-閉
窩-溝,就是臼齒(俗語稱後槽牙)咬合面上的小溝壑,凹陷處容易填滿食物殘渣,又不容易被刷乾淨,是齲-齒的高發地。而窩溝封閉就是用安全的材料填充凹陷,相當於給寶寶的小乳牙帶上一個安全帽,隔離細菌侵襲。
寶寶乳磨牙萌出後,就應該做窩溝封閉啦!不要等著恆牙萌出,不然萬一齲壞,會嚴重影響恆牙發育哦~預防蛀牙趕早不趕晚!
這裡還要提示各位家長:最好每三個月到半年,定期帶寶寶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口腔問題,將齲齒扼殺在搖籃中!
祝寶寶和寶爸寶媽都擁有一口健康的大白牙!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轉發分享加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