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70%的寶寶有蛀牙!只因這件事,家長做得太遲了

2020-09-23 母嬰育兒研究室

相信很多寶媽都會擔心寶寶的牙齒問題,特別是吃奶瓶的寶寶,有一種齲-齒,專門坑害小寶寶,它就是——奶瓶-齲!

天天都在用的奶瓶,竟然會讓寶寶蛀牙?!要知道乳-牙-齲-壞後,會影響恆牙發育、影響寶寶吃飯造成營養不良,還會讓寶寶變醜!!

為你送上0~6歲護牙指南,讓寶寶牙齒更健康、笑容更閃亮!

奶瓶用不對,寶寶爛掉牙

奶瓶-齲,是嬰兒睡眠時不斷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齲-齒,由於寶寶乳牙的鈣化程度低(俗稱「牙齒軟」),患齲後病情進展迅速,破壞面積廣!

這些「日常」,很容易引起奶瓶-齲,快停止!

1、含著奶瓶入睡

當寶寶含著奶瓶睡著的時候,牙齒會被奶粉含糖物質徹底包圍,從而引起蛀牙。

2、夜奶不斷

寶寶晚上睡覺的時候,唇舌運動減少、唾液靜止,減少了對牙齒的衝刷作用,唾液中的粘性物質就附著於牙面。而且夜奶後不及時清潔牙齒,對於被糖包圍的乳牙,無疑是雪上加霜。

3、2歲後還在用奶瓶

有的寶寶習慣用奶瓶喝所有飲品,可能還會裝果汁等,長時間飲用又不及時清潔的話,齲-齒風險五級預警!

長時間吸允奶瓶,還會妨礙寶寶學習說話,影響口腔發育!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在1周歲時應逐漸停止使用奶瓶,18 個月之前戒斷奶瓶

正所謂:當斷不斷,必受其亂!為了娃的健康,1歲以後就要逐漸戒除奶瓶了~

具體咋辦?接著往下看~

預防齲齒,科學戒奶瓶

1、替代工具

寶寶6個月以後,就可以逐漸使用帶吸口或吸管的杯子,從奶瓶慢慢過渡到水杯。可以先給寶寶用杯子喝水,等習慣後,慢慢把奶也裝到杯子裡喝。

2、安撫物轉換

如果吃奶瓶對寶寶是一種必備安撫(比如習慣吃奶瓶睡覺)的話,就要先從轉換寶寶的「安撫物」開始。舉個例子:

對於喝著奶睡的寶寶,要把喝奶時間提前,用睡前儀式(比如洗澡、刷牙、換睡袋、讀繪本)替代喝奶,避免把睡眠和喝奶聯繫在一起。

當寶寶需要情緒安撫時,小嬰兒可以用咬咬膠或者其他安撫物,大寶寶更需要的是爸爸媽媽的愛和陪伴。

寶寶就是戒不掉,怎麼辦?

很多媽媽會說,道理都懂,但還是寶寶就是戒不掉,甚至還可能遭到「絕食抵抗」!這時候如果強行戒除,會對安全感弱的寶寶造成更大的心理陰影。寶媽可以試試這樣做:

① 讓寶寶自己挑選喜歡的杯子

② 家長用水杯誇張的喝奶,吸引寶寶注意

③ 和寶寶比賽,通過遊戲的方式用杯子替代奶瓶

④ 利用寶寶喜歡的動畫片、繪本來引導寶寶

在這裡還要告訴寶媽們一個小妙招:

某寶有一款吸管,是可以直接替換奶嘴,讓奶瓶秒變吸管杯的哦~

0-6歲寶寶護牙指南

護牙基礎:好好刷牙

寶寶出牙前可以用指套牙刷或乾淨的紗布,蘸溫開水清潔牙齦和口腔。

只要第一顆乳牙開始萌出,就應該開始刷牙。(寶寶牙齒萌出的時間一般在六個月到一歲之間,三歲之前長齊,不要等全長出後再刷牙。)而且最開始就應該使用嬰幼兒專用的尼龍刷毛牙刷、兒童牙膏和牙線。

刷牙方法:最好能讓寶寶正面朝上枕在家長腿上,張開嘴就能清楚看到每一顆乳牙。

0-6歲寶寶刷牙:必須要由家長來完成

有的寶寶自己刷牙的意願很強,不妨給他一把牙刷用來練習,既能保證孩子的牙能刷乾淨,也不打擊孩子對刷牙的積極性。之後再由家長認真刷一次牙。

除了刷牙,儘快讓小朋友使用牙線清潔牙縫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朋友的牙齒縫隙之間也是發生蛀牙的重災區~

蛀牙剋星:含氟牙膏

如果寶寶已經學會吐牙膏的動作,就可以選擇兒童含氟牙膏了。

選水果味牙膏更好?錯!

不要為了提高寶寶對刷牙的興趣,選擇帶味道的牙膏。比如水果味,反而會讓寶寶因為牙膏「好吃」咽下牙膏。

牙齒鎧甲:塗氟

塗氟,就是用一種含氟的物質對每一顆牙齒表面進行氟化處理,就像日常生活中給手機、遙控器套上保護套一樣,氟就是保護寶寶牙齒的一層「保護衣」。

我國兒童口-腔-保-健指導技術規範建議:寶寶到了3-4歲就可以進行全口牙齒塗氟。每半年塗一次,一直到成年都可以進行。這樣可以降低50%-75%的齲-齒發生率。

塗氟安全嗎?

目前塗氟是世界各地牙醫普遍採取的防止寶寶齲齒的方法,早已普及,十分安全。而且氟化物的用量很少,並且能迅速硬化,不用擔心會發生寶寶吞服的情況。

終極武器:窩-溝-封-閉

窩-溝,就是臼齒(俗語稱後槽牙)咬合面上的小溝壑,凹陷處容易填滿食物殘渣,又不容易被刷乾淨,是齲-齒的高發地。而窩溝封閉就是用安全的材料填充凹陷,相當於給寶寶的小乳牙帶上一個安全帽,隔離細菌侵襲。

寶寶乳磨牙萌出後,就應該做窩溝封閉啦!不要等著恆牙萌出,不然萬一齲壞,會嚴重影響恆牙發育哦~預防蛀牙趕早不趕晚!

這裡還要提示各位家長:最好每三個月到半年,定期帶寶寶進行口腔檢查,及時發現口腔問題,將齲齒扼殺在搖籃中!

祝寶寶和寶爸寶媽都擁有一口健康的大白牙!

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轉發分享加關注哦

相關焦點

  • 可怕!70%的寶寶有蛀牙!只因這件事,家長做得太遲了
    相信很多寶媽都會擔心寶寶的牙齒問題,特別是吃奶瓶的寶寶,有一種齲齒,專門坑害小寶寶,它就是——奶瓶齲!天天都在用的奶瓶,竟然會讓寶寶蛀牙?!要知道乳牙齲壞後,會影響恆牙發育、影響寶寶吃飯造成營養不良,還會讓寶寶變醜!!
  • 5歲孩子蛀牙率高達70%?竟是因為家長錯誤的護牙認知
    但是除了寫作業,其實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還有一件事更令人頭禿,那就是——蛀牙!在蛀牙這件事上,家長們百思不得解,遭遇育兒滑鐵盧。「我家寶寶平時都不吃糖,為什麼還會蛀牙?」「每天都讓孩子好好刷牙、漱口,怎麼還是蛀了?」
  • 70%的寶寶有蛀牙,只因為家長們這件事做遲了
    有一種齲齒,專門坑害小寶寶,它就是——奶瓶齲!奶瓶齲,是嬰兒睡眠時不斷吸吮奶瓶而造成的齲齒,由於寶寶乳牙的鈣化程度低(俗稱「牙齒軟」),患齲後病情進展迅速,破壞面積廣!不但影響恆牙發育、影響寶寶吃飯造成營養不良,還會讓寶寶變醜!容易引起奶瓶齲的行為含著奶瓶入睡當寶寶含著奶瓶睡著的時候,牙齒會被奶粉含糖物質徹底包圍,從而引起蛀牙。
  • 寶寶有蛀牙,家長很擔心,要及時糾正寶寶的壞習慣
    現在有很多的寶寶都有蛀牙,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我哥家的寶寶年齡很小,只有兩歲,但是寶寶的牙齒都已經壞了。這讓我覺得很可怕,為什麼只有兩歲牙齒就變成了這樣?我每天都在觀察寶寶的情況,結果發現寶寶在睡覺的時候,一直含著奶嘴睡覺。原來是為了寶寶睡覺能踏實一些,所以才決定讓寶寶含著奶嘴睡覺。
  • 小兒容易長蛀牙?聰明家長會做好這4件事,來預防
    孩子的牙齒問題是很多家長都會關心的問題,如果長出了蛀牙,不僅讓孩子非常的難受,忍受牙疼的折磨,而且也會影響牙齒的生長發育。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還小,沒有必要給孩子刷牙,這種行為就容易導致蛀牙的產生。家長可以這樣幫孩子預防蛀牙,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在廊坊,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遠離蛀牙
    蛀牙是很多小朋友容易患上的口腔疾病。不僅不利於身體健康,也對兒童營養的攝入造成了威脅。那麼,怎麼樣才能有效預防蛀牙呢?那麼家長平時多注意寶寶口腔衛生,就可以有效預防齲齒的形成。  做好這幾件事,讓孩子遠離蛀牙   1、少吃甜食和膨化食品
  • 爸媽做好這3件事,孩子不怕長蛀牙
    圖片來源:Pixabay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關於寶寶護牙那些事!在寶寶長牙期這段時間,孩子可能會有出牙不適的症狀,如出現低燒、牙齦腫脹、流口水、喜歡咬東西等。》》》幫助寶寶緩解出牙不適可以這樣做:用乾淨的手指或者乾淨的冷凍或溼毛巾幫助寶寶按摩牙齦;也可以使用符合安全標準的咬牙膠。
  • 孩子牙齒不好,只因家長沒做對這幾件事
    這些問題在於主任出門診時常常被家長們問到,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已經很注意孩子牙齒的健康問題了,可孩子還是患了齲齒?究竟哪一步出錯了呢? 在於主任看來,孩子得齲齒這件事情,看上去好像跟遺傳有關,但實際上它是由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孩子刷牙了,還長蛀牙,是因父母忽略了這幾件事
    孩子蛀牙問題越來越普遍,很多家長認為寶寶現在萌出乳牙,蛀壞了沒事反正到時候乳牙會脫落,長出新牙,因此不注意孩子齲齒問題。其實,如果乳牙就有蛀牙現象的話,很有可能會損壞牙胚,從而影響以後恆牙的生長發育。寶寶的乳牙,相比成年人的牙齒,牙釉質更加薄並且牙縫也更寬,食物殘渣非常容易滯留在牙縫中。如果不注意清潔牙齒,牙縫中會滋生大量細菌、牙菌斑,最終把牙齒蛀空。很多孩子很小就有蛀牙了,嚴重的話牙周問題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所以保護牙齒一定要從娃娃抓起。
  • 預防蛀牙這件事,「你以為」的可能都是錯的!「親子育兒」
    誤區一:吃糖導致蛀牙很多家長和安小妖一樣,認為:刷牙+不吃糖=不蛀牙!no nono,這是不科學的。蛀牙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慢性疾病,比如遺傳因素、牙齒本身的發育結構等都會對孩子牙齒的健康產生影響。當媽媽的誰不想讓自己的寶寶擁有一口整齊健康的牙齒呢?對於寶寶牙齒的呵護,從懷孕期間就要開始了,孕期是胎兒口腔發育的重要時期,了解並把握以下胎兒口腔頜面部發育關鍵點,可以讓寶寶的口腔健康從頭打好基礎。
  • 70%寶寶蛀牙?寶寶刷牙誤區大公開!快看看你中招了沒
    根據衛計委2018年調查顯示: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相當於每 10 個裡就有7個寶寶長蛀牙 。由此可見,對寶寶刷牙還是存在著不少認知誤區的。記筆記:實際上,大部分爸爸媽媽,給寶寶「刷牙」都開始得太晚啦。早在寶寶出生的時候,乳牙就已經在牙床裡部分完成發育了,寶寶進食的母乳和奶粉裡都含有糖分,餵完奶後寶寶的口腔會殘留奶液,建議用清水和紗布清潔乾淨,否則會影響恆牙發育。
  • 70%寶寶蛀牙?寶寶刷牙誤區大公開!快看看你中招了沒
    根據衛計委2018年調查顯示:我國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相當於每 10 個裡就有7個寶寶長蛀牙 。現在不少寶寶一歲多了,家長還沒開始幫忙刷牙,只用清水讓寶寶漱口,等到發現寶寶長出小黑牙、蛀牙時後悔就晚啦!
  • 可怕!2歲孩子前牙爛光!只因家長忽略了這件事
    孩子牙齒上有黑點是怎麼回事?用力擦也擦不掉……我們也不給孩子吃糖,怎麼還是有蛀牙/齲齒?孩子才這麼大,已經有齲齒了,會有影響嗎?是不是換牙就好了?想必這是很多家長的心聲:反正長大會換牙,重視乳牙也沒啥必要。小編不想危言聳聽,但總是會有事實來「打臉」:這種想法,真的可能會害了孩子!這樣的新聞比比皆是↓↓↓
  • 寶寶蛀牙怎麼辦?家長做好這4點,讓蛀牙疼痛遠離孩子
    口腔問題對於孩子來說也很重要,家長也不容忽視。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牙齒可以健康漂亮,那麼做好這四點可以讓蛀牙遠離孩子。新手爸媽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第一、養成刷牙的好習慣。在飯後要漱口,這樣可以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也可以讓蛀牙遠離孩子。讓孩子的口腔更加健康。第二、糖分高的食物少吃。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很少吃糖,因為我們都知道糖會引起蛀牙。很多家長發現了孩子有蛀牙的第一反應就是不讓孩子吃糖,但是很多高糖分的食物卻被家長忽略了。
  • 寶寶不願意看牙醫?那是因為第一次看牙前,家長沒有做這5件事!
    很多寶寶對於看牙是非常抗拒的,這就給醫生檢查和治療帶來了不便。那麼,要如何讓寶寶愉快地接受看牙醫這件事呢?在寶寶第一次看牙前,家長不妨這樣做:1、平時不要給寶寶灌輸醫生可怕的觀念有些家長在寶寶哭鬧時,喜歡拿醫生嚇唬寶寶,「你不聽話就帶你去看醫生」「你還鬧就讓醫生給你打一針」等等,這樣做會讓寶寶覺得醫生是一個「可怕」的存在,從而內心對醫生和醫院充滿恐懼,等真正要看醫生時肯定會抗拒
  • 5歲兒子滿口蛀牙,只因奶奶的這個行為,換牙期家長應該更加注意
    5歲兒子滿口蛀牙,只因奶奶的這個行為,換牙期家長應該更加注意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換牙這個階段,通常都是在七歲左右。當然每個孩子的個體狀況都不太一樣,所以具體換牙的時間也會不一樣。可又過了一天,兒子還是疼得吃不了東西,徐女士心急了幫孩子看了看牙齒,竟發現裡面很多顆牙齒都蛀掉了!於是徐女士立馬帶著孩子去了醫院檢查,醫生看到這個情況問:"這個蛀牙情況已經非常嚴重了,平時是不是經常給孩子吃甜食?"徐女士乘勢問了問孩子奶奶,奶奶這才坦白說:"孫子平時就喜歡吃甜的東西,我心想孩子喜歡吃那就給他吃吧,沒想到會變成這個樣子!"
  • 寶寶一出生就要清潔口腔!除了刷牙,預防蛀牙的方法還有這些
    對於「刷牙」這件事,很多家長都認為,寶寶那麼小,等牙齒長全了再教TA刷牙也不遲。 實際上,由於大部分家長對於寶寶的牙齒護理存在錯誤認知,兒童蛀牙的情況越來越常見: 「根據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個百分點,且這個比例還在呈現上升趨勢。」 那麼,家長們怎麼才能做好寶寶的口腔清潔及護理?
  • 寶寶蛀牙怎麼辦?除了少吃糖,這4個方面家長更要注意
    佩佩的寶寶才四歲,就長了一口的蛀牙,只要一張嘴,就能明顯的看到嘴裡黑乎乎的牙齒。為了保護孩子的牙齒,佩佩決定不讓寶寶吃糖了,但是即使這樣做了,孩子蛀牙的情況還是越來越嚴重。孩子長牙以後,家長就要定期給他們清潔牙齒,剛長牙時牙根比較脆弱,父母可以使用乾淨的軟布對寶寶牙齒進行擦拭,等到後期牙齒比較堅固了,就要使用牙刷清潔了。每天早晚各刷一次,吃完東西以後要養成漱口的習慣,寶寶長期這樣做,可以有效預防蛀牙。
  • 2歲寶寶乳牙全爛光!這件事做不對,寶寶的牙齒實在太遭罪
    越來越發現,養孩子就像做產品。總希望生出來之後就上線成功,卻沒想到時不時就得「修修補補」、「做個保養」,就算你再怎麼用心,也會時不時有點小零件「罷工」。最近,塑料閨蜜就特別「心塞」,寶寶才3歲,做口腔檢查發現竟有10顆齲齒,除了心疼孩子受罪,也著實很替自己的錢包「著急」,畢竟牙齒上一小洞,錢包就得漏個「大洞」。
  • 孩子蛀牙怎麼辦?兒科醫生:遠離3物,做對3事,或能遠離蛀牙
    小孩子出現蛀牙的情況是非常常見的,也是很多家長頭疼的一個問題,我國兒童蛀牙的機率每天都在上升,很多小孩子都是由於家長沒有及時進行指導,孩子就會亂吃一些食物,進而導致蛀牙,很多時候蛀牙要是不加以制止,就會進一步惡化,之後孩子的換牙也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