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31個全國愛牙日,今年愛牙日的主題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
但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
我國5歲和12歲兒童每天兩次刷牙率分別為24.1%、31.9%;
5歲兒童乳牙齲患率為70.9%;
12歲兒童恆牙齲患率為34.5%。
什麼概念呢?就是5歲兒童中「十有七齲」,還有倆可能在患齲的路上……
您將看到
為什麼孩子天天刷牙,還是有齲齒?我們究竟忽略了什麼?
您真的會刷牙嗎?正確的刷牙方式是什麼?
孩子可以使用牙線嗎?難道不會導致牙齒鬆動嗎?
孩子看牙又哭又鬧?帶娃看牙的正確打開方式是什麼?
針對以上等等問題,我們請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於國霞醫生,看醫生怎麼說……
看北京兒童醫院專家怎麼說
請您點擊視頻
本期內容關係每個孩子的健康利益
若有啟發幫助 歡迎轉發
請讓更多的人受益
為什麼孩子天天刷牙,還會有齲齒
以下幾個問題,就問你看了會不會哭?!
「我天天幫孩子刷牙,他的牙齒還是黑了;」
「我從不給他吃糖,他還是長了齲齒;」
「他張嘴大笑卻發現他的小奶牙全黑了;」
「他捧臉大哭你才發現牙齒早已經爛了大洞。」
這些問題在於主任出門診時常常被家長們問到,他們不明白為什麼已經很注意孩子牙齒的健康問題了,可孩子還是患了齲齒?究竟哪一步出錯了呢?
在於主任看來,孩子得齲齒這件事情,看上去好像跟遺傳有關,但實際上它是由環境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誘因一:不良的口腔環境
視頻中於主任提到,得齲齒,確實跟環境因素什麼的都是有關的,包括我們一些遺傳方面的。
比如說家長的牙齒就非常不好或者口腔環境不好,在口腔中有一些比較容易致齲的微生物。那往往孩子的口腔衛生環境就跟父母,或主要照看他的人相關性是比較大的。
所以,作為孩子的監護人,我們也需要維護好自己的口腔衛生,這樣會有利於孩子口腔衛生的維護。
誘因二:不正確的刷牙方式
「為什麼我的孩子天天刷牙,但還是得了蛀牙呢?」
在於主任看來,天天刷牙≠會刷牙≠沒有蛀牙!
因為我們不一定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式,不一定刷的乾淨、刷的好。所以才會導致孩子天天刷牙,還是會得蛀牙。
誘因三:被忽略的清潔角落
因為蛀牙是一種多因素導致的慢性疾病,比如我們的遺傳因素、我們牙齒本身的發育結構,其中導致蛀牙真正的罪魁禍首是細菌!
這些細菌潛藏在牙齒表面,一有機會就會開始慢慢腐蝕我們的牙齒,但僅靠刷牙是無法完全把這些細菌清潔乾淨的。
因為在我們兩個牙之間鄰接的這些地方,僅靠牙刷是很難清潔到的。這就導致一些菌斑或一些食物碎屑的殘留,長此以往,這些地方就更容易出現齲齒了。
如何幫助孩子有效預防齲齒
相比較齲齒的治療,把齲齒控制在源頭上才是關鍵!
那如何幫助孩子有效預防齲齒的發生呢?於主任建議我們首先要從刷牙開始做起。
掌握正確的刷牙方式
再好的預防方式也離不開我們平時的維護,對於我們家長和孩子來說,刷牙是最經濟、最有效的預防齲齒的方式!
目前比較公認的方法,就是巴氏刷牙法。在這裡我們建議無論我們採取什麼刷牙方式,我們都要保證刷牙時間不少於三分鐘,不然,沒有時間的保證,我們的牙齒肯定是刷不乾淨的。
圖片源於網絡
選擇正確的刷牙工具
那我們知道了正確的刷牙方式後,怎么正確選擇和使用刷牙工具呢?
牙刷的選用
當孩子比較小的時候,孩子的口腔也比較小,我們可以選擇用紗布來清潔牙面,或者指套牙刷和頭比較小的牙刷給孩子使用。
於主任建議可以按照現在商品出售的很多牙刷,按照年齡階段分的情況給孩子買牙刷就可以。
選擇刷頭比較小、刷柄比較粗一點、刷毛軟硬適中且長度介於孩子一顆門牙到兩顆門牙之間,這樣的更方便在孩子較小的口腔內靈活轉動的牙刷。
因為這樣可以有效的清潔牙面各個角落的食物殘渣,刷柄稍微粗一點,不要太長,有利於孩子更好的把控牙刷的方向。
牙膏的選用
視頻中於主任提到,關於牙膏的選用,我們還是推薦使用含氟牙膏,因為氟跟我們的牙齒結合以後呢,可以讓牙齒變得更堅固一點,可以增加牙齒表面的硬度,不容易被很多細菌侵蝕。
目前關於含氟牙膏的使用,一般建議三歲以前的孩子用米粒大小的牙膏,三歲以上的孩子用豆粒大小的牙膏,一天兩次,即使是孩子有吞咽也是安全的。
關於牙膏的選擇,家長不要太在意牙膏的口味,要用過分香甜的一些牙膏,這樣呢,會讓孩子產生吞咽的欲望。
學會使用輔助工具
上述我們提到牙齒和牙齒的鄰接處難以清潔,那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於主任建議大家可以使用輔助工具——牙線。
關於牙線的的使用,有些家長經常會問到:孩子也可以用牙線嗎?這會不會導致孩子牙齒鬆動?
在於主任看來,家長的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實際上,牙齒的自身是有一定的生理動度的,當牙線通過兩顆牙齒之間的時候,牙齒會有肉眼看不到的一些移動,牙線通過以後呢,牙齒就會回到自己原來的位置上了,所以使用牙線不會讓牙齒的縫隙越來越大。
有時候我們可能看到孩子的口腔有牙縫的情況,不一定是跟我們用牙線有關係,而是因為孩子的頜骨在不斷的長大,隨著骨頭長大,牙齒不變的情況下,有可能牙齒之間的間隙會變大,這個慢慢隨著恆牙不斷的萌出這些間隙,就會消失了。
在這裡於主任提醒大家,目前牙線沒有成人版和兒童版的區分,若初次使用牙線,可選擇帶手柄的這樣便於掌控些。除此外,還要注意不要選擇刺激性味道的牙線,比如薄荷味,這樣孩子可能會有一些抗拒,我們在買牙線時要注意一下。
關於孩子的「牙」 當家長的能做什麼
牙齒雖然看起來只是一個小器官,但它卻是我們身上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對健康和外貌都有影響。
所以,為了孩子的健康和美貌,我們應多留心孩子牙齒、頜骨的發育情況,看一看有沒有齲壞或是其他。
一般我們建議家長每3~6個月帶孩子到醫院來檢查一次牙齒,但因為每個孩子的情況可能都不太一樣,還希望每位家長都聽一下醫生的建議,看看具體什麼時候來醫院進行檢查最合適。
此外,相信很多家長帶孩子看牙都是一個不太美妙的經歷,孩子的哭鬧、抗拒、不配合,都讓家長和醫生疲憊不堪,每一次看牙都要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恨不得連哄帶騙的把孩子忽悠過去。
但在於主任看來,家長帶孩子看牙也可以是很和諧的,只要我們做好以下這些準備。
對孩子進行正面的心理疏導
孩子的恐懼往往是由於對一件事情的了解的不確定性產生的。
對於這一方面,於主任希望家長能夠跟孩子好好聊一聊,告訴孩子看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讓他對整個看牙的過程有一些了解,讓他建立合理的心理預期。
千萬不要在看牙前哄騙孩子到醫院,這樣會讓孩子對家長和醫生產生不信任感。
家長要理解孩子對於接受未知治療的恐懼,而不是用簡單粗暴的,例如看牙不疼不會有問題,這樣許諾性的語言搪塞過去。
如果在看牙的過程中孩子真的有不適感,他會覺得這和爸爸媽媽說的相差甚遠,從而會產生更大的心理落差和牴觸感。
所以,家長要多鼓勵孩子,給予他正面的心理疏導。
不要放大孩子的恐懼
孩子為什麼會抗拒看牙,這往往和他以前不愉快的看牙經歷,或周圍看牙好疼等誤導有關。
有的時候我們大人聊天的時候可能會說起來,我以前補牙或者是拔牙的一些非常不愉快的經歷,這個時候孩子都會記在腦子裡面。所以儘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談論一些非常不愉快的看牙經歷。
另外當孩子看牙的時候,希望家長不要去打斷醫生治療。或者不斷地用一些暗示性的語言提示孩子疼不疼啊?本來可能不疼的,被你這麼一提醒可能會覺得啊,是好像有一點不舒服,也會增加孩子的不適感。
定期帶孩子進行口腔檢查
作為上班族的家長們,每一次請假帶娃看牙的時間都很寶貴。所以他們希望帶孩子來看一次牙齒,能夠解決所有問題。
但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孩子張口時間過長,讓他產生不適感,這也是一個讓孩子對看牙產生抗拒的一個原因。
因此,定期檢查,不是每一次到醫院都要去做一些有創的處理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定期檢查會把很多疾病早期發現,這樣治療的時候會減少一些痛苦,孩子如果沒有痛苦的經歷,對看牙這件事情就更容易接受一些。
視頻編導:呂永陽
後期包裝:八臂哪吒
攝像:楊帆
攝助:梁合合
文字編輯:何扭扭
圖片編輯:蓋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