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鐸 一起發現我們的錯誤
專注力訓練,近些年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培訓機構當作必修的課程,可見其重要性!
我家孩子上課不能認真聽講。
我家孩子就是幹啥事都愛溜號。
我家孩子就是愛馬虎。
我家孩子總是精力不集中。
這樣的抱怨,只要有孩子家長的地方,就會不絕於耳,因為不光你家孩子,大部分孩子都一樣,家長們在一起像「他鄉遇故知」一樣,對孩子的問題一吐為快,但我僅限於一吐為快了,問題卻始終沒有方法解決。無數家長都苦思不得其解,其實只因你身在其中,同時又沒有仔細思考過問題根源。
我是杉杉爸爸,帶你發現問題根源,讓我們先改變自己,去影響孩子吧!
都知道「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都相信把孩子送到國外一年保證都會說外語。但卻都忽略了我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孩子的影響力。從現在開始,請思考並承認,孩子三歲之前的行為和我們家長有百分之九十的關係,孩子三歲之後的行為和三歲之前的行為有百分之九十的關係。古語說「三歲看到老」,我還是比較相信古人的智慧總結。因此,對待孩子的問題,我們除了反思自己,再改變自己別無他法,但願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杉杉爸爸:提供觀點,自己踐行,傳遞更好經驗!
影響孩子專注力養成的那些事:
1、小時候沒有培養一個好的玩玩具習慣。孩子咿呀學語時,你一定給過他數不清種類,數不清數量的玩具,也一定同時給過他幾個玩具一起玩,他呢,這個撥弄幾下,那個拍打幾下的。對一件玩具不能專心玩耍五分鐘以上,就無法讓孩子形成專注力!
2、吃飯時,過多的說話聊天。大人可以一心二用邊吃邊聊,孩子則不同,他的認知是基本空白,同時又有積極填補空白的欲望,如果你仔細觀察飯桌上每個人說話,孩子都會去看一眼或者一直看著說話的人,因為聽到聲音不能滿足孩子完全的求知慾望,孩子還想看到說話人的動作,表情,以至於口型變化,他對什麼都充滿了好奇。為什麼單單說吃飯聊天對孩子專注力形成影響大呢?因為吃飯是每天一日三餐的重複,而且吃飯本來就應該是一件很專注的事情,我還是相信古語說「食不言」,其中肯定是有很多真理的,一定不會只是防止說話會噴飯的。
3、隨意打斷孩子正在做的事情。
孩子正在專心地做一件事,比如就算他在玩最簡單一個遊戲,但他好像發現了自己想要的樂趣,他在反覆認真地做著,而你,在房間的另一個地方,不知道也不親自去看孩子到底在做什麼,只是隔空一喊:「杉杉洗臉」「杉杉洗手吃飯」,這樣突然的打斷,最影響孩子專注力形成。突然的打斷孩子正興趣盎然做著的事,正認真思考著的事……讓孩子做完其他事,再去接著做剛才的事,已經大概率的找不到剛才專注的感覺,就比如說,你正在做夢!
以上普通常見的三件事,你這樣做過嗎?
其實,有很多事都對孩子的專注力,注意力形成影響很大。比如大人對孩子過多的指責會孩子心理壓力過大,從而孩子做事時,會分心去擔憂會不會挨說。比如看電視隨意的換臺;這本書沒看完看下一本;不慎重的為孩子選擇特長班,但開始學習沒多久就放棄;
數不清的小事件堆積,再加上時間的堆積,就形成了一個習慣,但有好有壞。
杉杉爸爸每天在不斷感悟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