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2019諾貝爾獎都發給了誰,他們做了什麼,又說了什麼? | 東西黑板報

2021-02-15 東西兒童教育

追蹤教育資訊,關注時事熱點】

本期(10.8-10.13)導讀:

● 韋博英語被爆多門店停業,學員上萬元報名費能否退還?

● KET/PET成為全國「現象級」考試,明年題改、助力小升初是主要原因。

● 跳繩達標難成新門檻,家長陪練「壓力山大」。

【知識角】:我們一起來走近2019年諾貝爾三項自然科學大獎:化學、物理、醫學!看看是哪些大咖獲此殊榮,他們做了什麼,又在獲獎後說了什麼?

根據財經網10月10日,培訓機構韋博英語被曝大量門店停課關門,媒體探訪上海總部,發現人去樓空,只有部分自稱「志願者」的人在給學員登記退款備案信息。其在北京、上海、成都等主要城市的分店已關門。韋博英語北京總部向媒體確認,正在給學員辦理退款事宜。有員工表示,退款需要一個周期,學員們能否收到餘款,他也不能確定。韋博英語在成都的學員們自發組織統計,涉及約800名學員共計學費超過2000萬元。(來源 今日頭條 財經網 鳳凰新聞 澎湃新聞)

似乎各類培訓機構都熱衷於「預付」的付款模式,動輒上萬的課時費對任何個人、家庭來說都不是小錢,一旦機構出現問題「跑路」,退課難、退費難的情況屢見不鮮。好消息是,前段時間國務院印發了《關於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強調培訓機構不得一次性收取超3個月費用。好政策的加持,為家長們降低了不少風險。

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慎重選擇培訓班、付款前看清合同,丟錢心痛,孩子因突然中斷連貫的課程而喪失學習的積極性就更令人痛心了。 學習也要注意風險!

KET、PET報考人數突破15萬

中小學英語等級考試為何如此火爆?

上個月,劍橋通用英語考試KET/PET報名開始了,短短幾分鐘,全國各地考試名額 「秒沒」,一些家長搶不到本地考試名額,不惜帶著孩子去外省考試。近年來,KET/PET考試在北京、上海及各大省會城市異常火爆,堪稱新的全國「現象級」考試。其火爆的主要原因為,劍橋官方網站已宣布KET、PET考試將在2020年正式改革。數量增加、難度提升讓家長們「坐不住」了。此外,這門考試也是實力的象徵,是對孩子的英語水平官方評價和認可,拿下極具含金量的證書為小升初 「添磚加瓦」對許多家庭,特別是有擇校需求的,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來源 新浪教育)

「速度與激情」背後,是報考孩子年齡越來越小,家長們對成績的追求也越來越高。無論英語還是數學,任何學習都應循序漸進,任何考試都應是孩子一個學習階段的客觀檢驗,以及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提供調整依據。過度備考,導致孩子對英語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得不償失,切莫因一時的追逐,讓孩子喪失了學習的內在動力。

跳繩都有補習班了?

標準高、達標難,家長直呼「壓力山大」

近日,因為上小學二年級的兒子被要求每天堅持跳繩,一位杭州母親的煩惱在網上引起熱議。這位母親甚至國慶期間出遊,也為兒子的練習忐忑不安。一語激起千層浪,有父母表示為了讓孩子跳繩達標,甚至「全家上陣陪跳」。好好的一項運動,怎麼就成了焦慮的來源呢?據了解,跳繩已被納入《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其中要求了一年級孩子每分鐘跳繩的達標個數。跳繩成績要記錄入期末總成績,也與孩子評三好學生等相關。這樣的熱度催生了市場上的「跳繩培訓班」,並且價格不菲。(來源 新華網 新浪教育)

令家長憂心的並不是跳繩本身,而是是否達標。對此,專家和體育教師表示,這項運動可塑性很強,在日常教學中,體育老師會教授跳繩技巧,只要掌握技巧和正確的姿勢,堅持練習,孩子很容易就能達標。

堅持運動是件好事,沒有必要過度憂心,甚至報班去學。與其焦慮,父母不妨觀察一下孩子是否喜歡跳繩,跳繩姿勢是否正確,堅持跳繩以來,孩子的身體和精神狀態出現了哪些積極的改變。

1、寧夏10天共同育兒假正式上線,職場父母回歸家庭的路不遙遠。


寧夏近日通過《寧夏回族自治區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創新提出「鼓勵用人單位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在子女0至3周歲期間,每年給予夫妻雙方各10天共同育兒假。」 這在全國尚屬首創,該項制度在維護婦女權益和鼓勵家庭生育方面可謂力度超前,並將於2019年11月1日起開始實施。有溫度的政策,若加上有力的落地實施,就更完美了。(來源 澎湃新聞)

2、教育部發文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北京市學科類線上培訓機構本月內須"籤到"。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教育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在線教育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強調將為在線教育的發展構建有利的政策體系,以實現 「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目標。此外,《意見》在保護消費者權益、加強線上教育行業監管、創新在線教育的管理服務方式等方面做出明確要求。8日,北京市教委要求本月內,北京市學科類校外線上培訓機構須到北京市教委備案。在線教育要取得良好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與監管,作為在線教育的直接受益者,我們也希望機構「跑路」的情況不要再發生了。(來源:教育部 新華網)

3英國逾四分之一中學生請補習教師 中國家長「打飛的」讓孩子赴英補習。

英國薩頓基金會一項最新年度調查顯示,在英格蘭和威爾斯,超過四分之一中學生接受過私人教師補習功課。其中,接受校外補習率最高的是倫敦,有41%的中學生接受校外補習。英國富裕家庭的孩子比非富裕家庭的孩子上補習班的比率大得多。有34%來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上過補習班,而非富裕家庭的孩子只有20%上過,這可能與較高的補習費用有關(每小時至少花費25英鎊)。從10月開始,英國不少著名公學開始進行第一輪考試。為了讓孩子考上英國的著名私校,不少國內的家長不惜花費重金,「打飛的、住酒店」,提前幾周把在國內私校讀書的孩子送過來培訓。為了讓孩子在考試和擇校中獲得優勢,全天下的家長都一樣啊。(來源:央視新聞)

2019年諾貝爾獎從10月7日起陸續揭曉了醫學獎、物理獎、化學獎、文學獎、和平獎。14日還將揭曉經濟學獎。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近其中的三項自然科學大獎。

獲獎者是誰?

約翰·B·古迪納夫(美國)、M·斯坦利利·威廷漢(美國)和吉野彰(日本)。

● 金屬鋰是最輕的固體化學元素,每單位重量、體積,它可以存儲很多能量。這是鋰的優點,讓電子設備具有變得更便攜,不需要經常充電。 

● 鋰只有一個價電子,具有高活性,這是鋰的缺點,導致電池爆炸的風險太大。

● 獲獎者們開發了一種輕便、可充電,高容量、關鍵還很安全的鋰離子電池,使其很好地應用於許多不同領域,例如手機,心臟起搏器和電動汽車。

「我非常努力。我盡了最大的努力。」

「能夠活這麼久,我感到非常高興!」(註:古迪納夫97歲高齡,是年齡最大的諾貝爾獲獎者)

✔ M·斯坦利利·威廷漢 

「非常合適的時候,我目前正在參加電池會議!」 

✔ 吉野彰

獲獎者是誰?

詹姆斯·皮布爾斯(加拿大)、米歇爾·馬約爾(瑞典)和迪迪埃·奎洛茲(英國)。

● 該獎項的一部分是關於宇宙演化歷史及其組成的理論。例如,我們知之甚少的「暗物質」和「暗能量」。

 

● 獎項的另一部分是獎勵發現了圍繞類太陽恆星的系外行星。1995年飛馬座51b的發現,改變了人類對於行星形成認知,也開啟了系外行星研究的新時代。

● 這些行星圍繞著類似於太陽的其他恆星運行,引發了有關宇宙中是否可能存在生命的問題,「爸爸媽媽,世界上真的有外星人存在嗎?」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回答孩子這個問題。

「我對進入科學領域的年輕人的建議:你應該為熱愛科學而做科學……你應該因為對科學著迷而進入科學」

✔ 米歇爾·馬約爾

馬約爾在西班牙進行一次演講之旅,在聖塞巴斯蒂安機場的自助餐廳裡,他閱讀潮湧而入的祝賀郵件!

獲獎者是誰?

威廉·G.凱林(美國)、彼得·J·拉特克利夫爵士(英國)和格雷格·塞門扎(美國)。

● 關於身體中的細胞怎樣感知並適應氧含量的變化。

● 當細胞中的氧含量增加或減少時,哪些生理機制會出現,哪些物質會參與其中並相互影響。

● 關於氧含量如何影響新陳代謝和免疫系統。

● 增加了對疾病的認識,例如貧血和癌症,相關的新藥有望在此基礎上進行研發、每一次醫學領域的突破,對普通患者來說都是巨大的福音。

「我想她會對我微笑。至少她的孩子們能夠和我一起慶祝。」

凱林在採訪中,談到他希望自己如何與2015年去世的妻子慶祝這一榮譽。

✔ 彼得·J·拉特克利夫爵士

「我們創造知識。我就是做這個的。」

 彼得·拉特克利夫爵士在得知自己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之後,坐在他的辦公桌上繼續工作。

✔ 格雷格·塞門扎

「出乎意料的轉變是讓科學令人興奮的原因。你永遠都不知道你的研究將帶你去哪裡。」

諾貝爾獎(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的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的發明人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遺產(3100萬瑞典克朗)作為基金在1895年創立的獎項。 在世界範圍內,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 

在遺囑的摘錄中,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指出,他的全部剩餘財產都應被用來「給那些在上一年為人類帶來最大利益的人」

諾貝爾獎最初分設物理(Physics)、

化學( Chemistry)、

生理學或醫學(Physiology or Medicine)、

文學(Literature)、

和平(Peace)等

五個獎項,於1901年首次頒發。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該獎於1969年首次頒發,人們習慣上稱這個額外的獎項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 頒獎數量:590

▲ 獲獎者:935

▲ 獎項類別:6

▲ 獲獎婦女:51人

▲ 獲獎組織:24

▲ 最年輕的獲獎者:17歲   Malala Yousafzai(巴基斯坦)  2014和平獎

▲最老的獲獎者:96歲  Arthur Ashkin(美國) 2018物理獎

獎金額

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離開了他的大部分資產,超過3100萬瑞典克朗(今天約合17.02億瑞典克朗)被轉換成基金並投資於「安全證券」。投資收益將「每年以獎品形式分配」。

每獲得一個完整的諾貝爾獎,2019年的諾貝爾獎金額定為瑞典克朗(1瑞典克朗=0.7229人民幣)900萬。

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國獲諾貝爾獎人數排名 :

第1名:美國(381人次,不算獲獎後加入美國國籍的人)

第2名:英國(132人次)

第3名:德國(108人次) 

第4名:法國(69人次)

第5名:瑞典(31人次)

第6名:日本(27人次)

截止2018年,世界上諾貝爾獎人數(校友、教職工及正式研究人員)最多的十所高校分別是 :

1.美國哈佛大學(158人),

2.英國劍橋大學(117人),

3.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107人) ,

4.美國芝加哥大學(98人),

5.美國哥倫比亞大學(96人),

6.美國麻省理工學院(93人),

7.美國史丹福大學(83人),

8.美國加州理工學院(73人),

9.英國牛津大學(69人),

10.美國普林斯頓大學(65人)。

在桌旁、在手邊、在課本裡、在交通工具上……這些發現與創造顛覆著人類的認知、刷新了宇宙的極限,也改變著普通人具體可感的日常。正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獎章上的銘文:「新的發現使生命更美好」,無論得獎與否,這個世界上永遠有一群人秉持著科學精神,心有悲憫情懷,他們始終關注人類的當下與未來,他們的偉大成就激勵了一個又一個年輕的靈魂,也推動人類一步一步向前走。

相關焦點

  • 第五人格:誰說小學生只會賣萌?看看他們畫的「黑板報」,我服了
    歡迎各位喜歡第五人格的小夥伴收看本期的《莊園速報》,相信很多玩家都知道,在莊園中真的是有很多小學生玩家的,他們年齡普遍偏小,官方為此也加入了監管系統,以後小學生玩家基本每天只能上線一個小時。不過即便是這樣,還是有不少玩家對於小學生群體有所誤解,認為他們不光玩遊戲不會玩,而且還只會賣萌。
  • 美術生畫王者主題黑板報,韓信趙雲帥哭我,這都別人班的黑板報
    學生黨對黑板報這項活動應該有很深的記憶,逢年過節,學校就會發布任務說讓同學們製作一份黑板報。學生時代的我們,都對這種無意義的任務不理解,但是現在長大了再看,發現黑板報這種東西,真的能夠豐富我們的文化生活。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主題的黑板報一覽。
  • 戰勝疫情的關鍵是什麼?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說……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這樣說…… 2020-12-09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2019年喜迎元旦黑板報資料 手抄報資料大全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年喜迎元旦黑板報資料 手抄報資料大全 元旦要到了,趁著還沒有放假,歡慶晚會還沒有開始,祝福簡訊還沒有爆發,你的手機還有空間,我的手機還沒欠費,發消息還沒漲價,早早預祝你元旦快樂!
  • 「數學界的諾貝爾獎」:菲爾茲獎的魔咒到底是啥
    我們都知道諾貝爾獎裡面沒有數學獎,在數學界裡面最重要的獎是什麼?一般大家回答都是說菲爾茲獎。
  • 2020年度諾貝爾獎全部出爐!他們改變了什麼?創造了什麼?
    截至目前,2020年度諾貝爾獎已經全部公布完畢,陳晨老師今天將要為大家介紹所有獲獎者們,讓大家了解他們所作的事情以及為我們大眾所作的貢獻。 註:受新冠疫情影響,2020年諾貝爾頒獎儀式將改為線上舉行。
  • 看了諾貝爾獎兩名女性獲獎者,終於明白什麼才是養育孩子的關鍵
    當他聽說外公老家有「怪腳印」,就想回去看看。 一到現場後發現,老家山頂上的大石板上,確實有凹坑。 楊哲睿認為這些「凹坑」是獸腳類恐龍的足跡,還讓媽媽拍照片發給邢立達老師看。 經專家勘探研究,的確如楊哲睿小朋友所說的,這是恐龍足跡。
  • 要論設計「黑板報」的創意,咱們的中學生還真沒怕過誰
    因為在那個教輔材料基本為零的年代,幾乎所有作業都得通過這樣的形式去布置。 那麼「黑板報」的唯一「編輯」,也就只能是主課老師。 除非有什麼重大宣傳教育活動的時候,才會出現點別的內容。
  • 臨安:看看人家的黑板報!
    鄉村基層無疑是宣傳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最後一公裡」,謝家村的宣傳文化員羅躍南就以出黑板報的形式進行宣講,把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傳到當地村民的心坎裡。當我們見到羅躍南時,她正拿著粉筆和尺子,在謝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前出著黑板報,兩個星期更新一期,這已經是她出的第二期關於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黑板報了。
  • 小學班主任出的黑板報逆天了!他們到底掌握了多少技能
    學校通常會要求班主任每個月更換一期黑板報。為了慶祝70周年國慶,小編所在的單位就要求每個班級在國慶節前出一次以「慶國慶」為主題的黑板報。國慶節之後,學校領導在檢查評比中,真的發現許多高質量的黑板報。就比如下圖中的黑板報,就是出自一名二年級的班主任之手。
  • 00後大神級黑板報來襲,個個都是王者,最後一個只有學霸能看懂
    00後大神級黑板報來襲,個個都是王者,最後一個只有學霸能看懂大家上學的時候應該都做過黑板報吧?即使沒有親手參與做過,也應該都看到過。說到黑板報,那可真的是學生時代的一個標誌了,小學的時候一般都是做手抄報,那是考驗每個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而到了初中和高中,更多的時候就是做黑板報了,比起手抄報是獨立完成,黑板報更具有合作性,一般都是由班裡的同學一起合作完成的,既能開發創造力和想像力,增加團隊合作意識,還能互幫互助,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
  • 你見過最驚豔的魔道黑板報是什麼?是忘羨的一曲長歌還是全家福?
    魔道祖師是一部很受大家喜愛的國產古風動漫,講述的是世家公子哥在仙家百門各放異彩的故事,而作為主人公的魏無羨和藍忘機則引人注目,他們兩個人的性格完全相反,每當魏無羨出現的時候,場面就會變得很亂,於是藍忘機只好皺著眉頭離開現場,藍忘機不去阻攔魏無羨並不是因為他的能力不行,而是魏無羨的性格實在太過於頑皮
  • 上海中學生畫的黑板報簡直絕了 新海誠陰陽師什麼風格都有!
    「通常畫出人物,需要5、6瓶100mL的顏料。」 一副精細的《你的名字》黑板報,用多久時間創作完成? 「加起來不到三個小時。」在三年的板報配合中,他們已經達成了默契。班級的同學看到這麼美的黑板報,課間也會「湊一筆」。 「這可不好洗。」高三的柴秀強同學說,溼毛巾用力才能擦拭掉。在每月「換板報」時,班級的14位男生會發揚紳士風度,主動承接擦黑板的工作。 除了在設計上下功夫,鞋們還會在黑板報上留一些「小彩蛋」。
  • 「黑板報」在初中生手裡活靈活現?看見作品,美術老師都自愧不如
    記得學校那時候的黑板報還有評比,按照圖案、內容每周或者說每個重要的節日都會組織繪畫,繪畫內容自然是找生活日常中的人物。學校黑板報可是需要全能性人才,有繪畫功底還有知識儲備,現在的學生一點都不會害怕,父母報的補導班都夠一學期的量了。
  • 他們是怎樣長大並走上諾貝爾獎之路的?丨每個孩子都是自然科學家
    《少年謝爾頓》:講述得是一個不合群的少年科學天才謝爾頓在母親和家人的默默保護下快樂長大的故事,圖|Sioux City Journal每一個孩子都是全世界最獨特的存在,他們的身上有屬於自己的閃光點。童年對一個人的成長影響是非常大的,對於孩子而言,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接著一往無前向著夢想奔跑;對於家長而言,如何可以在他們身邊扶持著他們的成長,都是非常關鍵的問題。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特別推送了三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童年時期的故事,讓我們來看看是什麼影響了他們的童年,並引領著他們一路追夢,披荊斬棘,最終通往諾貝爾獎。
  • 大學:大學四年的我們都做了什麼?轉身回頭,卻發現一無所有!
    昨天,一位同學發給小二這樣一段文字:我今年大四了,身邊的同學都是考研的考研,找工作的找工作,而我現在卻仍然待在原地不知道要做什麼......回過頭,卻發現我自己一無所有。是的,我們一無所有。在大學畢業之前,有很多同學有過這樣的想法和態度,確實,很多同學在大四畢業之際覺得自己在大學四年碌碌無為,什麼都沒有幹!
  • 元旦黑板報文字內容 跟元旦有關的黑板報內容
    >元旦黑板報文字內容 跟元旦有關的黑板報內容2016-12-23 12:35:19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元旦黑板報文字內容廣泛,比如習俗、節日來歷、相關故事等等。跟元旦有關的黑板報內容小編已經準備好了,是一些不同國家怎麼過元旦的習慣,一起看看吧。
  • 德國拿走一半的諾貝爾獎,他們的「另類教育」,從幼兒園就開始了
    眾所周知,德國人口雖少,但卻天才眾多,而且他們還拿走了世界一半的諾貝爾獎,5種諾貝爾獎與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中,德國就有106位。所以全世界都在好奇,德國人是怎麼做到的?其實,德國擁有這麼多高智商精英,關鍵在於從幼兒園就開始的「另類教育」。
  • 我們的孩子忙著上銜接班,得諾貝爾獎最多國家的孩子在學什麼?
    究竟學到了什麼?有的補習班到底適不適合自已的孩子?上這麼多補習班對孩子有多大用處?這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都值得思考。家長心裡焦慮,跟風上補習班有的家長說自己也不想讓孩子去上補習班,可是大環境是這樣,人家都在上,自已孩子不上怕以後跟不上。就是這種心理讓名目繁多的課外補習班、幼小銜接班如雨後春筍般暴漲,課外補習的風氣也越演越烈。由於家長的焦慮和攀比心理而採取的行動,苦了孩子更苦了自已,孩子、家長付出這麼多精力、財力,究竟有多大用處,誰都不知道?
  • 【IT黑板報】或被 「砍掉」,水水你說可咋整?
    由於節目質量受到認可,接下來的欄目決定啟用全新的名稱,並不局限於IT這個前綴,由於黑板報這個名字是水水吃腱子肉的時候隨便想出來的←_←,給觀眾的感覺過於靜態,並不符合現在的逗逼扯淡視頻的風格。我們想做和別人不一樣的視頻節目,有趣好玩,又有正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