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五失敗原因或於年底查清 將致探月等任務推遲

2020-12-25 騰訊網

資料圖:長徵五號

科技日報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付毅飛)中國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25日在第68屆國際宇航大會上表示,長徵五號遙二火箭發射失利的原因仍在調查中,或將在年底徹底查清。這次失利將影響到我國嫦娥五號、四號以及空間站的任務計劃。

長徵五號是目前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於2016年11月3日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首飛。但在2017年7月2日,長徵五號遙二火箭搭載實踐十八號衛星發射升空後,火箭飛行出現異常,發射任務失利。

此前,我國原計劃在2017年11月,用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國內首個實施無人月面取樣返回的太空飛行器「嫦娥五號」;在2018年,發射世界首顆在月球背面著陸和巡視探測的太空飛行器「嫦娥四號」。田玉龍表示,由於長徵五號事故調查仍在進行,這兩項任務均將被調整,發射時間將在年底重新修訂。

此外,我國空間站的建設也將受到影響。此前有報導稱,我國空間站核心艙「天和」已於2016年底完成總裝,計劃在2018年由長徵五號B火箭發射升空。但田玉龍說,核心艙的發射也將推遲至2019年實施。

記者26日致電國家航天局,但該局並未透露更多消息。

相關焦點

  • 長二丙運載火箭"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長五故障原因將擇機公布
    (圖片來源:CFP 視覺中國 千龍網發)9月29日12時21分,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1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任務獲得圓滿成功。遙感三十號衛星採用多星組網模式,主要用於開展電磁環境探測及相關技術試驗。
  • 探月「三步走」 收官「有看頭」——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正式...
    「嫦」風破浪正當時,「五」動九州攬月回。11月24日凌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拖著長長的尾焰,用巨大的轟鳴打破海岸邊夜的寧靜,全速託舉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划過夜空,邁出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的第一步。
  • 如何看待長五B首飛任務,一艙返回失敗,一船成功著陸?
    5月5日,中國首款一級直接入軌火箭——長五B成功首飛,搭載兩樣重器:一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一艙(中國首個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發射環節成功,載荷任務經受考驗。 5月6日,按計劃下午1點鐘,一艙嘗試返回東風著陸場,結果未能如期從天而降,挑戰失敗。5月8日,按計劃下午1點到2點鐘期間,一船挑戰高速返回地球,結果順利闖關,成功降落目標東風著陸場。具體來看——
  • ——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紀實
    這是21世紀人類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標誌著中國航天向前邁出一大步。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嫦娥五號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將為深化人類對月球成因和太陽系演化歷史的科學認知作出貢獻。
  • 「恐怖15分鐘」致印以登月任務最終以失敗告終
    印度的第一次登月嘗試最終以失敗告終。4月,以色列的「創世紀」號登月器也遭此厄運。下降和著陸是登月任務的兩大難點,尤其是後者。印度航天計劃負責人將其稱之為「恐怖的15分鐘」。在這短短的15分鐘,登月器必須成功執行一系列複雜指令,幾乎沒有犯錯的餘地。
  • 探月日記 | 看「嫦五」背後的故事
    ,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也標誌著502所在探月工程期末考中交出了滿分答卷:臨近月球完成兩次近月制動將嫦娥五號精準送入環月軌道;著上組合體動力下降,落月平穩選點完美,為月面採樣和月面起飛創造了良好條件;月面起飛,實現了自主起飛轉向和高精度入軌;中國首次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位置和速度控制精確;返回過程中實現了高精度月地入射和軌返分離,返回器順利返回地球,
  •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未來十年將在月球建立科研站
    未來十年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作為整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與未來探月四期工程承上啟下的重要任務,嫦娥四號的一小步,無疑是整個人類太空探索史上的一大步。吳偉仁表示,未來十年中國將在月球南極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我國將邁入世界航天強國前列。
  • 嫦娥五號圓滿完成探月任務,中國航天贏得世界同行讚嘆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17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擁抱,互致祝賀。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拍攝的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著陸示意圖(12月17日攝)。
  • 首期探月工程副總師姜景山:中國探月總一次性成功
    因為還沒有解決在超低溫下能保溫的太空衣,不能長時間在上面停留。二,美國、俄羅斯失敗多,只有40%的成功率,一半以上都失敗了。探月工程上,到目前為止我們是每一次都一次性成功。三,經過三十多年,月球上面究竟怎麼樣了、美國當年的阿波羅計劃究竟對不對,我們得去看一看。四,在遙遠的外星的什麼地方,太陽系之外更遠的地方,存在類地星,上面就有可能存在類似地球的生命。
  • 國新辦舉行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有關情況新聞發布會
    聯合國外空司迪皮蓬司長表示:嫦娥四號任務標誌著空間探索歷史上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裡程碑,這不僅是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功,也是國際航天界邁出的一大步。許多國家的媒體也對嫦娥四號任務給予高度關注並進行了持續報導。在此,我代表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國際同行、國際友人以及中外媒體界的朋友們一併表示衷心的感謝!  探月工程到2020年前將實現「繞、落、回」三步走目標。
  • 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
    2017年底,美國總統川普籤署「1號太空政策指令」(SPD-1),宣布美國航天員將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2019年3月,副總統彭斯宣布2024年重返月球並命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阿爾忒彌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妹。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之後,還有哪些國家將去月球「挖土」?
    2017年底,美國總統川普籤署「1號太空政策指令」(SPD-1),宣布美國航天員將重返月球並最終前往火星。2019年3月,副總統彭斯宣布2024年重返月球並命名為「阿爾忒彌斯」計劃。阿爾忒彌斯是希臘神話中的月亮女神,是太陽神阿波羅的孿生姐妹。
  • 威武|長五遙五送嫦五!北航人,再立新功!航天人,自立自強!
    我校黨委書記曹淑敏受邀到指揮大廳現場觀看發射我校黨委書記曹淑敏(前排右三)受邀到指揮大廳現場觀看發射11月24日4時30分,我國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
  • ...書記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中國科學院
    瀋陽自動化所黨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祝賀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賀電 2020-12-22 瀋陽自動化研究所 黨委委員、副所長史澤林介紹了瀋陽自動化所承擔嫦娥五號相關任務的研製歷程,表示科研人員發揚研究所「獻身、求實、協作、創新」精神,不斷提高質量控制能力,突破系列技術難點,為嫦娥五號科學探測任務提供關鍵支撐作用。  與會黨委委員表示,賀電內容令人振奮,要在科研人員中大力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勇攀科技高峰,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再立新功。
  • 嫦五探月,如何把這麼多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
    本月的某一天,我們將收到「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來的「快遞」。這次「嫦娥五號」探月舉世矚目,值得研討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今天只談一個科學思維: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這麼多航天人的任務就是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如何在不確定的世界裡找到確定性?《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提出了三點可供我們學習的思維方式:首先,要謙卑地承認自己無知,謙遜聆聽他人的意見。在心理學上有個認知達克效應:越是無知的人越狂妄自大,知識越豐富的人越能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也越能發現、承認與學習別人的優點。
  • 歐航局官員: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期待凱旋
    央視新聞12月16日消息,嫦娥五號返回器很快將攜帶月壤回到地球,這個讓人類等了幾十年的重要時刻也牽動著歐洲航天同仁的心。歐洲航天局國際事務部官員伯奎斯特在接受總臺記者專訪時就表示,嫦娥五號探月任務意義重大,他期待嫦娥五號凱旋。
  • 專訪北大郭弟均:探月工程打開了中國深空探測的大門
    相比其他國家來說,郭弟均表示我國探月工程成本較低,而且任務成功率高,比如阿波羅時期美國和前蘇聯的月球探測任務中,約有三分之一的任務是失敗或部分失敗的,而中國前面的三次探月任務均獲成功。除此之外,現階段中國的探月工程更多以工程目標為主,科學目標其次。
  • 任務難度極高!嫦娥五號奔月將創造五個首次
    【環球時報赴海南特派記者 劉揚 環球時報記者 樊巍】11月24日凌晨,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在破曉中劃出一道金色弧線,成功將「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送入地月轉移軌道。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今年航天發射的重磅任務,更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最後一步, 將實現包括我國首次月球無人採樣返回在內的一系列高難度任務。據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我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也是我國目前重量最重的月球探測器。本次任務難度非常高,可謂「步步驚心」,同時看點也是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