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恆天然奶粉事件牽動無數奶媽奶爸們的心。更有細心的媽媽對一些問題批次的數據產生了質疑。8月4日,上海質監部門查實,多美滋公司採購了紐西蘭恆天然問題乳粉共計208.55噸,其中已使用105.45噸製成了較大嬰幼兒配方乳粉成品共計約726噸。
105噸「變」726噸,多出來的621噸是怎麼回事?是否又意味著較大嬰幼兒配方乳粉內蛋白質含量過低?記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採訪,為您求證。
■質疑:
105噸怎變成726噸?
據報導,8月4日,上海質監部門查實,多美滋公司採購紐西蘭恆天然問題乳粉7批次,共計208.55噸用於較大嬰兒及幼兒配方乳粉的生產,其中已使用105.45噸,庫存103.1噸。問題乳粉已製成較大嬰兒配方乳粉成品664.118噸(其中已售420.188噸)以及幼兒配方乳粉成品62.434噸(尚未售出)。上海質監部門同時要求多美滋公司根據其追溯系統的記錄信息,清查確認,並及時上報處置情況。
「這個數字讓我很疑惑,100多噸問題乳粉怎麼可以製成700多噸成品?那多出的600多噸是什麼成分呢?是不是意味著日常所購買到的乳粉中蛋白質含量很低?」一位年輕的奶媽向記者諮詢。
其他600多噸是啥?
專家:主要是脫脂奶粉
100多噸乳粉如何變成700多噸?記者查閱了多美滋召回的問題批次奶粉成分表,發現其中包括脫脂牛奶、脫脂奶粉、脫脂乳清、多種添加成分以及礦物質、維生素等。
「所謂配方乳粉,意味著能夠給嬰幼兒提供多種營養,一般而言,不僅包含濃縮蛋白粉,還包含脫脂牛奶、脫脂奶粉以及一些維生素、礦物質等。濃縮乳清蛋白粉只是配方奶粉中的一部分配料,它可以使奶粉中的蛋白質成分更利於吸收。配方奶粉的主體還是該品牌的脫脂奶粉。」食品安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告訴記者。
至於主要成分脫脂奶粉的來源,在多美滋的官網上記者看到,兩批次被召回奶粉的奶源顯示為荷蘭、法國進口。
■國家標準:
乳清蛋白佔比應≥60%
對於乳清蛋白含量問題,記者查詢了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2012年公布的《關於嬰兒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比例的說明》(下簡稱《說明》)。
《說明》中明確指出:我國國家標準GB10765-2010《嬰兒配方食品》中,要求「乳基嬰兒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含量應≥60%」,即以乳或乳蛋白製品為主要原料的嬰兒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所佔總蛋白質的比例應大於等於60%。
記者留意到,國際上關於嬰兒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的比例並沒有明確的統一要求。美國、歐盟、澳大利亞、紐西蘭也均未規定乳清蛋白在蛋白質中所佔比例。
蛋白質含量變低?
比例達到國標屬正常
105.45噸問題乳粉製成726噸成品,蛋白質含量是否會變低?對此,陳君石解釋說,由於多美滋採購的紐西蘭恆天然問題乳粉是濃縮蛋白粉,而不同廠家在奶粉的營養物質比例上都各具特色,因此不能用單純的數字比較來考量蛋白質含量。只要產品符合國標,就沒有問題。
記者隨後撥打了多美滋官方關愛熱線,客服人員表示,涉事的乳粉批次是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的食品標準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的推薦量而配製的。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
尚未接到食用可疑奶粉出現不適報告
針對近期奶粉肉毒桿菌事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微生物實驗部主任李鳳琴9日表示,截至目前,尚未接到因食用有關「肉毒桿菌」可疑奶粉出現不適報告。
李鳳琴說,目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正在對涉及本次事件奶粉進行檢測。
談及近期出現的奶粉肉毒桿菌汙染事件,有關專家表示,儘管肉毒桿菌在環境中廣泛存在,但奶粉中的汙染比較罕見。從以往經驗來看,我國肉毒桿菌汙染多為儲藏不當的變質肉類食品或家庭自製發酵豆類、穀類製品。
專家表示,儘管本次奶粉汙染事件是偶發,消費者不必恐慌,但政府監管部門應該高度重視,要綜合國內召回產品檢測情況和各貿易國的反饋態度,確定我國今後的管理方式。
■專家支招
1.看成分選奶粉:在國家允許的範圍內,不同廠家都在奶粉的營養物質上強調自己的特色。適當添加一些腦部營養物質對於嬰幼兒健康是有一定益處的,但不同品牌的奶粉營養物質添加量和種類是存在差別的。消費者在選購時,應仔細研究包裝上的成分表,不要盲目相信包裝及廣告上的宣傳字樣,有些營養物質並非越多越高越好。
2.及時觀察寶寶反應:如果寶寶喝了奶粉後出現大便乾燥或腹瀉等問題,就該考慮停用、換用奶粉了。
另外,如果寶寶喝奶粉後出現營養過剩或營養不良問題,也要考慮是否是奶粉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