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橋鋪移民避險解困安置點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完善

2021-01-13 身邊24小時

板橋鋪移民避險解困安置點是我縣重大民生工程,歷經五年建設,該安置點順利實現了移民戶搬遷入住。記者日前從縣水利湖泊局了解到,今年來,該項目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廣大黨員幹部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因素,正不斷加快完善,目前已全面進入收官收尾階段。

視線回到2017年11月1日,我縣隔河巖庫區第一批79戶移民在板橋鋪移民避險解困安置點經過公開搖號抽籤選擇宅基地進行免費分配。安置點光禿的黃土地上拉開了移民搬遷戶自發建設住宅的帷幕。

搖號抽籤確定了自己的宅基地後,2017年底至2018年,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廣大移民戶自力更生,靠自己勤勞的雙手讓一棟棟住宅拔地而起,一期二期安置點建設緊隨其後,整齊劃一,迅速佔據了安置區各個山頭空地,安置點住宅區初具雛形。

8月4日,記者在前往板橋鋪移民避險解困安置點的路上,看到進入安置點的公路已經改造擴寬,路基路面已經形成,往來車輛出行更加通暢,屆時,我縣將開通公交車輛服務移民戶和當地村民的出行,移民去往縣城更加方便。

記者在公路上看到,天然氣公司正在組織施工作業車輛和人員頂著酷暑炎熱,加班加點開挖路面溝渠,在公路沿線鋪設天然氣管道進入板橋鋪移民避險解困安置點。

進入安置點,記者看到,廣電、電信、移動等通訊光纜設施已經全部安裝進入小區,安置點內道路硬化黑化亮化工程的施工單位已經入駐,道路已經定樁劃線,馬上將進入道路平整黑化、人行道美化改造等工序。此外,安置點三期場地已經全部平整完畢,屆時,新一批移民即將在這裡開始新的建設。

據了解, 板橋鋪安置點經過五年艱苦建設,目前已經實現了「三個基本」:搬遷規模基本實現。板橋鋪安置點規劃的350戶1500人,目前已經接受240戶1039人,今年10月第三期移民戶進場以後,整個安置規模完全達到。基礎設施配套基本完善。安置點在水電路氣、網際網路、美化綠化、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做了高標準規劃,目前正在分布實施。產業配套基本落實。安置點規劃開墾土地1200畝,目前已經動工512畝,下半年將新開珍珠嶺、獅子溪、梧桐坡三個土地整治項目,屆時將增加土地700畝,人均面積將達到0.8畝。

【來源:長陽自治縣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瀘西縣木龍村:安置房建設有序推進!村民安穩生活勞作不再是夢~
    3月24日,記者走進瀘西縣舊城鎮木龍村避險解困安置房建設現場,只見一排排新房已經拔地而起,運送材料的車輛來回穿梭工地,工人們有的在攪拌混凝土,有的在砌磚……呈現出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設場面。為了儘快解決這一問題,瀘西縣積極向上爭取水庫移民避險解困項目,選定了木龍村到礦廠岔路口作為避險解困安置房建設點。項目於2018年10月開工建設,屬統規自建房:政府統一規劃並完成水、電、路、公廁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村民按照規劃圖紙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建房。
  • 靈寶:「三張牌」打出移民幸福新生活
    隆冬時節,筆者來到豫西邊陲的靈寶市豫靈鎮楊家村,提起村裡移民群眾生活的新變化,黨支部書記王生財如是說。聚焦「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總體目標,靈寶市因地制宜,探索實踐,積極爭取國家移民後期扶持政策支持,著力打好項目建設、設施完善、產業發展「三張牌」,移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大大增強。
  • 江山大巒口村:水庫移民群眾的「新家」在這兒,建成什麼樣了?
    江山市水庫移民避險解困項目是全國首批5個避險解困試點的項目之一。為了做好江山市水庫移民避險解困工作,加快推進水庫移民異地搬遷安置和脫貧致富步伐。2016年7月江山市制定了《江山市水庫移民避險解困試點工作實施意見》,並選定峽口鎮大巒口村為試點村,全力保障移民在「護水」後的生產生活。
  • 河南汝陽:加快前坪水庫移民安置點建設
    1月9日,在汝陽縣上店鎮西莊村移民安置點,施工單位正在加緊建設安置房,為移民順利入住做好保障工作。1月9日,在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上店鎮西莊村移民安置點,施工單位正在加緊建設安置房,為移民順利入住做好保障工作。前坪水庫是國家、省、市重點水利工程項目,位於淮河流域沙潁河支流北汝河上遊,是一個以防洪為主,兼具供水、灌溉、發電功能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2015年10月8日,前坪水庫開工建設。前坪水庫移民涉及汝陽縣2843戶11534人,3個鄉鎮,8個行政村。
  • 乾縣: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宜居宜業縣城
    本報訊(韓龍)今年以來,乾縣堅持建管並重、完善配套,通過完善縣城基礎設施、強化城市管理、加快高鐵新區建設,力促城鎮化建設工作上臺階,努力打造宜居宜業縣城。完善縣城基礎設施。乾縣多舉措加快西大街建設速度,確保2021年1月15日前主路面建成通車,群眾春節出行不受影響;加快東新街路燈安裝工作,做好東大街及北大街、東環路、新城大街路面改造道路的前期準備工作;加強城區排洪防澇,完善縣城基礎設施,提升縣城品位。同時,做好「十四五」期間老舊小區改造、雨汙分流等項目的策劃包裝。強化城市管理。乾縣建立健全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加強對城區的管理。
  • 南寧加快完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
    圖集原標題:南寧加快完善垃圾分類基礎設施建設年底廚餘垃圾日處理能力將大幅提高11月18日中午,3輛餐廚垃圾運輸車駛入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其中,南寧市餐廚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廠項目,採用BOT招商引資模式分三期建設,一、二期已完成建設投入運營,截至9月底,南寧市建成區內已籤訂收運協議並納入餐廚廢棄物統一收運體系的單位達7217家,餐廚廢棄物累計處理量46.21萬噸,地溝油累計處理量1.37萬噸,沼氣發電量累計990.73萬千瓦時。
  •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
    省域城鎮體系規劃和珠三角等城鎮群(區域)規劃要統籌考慮區域性基礎設施建設,預留交通、電力、燃氣、通信、汙泥、垃圾、防洪等重要區域性基礎設施和廊道用地,建立完善跨區域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協調機制,促進區域性基礎設施共建共享。統籌城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加快推進水、電、路、氣、通信等基礎設施城鄉一體化。
  • 秦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城鄉面貌發生明顯變化
    2017年以來,秦安縣致力於統籌協調發展,抓項目、重融資、強管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增強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化水平,城鄉面貌發生了明顯變化。
  • ...國務院關於修改《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
    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的決定國務院決定對《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作如下修改:將第二十二條修改為:「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徵收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實行與鐵路等基礎設施項目用地同等補償標準,按照被徵收土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執行
  • 貴州「十四五」規劃:加快推進現代化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
    加快城市配電網改造,實現城鄉用電服務均等化。推動燃煤發電機組改造升級,淘汰能耗和排放不達標機組。優化調整水電布局。全面實現「縣縣通」天然氣,建成完善國家級幹線、省級支線和縣級聯絡線三級輸配體系。健全政府儲備與企業儲備相結合的石油戰略儲備體系,建設西南地區成品油戰略基地。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及配套電網改造,推動城區、高速公路服務區和具備建設條件的加油站充換電設施全覆蓋。
  • 涼山州著力構建「五大體系」抓實水電移民安置點治理與發展
    為抓實烏東德、白鶴灘水電站移民搬遷安置點治理與發展工作,涼山州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制發《加強水電移民集中安置點治理和發展工作的指導意見》,聚焦建立健全基層組織、公共服務、綜合治理、社會保障、後續發展「五大體系」,著力寫好水電移民搬遷安置「後半篇」文章。
  • 高坪: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為高質量發展「強筋健骨」
    進入高坪各鄉鎮,寬闊平坦的道路向村莊蜿蜒而去,進村路、入戶路縱橫交錯,沿途經過興旺的產業園,乾淨漂亮的農家小院和設施齊全的文化服務中心,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畫卷徐徐鋪開。這一切的變化,得益於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關乎民生福祉,關乎城市發展提能增速。近年來,高坪區持續發力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為高質量發展「強筋健骨」。
  • 水庫移民政策好,安家落戶有保障——何家陂水庫移民安置工作順利完成
    該工程業主單位為龍巖市何家陂水庫工程建設開發有限公司,項目建設資金由龍巖市政府與新羅區政府按照6.5:3.5的比例籌集。該工程於2010年6月開工,2014年7月下閘蓄水。何家陂水庫移民安置概算投資9714.59萬元,目前實際完成移民補償投資12060.25萬元。
  • 白鶴灘移民工程再傳喜訊|寧南縣首個安置點全面封頂
    據悉,這是寧南縣第一個實現全面封頂的移民安置點。13個移民安置點之一,位於寧南縣白鶴灘鎮新華村。「我們克服了雨季對施工的影響,千方百計加快進度。如果遇到問題,我們立馬現場協調解決。」10月3日21時20分左右,正在寧南縣松新鎮移民安置點負責施工的王勇對記者說。現場有30多名施工人員在不停地忙碌著。有人負責裝運磚和水泥,有人負責砌牆,只要施工條件具備,他們就馬不停蹄地加油幹,力爭在工期要求的10月30日前封頂。
  • 出行更便利 生活更愜意 伊州區二堡鎮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
    出行更便利 生活更愜意 伊州區二堡鎮完善民生基礎設施建設 2020-12-02 00: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加快以人工智慧為核心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打造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人工智慧新型基礎設施,加強人工智慧基礎和應用人才培養,推進各行業積極應用自主可控的開源深度學習平臺。  ·加快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助力「交通強國」戰略。  ·鼓勵各行業從業人員通過繼續教育增強能力,適應經濟發展趨勢。
  • 岑鞏:持續加強易搬安置點配套實施建設 讓搬遷群眾子女「上學無憂」
    隨著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不斷深入,著力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五個體系」建設,近年來,岑鞏縣高度重視搬遷群眾子女的入學問題,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就近新建、改建配套幼兒園、中小學,讓搬遷群眾真正實現「挪窮窩、換窮業、拔窮根」。
  • 山東加快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12月10日上午,山東省電能替代促進會、山東省物業管理協會在濟南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山東省居民小區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兩家協會的11家成員單位也分別籤署合作協議,通過優勢互補進一步加強居民小區充電設施建設。
  • 白鶴灘移民丨巧家縣黎明安置點的新節點
    一年多來,我們認真履責,對房屋建設的質量是滿意的。」在白鶴灘庫區巧家縣黎明安置點施工現場,移民代表邱尚畢告訴記者。10月15日,黎明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這是巧家縣繼金塘安置點移民房屋全面封頂後移民搬遷安置工作所取得的又一重要階段性成果。
  • 撫順東華園:設施越來越完善 日子越過越幸福
    2016年,撫順市啟動地質災害區居民避險搬遷安置工作,3000多戶採煤沉陷區避險搬遷安置居民陸續搬進了東華園社區。2018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東華園社區,實地考察撫順市採煤沉陷區避險搬遷安置情況。近一年來,東華園社區居民的幸福感、獲得感得到切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