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成本管理關係到單位資產負債狀況、行政運行效率和績效管理水平。這依賴於完整準確的成本信息,需要對特定成本核算對象進行科學的成本核算。《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的頒布,使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步入快車道。及時把握成本核算的意義和方法,理解成本核算的精髓,有利於做好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如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只能反映單位預算執行情況,而對單位資產負債、成本費用不能進行科學嚴謹的核算。在行政事業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實行「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核算模式後,單位當期發生的費用,無論是否實際支付,都要列入當期費用;不是當期發生的費用,即使在當期支付也要按受益期間均衡負擔,這就克服了將當期費用人為調整的弊端,為單位進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提供了前提和條件。
要進行成本控制,就要進行成本核算,用特定的會計方法和特定的會計科目,歸集和核算特定成本核算對象上的所有耗費,揭示成本發生和形成的動態過程,以便對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條件施加影響或管控,將實際成本控制在預期目標內。
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其定價也有賴於準確完整的成本信息。例如利用公共基礎設施提供的公共服務、醫療行業的診療服務、學校的培養教育服務等,都需要進行科學的成本核算,以便為合理定價提供依據。
此外,成本核算對單位績效評價具有重要作用。績效與成本相關,通過成本核算,可以衡量單位整體和單位內部的運行效率,反映單位核心業務的開展情況、項目資金的使用效果等,促進單位管理績效的提升。
一是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成本核算對象應根據單位職能目標、行業特點及成本信息需求,多維度、多層次地確定。這裡包括3個維度和3個層次。3個維度包括業務活動類型,政策、項目和公共服務或產品。3個層次包括單位整體、內部組織部門和業務團隊。
出於成本控制需要,其成本核算對象以業務活動類型、項目、內部組織部門等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出於公共服務或產品定價需要,其成本核算對象以公共服務或產品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出於內部績效管理需要,其成本核算對象以項目、內部組織部門、業務團隊等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出於外部績效管理需要,其成本核算對象以政策和項目、單位整體等作為成本核算對象。
二是設置成本項目和核算周期。成本核算對象確定後,需要設定必要的成本項目,核算各成本核算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單位可以根據具體成本信息需求,將特定成本核算對象上的人力資源耗費、房屋及建築物等有形資產的耗費、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耗費,以及其他耗費(下稱「料工費」),按照成本經濟用途、成本要素內容設置成本項目,與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中「加工物品」「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等科目的明細科目保持協調,可設置進一步的明細項目,或進行輔助核算。
成本核算對象為業務活動類型的,與單位開展業務活動耗費無關的費用,如資產處置費用、上繳上級費用、對附屬單位補助費用等,一般不計入成本。
成本核算對象為單位整體,則成本項目除正常項目外,還要包括資產處置費用、上繳上級費用、對附屬單位補助費用等,但不包括並非為滿足其自身開展業務活動所控制資產的折舊(攤銷)費用。
在將公共產品或服務作為成本核算對象,以滿足其定價需要時,需將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費用、有財政資金補償的費用等予以剔除。
當成本核算對象為自製或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各種物品、建設工程項目、自行研究開發項目時,應當按照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等規定,分別通過「加工物品」「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會計科目,按照成本項目歸集並結轉實際發生的各種費用。
三是遵循成本核算原則。成本核算應當遵循相關性、可靠性、適應性、及時性、可比性和重要性原則。要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為依據,適應單位行業特點,區分重要程度,採用一致的方法進行成本核算,及時向使用者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
四是明確成本核算方法。在將單位整體或單位主要業務活動,作為成本核算對象時,適用完全成本法。將單位發生的全部耗費,按照成本核算對象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管理費用等需向成本核算對象進行分配。
在將公共服務或產品、項目、內部組織部門、業務團隊作為成本核算對象時,可採用製造成本法。將與產品製造或業務活動有聯繫的費用計入成本核算對象,單位管理費用等不向成本核算對象進行分配。
五是採用一致的費用分配方法。單位內直接開展專業業務活動人員的工資福利費用、領用的庫存物品成本、資產的折舊(攤銷)費用等,其中能確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對象負擔的直接費用,應當按照所對應的成本項目類別,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不能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間接費用,一般遵循因果關係和受益原則,採用工作量佔比、耗用資源佔比、收入佔比等分配方法,分項目追溯或分配至相關的成本核算對象。費用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對於單位內為業務部門提供服務或產品的輔助部門所發生的業務活動費用,以及輔助部門之間互相提供的服務或產品成本,應當採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計入各類業務活動等成本核算對象。
在採用完全成本法,將單位所發生的全部耗費按照成本核算對象進行歸集和分配時,單位行政及後勤管理部門開展管理活動發生的管理費用,如所發生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資產折舊(攤銷)等費用,以及由單位統一負擔的費用,可以根據成本信息需求,採用合理的標準或方法分配計入相關成本核算對象。
(文章來源:中國會計報第557期,作者錢留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