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的精髓

2021-02-25 北京用友政務軟體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事業單位成本管理關係到單位資產負債狀況、行政運行效率和績效管理水平。這依賴於完整準確的成本信息,需要對特定成本核算對象進行科學的成本核算。《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的頒布,使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步入快車道。及時把握成本核算的意義和方法,理解成本核算的精髓,有利於做好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工作。

行政事業單位如以收付實現制為核算基礎,只能反映單位預算執行情況,而對單位資產負債、成本費用不能進行科學嚴謹的核算。在行政事業單位引入權責發生制,實行「雙功能、雙基礎、雙報告」核算模式後,單位當期發生的費用,無論是否實際支付,都要列入當期費用;不是當期發生的費用,即使在當期支付也要按受益期間均衡負擔,這就克服了將當期費用人為調整的弊端,為單位進行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提供了前提和條件。

要進行成本控制,就要進行成本核算,用特定的會計方法和特定的會計科目,歸集和核算特定成本核算對象上的所有耗費,揭示成本發生和形成的動態過程,以便對影響成本的各種因素、條件施加影響或管控,將實際成本控制在預期目標內。

政府提供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其定價也有賴於準確完整的成本信息。例如利用公共基礎設施提供的公共服務、醫療行業的診療服務、學校的培養教育服務等,都需要進行科學的成本核算,以便為合理定價提供依據。

此外,成本核算對單位績效評價具有重要作用。績效與成本相關,通過成本核算,可以衡量單位整體和單位內部的運行效率,反映單位核心業務的開展情況、項目資金的使用效果等,促進單位管理績效的提升。

一是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成本核算對象應根據單位職能目標、行業特點及成本信息需求,多維度、多層次地確定。這裡包括3個維度和3個層次。3個維度包括業務活動類型,政策、項目和公共服務或產品。3個層次包括單位整體、內部組織部門和業務團隊。

出於成本控制需要,其成本核算對象以業務活動類型、項目、內部組織部門等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出於公共服務或產品定價需要,其成本核算對象以公共服務或產品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出於內部績效管理需要,其成本核算對象以項目、內部組織部門、業務團隊等作為成本核算對象;出於外部績效管理需要,其成本核算對象以政策和項目、單位整體等作為成本核算對象。

二是設置成本項目和核算周期。成本核算對象確定後,需要設定必要的成本項目,核算各成本核算對象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單位可以根據具體成本信息需求,將特定成本核算對象上的人力資源耗費、房屋及建築物等有形資產的耗費、智慧財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耗費,以及其他耗費(下稱「料工費」),按照成本經濟用途、成本要素內容設置成本項目,與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中「加工物品」「業務活動費用」「單位管理費用」等科目的明細科目保持協調,可設置進一步的明細項目,或進行輔助核算。

成本核算對象為業務活動類型的,與單位開展業務活動耗費無關的費用,如資產處置費用、上繳上級費用、對附屬單位補助費用等,一般不計入成本。

成本核算對象為單位整體,則成本項目除正常項目外,還要包括資產處置費用、上繳上級費用、對附屬單位補助費用等,但不包括並非為滿足其自身開展業務活動所控制資產的折舊(攤銷)費用。

在將公共產品或服務作為成本核算對象,以滿足其定價需要時,需將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費用、有財政資金補償的費用等予以剔除。

當成本核算對象為自製或委託外單位加工的各種物品、建設工程項目、自行研究開發項目時,應當按照政府會計準則制度等規定,分別通過「加工物品」「在建工程」「研發支出」等會計科目,按照成本項目歸集並結轉實際發生的各種費用。

三是遵循成本核算原則。成本核算應當遵循相關性、可靠性、適應性、及時性、可比性和重要性原則。要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或事項為依據,適應單位行業特點,區分重要程度,採用一致的方法進行成本核算,及時向使用者提供可靠的成本信息。

四是明確成本核算方法。在將單位整體或單位主要業務活動,作為成本核算對象時,適用完全成本法。將單位發生的全部耗費,按照成本核算對象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總成本和單位成本。管理費用等需向成本核算對象進行分配。

在將公共服務或產品、項目、內部組織部門、業務團隊作為成本核算對象時,可採用製造成本法。將與產品製造或業務活動有聯繫的費用計入成本核算對象,單位管理費用等不向成本核算對象進行分配。

五是採用一致的費用分配方法。單位內直接開展專業業務活動人員的工資福利費用、領用的庫存物品成本、資產的折舊(攤銷)費用等,其中能確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對象負擔的直接費用,應當按照所對應的成本項目類別,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不能直接計入成本核算對象的間接費用,一般遵循因果關係和受益原則,採用工作量佔比、耗用資源佔比、收入佔比等分配方法,分項目追溯或分配至相關的成本核算對象。費用分配方法一經確定,不得隨意變更。

對於單位內為業務部門提供服務或產品的輔助部門所發生的業務活動費用,以及輔助部門之間互相提供的服務或產品成本,應當採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計入各類業務活動等成本核算對象。

在採用完全成本法,將單位所發生的全部耗費按照成本核算對象進行歸集和分配時,單位行政及後勤管理部門開展管理活動發生的管理費用,如所發生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資產折舊(攤銷)等費用,以及由單位統一負擔的費用,可以根據成本信息需求,採用合理的標準或方法分配計入相關成本核算對象。

(文章來源:中國會計報第557期,作者錢留寬)

相關焦點

  • 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徵求意見稿)
    小編按:為了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工作,完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提高行政運行和財政資源配置效率,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財政部起草了《行政事業單位成本核算基本指引(徵求意見稿)》及說明,未來定稿後將正式實施。
  • 事業單位固定資產核算的弊端及會計處理
    在工作實踐中,因為缺乏必要的會計核算和監督,事業單位對固定資產的處置較為「寬鬆」,可能使固定資產提前報廢和低價處置,造成國有資產的損失。   事業單位的財務目標和管理方式不同於一般企業,其資產的核算與管理須與相應的預算管理體制相配套,因此,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核算要不要計提折舊的問題,目前尚不能急於定論。
  • 財政部就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問
    2014〕63號,以下簡稱《改革方案》)的要求,構建統一、科學、規範的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夯實政府財務報告的編制基礎,2017年10月24日,財政部印發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財會〔2017〕25號,以下簡稱《制度》),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
  • 財政部印發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
    通知稱,為了適應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需要,規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等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財政部制定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現予印發,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鼓勵行政事業單位提前執行。
  • ...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答:我國現行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基本上形成於1998年前後,主要涵蓋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等學校、中小學校、科學事業單位、彩票機構等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等有關制度等。
  •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職責內容
    行政單位——管理國家事務、組織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維護社會公共秩序的國家機關及其派出機構,包括國家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設有單獨財務系統的軍隊也屬於這裡的行政機關。  行政單位的費用開支主要靠國家預算撥款,一方面按預算從國庫取得資金,包括財政撥款和財政核撥的預算外資金收入等;另一方面又按預算支付各項費用,包括經常性支出和專項支出。上述預算資金收支的核算是行政單位會計的主要內容。
  • 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
    關於進一步做好政府會計準則制度新舊銜接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資產核算的通知財會〔2018〕34號黨中央有關部門,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全國政協辦公廳,高法院,高檢院,各民主黨派中央,有關人民團體,各省、
  •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初級會計實務》預習: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特點
    初級會計職稱考試科目《初級會計實務》 第十章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   知識點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特點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特點是相對於企業會計而言。由於行政事業單位的非營利性質、本身業務活動較為簡單以及納入財政預算管理等管理要求,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具有明顯區別於企業會計的特點,主要包括:   (一)會計目標側重於滿足預算管理的需要,兼顧其他信息需要和內部管理需要。
  • 施工企業成本核算
    (十)企業有關職能部門,應當按照《國營企業成本管理條例》和《國營施工企業成本管理實施細則》的規定,及時為成本核算提供真實可靠的有關資料,配合成本核算部門做好成本核算工作。  二、建築安裝工程成本的核算  (一)成本核算對象  企業應當根據本企業施工組織的特點、承包工程的實際情況和加強成本管理的要求,確定建築安裝工程成本核算對象。
  • 財政部會計司有關負責人就印發《政府會計制度——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答記者問
    答:我國現行政府會計核算標準體系基本上形成於1998年前後,主要涵蓋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與事業單位會計,包括《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行政單位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以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等學校、中小學校、科學事業單位、彩票機構等行業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國有建設單位會計制度等有關制度等
  • 行政事業單位決算報表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對策
    行政事業單位由於受編制、人員少等因素的限制,導致一些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人員也兼職從事會計工作;同時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人員年齡偏大,近兩年行政事業單位的收支改革頻繁,會計知識更新沒有跟上。對會計核算的原則、方法認識不全面,實際操作中必然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這樣不同素質的會計人員對同樣的會計要素進行審核後,帳務處理也可能不一樣,往往會得出不同的結果。
  • 嶗山區舉辦2019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培訓班
    原標題:嶗山舉辦2019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培訓班信網9月5日訊 加快推進政府會計制度改革,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重要任務。為積極推進政府會計改革取得新突破,區財政局於2019年8月29日在區委黨校舉辦了2019年嶗山區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培訓班。
  • 成本核算公式及知識點
    費用要素分配表的編制,應根據成本核算的體制、憑證的份數以及傳遞程序等具體條件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企業實行一級成本核算體制時,應由財會部門來編制;企業實行兩級成本核算體制時,則是由各車間的成本會計人員來編制。費用要素分配表不論由誰來編制,其編制的要求和基本方法是一樣的。財會部門和各車間或部門要合理分工互相配合,認真做好各項費用要素的匯集和分配工作,以便正確計算產品成本。
  • 聚焦需求,服務成長——市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處長專題培訓班圓滿舉行
    7月27日-7月30日,在市財政局、廈門經濟管理學院的精心組織下,2020年市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處長和財務主管專題培訓三周年班在市委黨校順利舉辦,近百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處長和財務主管參訓。邁入第三年的處長班緊緊圍繞主題和師資、聚焦需求和成長,為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人帶來了一場饕餮盛宴。
  • 事業單位會計與企業會計的區別
    摘 要:我國的企業會計體系和預算會計體系兩大類,而預算會計體系又分為財政總預算會計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會計兩個分支。預算會計改革後,把事業單位會計同行政單位會計區分開來。事業單位會計和企業會計存在著較大的區別,通過本文的比較,可以更深入的掌握事業單位會計的精神實質。
  • 財政部關於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
    主送(略):  為了進一步加強和規範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發放的會計核算管理,全面、準確地核算工資和津貼補貼發放業務活動,財政部制定了《行政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有關會計核算辦法》 ,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執行中的情況和問題,請及時向財政部反饋。
  • 財政部關於印發《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往來
    高檢院,有關人民團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  為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財政票據管理制度,規範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往來結算票據使用管理,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監督,防治亂收費、亂罰款和各種攤派行為,根據國家有關財務會計和財政票據管理的法律制度規定,我們制定了《行政事業單位資金往來結算票據使用管理暫行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 財政部: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
    中新網9月7日電 據財政部網站消息,財政部近日就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印發通知。通知提出,從嚴配置固定資產。各部門、各單位要真正落實「過緊日子」要求,在摸清固定資產存量基礎上,合理提出配置需求,審核部門要嚴格把關,從嚴控制。
  • 紙箱成本核算方案
    紙箱成本核算方案對於每一個造紙廠商來說都是一個必修課。今天,中國紙業網的編輯將帶大家走進紙箱成本核算方案,看一看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成本問題。模擬成本管理是經過3年時間,在企業內部推動與實施的一種產品成本核算方法,通過在生產實際中不斷地加以完善、探索與實踐,現已形成一套可操作性較強的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一)模擬成本核算管理的概念與意義    1.模擬成本核算管理屬於目標管理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施目標成本管理的基礎與前提。
  •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本概念
    行政單位內部控制是政府部門管理制度的組成部分。它由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內部控制活動、信息及其溝通和內部控制監督等要素組成,並體現為與行政、管理、財務和會計系統融為一體的組織管理結構、政策、程序和措施等,是行政單位為履行職能、實現總體目標而應對風險的自我約束和規範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