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象更新入詩畫,一元復始慶新年。碩果纍纍、刻骨銘心的2020即將過去,機遇與挑戰並存、希望與追求交織的2021年即將到來。回首2020年,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學校堅持「為每一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的辦學理念,發揚「和衷共進、自強不息」的文山精神,積極推進課程改革,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以精緻管理為保證,全面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促進了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一、黨建引領,砥礪奮進,始終堅持一顆紅心辦教育。
學校黨委以從嚴治黨為主線,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黨員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為重點,以加強思想政治建設、抓牢意識形態陣地為保障,以「黨建引領學校治理體系現代化」項目為載體,推動黨建工作與教育教學工作有機融合, 榮獲「昌邑市黨建標準示範校」。學習強國及燈塔黨建平臺6次報導文山中學黨委、黨員事跡。
二、眾志成城,同心戰疫,確保教育教學高質量進行。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校師生眾志成城,同心抗疫。學校率先開展網上授課,老師們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和專業特長,開發了更適合自己學生學習的軟體程序和教學資源,用自己的愛心和責任心,讓學生們真正做到了「停課不停學」線上線下同質量。各黨支部黨員教師自發組織走進社區,積極宣傳抗疫,為打贏抗疫阻擊戰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三、凝心聚力,立德樹人,人才培養質量持續提升。
在2020年高考中,學校文理藝體全面開花,本科一批上線突破1000人,2人達清華、北大錄取線,一人被清華大學錄取,高分段在全市佔半數,重點大學錄取率在濰坊市名列前茅,學校榮獲「昌邑市教學工作先進單位」。
四、立足奧賽,固本強基,大批優秀學子顯示出強勁潛力。
學校集中最優質師資,通過自主研發的競賽輔導課程對特優生進行輔導,效果顯著。在全國中學生物理和數學競賽中,物理競賽7名學生全部獲獎,其中姜亦卓獲全國一等獎,學校再次獲「金牌學校」榮譽稱號;數學競賽4人獲二等獎;2020年陳華冠入選「清華冬令營」,姜亦卓入選「北大暑期課堂」。
五、不忘初心,奮發有為,大批名師和優勢學科持續湧現。
立足課堂教學改革,重啟「名師講堂」,讓身邊的名師引領教師成長。在昌邑市高中課堂教學大賽中,14個學科比賽我校9科獲得第一名。有2名教師榮獲濰坊市優秀教師稱號、18名教師榮獲濰坊市教學成果獎、4名教師榮獲昌邑市優秀教師稱號。
六、課程主導,多元育人,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綜合素質。
學校成功舉行了2018級「成人禮」儀式、沙場秋點兵、體育節、柿子節、元旦文藝匯演、讀書日、網絡安全日、學生自主管理論壇等活動,讓學生們的綜合素質得以提升。手球隊第七次奪得全國中學生手球錦標賽冠軍,女足奪得濰坊市「三連冠」,並代表濰坊市參加省中學生運動會比賽奪得第五名。機器人社團第一次參加世界青少年機器人大賽榮獲三等獎。在昌邑市藝術節活動中,我校奪得高中組第一名,美術作品類獲全市總分第一名,並獲優秀組織獎。
七、開放辦學,勵志精進,學校影響力持續提升。
學校被清華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山東青年政治學院、山東政法學院等高校認定為優秀生源基地;迎接了東營市、濱州博興縣、高密市、寒亭區等地教育考察團來校學習交流。我校英語、數學、政治、生物四個學科被濰坊市教科院認定為學科基地,濰坊市教科院多次在我校舉行學科教研活動,進一步提升了學校的學科建設水平。
八、對標先進,追求卓越,教育教學及管理水平再提升。
學校實施「線上線下同步,『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的教師培養模式,通過線上「遠程研修」和線下「名師講堂」「一師一優課」「教學基本功大比武」等活動,教師學習蔚然成風。邀請教育專家來校為老師們在高考命題與備考、課堂教學診斷與指導、教學規劃與設計等方面進行專業培訓。派骨幹教師到衡水、煙臺、東營、臨沂等地名校進行對標學習,以他山之石,攻自我提升之玉,進而提升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水平。
九、齊心協力,勇於擔當,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為助力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學校狠抓學生習慣養成教育,各級部都開展了「行為規範月」主題活動,通過嚴查儀容儀表、清查課堂自習違紀、狠抓宿舍紀律衛生管理、加強餐廳就餐秩序督查、規範交通秩序等一系列專項治理活動,全面提升學生行為標準,為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貢獻了自己應有的力量。
十、統籌資金,提檔升級,完善文化建設改善育人環境。
新建了孔子文化廣場和操場主席臺,完成了物理、化學、生物高標準數字實驗室和創客實驗室改造,對水電、樓宇、停車場、功能用房等校園設施進行維修改造,改善了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家長滿意度和社會美譽度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