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款寶寶米粉質量指標不達標!市場監管總局公布5批次不合格食品

2020-12-19 瀟湘晨報

9月1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其中1批次不合格食品為寶寶米粉,檢出存在質量指標不達標問題。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食用農產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等11大類食品61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方便食品、肉製品、特殊膳食食品等4大類食品5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檢出非食用物質、微生物汙染、農藥殘留超標、質量指標不達標等。

其中,淘寶網寶寶御食官方企業店(經營者為北京寶寶放心科技有限公司)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北京寶寶放心科技有限公司委託廣東金祥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寶寶御食強化鐵鋅鈣有機米粉,經山東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檢驗發現,其中維生素A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二十二碳六烯酸檢出值低於產品包裝標籤標示值的80%。廣東金祥食品有限公司對檢驗結果提出異議,並申請復檢;經廣東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復檢後,維持初檢結論。

維生素A又名視黃醇,是人類必需的脂溶性維生素,在人體代謝過程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GB 10769—2010)中規定,嬰幼兒穀類輔助食品中維生素A含量應在14μgRE/100kJ—43μgRE/100kJ範圍內,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B 13432—2013)中規定,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應低於標示值的80%。本次不合格樣品既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要求,也未達到產品標籤標示要求。特殊膳食食品中維生素A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受生產工藝條件的限制,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損耗了大量的營養物質;也可能是企業對相關法規標準的理解不夠透徹等。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種人體必需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是大腦和視網膜的重要構成成分,具有益智健腦、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籤》(GB 13432—2013)中規定,營養成分的實際含量不應低於標示值的80%。本次不合格樣品未達到產品包裝標籤標示要求。特殊膳食食品中二十二碳六烯酸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對原輔料質量控制不嚴,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攪拌不均勻或企業未按標籤明示值的要求進行添加等。

除了這款寶寶米粉,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還有:淘寶網潮味老店(經營者為廣東省汕頭市龍湖區潮味食品店)在淘寶網(網店)銷售的、標稱廣東省潮州市南春會興食品廠生產的會興臘腸(中式臘腸)。經合肥海關技術中心檢驗發現,其中氯黴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京東速食錦旗艦店(經營者為華百盛源(寧夏)食品有限公司)在京東商城(網店)銷售的、標稱華百盛源(寧夏)食品有限公司委託山東省棗莊丫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黑芝麻核桃桑葚粉,黴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唯品會四月茶儂官方旗艦店(經營者為安徽省蕪湖四月茶儂茶業有限公司)在唯品會(網店)銷售的、標稱安徽華國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四月茶儂混合水果大燕麥片(標稱銷售商:安徽省蕪湖四月茶儂茶業有限公司),黴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新丁慶環蔬菜攤銷售的韭菜,腐黴利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市場監管總局已責成北京、浙江、安徽、山東、廣東、寧夏等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立即組織開展核查處置,查清產品流向,採取下架召回不合格產品等措施控制風險;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理;及時將企業採取的風險防控措施和核查處置情況向社會公開,並向總局報告。

記者李姝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市場監管總局通報7批次食品不合格 京東蓮香樓等質量指標不達標
    來源標題:市場監管總局關於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官網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肉製品、食用農產品、糕點、茶葉及相關製品、蛋製品、罐頭、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乳製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飲料、豆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特殊膳食食品樣品15批次 不合格2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3月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3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19年 第7號〕》。據通告,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11類食品2936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906批次、不合格樣品30批次,不合格原因主要是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重金屬、食品添加劑等指標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15批次食品不合格!含寶寶米粉、蜂蜜等
    中新經緯客戶端12月18日電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8日披露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涉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檢出非食用物質、食品添加劑超範圍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質量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問題,淘寶、京東等有售。
  • 市場監管總局:14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1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 第10號〕》。據通告,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冷凍飲品、糕點、餅乾、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蜂產品、罐頭、蔬菜製品、調味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16大類食品940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用農產品、肉製品、飲料、酒類、蜂產品、罐頭、特殊膳食食品等7大類食品14批次樣品不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23批次食品不合格
    原標題:市場監管總局:成都盒馬鮮生售上海匠鮮皮皮蝦鎘超標 15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於官網發布《關於2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稱,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糧食加工品,乳製品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1973批次樣品。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23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格隆匯獲悉,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抽檢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肉製品,糧食加工品,乳製品和食用農產品等5類食品1973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950批次、不合格樣品23批次(見附件),不合格產品涉及微生物、農獸藥殘留、重金屬等指標。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
    摘要: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關於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主要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汙染等問題。各省將對不合格食品組織開展處置工作。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6批次不合格食品 淘寶京東有售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顯示,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蜂產品、罐頭、水果製品、水產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6大類食品151批次樣品,檢出其中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方便食品、蜂產品、水果製品等5大類食品6批次樣品不合格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進口膳府釀造醬油501等15批次食品不合格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董童)日前,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於官網發布的《關於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提出,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蜂產品、蔬菜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調味品、糖果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告5批次食品不合格 4批次為保健食品
    中國網財經5月15日訊 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今日消息,近期,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抽檢保健食品和蜂產品等2類食品222批次樣品,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17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其中保健食品141批次,不合格樣品4批次。蜂產品81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關於11批次食品 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2020年 第31號〕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
  • 市場監管總局通報11批次食品不合格,已責成北京、河北、遼寧等立即...
    12月4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11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檢出食用農產品、乳製品、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蔬菜製品等5大類食品11批次樣品不合格。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汙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等。
  • 市場監管總局:24批次食品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市場監管總局關於24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 第11號〕》。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重金屬汙染,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質量、營養指標不達標,質量、營養指標與標籤標示值不符等問題。
  • 黃花魚、韭菜……這12批次食品市場監管總局不合格!銀座上榜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乳製品、食鹽、食糖、茶葉及其相關製品、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蛋製品、豆製品、水果製品、肉製品、水產製品、調味品、冷凍飲品、糖果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粽子等糕點共21大類食品
  •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及食用油、嬰幼兒食品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27日訊 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的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中,發現蜂產品、食用農產品、保健食品、肉製品、食用油和油脂及其製品、嬰幼兒配方食品、特殊膳食食品7大類食品19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農獸藥殘留、微生物汙染、重金屬汙染、食品添加劑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營養成分不符合產品包裝標籤明示值等問題。
  • 市場監管總局發布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20年1月3日,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發布關於7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肉製品、食用農產品、糕點、茶葉及相關製品、蛋製品、罐頭、酒類、冷凍飲品、糧食加工品、乳製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飲料、豆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等19大類食品365批次樣品(產品抽檢結果可查詢https://sac.nifdc.org.cn/),發現肉製品、食用農產品、糕點3大類食品7批次樣品不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關於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
    摘要: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關於19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 。主要涉及微生物汙染、農獸藥殘留超標、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等問題。各省將對不合格食品組織開展處置工作。
  • 一批次嬰幼兒輔食被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不合格 涉事企業稱已召回
    9月24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關於6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稱,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方便食品、飲料、水產製品、餅乾、薯類及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等6大類食品398批次樣品,發現除餅乾外的5大類食品6批次樣品不合格,檢出微生物汙染、有機汙染物、質量和營養指標不達標等問題。
  • 市場監管總局通報12批次抽檢不合格食品名單
    央廣網北京8月11日消息(記者 果君)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等29大類食品923批次樣品,檢出其中肉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方便食品、水產製品、酒類、糕點、薯類和膨化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等8大類食品12批次樣品不合格。
  • 市場監管總局抽檢18大類食品467批次樣品 不合格15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的關於15批次食品不合格情況的通告〔2020年 第34號〕顯示,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茶葉及相關製品、乳製品、飲料、酒類、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