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哪些醫學常識,家長不知道會坑娃一輩子?

2021-03-04 英華蘭DrBing

DrBing | 育兒

我Bing經常聊坑娃,話說教育學習啥的,坑還不算大,畢竟每個人都是有自愈能力的,另外還有社會大學堂幫你進行二次教育。但是,忽略醫學常識坑娃,娃就只能妥妥等被坑了!

今天我Bing梳理了排名較前的「家長不懂必坑娃」並相對高發的疾病常識,歡迎自檢下,看你都知道幾條。

排名預覽:

01、雙排牙 (6-7歲)      

02、小兒疝氣 (0-3歲)

03、不是所有的牙都會換(5-10歲)

04、捂熱退燒(0-5歲)

05、牽拉肘(0-4)

06、 近視(5歲+)

07、睪丸扭轉(任何年齡)

08、信百度/偏方 (任何年齡)

09 、性早熟(8-10歲)

11 、增高藥(10-18歲)

12 、亂餵氟哌酸(任何年齡)

約5000字,閱讀時間11分鐘

雙排牙 (6-7歲)

雙排牙是什麼鬼?

挺驚悚的昂!

某幼兒園大班的一位老師說,班上有23個女生,一大半都去醫院拔過牙,基本是長了「雙排牙」。它也叫乳牙滯留。

近年,雙排牙」已成了兒童口腔疾病的常見病之一,大概佔兒童口腔疾病30%左右。

成因:人們生活越來越好,娃從小吃的太精細、一日三餐都沒有可以咀嚼撕咬的,乳牙得不到應有的鍛鍊,導致咬合力小,對頜骨發育刺激不夠,乳牙根難以吸收,就形成了乳牙滯留。本應萌出的恆牙,只能「推後」,在乳牙後排長出來。

牙齒不整齊最大的殺手就是它咯,矯牙的錢恐怕是省不了了昂!

措施:.換牙期的娃多吃粗糧,未經細緻加工的食物,和硬質粗纖維食物,比如:豆類、甘蔗、玉米、花生、蘋果等等。如果發現齲齒或雙排牙,立刻就醫。

牙科坑太多,以前寫過兩外兩篇,敬請批閱:

智商稅專題|孩子矯牙這事,到底值不值得投資?

兒童齲齒|塗氟和窩溝封閉是什麼?哪個管用?娃適合做哪個?

小兒疝氣 (0-3歲)

陳子楊Dr.outside 普外科住院醫師

發現小孩肚子上長了個包,心想小事,自己揉一揉就進去了。

揉你妹!當天晚上娃就開始吐,拉稀,發燒,一進醫院就推手術室了!

怎麼肥事?

家長無知啊!

小兒腹股溝疝(疝氣),在0~3歲很常見,男孩和女孩都會發生,男孩較多,右側發病率約60%,左側發病率約25%。

成因:出生時閉合的鞘狀突沒有閉合,腹股溝區較薄弱,而且小兒愛哭鬧/大便乾結/排便費力,就容易把腹內臟(小腸、結腸、闌尾、甚至卵巢及輸卵管等)擠出到腹腔外,就出了一包塊。

患兒安靜下來,腹內壓下降,大部分可以自行退回,但如果卡壓太緊,突出的疝內容物不能自行回位,就叫嵌頓疝,出現嵌頓,一定要要到外科急診!

措施:萬萬表自己亂來,一次毀終身!就算恢復好以後也不好用了。

不是所有的牙都會換(5-10歲)

口腔科鄧醫生

又一個牙坑。(牙坑真多)

有些家長不關心乳牙健康,心想反正都會換。殊不知:有的牙一輩子只長一次!

乳牙有20顆,恆牙有28~32顆,也就是說,只有20顆乳牙是會更換的,長在後面的8~12顆牙齒是不會更換的(都是重要的咀嚼牙),一輩子只長一次!

將牙分為上下左右四個象限,每個象限只有5顆牙齒會更換,從第六顆開始,長出來就不會再更換了!!!!!

很多家長在孩子六齡齒齲壞掉以後不管不顧,等著換牙,直到牙齒已經爛到不行才到醫院來問為什麼孩子的乳牙還沒換。

Sorry!你娃從此少了一/幾顆重要的咀嚼功能牙,永遠也不會再換了。

措施:因六齡齒萌出時不伴隨乳牙脫落,且是磨牙中萌出最早的,易被忽視。所以請大家注意伺候好這些小祖宗!

捂熱退燒(0-5歲)

丁香醫生

嬰幼兒時期的娃,發燒不要通過捂汗來退燒。嚴重的捂熱症候群會導致娃中樞神經永久性傷害,遺留繼發性癲癇、腦癱、失明、失語、低智商等等等。


捂汗退燒是對抗發熱的一項傳統,是對抗發熱最廉價、有效的方式。然它本末倒置了出汗和發熱的關係。

發熱是成因是什麼?以感染導致的發熱為例:大部分情況下,一個人身體內的病原體會在不知不覺中被免疫系統消滅;但是一旦遇到免疫力不足,或病原太強大的時候,身體就得激發起更強大的力量來對抗——於是需要更高的體溫。在經過寒戰期-高熱期-退熱期三個階段後,如果免疫系統勝利,體溫便會下降,人面色潮紅,渾身出汗。

所以人體發熱的過程實際是免疫系統和病原體作戰的過程;

出汗是退熱的結果,不是原因;

汗是散熱的結果,而不是捂出來的。

也就是說:不是你捂出了汗,熱就退了,而恰恰是你退熱了,才出汗。

娃體溫調節中樞功不健全,對溫度適應性較差,強行捂熱,耗氧量增加,會出現缺氧等情況。發現不對送院時,娃已經出現各種代謝紊亂和功能衰竭的情況而無力回天。

所以別再捂了!

牽拉肘 (0-4歲)

骨科醫生

值骨科急診班的時候,常有父母或者爺奶拖著娃看急診,娃抱著胳膊肘痛哭不止,鼻涕泡吹老大,家長一臉焦(meng)急(bi):"我就是拉著他上個樓梯/拽了他一把/提溜了一下/穿了個毛衣……他就這麼哭半天?「

給你弄脫臼了唄!

先說一下肘關節的解剖。我們的肘關節長這樣:

通常我們說的上臂是指肱骨(藍色箭頭),前臂或者叫小臂包括兩根骨頭——尺骨(紫色箭頭)和橈骨(綠色箭頭),紅色箭頭指的是橈骨環狀韌帶,它像漏鬥一樣緊緊包裹住橈骨頭(下圖黑色箭頭),防止橈骨小頭脫出。

成年人的骨骼發育完善、韌帶結實緊密,造就了強大的肘關節,足以負擔我們全身的重量。但是——4歲以下的幼兒,橈骨頭髮育未全,環狀韌帶不夠強勁,手臂伸直+被強力牽拉扭轉時,環狀韌帶無力hold住發育不全的橈骨,於是——韌帶撕裂、橈骨小頭脫位——就像這樣(黑色箭頭)



所以這病有個醫學專有名詞「牽拉肘」——都是家裡人坑的。

還有各種作死:

而且還有可能遺留後遺症(習慣性脫臼)、甚至需要手術治療。


措施:在拉孩子的時候,要拉他的上臂;平時走路牽手,注意保持孩子的肘關節是彎曲的;一歲左右的寶寶學走路時,家長最好把兩手放在他的腋窩下。

處理近視(5歲+)

劉東東 (眼科醫生)


很小我就近視,爸媽各種糾正坐姿,調整光源,操碎了心全沒用。

最後配了副眼鏡500度,發現帶久了會腦袋發脹,走路有點飄,現在想來一定是度數沒配對,但怕老媽,忍著不說,這也是我後來視力急劇下降的原因之一。

我媽本意是怕我近視加深,想我注意用眼什麼的,就惡狠狠地嚇唬我:「你要是度數再漲我要你好看」(無知太可怕)。

小孩想問題很簡單,我就怕罵,看不清也不敢說,眯著眼睛用力去看,這對眼睛傷害非常大。


高一丟了眼鏡,我媽狠狠罵了我一頓。其實應該感謝這副眼鏡的消失,如果我一直戴著它,現在可能變瞎子吧。


去醫院檢查,不得了,度數到了900多!驗光師都不樂意給我驗。


後來自己學了眼科才知道,兒童青少年近視進展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要做的應該是帶孩子——定期檢查視力,調整眼鏡度數,讓孩子能夠毫不費力地看清,這才是遏制近視的正確辦法。一味地責備孩子,孩子看不清都不敢告訴父母,只會讓近視飛速加深。

睪丸扭轉(任何年齡)

作者:孤劍 (骨科醫生) 

轉泌尿外科遇後到的——一高中生,早晨起來蛋疼,他爸覺得沒事,還買消炎藥給他吃(無知太可怕)。

過了一天,蛋疼依舊,來醫院,結果是——睪丸扭轉,就是說為睪丸供血的血管擰成麻花了。扭轉720度,血管轉了兩圈,睪丸全黑了。。。折騰好久沒救,最後只好切掉。


別人都是坑爹,他是被爹坑。

信百度/偏方(任何年齡)

作者:貝貝 

兒子五歲的時候,睡覺前喊耳朵疼,裡面有黃色的異物,用小夾子,失敗。喊痛,想起網上有方法介紹,耳朵進了蟲子可以滴點水進去,蟲子淹死了就出來……

掙扎了半天,最後我沒有照做。

大半夜上醫院。冬天夜裡兩點!耳鼻喉急診,醫生說取物過程可能傷耳膜,我要我籤同意……娃爸還在外地,TMD忐忑啊!殺豬似的半天,最後終於取出來是一顆黃豆!!!

太慶幸沒往他耳裡滴水!要是黃豆泡發了就完了!我差點腦殘害兒子耳膜破裂!

我Bing總結:網上信息,包括小技巧,偏方不能全信!很多就是博取眼球的!魏則西掛得還不夠冤嗎?

醫生也會google百度,但是人家醫學人猿,查閱資料的來源,和我們非醫學人猿,是很不一樣的嗷!我Bing偷瞄老公看的網站,都有時一句都看不懂。所以,普通人想掌握醫學基礎知識,相當不易。

不過也不是只能被坑的昂。可以這麼做:

網上搜索時注意文章來源,可信度排名:醫學學術(如醫學會,缺點不好懂)>醫學專業媒體(如丁香醫生)>親子媒體官方信息>媽媽媒體>論壇留言。小病上春雨醫生問醫生意見,下載用藥助手和丁香醫生APP,遇到不確定的一定要去大醫院,不要怕麻煩。

PS:有個醫生閨蜜,很實用的!

性早熟(8-10歲)

萬金油 

現在的孩子發育越來越早了,青春期越來越提前了。

以前女生上了初中才來例假,現在有的孩子四年級就開始初潮。北京市最近一項調查顯示,女孩乳房開始發育的平均年齡為9.5歲。

中國學生的青春期已經由過去的12歲左右提前至10歲左右。

性早熟是指女童在8歲前,男童在9歲前呈現第二性徵發育的異常性疾病。

性早熟有什麼危害?第一是影響身高。

為什麼?因為性早熟會讓骨垢線提前閉合,無法繼續長高。

骨垢線是骨骺與幹骺端之間的軟骨,在幼兒的x光片上表現為一條較寬的透光帶,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變短,當骨骺與幹骺端的軟骨完全骨化後,就形成一條緊密的縫,此時骨骺線完全閉合,骨骼停止生長。

骨骺線是骨骺板的截面影像。長骨幹骺端與骨骺之間有一盤狀軟骨結構,稱為骺板。骨骺板本身是一層軟骨。是軟骨的一種,不同於一般的終身不骨化的軟骨(比如耳朵,鼻子上的軟骨),而是隨著生長逐漸骨化的軟骨。在長高的時候,骨骺板雖然在逐漸骨化,但是本身並不變少(薄),從而保證我們長骨的生長,當青春期開始發育一段時間後,隨著性激素的分泌,骨骺逐漸骨化後沒有繼續生長,全部骨化完,也就不再有生長的空間和原料了。

除了身高,性早熟還有很多其他危害。

1)增加成年後患癌症風險:美國研究發現,性早熟的女孩,成年後患乳腺癌和子宮癌的風險會大大增加。

2)可能造成性行為提前:身體接近大人,心智還是娃,閱歷不夠、自控力差,發生不安全性行為/墮胎/成為「未成年父母」,自毀一生。

所以,家長要關注娃的發育情況,一旦發現:

女孩提前出現乳房、乳頭、乳暈增大、乳核形成、色素沉著,陰毛、腋毛長出等,男孩提前出現睪丸、陰莖、陰囊增大、色素加深,陰毛、腋毛、鬍鬚、喉結出現等,就應該立刻就醫,以免貽誤時機。

等到男孩開始遺精、女孩初潮,治療效果就很差了。

增高藥(10-18歲)

萬金油 

一高遮百醜,一矮毀所有,家長都指望娃長高。然而就在很多家長「揠苗助長」的幫助下,亂補了一通增高劑後,終於···

·長不高了。

目前市面上沒有療效確定的增高藥物,也沒有真正具有增高作用的保健食品,某些宣稱具有」增高作用「的產品裡頭,多數都非法添加了雌激素,導致性早熟,暫時性身高暴漲,但以後嘛,上面的回答已經說過了。

真擔心娃長不高,不要著急餵藥,應該諮詢矮小症專科醫生。

亂餵氟哌酸(全部年齡)

王藐(醫生)

「腹瀉神器」氟哌酸,學名叫諾氟沙星,是一種喹諾酮類抗生素。但是孩子拉肚子也不要亂喂,不然他/她長大以後,身高可能會受影響噢。

而這一類抗生素,動物實驗中證明會影響幼齡動物的軟骨發育,甚至軟骨損傷。

雖然沒有人體試驗數據支持,但美國藥監局FDA和中國食藥監局CFDA 都認為兒童不宜使用此藥。

FDA 是不推薦 14歲以下兒童使用

CFDA 是 18 歲以下兒童禁用

如果有諾氟沙星,可以看看說明書。

當然,對於禁用還是慎用,臨床有爭議。畢竟諾氟沙星廣譜又好用,真逼急了還是得餵呀。

但不管怎樣,孩子一拉肚子就來兩粒,是絕對不能的。

一個赤果果但可能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的現實是,我身邊那些個子不高的朋友,問起來,果然很多小時候都有「一拉肚子就被父母餵氟哌酸」的經歷。

另外,這類藥還有光毒性,吃完藥去太陽底下曬一曬,可能會引起皮疹水皰,真是個矯情的貨啊。

總結

我Bing覺得」感冒得治「,」抗生素能醫百病「,」吊瓶能治百病「等都是很常見的坑娃誤區。不過說過很多次啦,今天不想再提。。。(而且有人聽了還不樂意,哼!

列表如有不足歡迎補充啦!如有喵誤歡迎糾正~o( =∩ω∩= )m。

12個姿勢點知道一個得1分,你有多少分?

推薦閱讀

哪些娃會長歪長殘,哪些娃會顏值逆襲?(多圖預警自備流量)

性早熟|一位媽媽反省女兒性早熟的飲食!

感冒季專題|抗生素、消炎藥,傻傻分不清?

你以為吃的是肉?其實你在大把大把吞著抗生素!


素材來源: 丁香醫生,華商報,知乎

1美國Sage無菌菜板

發黴的季節又來了。美國Sage菜板,抑制99.6%的細菌,不發黴、不長毛,能用一輩子,雙面葷素兩用,防滑耐高溫,可以進烤箱當墊板。跟總代爭取到的價格比山姆便宜100塊!!!詳情請看次條

2美國Lakeshore積木一體玩具箱

適齡:3-8歲

99元!15個讓娃驚嘆的科學實驗~!輕鬆好操作,讓孩子擁有不斷挑戰自己、學習知識的好奇心和學習驅動力,啟蒙科學素養!《科學實驗I,II》對娃受用的可以放心剁。詳情請看次條。

3美國Lakeshore積木一體玩具箱

適用:3歲+

兼容樂高,集底板、積木和收納手提箱為一體的玩具箱,包含有135塊顆粒和5個小人。團購價98元,超划算!詳情請看次條

|這是DrBing公眾號|

【知性逗比,歡迎關注】

合作微信 yhlberry

1韓國Lets diet 魔術褲

適用:70-130斤

上月單次團爆1500條的百搭單品韓國正品Lets diet 魔術褲加絨版】補團!穿得效果贊的趕緊入手剁吧!400條一會兒就沒了。另外【春秋版】也補團啦!南方已回暖地區的妞妞可以補剁哦!詳情請看這裡。

2《斯博恩軌道書》3冊 重9斤     

適用:2-13歲

等了一年啊!美國博物館藏品級,Usborne出品,軌道遊戲書 .【第一輯】【第二輯】終於有貨了補團了!殿堂級的原版書,高大上的典範!每本都帶一個發條玩具,娃玩瘋了。詳情請看這裡!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微店

相關焦點

  • 父母組團曬孩子出生證明,姓名欄令網友笑出鵝叫:坑娃沒商量!
    前段時間,網上幾位父母集體曬出了自家寶寶的出生醫學證明,這些出生證看似普通普通,「姓名欄」卻亮點十足,逗樂了不少網友。父母組團曬孩子出生證明,姓名欄成亮點,網友:坑娃沒商量!這位出生於山東青島的小公主怕是長大後會追著爸媽發問,為啥自己一個可愛漂亮的小姑娘,偏偏叫這麼一個「奇葩」的名字!「嚴重懷疑父母是警匪片或探案劇看多了,看誰都不像好人,看誰都想大吼一聲:束手就擒!」「孩子的父母應該是警察吧,不然實在不明白為什麼會這麼『虐娃』!」
  • 人人都需要知道的醫學常識
    除了看病過程中常見的問題,你還可以從書中了解到醫學發展史中有趣的小故事、冷知識,更加全面地了解醫院、醫生,並從中學到很多醫學常識。眾多的醫學故事穿插在書中,或新奇,或曲折,或顛覆,始終滿足著你的好奇心。這些故事不僅把醫學的發展脈絡和作者對醫學的認識串了起來,還將看病的具體知識融合了進去,讓你在不知不覺中既了解了醫學常識,也知道了怎麼去看病。
  • 1歲寶寶溼疹,拖成"紅皮病",兒科主任:沒有常識的家長太坑娃
    在排隊的時候旁邊有一個大媽問這個孩子是不是得了紅皮病,瓜瓜的爸爸媽媽沒有聽過這個病,就反問那個大媽了,大媽告訴他們,紅皮病是一種會導致皮膚剝脫的皮炎。一聽到寶寶可能是得了紅皮病皮膚會不斷剝落,瓜瓜的媽媽嚇得眼淚譁譁的掉。
  • 這幾樣「坑娃」嬰兒用品,再便宜也別給孩子買,家長們別再掉坑了
    其實,不管初衷是什麼,給孩子多準備一些用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許多過來人紛紛呼籲:囤貨一定要擦亮眼睛,這幾樣「坑娃」用品,快拉進黑名單吧,家長們別再掉坑了!究竟是哪些「坑娃」嬰兒用品上榜呢?我們都知道,人在睡覺的時候會無意識的翻身或者挪動身子,而安全床圍的質地非常軟,寶寶可能直接從床邊滾入安全床圍內,吊掛在半空中,但是如果是寶寶的臉朝下吊掛著呢?那邊很容易出現窒息風險。
  • 這幾樣「坑娃」嬰兒用品,再便宜也別給孩子買,家長們別再掉坑了
    其實,不管初衷是什麼,給孩子多準備一些用品是非常有必要的,不過許多過來人紛紛呼籲:囤貨一定要擦亮眼睛,這幾樣「坑娃」用品,快拉進黑名單吧,家長們別再掉坑了!「坑娃」嬰兒用品上榜呢?我們都知道,人在睡覺的時候會無意識的翻身或者挪動身子,而安全床圍的質地非常軟,寶寶可能直接從床邊滾入安全床圍內,吊掛在半空中,但是如果是寶寶的臉朝下吊掛著呢?那邊很容易出現窒息風險。
  • 新手爸媽會有哪些"坑娃"行為?護士來了一看,都氣壞了
    我們做了一個話題調研:新手爸媽會有哪些「坑娃」行為?這媳婦也不知道怎麼形容,生了10斤的胖娃娃,撕裂肯定厲害,當時難產醫生讓籤字自己老公老公公說了一句大嫂子,大兒媳婦刨腹產,她憑什麼刨腹產,多大的臉,不籤字,死了你們得賠錢呢。這不算,女孩媽媽來了罵婆家,女孩還對罵自己的親娘,這還不算,13年,新生兒要餵奶粉,這父子倆衝奶粉,婆婆抱著孩子,人家用冷藏過的純淨水,兌白開水衝奶粉,因為開水熱。孩子喝完奶就上吐下瀉。當時是夏末秋初。
  • 給家裡「添亂」的嬰幼兒用品,坑爹坑娃很不實用,你家入了幾件?
    打著「嬰幼兒產品」還有「兒童必備」「孩子必需」的名號,寵娃的家長們也是一個也不給孩子落下,不過有很多東西買回家之後就會發現有多麼的雞肋,來盤點一下那些無用的坑娃用品吧。被銷售安利買咬咬膠,說是寶寶都需要這個,可以用來磨牙齒,要不然孩子長牙期間不舒服。
  • 幼兒園老師把孩子午睡照片上傳家長群,家長憤怒不已:坑娃啊
    在過去,家長要想和老師聯繫,只能親自去一趟學校或者是給老師打電話,不過老師卻不一定能夠及時接到電話。但是現在,只需要建立一個群聊,家長和老師就能盡情溝通,家長也能了解到自家娃在學校的情況。因為不懂,孩子們可能會做出一些比較不妥的舉動。孩子的好奇心很強,沒有大人的引導,他們可能會以為每個小朋友都一樣,以至於做出一些不雅的動作,但是自己卻不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
  • 「小孩兒沒有腰」,以下「坑娃謠言」太經典,很少有家長沒說過
    當然,小孩子精力十足,偶爾也會感覺到疲累嚷著「我腰疼」。如果有家長聽見這句話,也多半會回答一句:「小孩兒沒有腰」。一般家長回答得肯定,孩子也不知道怎麼辯駁,事情真真假假就這樣過去了。當我長大了以後發現,所謂的「小孩兒沒有腰」,其實是一句「坑娃謠言」。孩子當然有「腰」,腰是支撐人上半身,使人能夠直立行走的基礎。家長告訴孩子「小孩兒沒腰」。
  • 2歲寶寶吹空調成"面癱",注意這幾點會更安全,家長別再坑娃了
    2歲寶寶吹空調成&34;,注意這幾點會更安全,家長別再坑娃了現如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會提高自己的生活舒適度,在炎炎夏日,空調成為現在家家戶戶必備的夏季清涼用品,但是空調為我們帶來舒適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
  • 兒童牙齒矯正的正確方式,不做坑娃的家長
    現如今,孩子家長們往往在孩子的學習問題上一擲千金,孩子的口腔問題卻經常被忽視,精細化飲食,糖分超標、不良口腔習慣等都是造成兒童口腔問題的重要原因,從不帶孩子進行口腔體檢的情況比比皆是,坑娃行動從此拉開帷幕。
  • 新手爸媽會有哪些坑娃的舉動?網友:護士來了一看,都氣壞了
    新手爸媽會有哪些坑娃的舉動?網友:護士來了一看,都氣壞了網友一:我大寶剛出生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孩子爹用手指碰他嘴角,那頭不要轉的太快哦,嘴巴還是斜的,把我倆笑的不行,晚上孩子總哭,哄不到,孩子爹去找護士了,護士來了一看氣壞了,孩子餓壞,你們也不餵奶,孩子爹說,我不會……然後護士開始教了網友二:我生完孩子
  • 乾貨帖,別把飲料當奶粉!家長需知道選奶粉、牛奶、酸奶的技巧
    如何挑選特殊醫學用途奶粉特殊醫學用途奶粉是專為代謝紊亂、消化吸收障礙或有疾病狀況的嬰幼兒設計的。懷疑孩子不適合吃普通嬰幼兒奶粉時,不要看到一款特殊奶粉就買,建議購買前先去看醫生。一、 確定孩子實屬過敏後,醫生會給你建議,告訴你孩子應該吃哪一種特殊奶粉,目前特殊醫學用途嬰幼兒配方奶粉有多達9種,適合自己孩子的才是最好的。二、和普通奶粉一樣,真正的特醫奶粉也有醒目的標識和正規的產品註冊號。
  • 那些年,被315晚會曝光過的坑娃產品
    而將廢塑料粉碎後直接變成的「二料」,如果反覆使用,牢固性變差,製作玩具時需要加入大量甲醛,使得有毒物質的汙染水平會大大增加。提醒各位家長,給孩子買玩具還是要選擇正規知名品牌,地攤底價三無玩具質量無保障,最好不要買。
  • 帶娃日常:你都幹過哪些「坑娃」的事?
    養娃路上,故事最多的不是娃坑爹坑媽,就是爹媽坑娃。作為一枚資深不靠譜老媽,Mommy養娃一路跌跌撞撞,一手造就了不少坑娃「血案」,例如邊餵奶邊玩手機,啪~嘰,手機落娃臉上了,娃哭得連奶都不吃了……在坑娃這條道路上, Mommy並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身邊戰友眾多。
  • 這些坑娃式育兒,招招都躺槍!快別繼續了
    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受傷,希望沒有大礙。適時地放開手,給孩子一點自由,這樣他會更有擔當。逼孩子打招呼家長總是要面子的,帶孩子走親訪友,總希望孩子表現的乖巧有禮貌。打不打招呼,叫不叫人,甚至願不願意表演節目,就成了判斷孩子是否有禮貌的標準。實際上孩子的自我意識發展有自己的規律,這和有沒有禮貌沒有關係。
  • 那些年十大坑娃廣告,你信了幾個?
    提示:【不是所有奶伴都是嬰幼兒食品】可能很多家長不清楚,奶粉伴侶究竟是什麼。其實,奶粉伴侶既不屬於母乳代用品,更不屬於嬰幼兒食品,家長在給寶寶選購「糧食」的時候應該注意。另外,在母乳和配方奶粉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已經能夠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家長不必給寶寶額外添加其他產品,否則反而適得其反。
  • 別因無知坑娃
    首先要為這個家長點讚,相信生活中絕大多數家長,都像這位媽媽一樣謹慎,發現孩子異常會及時帶孩子諮詢檢查。但也不排除一些家長,因為」無知無畏」坑娃!不知道這對父母哪裡來的「勇氣」,即使真是需要開刀,也得由專業醫生操作吧?孩子遇到這樣的父母,是來凡間「渡劫」的嗎?生氣!算了,說正事!
  • 別因無知坑娃
    首先要為這個家長點讚,相信生活中絕大多數家長,都像這位媽媽一樣謹慎,發現孩子異常會及時帶孩子諮詢檢查。但也不排除一些家長,因為」無知無畏」坑娃!不知道這對父母哪裡來的 家長可能會問什麼是嵌頓呀?通常凸出物基本都能縮回去,如果凸出後不能縮回去,用手壓也回不去,導致腸道總是在這個地方卡著,這就是醫學上說的嵌頓。
  • 口腔醫學與口腔醫學技術??選錯專業後悔一輩子
    口腔醫學與口腔醫學技術??選錯專業後悔一輩子!高考已經結束, 這兩天各大省份都要出成績了, 很多學生填志願時候分不清楚口腔醫學和口腔醫學技術的區別,看到口腔醫學技術這個專業帶了口腔兩字,以為畢業就是做口腔醫生,殊不知口腔醫學技術畢業後與口腔醫生根本無緣,口腔醫學技術畢業通俗一點講就是在口腔義齒加工廠加工假牙的技師,所以羅老師特意寫這篇文章就是希望大家能避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