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見的幾種危險症狀信號,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2020-12-19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孕嬰幫

新生兒出生,嬌嫩嫩的肌膚惹人愛,不過小寶寶的身體還很脆弱,如果發生呼吸急促、前囟門凸起或凹陷等新生兒異常危險訊號,媽媽們要注意仔細觀察,不可忽略任何細節。

呼吸急促

新生兒若呼吸急促,在排除先天性肺部沒有發展成熟的因素之外,就可懷疑是否有上呼吸道或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上呼吸道感染:

寶寶上呼吸道的疾病有可能是因為喉頭、喉骨發育不完整(即軟喉);或是上呼吸道狹窄、阻塞及異物吸入等因素所造成;

另外也有可能是病毒性感染,如哮吼等。

再來也有可能是喉頭水腫,喉頭水腫是一種急性過敏,即一種急性、過敏性的聲帶水腫,多半是因海鮮、藥物或是蜜蜂叮咬引起的,與體質沒什麼關聯,且多合併有呼吸道水腫。

下呼吸道感染:

造成新生兒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很多,常見的原因有:早產兒呼吸道窘迫症,如果寶寶於34周以內出生,那麼肺部的發育可能尚未成熟,就可能有早產兒呼吸道窘迫症。

再來也有可能是新生兒肺炎引起敗血症,使呼吸窘迫;或是胎便吸入症候群、先天性心臟病等,使氧氣無法正常供給,寶寶只好靠喘氣來增加含氧量。

追查新生兒呼吸窘迫的原因

專家表示,1歲以下的新生兒若有呼吸急促,除了感染性的原因之外,過敏也是原因之一,此外,其它可能的因素還有:

1.呼吸道融合病毒:如細支氣管炎。

2.過敏:如寶寶於新生兒期就常有氣喘或是喘鳴聲就可能為過敏。

3.先天性結構異常:如因血管結構異常,壓迫到呼吸道,使食道阻塞;或是氣管先天性異常。

4.橫隔膜疾病:如肺部發育不良引起的橫隔膜疝氣。

更長遠來看,成長至幼兒期的大寶寶如果呼吸急促,則原因多半為:

1.感染:如異位性體質產生的肺炎,使筋膜積水。

2.過敏:寶寶可能會常有過敏反應,如氣喘、過敏性支氣管炎等。

前囟門凸起、凹陷

當腦內壓力釋放時,腦壓會增高或降低,而前囟門也會隨著動脈的跳動起伏。那麼前囟門在什麼情況下,會忽然凸起或凹陷?對健康會不會有不良影響?

前囟門凸起:

一般來說,前囟門忽然凸起,像鼓起的小球,多半是因為腦內壓力增大,可能的原因有:孩子感染腦膜炎,且合併發燒、頸部僵硬或是血管病變、顱內出血時,都很有可能會讓前囟門鼓起。

處理細則:此時應送醫做超音波檢查,看寶寶是否有突發性的意識障礙或顱內出血,再針對寶寶的狀況做處理。

前囟門凹陷:

反過來說,當孩子腦內壓力變低,腦脊髓液不夠,使體內水份不夠,造成脫水時,前囟門就會呈現凹陷狀。

當寶寶合併有嚴重腹瀉、嚴重餵食障礙,且輔有眼窩凹陷、皮膚幹、身體水份低、淚液、口水、排尿皆少,且嚴重脫水、前囟門呈蹋陷狀時,媽咪就得小心留意。

若孩子的活動力正常,前囟門有些微的凹陷是正常現象,媽咪不必過於擔心。

但當寶寶有前囟門凸起或凹陷時,媽咪得先找出原因,視有無相關疾病,如:腦部是否有些微的萎縮或是先天性的異常,及其它障礙,再針對病症做處理,才是最正確的做法。

我是幫媽,一名高級育嬰師,不安分的我自學插畫變身小畫家,每天分享有趣有料的漫畫育兒知識科普,願我是你三觀一致的好閨蜜。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喝奶最怕5件事,媽媽一定要關注
    很多新手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寶寶總是會吐奶,特別是在月子裡的時候,經常吃完就吐,有時候還會一大口一大口的吐奶,這讓媽媽們很是擔憂,有時候甚至懷疑自己的寶寶是不是生病了?新生兒吐奶一般發生在第一個月,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吐奶情況會逐漸減少。不少新手媽媽會有疑問:為什麼新生兒寶寶更容易發生吐奶呢?
  • 夏季給新生兒洗澡,一定要避開這5個禁忌!很危險,媽媽們注意
    夏天天氣炎熱,新生兒代謝旺盛出汗多,加上經常溢奶,經常洗澡必不可少。人類的新生兒可以說是所有物種幼崽中最脆弱的一種,除了吮吸幾乎沒有任何的能力,特別容易受到傷害,洗澡也是的,一不小心就會將孩子置於危險之中。
  • 新生兒缺鈣成常態,父母通過哪些"信號"可以看出?要注意
    現實中,新生兒攝入鈣的來源有以下幾種方式一般來說,6個月之前,寶寶只能吃母乳或者配方奶,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通過給媽媽補充營養,來提高孩子的攝入。而母乳的質量其實也跟媽媽的身體情況有關,所以想要保證孩子鈣得足夠,媽媽就需要努力,多吃一些含鈣的食物,來保證母乳的生產。
  • 寶寶愛吐舌頭 可能是給寶媽傳遞信號 也可能是腦癱的症狀!
    點擊查看 一、新生兒經常吐舌頭可能是下面這幾種原因:口是新生兒探索世界的工具,由於寶寶出生之後神經系統快速的發育除了以上原因之外,母乳餵養的媽媽要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還要注意寶寶吐舌頭會不會是因為消化不良或是積食所致。家長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症狀情況,當寶寶出現輕微的腹瀉、嘔吐情況的時候,就需要給寶寶吃一些調理腸胃的藥物,如果嚴重的時候就需要儘快到醫院就醫診治,還要特別注意給寶寶的肚臍保暖。
  • 新生兒多發病,寶媽要注意了,這些症狀不能忽視
    黃疸在新生兒中的患病率還是比較高的,新生兒常見的有母乳性黃疸,還有因為孕媽媽孕期飲食不當導致寶寶的血清膽紅素濃度過高而引起的黃疸。主要症狀表現在除臉和軀幹仔,都呈現黃色,反應能力差,精神萎靡,呼吸困難,哭鬧不止。
  • 媽媽不得不知道的新生兒黃疸症狀!
    1.生理性新生兒黃疸症狀表現為新生兒在出生後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新生兒出現生理性黃疸是一種正常現象,但家長也要注意密切觀察。
  • 新生兒常見的五種胎記,家長要注意識別
    只要不影響容貌,年輕的爸爸媽媽可能就不太注意,甚至有的還會沾沾自喜,認為這是自家孩子與眾不同。下面小編就具體介紹一下新生兒胎記有哪些特徵表現吧。 不過,從醫學角度看,有些胎記卻是令人擔憂的疾病跡象。有這些胎記的孩子往往伴有神經系統的疾病,比如容易驚厥、智力障礙、運動障礙等等。
  • 3歲寶寶肺萎縮,只因誤食了這種常見食物!媽媽們一定要注意!
    看得出媽媽十分心疼。淇淇的症狀確實和普通感冒很像,但還是被醫生發現了其中的疑點,經過CT檢查後,結果令人吃驚。大量胸腔積液壓迫整個右肺,致右肺完全萎陷,片子上已完全看不到正常充氣的右肺。醫生最終診斷淇淇患了肺吸蟲病,為了減輕肺部壓迫,入院當天就為淇淇做了超聲定位和胸水穿刺,第一次就從胸腔中抽出胸水390ml。而淇淇的肺吸蟲病就來自媽媽經常做的蝦。
  • 新生兒胎記背後隱藏的危險信號
    新生兒胎記隱藏著危險信號,這讓很多父母都感到非常驚訝。專家指出,大多數的寶寶出生後身上都會有一些胎記,有的胎記長在不起眼的地方,對寶寶並沒有什麼影響。而有的胎記不僅影響寶寶的容貌,還會威脅到寶寶的健康。今天小編要為大家講解的這是這些危害寶寶健康的胎記。
  • 發熱不會燒壞腦子,但這些危險信號要小心……
    有很多的人們都會認為我們的寶寶在發高燒的時候是沒有問題的,其實有一些危險的信號一定要小心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是不是發熱? 發熱,是指體溫超過正常範圍高限。中國兒童急性發熱指南定義為體溫升高超過1天中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
  • 尿液顏色告訴你,這幾種尿色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如果寶寶的尿色變成了以下幾種顏色,很有可能就是疾病的信號,家長可以對照自家孩子的情況,一定一定引起注意。01尿液發黃、暗黃尿液發黃、尿量偏少,這是經常出現在寶寶身上的一個情況。如果這個時候孩子還伴隨著小便時疼痛、燙燙的感覺,甚至出現了發燒的症狀,這是比較重的溼熱造成的,需要及時的對症消熱。
  • 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主要的症狀是大便次數的增多以及大便性質的改變。呼吸病可以說是我們國家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所以一定要注意腹瀉時候補水的重要性。 2.生長發育快 在寶寶小的時候,生長發育是很快的,在這個階段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相對較多,而且孩子的食物一般以液體為主,腸道負擔是很重的。稍有不慎就會因為胃腸道的功能障礙而導致腹瀉的發生。但是這種情況不用太害怕,畢竟生長發育快也不是一件壞事。
  • 孕晚期媽媽們要注意的胎動信號!
    在孕期許多媽媽養成了胎動的習慣。那麼在孕晚期出現的胎動我們更應該重視。當然,如果胎動變慢的時候可能是暗示宮內窘迫的一個信號,孕媽媽們要警惕了。因為胎兒缺氧是岌岌可危的。宮內窘迫可能會早產在懷孕晚期的時候如果出現胎動變少,這可能是宮內窘迫的一個信號,那麼胎兒在宮內窘迫應該要及時的早產,不然胎兒可能會被強制娩出。
  • 這8個「育兒錯誤」很常見,新手媽媽在照顧新生兒時要特別注意
    每一個媽媽都會經歷過一個新手的育兒過程,對於育兒都是一竅不通,也會有可能犯過不少的錯誤,也不知道這樣做對寶寶來說好不好,但是這8個「育兒錯誤」很常見,新手媽媽在照顧新生兒時要特別注意了。1、在奶水不足的時候不給配方奶根據營養專家的意見,母乳是嬰兒的最佳食物。但是,許多母親沒有足夠的母乳來餵養嬰兒。
  • 胎兒的八大危險信號?
    「生個健康寶寶」是每個準媽媽心裡的渴望。然而,準媽媽孕育寶寶的過程,既充滿希望和快樂,又潛伏著許多危險。「如何保證肚裡的寶寶健康又安全呢?」這就需要準媽媽和準爸爸一起來小心注意胎兒傳遞的危險信號。
  • 巧處理新生兒常見五狀況
    3.對有黃疸的寶寶,應注意檢查其臍部及皮膚有無化膿性感染。還要注意觀察寶寶的一般情況,如食慾、精神反應、呼吸等,如有異常,應考慮感染引起的黃疸。   4.要注意大便的顏色,如果大便呈深黃色,提示血液中的紅細胞被破壞過多;如果大便由黃白色漸呈黃色,常提示肝臟功能不正常;如大便呈灰白色或白陶土色,說明膽紅素未隨膽汁從膽道中流出,要考慮有先天性膽道閉鎖的可能。
  • 新生兒常見的5種胎記都是啥?家長要注意識別
    不少新生兒的身上都會或多或少的有一些胎記,那麼這些胎記到底是怎麼造成的?對孩子會不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呢?特別是這5種最常見的胎記,家長一定要注意識別。鮭魚色斑像小林家女兒這樣的胎記就屬於鮭魚色斑,常常表現為前額、眼瞼、眉間出現一顆淡紅色的瘢痕。
  • 新生兒有這兩大症狀,很可能是溶血症,第1種最常見,父母要上心
    那麼到底什麼是新生兒溶血呢?在遺傳過程中,由於媽媽與孩子之間的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這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國其中最常見的當屬ABO溶血,極少數會出現Rh溶血。
  • 囟門凸起 凹陷 寶寶危險的信號
    新生兒抵抗力低下,容易患各種疾病,家長朋友一定要仔細觀察寶寶,注意到寶寶發出的疾病信號,這樣才能夠及早發現病情,利於及時治療。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新生兒常見的兩大危險訊號。 【危險訊號one:呼吸急促】 「寶寶突然喘個不停,該怎麼處理?需不需要馬上送醫?」、「孩子為什麼會呼吸急促?有什麼方法預防?」
  • 新生兒寶寶有這個症狀,家長要注意了
    新生兒出生,全家都高興,可是也會有些煩惱比較常見,吳老師推薦要防患於未然,早早預見到問題可能會發生,再早早預防,一定能安然避免問題的發生。月子裡寶寶常見的問題有母乳餵養的的問題、黃疸的問題、臍帶的問題(脫落時間大約7-28天之間,這期間容易感染)、紅屁股的問題、嗆奶的問題,甚至生物鐘紊亂(睡顛倒)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