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間歇1000米x10次,平均配速2分43秒,是什麼水平?
間歇1000米x10次,平均配速2分43秒,是什麼水平? 上周日,98跑俱樂部夏訓第二階段訓練計劃:間歇訓練1000米x10次,間歇時間:3分/個。以前在山東隊訓練期間,1000米x10次跑的比較頻繁。
-
堅持跑步十餘年!張靜初6公裡,平均配速540,最快跑出4分45秒
這幾日,演員張靜初在微博上頻繁曬出自己的跑步動態,引起了不少跑友的圍觀,她不僅分享跑步心得,還與大家互動交流跑步技術,暢談這幾日通過學習《姿勢跑法》,大讚它對自己的配速、步頻、跑步姿勢都有所幫助。
-
美國一哥魯普的訓練秘訣:24組400米間歇,配速2分30秒
美國一哥魯普的訓練秘訣:24組400米間歇,配速2分30秒
-
800米間歇訓練,你跑對了?
分四個梯隊:2分35秒/個;2分40秒/個;2分50秒個;3分/個。 800米間歇訓練是中長跑訓練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間歇訓練手段,不同類型的800米間歇訓練,所追求的訓練目的也不相同。
-
姚明當年跑3200米配速408,12分鐘跑步測試,你處在什麼水平?
當時二人談到了姚明的體能問題,姚明回憶稱自己17歲剛打CBA時,在一次體能測驗中,作為一個2米26的運動員,他能將3200米跑到13分16秒(換算配速為每公裡4分8秒),而自己400米的個人最好成績是1分06秒。
-
38歲韓寒5000米跑出17分31秒,達到國家三級運動員標準
從圖片可以看到,韓寒僅用時17分31秒便跑完了5.02公裡,這一成績按照《田徑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也足夠達標國家三級運動員(17分40秒)。6月跑步成績韓寒是22日晚17點50分到18點08分完成這5公裡的,而他的平均步幅達到每分鐘193步,平均配速3分29秒,而根據國家三級運動員的標準,5000米的成績標準是17分40秒,而韓寒還少用了9秒。
-
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間歇跑最佳配速
舉例來說 你計劃下一場馬拉松破4,那麼根據下表,如果這次間歇跑訓練你準備跑5個1000米,那麼每個1000米的配速只需要達到4:54配速就足夠了,而不需要跑得更快。 用馬拉松成績找到適合自己的間歇跑配速
-
4分40秒配速跑5公裡,李鐵教練全程陪同
4分40秒配速跑5公裡,李鐵教練全程陪同 近日,新一期國足集訓隊在李鐵的率領下,在廣州恆大裡水訓練基地進行集訓。
-
他才13歲,5公裡15分23秒跑完,平均配速3分04
一位13歲的美國男孩Broen Holman以15分23秒的成績擊敗了眾多比他年齡大的選手奪冠,不僅將個人PB提高1分鐘,還刷新了13歲單一年齡世界紀錄。根據ARRS上的數據顯示,此前13歲單一年齡世界紀錄是美國男孩Aidan Puffer在2017年跑出的16分11秒。
-
幾個你關心的關於跑步配速問題
你可以以目標速度試跑目標賽事賽程的一半或四分之三,感覺一下這個配速,並記錄一下這個速度跑完目標距離耗時有多久。建議每兩周進行一次這樣的試跑,通過這樣的試跑,你就了解自己在這種配速下,呼吸、心率和強度感覺具體是什麼樣的。2、跑步當天心理和身體狀況會影響配速嗎?
-
盲目最求配速?就算跑的再快也上不了天,看看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 不少大神曬自己的配速 像小編這種跑渣看到後 內心就會驚嘆:WC,這麼牛B 然而,盲目追求配速真的好嗎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
-
12分35秒36,配速2分29秒!烏幹達選手打破貝克勒保持的5000米世界紀錄
平均配速2分31秒跑完5000米,這速度太恐怖了。 撰文/柳條 編輯/柳條 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 12分35秒36!
-
跑步配速到底有多重要?怎麼提升配速?
長期進行跑步訓練的跑友對於跑步配速這個名詞都不會陌生。配速,是指在完成一段跑步過程中,每跑1公裡所用時間的平均值。簡言之,就是你跑步時的速度快慢。配速,指的是一次跑步過程中,平均每公裡耗時,單位是:x分x秒/㎞。速度,指的是完成一次跑步過程,平均每小時或每分鐘,運動了多少距離,單位是:㎞/小時。馬拉松計算平均配速的公式是時間除以距離。
-
原創5000米17分31秒 38歲韓寒達國三標準 蘇炳添3000米13分38秒被...
原創 5000米17分31秒 38歲韓寒達國三標準 蘇炳添3000米13分38秒被完爆 作為一名跑步愛好者
-
韓寒五公裡跑17分31秒:我終於比20年前更快了
韓寒五公裡跑17分31秒:我終於比20年前更快了 澎湃訊 2020-06-22 09:18 來源:澎湃新聞
-
關於配速的幾個常見問題!
配速方案:根據世界知名跑步雜誌Runner’s World對其讀者的調查,創下個人最佳記錄的人中,採用「負分段」的人比「平分段」的要多。 4 正確熱身對配速有什麼作用?
-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用什麼配速跑步最科學?用5公裡、10公裡最好成績計算自己的專屬配速 跑步的方法有很多,每種方法都有自己固定的強度,但是由於跑友們的能力不同,這個固定的強度就需要因人而異,很多初跑者並不能清晰地了解自己究竟該用什麼樣的配速跑步。
-
姚明3200米配速4分08秒,曾跟教練賭氣跑過半馬
今天來說說姚明的跑步故事,和他的跑步情懷!其中有一段姚明回憶自己17歲剛打CBA時,在一次身體素質測驗中,作為一個2米20的運動員,他能將3200米跑到13分16秒,而自己400米的個人最好成績是1分06秒。3200米用時13分16秒,平均配速4分08秒,400米PB 1分06秒,這樣的速度你追的上姚明嗎?
-
如何評估自己的跑步實力?
第1級:E強度=每公裡5分08秒第2級:M強度=每公裡4分24秒第3級:T強度=每公裡4分07秒)第4級:I強度=每公裡3分48秒(400m跑道每圈91秒)第5級:R強度=200m間歇配速42秒;400m間歇配速85秒比如,E速度促進有機體理想的細胞成分改變和發展心血管系統,T速度提高機體乳酸耐力。
-
各階段配速對照表 根據自己的目標配速進行訓練
1、最大攝氧量訓練 最大攝氧量訓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按照自己5公裡比賽的配速來進行跑步,重複600米到1600米距離的跑步,這裡5公裡的比賽配速,指的是在天氣、賽道、狀態等各方面都達到優良情況下進行的,在任何影響自己發揮最佳水平的條件下跑出的5公裡成績都不足為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