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的日本建築師板茂獲得了臺南美術館國際設計競賽一等獎。大家都說中國是新奇建築的試驗場,從伊東的臺中歌劇院,OMA的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到現在的臺南美術館,在臺灣都確實如此。這個建築將會成為一個研究平臺,以鼓勵在藝術﹑文學和歷史方面的研究,從而提升臺灣的文化影響力。
板茂的設計包含了一系列聚集在五角形天蓬下的小體塊。體塊交錯排列,從上層逐漸迭落直到場地,形成了博物館的景觀,建立了吸引人的空間結構。這些都是獲勝的原因。
這種天蓬下小盒子的方式也出現在了板茂十年前設計的蓬皮杜梅斯中心。不過,這次的造型更加幾何化,同時尺度也更大,而且也更適應氣候。篷子和盒子的組合在炎熱的臺南創造了大量的涼爽的戶外空間。
屋頂開有很多三角形孔洞。猶如謝雅賓斯基墊片,又猶如樹冠。為下面創造了美麗的光影。迭落的盒子也與城市環境結合十分緊密。
設計對教育設施有些重點的處理,有一個有350座位的會堂伴隨著一系列不同大小的教室。外部的景觀也是雕塑公園,成為內部展覽空間的延續。除了公共娛樂空間,這個機構應用了很多綠建措施,儘可能響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室內中庭明亮,光影有趣。
周邊的環境的質量也會被這個項目提升。建築在周邊街道形成灰空間,輻射影響城市環境。
模型展示了項目在臺南城市肌理中的情況。美術館將會成為城市的地標性建築。
室外雕塑公園環繞著場地
公園是室內展示空間的延續
迭落的小體塊,形成建築的地景。可以想像建成後熱鬧的場景。
綠色暢想希望使得建築具有可持續性。
V型結構支撐頂棚。結構輕巧。
V型結構支撐頂棚。結構輕巧。
三開間編輯 馬逸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