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別老是發脾氣

2020-12-19 感謝過你的善良

1

人的情感很豐富,人的情緒也是非常的多彩。開心的,傷心的,悲痛的,興奮的,每個人的情緒都非常的多樣。當然這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情,畢竟每個人都是一個鮮活,有生命力的人。人類的情緒也是區別於其他物種的一個重要標識。而且情緒在我們的生活中,特別是在人際交往中,也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些情緒令我們的人生更加的豐富,但是,有好的情緒就代表著有壞的情緒。我們喜歡好的情緒,自然也不能忽視壞的情緒。

有一些情緒是必須的,是我們發洩的一個途徑。可是有一些情緒卻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因為它既會傷害到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比如愛發脾氣。愛發脾氣可以說是很多人都去背了一個情緒,每個人也都有發脾氣的權利。但是如果一個人老愛發脾氣的話,總是會代表著一些不好的事情。

有的時候當我們對某個人或者某件事感到很生氣,失望的時候,我們會發脾氣,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如果一個人老愛亂發脾氣的話,要麼說他的性格不好,要麼就是他的情緒管理能力太差。不管哪一種,在發脾氣面前,都不是藉口。一個人呀,還是少發點脾氣為好。

2

造成一個人發脾氣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時候我們不能直接武斷地去判斷一個人發脾氣的好壞。有的人愛發脾氣,可能是因為自己的性格天生如此,那麼這種人你需要對他耐心的引導。有的人愛發脾氣,可能是因為壓力太大,不管是工作還是家庭,特殊情況下我們要給予理解。還有一種比較小眾的情況,是因為一些藥物的原因,可能會造成一些人情緒失常。所以說我們要視情況而決定要不要去批判一個人。但是如果在正常情況下,一個人還總是發脾氣的話,那麼能夠反映出一些事實。

其實我便是生活在一個這樣的環境中。爸爸的脾氣不好,我從小就知道的。小時候的事情有的時候可能記得不太多,但偶爾從爺爺奶奶的口中我也可以得知,以前我特別的調皮,爸爸甚至會拿皮帶打我。但是後來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跟爸爸媽媽見面的時間甚少。

後來長大了,發現爸爸真的是一個很暴脾氣的人。爸爸說話嗓門真的很大,小時候經常被嚇哭。並且他經常容易生氣,一件事做得太過了,他會生氣,一件事做得不好,他也會生氣。所以如今導致我一聽到那種大嗓門的話,就感到厭煩。

近兩年爸爸生病了,得到醫生的囑託。在生活情緒方面要求少動氣,所以爸爸的情況好了很多。但是不管怎麼說,一個人總是生氣仍然是不正確的。

3

在我認為,發脾氣確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畢竟凡事都會講究一個度過不是嗎?偶爾的發一下脾氣,表達出自己對生活或者是對其他的一些不滿,是每個人的權利。可是如果你每天都會發脾氣的話,可能會導致你的生活,或者是你的工作都有不好的影響。畢竟沒有人希望待在一個總是充滿壞脾氣的環境中。

如果不是因為一些不可控的因素的話,人呀,還是少發點脾氣為好。畢竟有一句話不是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嗎?不管從哪方面來說,生氣不管是對於別人來說還是對自己來說,都是一件不明智的選擇。所以,餘生請少發脾氣吧。

相關焦點

  • 「夜讀」一個人最大的愚蠢:只對外人和氣,卻對家人發脾氣
    :只對外人和氣,卻對家人發脾氣06:47來自人民日報1有句話說,「對待外人的彬彬有禮,可能只是處世的圓滑,而將好態度留給愛的人,才是深入骨髓的教養。」如何了解一個人的真實人品,很簡單,就看他對家人的態度。因為在家人面前,他會卸下所有的偽裝,表現出真實的一面。前幾個月,單位來了位新同事小張,他待同事謙遜和氣,待客戶耐心禮貌,做事也很勤快,漸漸得到大家的信任。不過,後來一些小事讓大家對他有了新的看法。有一次,公司組織聚餐,可帶家屬參加。小張也忙前忙後,熱情細心。
  • 一個人最大的災難:對外人和氣,對家人發脾氣
    一個人想要有更大成績,首先處理好自己對家人的態度。如何了解一個人的真實人品,很簡單,就看他對家人的態度。因在家人面前,會卸下所有的偽裝、面具,表現出一個人真實的一面。一個人對家人惡語相向,對外人再怎麼恭維,人品也有待考究。對家人的態度,背後隱藏著一個人的修養。
  • 孩子愛發脾氣,是家庭最大的福氣,家長別再被表象欺騙了
    導讀:孩子愛發脾氣,是家庭最大的福氣,家長別再被表象欺騙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愛發脾氣,是家庭最大的福氣,家長別再被表象欺騙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老是發脾氣,傾聽了也沒用?
    我忽然想起,前幾天毛小姨問我:毛先生發脾氣時,你心裡會煩躁嗎?我當時回答她:以前會很煩躁,但是現在不會了。後來我自己再細細回憶,發現真實的情況是:我有時還是會很煩躁,但更多的時候會越來越能意識到毛先生遇到了問題,而我可以做到接納和傾聽他。即使有時還是會很煩躁,更多的時候我會做到允許自己煩躁,然後告訴毛先生,我現在也很煩躁,沒辦法安慰他。
  • 心理學家:一個人要多無能,才會總朝家人發脾氣?
    在外面經常討好他人,回到家後,家裡人稍微做點什麼不順心的事情,ta就開始亂發脾氣。心理學研究發現,越是沒本事的人,越愛衝著家人發脾氣。一般在外面綿羊樣子,回家發脾氣的人,從心理學來看,他們是因為潛意識認為在外面發脾氣會遭到危險,所以變慫。
  • 總裁:說來話長,我的助理老是做錯
    《總裁:說來話長,我的助理老是做錯》說來話長慚愧我,我指教無方,所以我的助理老是做錯,所以我管教得很不對,我真的該打臉,尤其是打公司的臉,打了總裁的臉,臉面比天都重要。看人臉色,寄人籬下的日子不好過。「成年人的內心世界是崩潰的,我們總是失去了小孩的懵懂無知,蛻變成為了成年人的思想觀念。
  • 職場中,從來不發脾氣的同事是種什麼樣的人?值不值得深交?
    小李發現了一部分人,他們平時做事低調,從來都不發脾氣,和同事之間有了衝突,也不會發脾氣,給屬下分配任務的時候,還會受到頂撞,他們也不生氣,當和領導溝通的時候,領導不高興了,和他們發脾氣,他們也不生氣,看起來老是一副很穩的樣子。
  •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總是發脾氣,而對外人很有禮貌,這是為什麼?
    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總是發脾氣,而對外人卻很有禮貌,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主要是以下心理原因:1、認為在父母面前,無需掩飾自己的真性情這種人也不是不愛自己的父母,而是骨子裡的慣性使然,認為在父母面前無需掩飾自己的情緒
  • 女人不「壞」,男人不愛,會「發脾氣」的女人,男人更愛
    而有的女人則懂得適當地發脾氣,知道如何發脾氣,反而能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會「發脾氣」的女人,能抓住男人的心,會讓男人更愛她。發脾氣可以增進彼此的了解情侶之間出現矛盾了,如果選擇沉默,慢慢變成冷暴力了,對於解決雙方之間的爭端沒有一點好處。
  • 如何應對孩子發脾氣
    在孩子快2歲的時候,他的反抗經升級為尖叫著發脾氣或躺在地上打滾、咬緊牙關、連踢帶叫、用小拳頭打地板甚至屏住呼吸等。儘管孩子的這些行為讓你很難忍受,但是這是這個年齡的孩子處理衝突的正常(甚至健康)方式。與此相反,如果孩子從嬰兒期開始就非常活潑好動、熱情直爽,那麼當他發脾氣的時候可能也會同樣的強烈。你需要不斷地提醒自己,這些既不是好的也不是壞的事情,跟你做父母的能力大小無關。孩子並不是成心惹你生氣,而只是在經歷成長發育過程中一個正常的階段,這個階段遲早會過去,儘管可能不像你希望的那麼快。
  • 愛發脾氣的孩子,才不是被慣壞了
    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可能並未察覺的小秘密...... 為人父母,別總想著「改造」孩子,而應該學會「雕琢」。「不教」是指父母別急著說教試想一下,你剛剛冷靜下來,就有一個人就在你身邊不停地講道理,你會覺得舒服嗎?不會!
  • 惱怒和發脾氣的正確處理辦法
    一、寶寶惱怒和發脾氣的正確處理辦法 發脾氣是寶寶想要吸引你注意的一種方法你越注意他,他的脾氣就越厲害。不要哄騙孩子或向他發脾氣,把打他或威脅他作為徵罰。這樣做他不會停止發脾氣或改變態度。你最好還是讓寶寶一個人留在房間。
  • 被誤解的愛發脾氣的孩子
    我現在每天回去都要忍著火氣,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斷他的腿……」「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許多家長誤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還會把發脾氣和不聽話之間畫上等號......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被我們家長忽略的小秘密......
  • 善於「發脾氣」,是一種智慧
    我們經常被教育,要能夠容人,不要輕易地發脾氣。可是時間久了,我們會發現,我們是寬容了,但是,我們的煩惱,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這是為何呢?我們的情緒,是需要發洩的。強行壓抑自己的情緒,時間久了,必然有一天會爆發。在長期的壓抑下,我們的內心就會生病。
  • 有沒有一個人,你明明知道你們不可能,卻老是忍不住胡思亂想
    有沒有一個人,他不會找你聊天,但你卻忍不住想和他聊天有沒有一個人,他從來不會主動來找你,但是你卻忍不住去找他。即使沒有任何事,也想找個理由靠近他。有一個人,他總是讓你患得患失,但是你卻拿他沒辦法。有一個人,他不會主動找你聊天,但你卻忍不住想要和他聊天。
  • 黃磊女兒發脾氣獲贊12萬:孩子發脾氣竟是好事?
    殊不知,孩子發脾氣,其實是生理和心理逐漸發育的表現。孩子發脾氣是好事,是大腦在發育。根據著名兒童心理學家皮亞傑的理論,2-5歲的孩子處於道德發展的「自我中心階段」。當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先別忙著指責他,我們可以這樣說:「媽媽知道,你的積木塌了,你現在很難過對不對?」先幫助孩子確認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明白任何情緒都是可以被接納,負面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並不可怕。情緒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可以控制、處理的。
  • 黃磊女兒發脾氣,網友卻稱讚可愛:孩子發脾氣可能不是壞事
    殊不知,孩子發脾氣,其實是生理和心理逐漸發育的表現。當孩子哭鬧發脾氣時,先別忙著指責他,我們可以這樣說:「媽媽知道,你的積木塌了,你現在很難過對不對?」先幫助孩子確認自己的情緒,讓孩子明白任何情緒都是可以被接納,負面情緒是再正常不過的,並不可怕。
  • 「靜中常智」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會有智慧嗎?(好文)
    佛法界講無亂,就是菩提,心不要亂、靜中常智,一個人安靜了就會有智慧生出,一個人發脾氣的時候能有智慧嗎?中國文化中,當一個人要發脾氣的時候,別人會說:「你要冷靜啊,要冷靜。」在西方社會,同樣也是說要冷靜「cooldown」。人只有在冷靜中才會生出智慧,終日的心煩才會意亂,一個整天煩惱的人不會順利。
  • 尋找孩子發脾氣背後的深層原因
    若孩子在外面發脾氣,她那吵啊、尖叫啊、鬧啊、哭啊只會引來別人異樣的目光,甚至是對我這個媽媽的批評,真是讓我丟了我最愛的面子啊!可是,孩子怎麼可能不發脾氣啊!孩子簡直就是發脾氣專業戶!可他們是我的孩子啊,我又能拿他們怎麼樣呢?我不能老是揍他們,當時揍著爽,揍完了我心疼悔恨啊,還覺得自己特別失敗,總是和孩子一般見識!
  • 愛發脾氣的孩子,需要的是教導而不是責罵
    我現在每天回去都要忍著火氣 ……」為什麼孩子常常一言不合就發脾氣?孩子到底需要什麼?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發脾氣,就是被慣壞了的表現。但其實,孩子發脾氣的背後,隱藏著許多你可能並未察覺的小秘密......孩子發脾氣,的確是不好的行為,但這可以教,可呵斥多了,就只剩下距離和心理陰影了。為人父母,別總想著「改造」孩子,而應該學會「雕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