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考研最後衝刺的半個月,英語絕不能放棄,雖然每年平均分不超過50分,大綱要求詞彙量5000個,只要找到最有效的方法,完全可以在最後半個月內提高3-5分,閱讀理解絕不能放鬆,放鬆閱讀理解就是放棄英語,閱讀理解佔的分值很高。在有效複習英語的同時,更需要有效地給其它功課留足複習時間,才能確保穩中求進,拿到平均分之上的成績,考入理想中的科研院所。在最後衝刺階段的閱讀理解複習上,考生還需要注意三個方面:
1、橫向總結歷年真題
歷年真題中的閱讀理解部分都做過一遍了嗎?若還沒有完成,在考研的倒數最後兩周,加把勁,繼續做完,把不懂的生詞和詞組都再來一遍強化記憶。若已經完成了,就把近10年來(2008-2018年)閱讀理解部分按照「題型」重新梳理、歸類。可以注意到的是,考研閱讀理解的題型主要包括六大類:主旨類、態度類、例證類、詞義句意類、推斷類和識別細節類。
進行分類後,我們可以找出:08年text 1 的25題,08年text 2的30題,08年text 3的35題;09年text 2的30題;10年text 1的25題,10年text 2的30題;11年text 2的30題,11年text 3的35題;……一直總結到2018年的試題。然後我們能發現,主旨類基本都是最後一道題,並且答案總是會在文章開篇的位置及轉折的位置,都有相應的體現,並且在文章最後一段都會出現部分的幹擾選項。
2、縱向整理歷年真題
考研閱讀英語題材內容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各個領域的知識,其中社會科學所佔比重較大,自然科學所佔比重不大,人文科學近來有增加的趨勢。社會科學常涉及的領域有經濟學、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傳播學等,但政治、軍事不涉及。自然科學主要涉及醫學、生物學、工程和科學史等。人文科學主要涉及文學評論、語言、雜文和散文等。同種題材之間必然有共同點,包括出題思路以及文章主旨上。縱向總結題材是為了避免考場上遇到同類型的題材,緊張中不知所措,要做到心中有數。即使我們不明白文章的內容,但已經對試題的出題策略了解一二,也就不會慌張了,提高了自己的自信心。例如,08年,text 1社會類(女性壓力),text 2科普類(網絡出版),text 3科普類(人類身高),text 4 政治類(開國元勳)……縱向是梳理相關的題材文章,歸類到一起來看,你會發現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尤其是法律類、政治類、經濟類。
3、確保每天練習歷年真題或模擬真題的閱讀部分
如果近10年的真題都已經做完,就可以開始按上面兩個方法進行整理歸納啦,利用EXCEL表格或XMIND統計一下。閱讀理解A節做題時間是一篇文章17分鐘左右,4篇文章70分鐘左右。衝刺模擬題大家手上都會有,沒練習完的一定在最後兩個周衝刺一下,確保每天利用70分鐘練習4篇,20分鐘校對,30分鐘查漏補缺和總結。花這兩個鐘頭對於閱讀理解所佔的分值比重是值得的,但一定要注意控制時間和保證正確率。堅持下去,越是按照分類歸納的思維去做題,越會理解出題人的出題思路,命題方向,更明白解題思路,這樣在得分上更有把握。
以上,都是些方法,如何去實施還要結合考生自身的情況,若已經對英語很有把握,也可以把時間放到考研英語作文部分,閱讀和作文結合起來都能同時提高的話,一定會用上面三個方法,錦上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