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何紹生、熊婕報導:近年來,興國縣教科體局圍繞全縣「建設高品質特色教育」目標,保持定力、持續用力、精準發力,以強化教育技術裝備管理應用為抓手,構建完善標準統一、建設有力、管理有序、應用有效、和諧發展的教育技術裝備和實驗教學管理體系。
協調創新,全力保障線上教育教學。興國縣通過早布置、早落實、抓協調、做服務、微創新等方式,認真做好疫情期間的停課不停學線上教育教學工作。為實現線上學習「一個不能少,一個不掉隊」的目標,多方謀劃,合力保障線上學習,針對山村無網絡問題,共發放668臺學習終端,其中電信號碼650臺,移動號段18臺,有效保障線上教育教學。
多頭並進,高效完成校園網升級改造。為打通縣域教育城域網的最後一公裡,興國縣投入1381.5萬元,對381所學校、751棟樓宇提供匯聚及接入交換設備,並配備相關的光電轉換模塊,達到樓宇之間光纖直連,對12954個網絡信息點進行改造,高效完成了校園網的升級改造。
統籌整合,重點解決高質量班班通覆蓋率。興國縣投入2512萬元,採購班班通1678套,實現班班通覆蓋率達100%;同時,將安排100萬左右資金,對原班班通未達標設備進行升級。全縣3560個班級的班班通全部安裝監測軟體和集控軟體,通過教育城域網匯聚到「江西省高質量班班通監測平臺」監測,實現了高質量班班通全覆蓋的建設要求。
攻克堡壘,新高考信息化攻堅提前完成。為實現新高考的信息化建設,興國縣共投入255.6萬元,7月份完成了4所高中的新高考信息化攻項目,解決了學校走班排課、學情分析、在線課堂、智慧校園等,在建設校級平臺的同時進行了通盤考慮,將4所高中的學情分析接入縣級監管分析平臺,為解決對4所高中的學情分析、綜合考評提供了信息化保障。
指導協調,「百千萬工程」進展有序。興國縣加強了對學校開展「百千萬工程」的業務指導,興國中學、興國平川中學等6所學校申報智慧校園建設工作,建有216個名師工作師,3886名教師報名參與優秀網絡學習空間展示活動,「百千萬」工程進展有序。
夯實基礎,推進「三個課堂」建設及應用。以「三個課堂」建設為契機,興國縣共投入500萬元,採購「專遞課堂」設施設備171套,實現「專遞課堂」覆蓋率100%,重點打造「專遞課堂」建設,解決教學點開不齊、開不足、開不好課的問題;充分發揮名師名課示範效應,沉澱「名師課堂」資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以10所優質學校為主體,開設「名校網絡課堂」,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和高質量教育提供了保障。
應用提高,各類賽事成績喜人。截至11月底,興國縣組織師生參加優秀教學資源展示、中小學電腦製作技能提升、中小學智慧機器人提升活動等比賽中,共計252人次榮獲市級以上獎勵。在機器人技能提升活動、中小學電腦製作技能提升活動、贛州市第三屆校長信息化教學展示等活動中獲「優秀組織獎」。其中興蓮小學李瑤老師代表贛州市參加江西省教師信息化教學應用成果展示活動榮獲二等獎,興國中學代表贛州市參加江西省中小學智慧機器人提升活動榮獲(高中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