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天府旅遊名縣創建工作的不斷推進,自貢市大安區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大力挖掘、培育和弘揚地方美食文化,做好做活「好吃」與「好玩」的結合文章,美食產業與旅遊產業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的融合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成為該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亮點和優勢。近日,筆者通過深入探訪大安地方美食及蘊藏其間的地方飲食文化,全方位感知「全域旅遊+美食」新模式之下的文旅融合氣息。
火邊子牛肉「味道長」
響當當的火邊子牛肉,距今已有近200年的歷史,其形狀薄如蟬翼,紅亮透明﹔其肉質堅實,無筋膜、無筋腱,鮮香化渣,綿軟可口﹔其味厚重,其香特異,回味悠長。火邊子牛肉鮮明地體現了孔子「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理念,遂成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一絕,也助推了自貢「食之府」的美名。
火邊子牛肉的味道絕不僅是「其色油潤紅亮,其味麻辣鮮香」,也不能隻用嘴巴去「口感」,而要特別留意去「心感」﹔不能隻停留在舌尖上「品嘗」,還要用情愫細細去「品味」,才能「品」出當年自貢「老牛涅槃」那一縷縷「井鹽文化味」。
火邊子牛肉的誕生地大安區,按自貢市委關於自貢文旅融合核心區的定位,正在大力推動千年鹽都的文旅深度融合,全力創建四川省天府旅遊名縣,實現由文化資源大區向文化旅遊強區的歷史性跨越。自貢「鹽之都」「龍之鄉」「燈之城」「食之府」這四張傳統「名片」猶如當代自貢的「四大名著」正在大安這塊古老的紅土地翻開扉頁。
當前,如何進一步發揮好火邊子牛肉在自貢「食之府」打造中的領軍作用,通過繼續追夢「舌尖上的大安」促進文旅深度融合,進而助推大安區成功申報四川省首批天府旅遊名縣,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話題。
「千裡之堤毀於蟻穴,一世英名毀於一時,比什麼都重要的是產品的本色和名聲。要保護性生產『火邊子』系列產品。生產廠家一定要始終從各個環節保証、保護好產品質量。」自貢地方文史界有學者建議,政府要切實支持好企業經營,重點關注涉及產品品牌的各個環節,特別是為企業排憂解難,誠心創造健康發展的條件。
其次,要開發性彰顯「火邊子」非遺文化。因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著難以言傳的意義、情感和特有的思維方式、審美習慣,蘊藏著傳統文化最深的根源,保留著形成該文化的原生狀態,隻有開發才有價值。就像央視「舌尖上的中國」來大安拍攝火邊子牛肉一樣,可以運用各種表現形式,諸如小說、詩歌、故事、戲劇、講壇、論文、雕塑、陳列室等,從火邊子牛肉的來龍去脈進一步挖掘、展現當年鹽場生產的鼎盛畫面、鹽幫菜的烹飪水平以及鹽場的工匠精神和歷史意義。
美食品牌增姿添彩
如果說「火邊子牛肉」是誕生於大安的一種「非遺」,蘊藏歷史的厚重感,留給了世人無盡的回味,那麼多福生態園、靜謐主題餐廳、天然酒家這幾個名號,則算得上是天府旅遊名縣創建過程中叫響的一批美食品牌,為文旅大安美食名片增加了一抹亮色。
「這季的柑橘都是內江、成都等地的遊客,通過認養果樹,由專業技術人員精心管理結出的優質果實。」今年,三多古寨多福生態園出產的「愛媛」柑橘喜獲豐收,引來眾多遊客嘗鮮。舌尖上的水果饕餮,讓享有「川南寨堡之首」的三多寨,在天府旅遊名縣創建過程中煥發出新的魅力。
坐落於馳名川南的大安區三多寨鎮仙洞雲峰景點旁,多福生態園依山環水,是自貢市鮮有的集特色餐飲、生態垂釣、生態活畜點殺、有機水果採摘、親子農莊、野外宿營、各類棋牌娛樂、兒童遊樂等功能性設施於一體的農業生態莊園。
依託三多寨常年接待遊客40萬人次的優勢,多福生態園培育了10多個水果品種,形成一年四季都能賞花品果的鄉村遊特色。
古樸自然,有書、有香、有琴,背景音樂梵音陣陣,有著平靜人心的力量。外觀質樸、卻內有乾坤……不知從何時起,位於大安區的靜謐主題餐廳已成為遊客們心中的新晉網紅。模擬自然的風景,糅合對大自然的情懷,將大自然的風景呈現於古樸宅院中。讓味蕾來一次別樣的旅行,人們享用美食的同時,亦能體會大自然無窮的魅力。
「舌尖」帶動「腳尖」,驅動全域旅遊。在大安,還有一批餐飲企業積極探索,在大眾餐飲品牌的追夢路上不斷前行。位於大安區廣華路的天然酒家,就是一家集餐飲、娛樂、住宿於一體的大型婚慶酒店。喜迎八方來客,匯聚各類特色菜品,天然酒家不斷研發新品、鑽研消費者喜好,特色菜品高湯鹵鴨、私房牛肉、天然風味蹄、京醬包子等受受消費者好評,成為大安區大眾消費和宴請的主流餐廳。
「美食+旅遊」滋味獨特
地方美食及蘊藏其間的地方飲食文化,是大安文旅資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凡旅遊名縣沒有能離得開當地美食的。
火邊子牛肉、大安燒牛肉、水煮牛肉,牛佛烘肘、牛佛蒸籠,冷吃兔、香辣兔頭、香辣鴨唇、小煎雞、口口脆,還有大安長生面、大山鋪鄧抄手……大安作為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美食天堂,可謂「有鹽有味」,有滋有味。智慧的大安人用川南獨有的烹飪方式,水煮、火爆、活渡、小煎、幹煸、鹽泡、冷吃、紅燒……創造出了魚香、家常、陳皮、蒜泥、怪味、紅油等系列鹽幫菜系和鹽商菜系,成就了「吃在自貢,味在大安」的美名。
讀懂一座城市,首先得從這座城的美食說起,舌尖是認識她的最好途徑。
美食自身就具有特殊的旅遊意義。不同的地理、環境、氣候、物產、民族、習俗形成各地不同風格的美食,特別是交通方便後以享受和體驗美食為主題的美食旅遊活動方興未艾,助推了旅遊事業的發展。其次,美食可以便捷地牽引出當地歷史人文。美食雖然可以在異地再造,然而「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離開其源地的「美食」是有差異的。一道美食一個故事,大安美食中滲透著濃濃的井鹽草根文化風味和寨堡鹽商文化風味,這是大安舌尖背後獨特的滋味,需要抽絲剝繭,條分縷析。
「美食旅遊的參與性,比其他的旅遊類型要強烈得多。」來自民間的聲音最為直白。有遊客建議,把大安美食與觀光旅遊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人們在遊覽大安風景的秀麗、體驗恐龍王國的歡樂和千年鹽場風情的同時,品嘗到味道正宗的大安飲食,解讀到獨具特色的大安歷史,必然會豐富旅遊活動,增強人文感染。
顯而易見,傾心打造大安美食,努力挖掘美食文化是大安區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重要一環。
如果說方特恐龍王國公園、彩燈大世界等重大項目構建了大安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強壯骨架,牛佛烘肘和冷吃兔等系列美食產品則是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血肉之軀﹔如果說悠久的文化元素與新生的旅遊項目已遍及大安城鄉各地,而融合串聯起文旅兩者的無形紐帶也離不開大安的各種美食。
旅遊是為了看到不同的景物,也是為了能吃到不同的食物。正在創建天府旅遊名縣的大安已用熱情燃起爐火,再用美食招待遊客。擺上一桌香氣撲鼻的「四菜一湯」:和平小煎雞、新民蔥蔥鯽魚、牛佛蒸籠、大安燒牛肉、團結蘿卜湯﹔饋贈幾道美妙絕倫的美食佳品:火邊子牛肉、牛佛烘肘、大安冷吃兔。這裡的美食味道是井鹽的味道、川南寨堡的味道、沱江釜溪河的味道,也是工匠的味道、時間的味道、人情的味道,還有民生的味道、文旅融合的味道。(繆靜)
(責編:李強強、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