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朋友都聽說過四輪定位和動平衡,但真正了解它們的人可能並不多。有些人在換完輪胎之後,經常被修理工忽悠讓做四輪定位,最後不光花了冤枉錢,還破壞了車輛各部件的原始係數,開起來反而變得不順手了。那麼到底什麼時候該做四輪定位?什麼時候該做動平衡呢?下面就來給大家一一解答。
四輪定位
1、什麼是四輪定位
通俗點說,四輪定位就是通過調教輪胎與轉向、懸掛等各部件的幾何角度,保證輪胎與地面的緊密結合。由於車輛的四輪、轉向機構、前後車軸之間的安裝應具有一定的相對位置,這個相對位置是由廠家制定的標準值。調整恢復這個位置的安裝,就是四輪定位。四輪定位包括主銷後傾(角)、主銷內傾(角)、前輪外傾(角)、後輪外傾(角)、前輪前束和後輪前束六個內容。需要注意的是,四輪定位是調整車輛底盤系統間的角度係數,是一種維修手段,不要輕易做。
2、四輪定位的作用
四輪定位可以使汽車保持穩定的直線行駛和轉向輕便,並減少汽車在行駛中輪胎和轉向機件的磨損。
3、什麼情況下做四輪定位
(1)、車輛行駛性能受到了影響(如車輛出現跑偏、轉向精準度變差、「啃胎」嚴重、打方向不能自動回輪等現象)。
(2)、因事故造成底盤及懸架的損傷。
(3)、輪胎出現磨損異常。(也要考慮到是否是因胎壓不正常才導致了異常磨損,一般情況下,胎壓過高會加劇胎面中央的磨損,而胎壓過低會加劇胎面兩側的磨損;如果一側出現磨損,則可能是外傾角出現偏差。)
(4)、車橋及懸架的零件被拆下過。(很多改裝車發燒友喜歡更換原廠避震器,更換完也必須做四輪定位。)
動平衡
1、什麼是動平衡
通俗點說,動平衡就是通過矯正車輪(輪胎+輪轂)的配置平衡,從而使車輛輪胎一直處於同心運動。由於製造上的原因,車輪各部分的質量分布不可能非常均勻。當車輪高速旋轉起來後,就會形成動不平衡狀態,造成車輛在行駛中車輪抖動、方向盤震動的現象。為了避免或是消除這種現象,就要使車輪在動態情況下通過增加配重的方法,使車輪校正各邊緣部分的平衡。這個校正的過程就是動平衡。
2、動平衡的作用
動平衡可以確保輪胎能夠平順行駛,避免抖動,讓車輛高速行駛起來更平穩安全。
3、什麼情況下做動平衡
(1)、更換或維修過輪胎系統(輪胎或輪轂)。
(2)、常規保養,拆下輪胎檢查時,應做動平衡檢測。(有些車輛因為使用時間過長,會造成「動平衡配重塊」脫落,導致輪胎的配重失衡,因此有必要檢測動平衡。)
(3)、高速行車,車身、方向盤有抖動現象。